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膽小的,撐死大膽的,小夥為一探地下河深潭,獨自一人潛入水下,發現從未見過的大型陶罐,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拉上來以後發現當地從未出現過此類陶罐,倒出陶罐內的泥漿後出現數十枚銅錢古幣,聲稱這回可能賺大發了。

在廣西宜州的農村山林裡,漆黑的深水潭,往往給村民的印象都是未知的恐怖,不知道下方會有什麼怪物出現,沒有清楚水下的狀況,很少有人敢於孤身潛入,縱然有人在上方配合,但是水下的情景都是不能把握的,說明這位廣西老表的膽識足以配得上本文第一句話。

小夥潛入的是一處農村常見深水潭,用當地通用的稱呼叫做「地下暗河入口」,常年都有水存在,並且水下一定連通的某條非常遠的暗河,才導致下方的水永不枯竭,這樣的深水潭入口四周通常都是石頭支撐著,就算長期被水浸泡,也不會塌方。
對於附近的村民來說,不去觸碰這樣的水潭是絕對安全,就算發大水,從地下暗河冒出大量的水,因為地質低洼,也不會浸泡到民房,大水退卻以後,水潭的水又恢復到與暗河平行的水位,就如圖中相同。

小夥下潛的工具也及其簡單,除了能夠適應水下空氣的氧氣罐以外,就是一根繩子,在上方的同伴一定不清楚,下方會有何種危險,因為沒有什麼東西下去勘察過。
根據方便需要,下潛的過程由於不便,小夥將下潛過程剪掉,只留下直接潛入水底能夠看到的場面,畫面中出現一個陶罐,看著陶罐口的厚度,想必陶罐之前裝置的物品大概比較硬,更有一個抓耳,可能是使用的時候經常移動,才製造了這個方便移動的抓耳,水下沒有講解陶罐的機會,小夥也決定先把這個東西拉上去之後,再一探究竟。

很多人都覺得也許是附近村民之前掉下去的,其實身在廣西農村的朋友才了解,村民掉陶罐下去的概率太低,首先這是野外低洼的山裡,一般下地幹活除了帶農具,就是用水壺帶著飲用水,其餘的東西假如沒有必要,是不會嫌累著多餘來回移動。
看著陶罐的裡泥土,也是長久浸泡形成的爛泥漿,說是小夥故意放下去的就更加離譜了,並且陶罐拉上來以後,小夥也自稱在當地是絕對沒有見過這種樣子的陶罐,所以這個陶罐很可能就是從其他地方經過地下河飄到此地的。

當拉上來之後一頓搗鼓,小夥發現陶罐完好無損,只是裡面的泥漿有些年頭,外觀更是被水浸泡變了色,倒出一看從裡面掉出的泥巴裡摻雜了不少現在沒有銅錢,至於銅錢是什麼年代的,小夥沒有考古經驗自然也就先收起來。
在廣西農村陶罐裡裝有銅錢,最常見的有兩種情況會出現,一就是本身陶罐就是用來裝錢幣的,陶罐主人發大水或者調整錢幣位置的時候掉落幾顆還是有可能的,畢竟陶罐口很小;
另外就是人火化後裝骨灰的陶罐裡也會丟幾顆銅錢,相當於陵墓的陪葬品,現在沒有銅錢會丟幾顆硬幣,在農村是屢見不鮮的,但是小夥倒出裡面的泥漿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物品,固然不好猜測。

至於陶罐是什麼年代的,普通人沒有專業的考古知識來識別,但看著抓耳通透華亮,背部還有磨損的痕跡,想必也是家裡經常使用,不會有多古老,畢竟水下是流動的,就算久遠古老的東西在水下撞來撞去,也只會破損。
大家覺得這個陶罐是否古老呢?
本文理解與截圖出自自:山野小明視頻,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