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台州調查隊公布了一組數據,10月台州市區CPI同比上漲2.8%。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那它同比上漲意味著什麼?租住在椒江前丁街上的解遠成並不了解,也不關心。他關心的是,這一年來,房租漲了,吃水果更貴了,花銷多了不少。就在前一兩個月,每個月的早餐費也比之前漲了兩三十元。
「我吃早餐一般是兩個肉包、一杯豆漿。之前,一頓早餐5元足矣,現在得六七塊。」早餐費貴了,解遠成心裡明白,是肉包價格漲了導致的。這一兩個月來,他眼見著家附近早餐店裡的肉包價格紛紛上漲,他常吃的那家早餐店,肉包價格從1.5元漲到了2元,有的店則是把肉包價格從2元一個漲到2.5元一個。
兩元以下的肉包難找
對於忙著趕路的上班族、學生黨來說,方便攜帶的包子是最適合當早餐的。解遠成就是如此,由於出租房離公司有10多分鐘的公交車程,為了趕時間,他早餐一般買兩個肉包、一杯豆漿。一頓4.5元的早餐,對月收入超4000元的解遠成來說只是小錢。
不過,近兩月,解遠成發現,兩元以下的肉包在家附近幾乎消失了。
「現在的肉包價格基本都在兩三元。」解遠成說,雖然肉包價格漲得不多,也就0.5元左右,但他卻有些肉痛,「有的時候,我不再買兩個肉包,而是買一個菜包和一個肉包。」
肉包價格上漲,並不是個例。記者也走訪了市區多家早餐店,發現近幾個月內,肉包價格上漲成了普遍現象,一個肉包的價格普遍在2元和3元之間,兩元以下的肉包難找。
肉包價格上漲,解遠成這樣的消費者吃著有些「肉痛」,不難理解。但早餐店的老闆,在肉包價格上漲之際,卻在勸顧客少買點肉包,讓人有些難以置信。
位於前丁街上的北京太子包的老闆吳明利,這兩個月賣起肉包來就有些「小心翼翼」。自從他把肉包的價格從1.5元漲到2元後,有次顧客上門一次性買10個肉包,他以「賣光了」為藉口推脫了;有的顧客想買兩個肉包,他會試著勸說,不如換成一個肉包、一個菜包。
早餐貴了,源頭在豬肉價格
肉包價格漲了,店家卻不願意賣肉包,這是為何?對此,吳明利無奈地告訴記者,豬肉價格漲了挺多,他怕顧客不買帳,肉包就只漲了0.5元。即便如此,他做肉包,賺得更少了,還虧本過。
「今年下半年開始,豬肉價格上漲速度很快,一斤豬肉的零售價從十五六元到20多元,再破30元。」吳明利說,肉價沒漲之前,肉包定價1.5元還有得賺。可等豬肉這價格翻了一番後,他都是虧本賣肉包的。上個月,他實在扛不住28元一斤的豬肉成本價,才把7年未漲的肉包價格漲了。目前一個肉包,吳明利也就只賺兩三毛。
在此情況下,也就出現吳明利勸說客戶買菜包的情況。吳明利說,相較而言,青菜、包菜這類的蔬菜價格比較穩定,也就一兩元一斤,菜包利潤空間更大。
的確,細細研讀國家統計局台州調查隊公布的一組數據,10月台州市區CPI同比上漲2.8%,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3.1%。具體來看,畜肉類價格上漲59.2%,其中豬肉價格上漲77.9%,而鮮菜價格則是下降6.4%。
這組數據意味著,比起去年同期,豬肉的價格翻了一倍不止,鮮菜的價格反而跌了。對於吳明利這樣的店家來說,想要掙錢,賣肉包確實不如賣菜包賺錢多。
自然,豬肉價格漲跌牽動萬千百姓家。愛吃肉包的市民,在早餐上的花銷自然也就多了。
CPI數字變化,是居民消費的體現
早餐花銷更多了,但終歸是一筆小錢。一個月兩百元不到的早餐錢,對解遠成來說,還比不上他雙11買的一件衣服錢。
解遠成說,這一年來,他花銷變多,主要在於多項支出都有增加,「每月的房租就漲了50元,再加上其他日常開銷,比起去年,今年每個月差不多要多花500元。」
梳理花銷過後,解遠成打開了自己的手機,翻了翻簡訊,感嘆「賺錢速度比不上花錢速度」。「去年剛畢業,工資是4000元。今年5月份,換了一份工作後,我的工資漲到了4500元。但是,這錢就跟去年一樣,一點也存不下來,都花出去了。」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前10個月台州市區CPI數值,呈現同比上漲趨勢。10月台州市區CPI同比上漲2.8%、9月台州市區CPI同比上漲2.1%、8月台州市區CPI同比上漲2.8%、7月台州市區CPI同比上漲2.1%。
一葉知秋。與去年同期相比,台州市區居民消費支出明顯增多。解遠成口中的房租漲了、早餐飯錢漲了,都一一體現在CPI的數字變化上。
來源: 中國台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