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萬人嫌是誰?漁民也頭疼!

2021-01-08 小劉愛創作

知識普及,古代的西方人不知道鳥類的遷移習性,以為遷移的大雁是從鵝頸藤壺裡面孵化出來,而西方叫大雁為鵝,取名為「Lepas anatifera」意為「像鵝」。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在中國叫鵝頸藤壺,也叫海雞腳、九爪螺、佛手螺、龜足、筆架等。號稱是海洋中的「萬人嫌」,討厭它的人會被它的樣子震撼到,看出密集恐懼症引起不適(被它醜到),小編建議您瀏覽到圖片可以考慮快速划過。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但是海洋生物最討厭的並不是鵝頸藤壺而是它的「遠房親戚」藤壺。它們喜歡依附在水流慢速且粗糙不平的地方一簇一簇群居,通常生活中在礁石縫中、輪船上或大型魚類、海洋哺乳生物身體上,分布區域極廣,只要定居便常年不動。幼年的小藤壺是雌雄共體的,在繁殖後代時可以自行選擇一次性別,擁有極強的繁殖能力,受精成功發育為幼蟲便釋放入水中繼續選擇宜居地區。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對於鯨魚、海龜等海洋生物來說遇到鵝頸藤壺不亞於一場噩夢。年幼的鵝頸藤壺會依附在遊速較慢的鯨類或是海龜等生物上,一旦它們認為宿主適合便會向外分泌一些黏性物質將自己固定住之後在進行發育,生長出擁有石灰質的外殼。一隻座頭鯨身上可依附多達三四百公斤的藤壺(一旦吸上就是一生),用吸盤吸在生物皮膚上像生根一般甩都甩不掉。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不止是暫住在皮膚上還會吸收寄主營養,降低寄主遊動速度,嚴重影響寄主生長活動。霸道的它們還會憑藉自身數量優勢在海中欺負海龜、鯨魚,甚至有海龜因為滿是藤壺致死。

當藤壺石灰質外殼深入動物皮膚會引起寄主不適,引起一些生物拍打海面、礁石、船隻,只為擊落寄居在身上的藤壺。大約50%的鯨魚還是相對幸福的,可以在長途跋涉和雄性鯨魚競爭鬥毆中用堅硬的藤壺為武器進行防禦、攻擊,擺脫部分藤壺,然而藤壺脫落後也會留下一個完美的圓形傷疤但也可能有幼蟲附著。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還有一種叫「根頭藤壺」的會寄生在絕大多數海洋甲殼動物體內,侵染百蟲、螳螂蝦、胸藤壺等。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對漁民來說漁船遇到藤壺也是一件麻煩事,它們依附在船隻、船槳、管道上時會嚴重拖慢船速增加危險,目前全世界都沒有較好的辦法能夠徹底消滅藤壺,需要漁民耗費大工夫進行清理。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再來看看鵝頸藤壺這位外貌醜的「萬人嫌」,餐桌上的「貴族鮮」。因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也因為面相醜陋像魔鬼的手指、來自地獄的生物稱它「來自地獄的海鮮」。很多人喜歡在冬季吃這道海鮮,不過也要注意加熱消毒,不然很可能被其它寄生蟲感染!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海洋捕魚陷賠錢怪圈:漁民出海一次虧千元
    【揭秘】海洋捕魚陷賠錢怪圈:漁民出一次海虧千元.。.  為了讓海洋中的魚類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長時間,對魚類的生長進行很好地保護,我國每年都要對海洋漁業進行休漁。我國山東的膠東半島海域,每年從6月初到8月底,就禁止任何人在規定的海域內捕魚。經過3個月的休漁季後,9月初,膠東半島正式開海捕魚。
  • 海洋守護者也放棄了,還有誰能阻止日本捕鯨?
