與貓頭鷹的奇妙相遇|海南的圓鴞(xiāo)們

2021-01-17 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

2020年,從新年到如今的元宵節已過,因為新冠肺炎,大夥多半還宅在家裡。人在屋,心向野,就讓我們在這段特別的日子裡足不出戶地看一看海南島上那些可愛的「圓鴞(xiāo)」們,一起來雲觀鳥,雲吸貓吧。

在觀鳥圈裡有句話叫做「一雞勝三鳥」,其實我覺得把它改為「一鴞(xiāo)勝三鳥」也很合適,因為貓頭鷹不但有「滅鼠能手」的人設,其外表也特別軟萌,並且不像雉類那麼怕人,可以穩穩噹噹的站著讓你觀賞。


在野外與貓頭鷹的奇妙相遇是很多觀鳥人永生難忘的的記憶。如果你不相信,就看看下面這隻被救助的慄鴞「小草」能不能把你萌化。不過萌歸萌,所有的貓頭鷹在我國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家可別想著在家裡養它們哦。



貓頭鷹的學名叫做「鴞(xiāo)」,屬於夜行性猛禽。在分類學上,鴞是指鴞形目的鳥類,包括倉鴞科和鴟鴞科。倉鴞科在海南有3種,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的明顯的心形臉盤,有點像猴子的臉,因此被稱做「猴面鷹」;鴟鴞科在海南共記錄到12種,它們的體型和外表比較多樣。海南的貓頭鷹種類請看下表:

 


倉鴞

倉鴞是2019年才發表的海南鳥類新成員。近幾年在三亞及樂東有關倉鴞的救助記錄超過10次,倉鴞多是在人居環境周圍的地面停息時被人發現。從救助記錄判斷,海南島南部存在穩定的倉鴞活動種群,應為留鳥。


人們原來認為倉鴞在中國只分布在雲南西南部邊境地區,但近年陸續在廣西、廣東南部和海南島發現,這有可能是因為倉鴞的分布範圍在擴張,也有可能是以前人們忽略的倉鴞的存在,把倉鴞當做了草鴞。因為它們兩長得太像了,在野外觀察的識別特徵主要是倉鴞的臉盤和胸部的顏色較白。


倉鴞  盧剛攝

草鴞

大部分貓頭鷹都愛在洞穴中做窩繁殖,但草鴞獨闢蹊徑,它們喜歡在草叢中繁育。每年清明節前後,經常會有好心人「救助」在草地上發現「被遺棄」的小草鴞。其實,當你在草地上發現草鴞幼鳥時,只管遠遠地避開就對了,因為那裡正是它們的家。當人們走開後,受驚躲起來的親鳥就會回來繼續照看小鳥。


草鴞在海南島為留鳥,廣為分布於沿海臺地,近年的記錄多來自海口周邊地區,主要為救助的記錄。



被救助的草鴞  李波 供圖

躲在草叢中的草鴞幼鳥  李波供圖

 

慄鴞

慄鴞比倉鴞和草鴞的個頭要小一圈,識別特徵是亮慄色的背部。慄鴞為留鳥,在我國只分布在海南島和滇桂邊境地區。在海南的3種倉鴞科貓頭鷹中,慄鴞是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


它們不但見於鸚哥嶺、霸王嶺等中南部山區的原始森林中,也可見於海口和文昌的鄉村裡,並且會在村旁的小樹林裡繁殖。

 

慄鴞 盧剛攝

黃嘴角鴞

黃嘴角鴞是體型嬌小的貓頭鷹,識別特徵為黃色的嘴,在海南只見於中南部山區的天然林中。它們白天會安靜的站在林下灌木層的小樹枝上休息,晚上發出獨特的雙音節鳴叫「嗚、嗚——嗚、嗚——嗚、嗚——」,很容易識別。


雖然白天很難碰到它們,但晚上經常能聽到它們的鳴叫聲,是海南山區裡「只聞其聲,難見其形」的萌物。

 

黃嘴角鴞 盧剛攝

領角鴞

領角鴞是海南最常見,分布最廣泛的貓頭鷹,從城市到鄉村,從農地到森林裡都可以找到它們靈動的身影,聽到它們幽怨鳴叫聲。因為它們「嗚——嗚——嗚——」的徹夜不停叫聲,頗為悽慘滲人,常被認為是不祥的「招魂鳥」。


其實鳴叫聲只是領角鴞之間聯絡溝通的「語言」,跟招魂毫無關係,實在不該背負此惡名。領角鴞以鼠類為食,是名副其實的滅鼠能手,對農業生產很有幫助。

 

領角鴞  張和平攝

褐林鴞  

褐林鴞是一種大中型的貓頭鷹,褐色的頭上有兩個很卡通的白色大眼圈,讓人過目不忘。褐林鴞是海南的大中型貓頭鷹中比較容易看到的一種,在中部山區有不少目擊和救助的記錄,甚至在會出現在低海拔的臺地上。