    8月29日,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erd)的創始人保羅·沃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日本政府已經開始動用軍事裝備保衛日本的捕鯨船,該組織決定取消今年在南極海域追蹤日本捕鯨船的活動。  「我們發現,日本現在利用軍事監視技術,通過衛星實時監控海洋守護者協會的動態,」該聲明稱,「如果他們隨時都知道我們船隻的位置,就可以很容易地避開我們。」
  • 漁民捕到神秘海洋生物被嚇呆(組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6日報導,近日有漁民在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發現了一種神秘生物,該水下生物頭部形狀尖銳,眼球凸出,渾身黏糊糊的,很像是魚和蝦的結合體。逮著它們的漁民著實被嚇了一跳。
  • 海洋中體型最龐大的動物 同時它還是海洋的歌劇演員 你知道是誰嗎
    鯨也是天生的歌唱家,她美妙的歌聲曾被寫進了古希臘的神話傳說裡,在古希臘的神話傳說裡,漁民出海時常常在水船上聽到潮水中傳來美妙的歌聲,這些歌聲迷惑了漁民,使得他們迷失心智,並因此喪失性命,很多人說這段美妙的歌聲是海妖的聲音。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科技的發展,人們終於揭開了這些美妙歌聲的主人的神秘面紗,仍然能夠發出如此美貌的聲音,並不是什麼海藥,而是鯨魚。
  • 她們是海洋中的最大魚類
    導讀:一項長達十年的分析證實,雌性鯊魚作為海中最大的魚類獨佔鰲頭--體長超過雄性鯊魚,平均體長達到14米。但近十年來,鯨鯊的「性別之戰」依然存在:雄性和雌性誰更大?根據周三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的一項新研究,一項長達十年的分析證實,雌性鯊魚作為海中最大的魚類獨佔鰲頭--體長超過雄性鯊魚,平均體長達到14米。
  • 《海洋科學前沿》:雌性鯨鯊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
    《海洋科學前沿》:雌性鯨鯊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鯨鯊身體龐大,通常體長為8或9米。但近十年來,鯨鯊的「性別之戰」依然存在:雄性和雌性誰更大?根據周三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的一項新研究,一項長達十年的分析證實,雌性鯊魚作為海中最大的魚類獨佔鰲頭--體長超過雄性鯊魚,平均體長達到14米。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魚類生物學家、該論文的第一作者Mark Meekan指出,一些鯨鯊體長甚至已經達到了18米。「這絕對是巨大的--大約相當於城市街道上一輛大型公共汽車的大小,」他說。「但即使它們很大,它們的生長速度也非常非常緩慢。
  • 為什麼泰迪犬從「萬人迷」變成了「萬人嫌」?原因有7個
    為什麼泰迪犬從「萬人迷」變成了「萬人嫌」?就因為下面這7點,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養泰迪犬了,一起來看看都是什麼問題吧!
  • 電視臺曝光漁民捕獲鯨鯊現場畫面,保護海洋動物我們該做什麼?
    9月4日,霞浦三沙鎮一漁民捕獲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鯨鯊,並當街運送到酒店販賣,視頻和照片被傳到網絡上後,立即引起網友的關注,微博裡更是炸開鍋了,對這無知的漁民喊殺聲一片,也有網友立即將這一事情舉報到了當地省市一級的相關部門。
  • 意漁民射擊海豚 因其吃掉漁網中魚破壞生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3日報導,近日,義大利西西里島的漁民們開始用捕魚槍和步槍射擊海豚。他們稱,這種受保護的海洋動物破壞了他們的漁網並吃光了他們捕來的小魚,破壞了他們的生計。漁民們表示,海豚們已經學會跟蹤漁船,並破網而入吃掉他們所捕之魚。由於海豚在該地區活動頻繁,漁民們不得不採取極端措施來擺脫它們。據悉,漁夫們發起了一場為期兩天的打擊活動以對抗這些「貪婪」的條紋海豚和寬吻海豚,並聲稱它們毀了自己在伊奧裡亞島(Aeolian Islands)的生計。漁民說,魚類銷量在部分地區下降了70%。
  • 漁民當上了護魚員
    父親五兄弟都是漁民,養活了一大家子人。可如今,謝順友下江卻不再是為了打魚,「從小生活在江邊,誰不希望保護好長江?這裡是江豚活動最集中的區域,可是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江豚明顯少了。」2018年,宜昌中華鱘保護區在湖北省率先實行禁捕。經過選拔,謝順友與11位退捕轉產的漁民一起加入了市漁業協巡隊,成了「護豚員」。
  • 海洋中最大的魚,淡水中最大的魚,歷史上最大的魚分別有多大?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提到世界上最大的魚是誰,很多人不約而同的會想到鯨魚。但是實際上,鯨魚並不能算作是魚類。它只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巨型哺乳動物而已,所以現在你一定很疑惑,那誰是海洋裡最大的魚呢?
  • 為何海洋中的鯨魚和海龜,都不是它的對手呢?