被救助的褐林鴞  盧剛攝

斑頭鵂鶹

如果說領角鴞是海南最常見的貓頭鷹,那斑頭鵂鶹就是第二常見的了。它們除了會出現在天然林裡,還會不時出現在村邊的人工林裡,甚至在海口金牛嶺公園也有記錄。斑頭鵂鶹除了那圓滾滾的外形很有識別度以外,它那像燒開水一般「咕嚕咕嚕咕嚕」的鳴叫聲也很好分辨。

 

盧剛攝

領鵂鶹

領鵂鶹的外形與斑頭鵂鶹相仿,只是個頭更小一些,體長只有16釐米,是海南最小的貓頭鷹。它跟斑頭鵂鶹的主要區別是後腦勺上長了一對像眼睛一樣的色斑。也許是因為領鵂鶹太過弱小,因此需要後腦勺上長多一雙假眼來迷惑天敵和獵物。領鵂鶹的分布範圍比斑頭鵂鶹要窄很多,更加依賴於成熟的森林。

 

領鵂鶹的正臉和「後臉」(假眼)  陳慶攝


正在吃螳螂的領鵂鶹 盧剛攝


北鷹鴞

前面介紹的幾種貓頭鷹都是海南島的留鳥,北鷹鴞可不一樣,它屬於候鳥,通常在春秋兩個過境季節會出現在海南,近幾年在海口白沙門公園也有記錄。鷹鴞顧名思義是長得像老鷹一般的貓頭鷹,所以它們的身材也是貓頭鷹中的一股清流,一改矮胖圓潤之風,走高挑清秀的路線,很具識別度。

 

北鷹鴞  馮爾輝 攝


除了以上幾種,海南島上還有一些近年來罕有記錄的貓頭鷹,它們是紅角鴞、雕鴞、林雕鴞、褐漁鴞、鷹鴞和短耳鴞。如果各位鳥友有這些貓頭鷹在海南的觀測記錄和影像資料,麻煩跟我聯繫,讓我們一起來完善海南鳥類記錄資料庫。


感謝海南觀鳥會李飛提供鳥類記錄信息


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是在海口市民政局登記成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宗旨是通過科學研究指導溼地有效管理,促進溼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業務範圍包含調查、規劃、監測、科普宣傳和管理培訓等。



相關焦點

  • 元宵節裡話「圓鴞」 今年不做胖喵喵
    說到這裡貓頭鷹們真是氣得連脖子都沒了,猛禽不發威,你當我是「圓鴞」?借著元宵節,今天我們來聊聊「圓鴞」。去年七月的一天,我駕著車子行進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終點是草原深處的查幹淖[nào]爾。此行是為了給單位的「公民科學公眾活動」踩點。兩周後,我將和同事們一起帶著公眾志願者來這裡體驗觀鳥活動。圖:郭長國清晨,我們從北京出發。
  • 鴞(xiāo),你來啦!
    5月11日下午,扎魯特旗魯北變電所工作人員給旗森林公安局打電話稱:在他們院內發現一隻「貓頭鷹」。民警立即趕赴現場,經民警初步檢查後發現無外傷,看到「小貓頭鷹」沒有受傷,能正常行走,推斷因長時間未進食導致體力透支,民警立即把小貓頭鷹帶回局裡,要在局機關寄養幾天,等小貓頭鷹恢復體力後將把它放歸大自然。警方呼籲:此次第39屆愛鳥周宣傳期間,呼籲廣大市民朋友發現受傷的鳥類,應及時送到相關部門進行救治,發現破壞野生動物資源行為馬上報警,並強烈呼籲愛鳥護鳥共建美好家園。
  • 海南電影《住在海邊的貓頭鷹》歐洲萬像電影節斬獲殊榮
    南海網海口12月2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12月24日,記者從海南有關部門獲悉,在第七屆歐洲萬像國際電影節頒獎盛典中,海南本土電影《住在海邊的貓頭鷹》斬獲了本屆國際電影節的大獎「優秀原創故事影片獎」。
  • 商代時期的中國,為什麼會把貓頭鷹視為「戰神」?
    戰神婦好 「鴞(xiāo)」是古代對貓頭鷹一類鳥的統稱。下文稱其為貓頭鷹。 貓頭鷹是世界上最安靜的飛行鳥,它晝伏夜出,對於它的獵物來說,有時甚至是無聲的。食物以鼠類為主,也吃昆蟲、小鳥、蜥蜴、魚等動物。貓頭鷹的別名是神貓鷹。
  • 小貓和小貓頭鷹的一次相遇
    日本大阪一家咖啡店的一隻名叫Fuku的小貓頭鷹與一隻閒逛小貓Marimo相遇。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小貓Marimo已經粘在Fuku的身邊了,小貓頭鷹似乎根本不介意。自從兩人相遇以來,他們已經變得完全不可分割。
  • 短耳朵的貓頭鷹——短耳鴞
    「短耳鴞[xiāo]是什麼東東?」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但對「貓頭鷹」「夜貓子」沒幾個人感到陌生。俗語「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說的是人們認為夜貓子進宅,家裡就會發生不幸的事。而在日本,一些鴞類(主要是沒有耳羽簇[cù]的種類)被認為是吉利的。
  • 「貓頭鷹」被電線繞傷 一查原是瀕危物種領角鴞
    1月7日上午,浦口公安分局頂山派出所民警接到熱心市民報警稱,發現一隻受傷的小「貓頭鷹」,隨後民警趕往現場與熱心市民張先生聯手救助了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瀕危物種——領角鴞(xiāo)。7日上午9時44分許,頂山派出所接到一位熱心市民張先生報警稱發現一隻受傷「貓頭鷹」,求助民警解救,接警後民警立即與報警人聯繫並前往報警地址。民警趕至現場時,發現一身長約15cm的小鳥躺在地上,其全身被深灰色的羽毛覆蓋,鳥喙、爪子呈鉤狀,都很鋒利,狀似貓頭鷹。看到有人來看它,小「貓頭鷹」時不時抬起頭,眼睛半睜半開,似乎很疲憊,身上右側的羽毛有點凌亂,讓人頓時不禁心生憐憫。
  • 貓頭鷹的天敵都有哪些?還有這種說法!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在自然界中貓頭鷹的天敵都有哪些?還有這種說法!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貓頭鷹有著蠢萌蠢萌的外表,但性情卻很兇猛,屬於肉食類猛禽。那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貓頭鷹到底有沒有天敵?有的話,它們的天敵都有哪些呢?貓頭鷹是我們對於鴞【xiāo】形目鳥類的俗稱,它們的頭部寬大並具有耳羽,看起來很像貓頭,因此被稱為貓頭鷹。從世界範圍內來看,鴞形目的鳥類總數大約有130多種。不同種類之間體型上差異很大。體型碩大的如雕鴞、雪鴞和烏林鴞等,體長都可達到六、七十公分。
  • 花開小舟:第002期 貓頭鷹的眼睛(父子版) ┃ 宇宙最萌搖籃曲
    吳鴻樂 / 圖親愛的朋友:    又到了與你相遇的時刻,在這個暑熱還未消退的時節,讓我們一起聽著美妙的歌曲,沉靜在清朗的星空下吧 !現在它變成了一首童話搖籃曲,再合適不過了,這首童話搖籃曲有奇妙的魔法,哄孩子睡覺特別的靈,現在爸爸媽媽就給孩子輕輕地唱一唱吧……
  • 這種最小的貓頭鷹生活在武漢,已確認!
    說起貓頭鷹,不少人的腦海裡一般會浮現出這樣一種形象: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臉盤、毛茸茸的身體加上時而呆萌、時而凌厲的表情。事實上,鴞[xiāo]形目中的鳥全都稱貓頭鷹,因形象與貓極其相似,故俗稱貓頭鷹。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有200多種貓頭鷹。有一種很特別的貓頭鷹,最近在武漢被人錄了像。
  • 貓頭鷹「落戶」古城牆 表情呆萌可愛