    為何海洋中的鯨魚和海龜,都不是它的對手呢?在我們的印象中,海洋中最可怕的生物就是海龜和鯨魚。它們憑藉自己強大的身軀,在海洋裡面肆意妄為,哪怕有一些「不長眼」的物種,想要挑戰它們的權威,最終也會淪為「階下之囚」。只不過這樣可怕的生物,在海洋裡面也並非沒有天敵。海洋中有一種特殊的物種,別看它體型極小,對於鯨魚和海龜來說,它卻是十分可怕的存在,你知道是什麼嗎?
  • 海洋中最沒「隱私」的魚,渾身透明,專家:海洋生態的守護者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到目前為止,大家生活的地球仍然有百分之七十一的海洋。人類在探索外太空的同時也在積極研究海洋世界,畢竟讓人心生敬畏的大海上有許多未解之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種生活在海洋世界中最沒有隱私的魚兒吧。最沒有隱私的魚海洋生物錯綜複雜,有的個頭龐大,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又造型奇特。而這個最沒有隱私的魚就是這造型奇特的魚類之一,它叫做樽海鞘,主要食用海洋中的浮遊植物,例如海藻等,並採用吸入和噴出海水的方式在海洋中變換位置。
  • 奇趣海洋|海洋中的 「美人魚」 ——儒艮
    漁民們在宣傳下,自發開始抵制捕獵儒艮。中國也建立了對其的自然保護區:英羅港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但是管理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在中國,保護儒艮的工作,任重道遠。希望你我共同參與,努力保護它!因為這不僅僅是在保護儒艮,也是保護它們賴以為生的海草們。
  • 國外海灘出現神秘「美人魚」,引眾人圍觀,老漁民認出了是「她」
    國外海灘出現神秘「美人魚」,引眾人圍觀,老漁民認出了是「她」相信大家都有聽過美人魚,但是並沒有真實的見過美人魚。我們現在所看過的美人魚樣子都是人們憑空想像出來的,由人類假扮的美人魚都非常的漂亮,真正的美人魚到底是長什麼樣子,誰也不能說的清楚明白。
  • 漁民捕獲罕見巨口鯊 盤點海中的「怪物」(圖)
    日本漁民近日捕獲的巨口鯊。  中新網4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日本漁民於當地時間15日,在三重縣尾鷲市港口附近五公裡的地方捕到了一隻體長達5.2米的極其罕見的深海巨口鯊魚。  該視頻片段由海嘯生還者所拍攝,從片段顯示,前方的頹垣敗瓦中,隱約可見一頭類似白鯨的巨型生物。部分人認為,該生物可能是鯨魚或烏賊;也有部分人認為,該生物屬於前所未見的新品種。
  • 濱海旅遊逐漸興起,漁民上岸大顯身手
    我們時常會聽到「漁民上岸」這個詞。傳統海洋漁業多為「靠海吃海」模式,由於時代環境變遷,漁民面臨無漁可捕的情況,需要轉型來改變生活,漁民上岸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產生的。休閒漁業,作為漁業轉型旅遊、娛樂生活的重要模塊,貼合漁民上岸的轉型,在漁業產業模塊越發興起。
  • 白頭蝰蛇,中國毒蛇界中令人頭疼的絕食者,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它?
    「蛇先生」,對食物的挑剔程度,簡直令人髮指,它還因此榮獲最令人頭疼的蛇之一的稱號,因為歐美等國曾多次進口這傢伙,卻沒能將它們養活,這貞潔烈「蛇」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地方似乎很沒安全感,吃不慣別的地方的食物,於是乾脆一口飯也不肯吃,,活活把自己餓死。
  • 1975年,漁民曾抓到一隻活的新物種,疑似傳說中的美人魚!
    1975年,漁民曾抓到一隻活的新物種,疑似傳說中的美人魚!對人類而言,海洋是一個未知的世界,它的深度超乎人類的認知,同時內部危機四伏,隱藏著諸多兇猛的怪獸。例如兇神惡煞的鯊魚,驚人的牙齒咬合力,僅一口就能吞下一個人,它的威力巨大,人類幾乎遠而避之。
  • 日本漁民捕獲巨型狼魚 讓日本漁民原本就憂心忡忡的心變得更加難過
    日本漁民捕獲巨型狼魚 讓日本漁民原本就憂心忡忡的心變得更加難過時間:2015-09-17 20:40   來源:21CN綜合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巨型狼魚 或為核洩漏製造的怪物來源:21CN綜合 狼魚的英文學名為Anarrhichtys Ocella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