    西安,貓頭鷹「落戶」西安城牆 ,秀「表情包」引圍觀。圖片作者/視覺中國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0日電 6月9日,在西安含光門附近的環城公園裡,幾隻呆萌的貓頭鷹從城牆磚縫中伸出圓圓的小腦袋,睜著大眼睛左顧右盼,滿臉呆萌可愛,儼然是在向人們大秀「表情包」,引來許多圍觀小朋友們興奮地叫喊,「快看快看,太可愛了……」。自「落戶」西安「入住」歷史悠久的古城牆以來。
  • 貓頭鷹家族中的小個子紳士
    戳上方藍字「關注」笨爸爸 goofypapa 領角鴞[lǐng jiǎo xiāo]大家好,我是參演過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的可萌可酷高顏值貓頭鷹之一。在電影中我和女神張秋是作為亞洲的代表(領角鴞是分布在亞洲的較為常見的一種小型貓頭鷹)。我比我的表兄弟西紅角鴞大一些,體長20~27釐米,主要區別是我的眼睛虹膜的顏色是紅色到深棕的顏色,而大多數的角鴞都是黃色。在《守衛者傳奇》中,我們貓頭鷹家族住在樹洞裡。
  • 新疆精河:兩小學生救起受傷袖珍貓頭鷹
    當時報警稱,其當天玩耍時,在城附近一林帶裡發現一隻小貓頭鷹,翅膀受傷飛不起來,立即救起。接警後,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在錦園社區找到兩個學生,學生將救助的小貓頭鷹交派出所。經仔細檢查,小貓頭鷹沒有外傷,精神狀態良好,有一翅膀耷拉,抬不起來,有豐富的救助野生動物經驗的老民警李挺分析,應該是飛行過程中翅膀被碰撞,軟組織受傷。「沒事的,飼養觀察幾天就好了」李挺說。
  • 袖珍貓頭鷹夜闖古藺民宅,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5日,古藺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趙中國,將一隻終於恢復體力的「袖珍貓頭鷹」放歸山林,讓其重回大自然的懷抱。粘鼠板粘住「袖珍貓頭鷹」4月19日一大早,古藺縣飛龍村的孔令元到自家樓上檢查粘鼠板是否有「收穫」,竟然發現一隻「袖珍貓頭鷹」被粘住,正在艱難掙扎。孔令元知道貓頭鷹屬於保護動物,趕忙喊來愛人劉女士協助,小心翼翼地把這隻「貓頭鷹」從粘鼠板上取下來。「貓頭鷹」的羽毛上粘滿膠液,要想洗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貓頭鷹現迷人舞姿 法老雕鴞是個什麼鬼竟如此妖豔
    近日,一則貓頭鷹現迷人舞姿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關注。業餘攝影師沙烏地阿拉伯卡提夫意外捕捉到這隻法老雕鴞在準備起飛捕獵前朝鏡頭「拋媚眼」的景象,不少網友驚呼,這實在是有趣啊。貓頭鷹現迷人舞姿鴞(xiāo)形目(學名:Strigiformes)是鳥綱下的一目,為夜行猛禽。
  • 《奇妙之城》流量與紀錄片的相遇
    《奇妙之城》記錄的大多是發生在身邊的普通故事。無論是好友間的嬉笑打鬧,還是對固定美食固定店面的執著,這都是普通人最最尋常的煙火氣。萬千家庭裡的家長裡短,街道上的小販吆喝,充滿了平凡的浪漫。 人間煙火氣,或者說生活痕跡,節目透過一食一街讓觀眾體會到了「生活就在在身邊」。
  • 綏德:驚現我國體型「最」大的貓頭鹰鵰鴞,看民警如何施救助
    12月23日清晨,家住四十鋪鎮躍進新村的村民李老漢突然聽到窗外的雞窩裡傳來一陣響動,感覺到異樣的他來到雞窩前查看,發現了一隻不尋常的貓頭鷹。由於這隻貓頭鷹體型偏大,李老漢出於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立即向四十里舖派出所報警求助,後警情交由森林派出所民警處置,並對該野生貓頭鷹進行檢查和看護。
  • 陝西男子救活凍僵貓頭鷹 系「國保」領角鴞(圖)
    市民撿到的領角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華商報記者 王警 攝華商報訊(記者楊德合)昨晚8時,公安碑林分局南大街派出所民警處了一個特別的警,是為了一隻貓頭鷹。農行家屬院門衛羅師傅說,當時天色已晚,初看上去還以為是誰丟的東西,走近一看,發現是只貓頭鷹,「它閉著眼睛跟受傷了似的,我伸手拿起來,覺得它渾身冰涼,都凍僵了。」羅師傅趕緊把它拿到值班室,先用手捧住捂一會兒,又放在暖氣片上,「大概過了十幾分鐘,它好像有勁兒了,爪子突然抓住我的手套,別人拽了半天才拽開,我的手差點被抓爛。」羅師傅只好報了警。
  • 貓頭鷹真的是不祥之物嗎?鴞卣鴞尊告訴你真實的歷史
    >鴞(xiāo)卣(yǒu)眼熟否似曾相識否憤怒的小鳥有原型古代貓頭鷹叫鴞這件商代晚期的萌物這不是沉睡的貓頭鷹這是只驍勇善戰的貓頭鷹商代人們崇拜鳥尤其是鴞它晝伏夜行貓頭+鷹身所以後人認為玄鳥可能指的是貓頭鷹商人崇拜貓頭鷹以此為圖騰但周滅商後周武王分封商紂王之子武庚於安陽
  • 冬至:貓頭鷹越冬抓田鼠(小杜圖說節氣)
    此時,大多數動物要麼遷徙,要麼冬眠,只有為數不多的動物還在寒冷的冬天裡堅強生活,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名獵手——短耳鴞(xiāo)。  傍晚,在孟津縣黃河灘麥地裡,若不是看到了地面上的影子,你很難發現一隻大鳥正從身邊飛過。這種大鳥叫短耳鴞,由於它們的羽毛結構獨特,所以飛行時基本無聲,這對捕捉狡猾的田鼠非常重要。它捕獵時,等田鼠反應過來,它已經出現在田鼠頭頂了,田鼠想逃跑已經非常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