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眼中,現在最有效率的學習外語手段,依然是跟著老師重複「預習、學習、複習」的循環,使用傳統教材的課堂教學方式。
但真正學會外語,還需要在實際生活當中「用」。日本遊戲資訊網站「Game*Spark」,最近就宣稱「遊戲才是最強的外語教材」,並做了一個「用遊戲學英語」的專題。
【用遊戲學英語:「Game*Spark」的學習術】第一回《怪物獵人:世界》
在這個系列專題中,他們第一期的主題就是「用《怪物獵人:世界》來教英語」。課程內容很有啟發性——
這麼多年的國際化進程的影響下,那些遊戲大作,一開始就有「多國語言版」的例子越來越多。
尤其是動作類遊戲,就算換成英語,大多數人也能無障礙地遊玩。所以「Game*Spark」第一期選取的遊戲,就是《怪物獵人:世界》。
《怪物獵人:世界》同時支持中文、英文、日文等多種字幕或語音。所以就算玩家看不懂,也能臨時切換成自己的語言。
用這款遊戲學習,一方面可以體驗全英語的環境,另一方面遊戲本身還附帶「標準翻譯答案」。所以用《怪物獵人:世界》培養英語能力,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Let’s Play in English:看圖標輕鬆解讀!讀不懂也沒問題
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儘量多看。僅靠背誦單詞本,還是無法掌握具體的知識。遊戲世界裡面的詞語也一樣,在大量重複的遊玩過程當中,就能夠自然而然地記住了。
《怪物獵人》系列,每個物品全部都有獨特的圖標。常玩的人不用讀介紹,就能管理這些東西。剩下的,就是把自己腦海中已有的概念,一個個與英文描述對應罷了。
但有一件事務必要注意,就是不要把英語短語分解成「單詞」。而是全部都當成一個概念,囫圇記住效率更高。
學習語言,做好概念與短語的對應很重要。不需要翻譯英語單詞,而是直接讓「貫通子彈」=「Pierce Ammo」、「回復藥」=「Vitalily」。就這樣,把「物品名」與「效果」結合起來效果更好。
然後這款遊戲,基本玩法是單人通關。但在遊戲中期,指揮官會送來一個個命令。這時就需要理解對話的內容,然後快速行動了。
自己需要去哪裡,然後用得著什麼裝備——在其他遊戲當中,這也是必備的知識。大家快記住那些詞語,訓練自己的耳朵吧。
本地化造成的差異:隨從貓到底怎麼叫?
《怪物獵人》系列最有名的吉祥物,那當然是隨從貓(Felyne)。在這部《怪物獵人:世界》中,隨從貓依然在調查團中幫忙。然後在日語版當中,這些角色的臺詞會加上「nya」做結尾。
英文版隨從貓的語音,卻和日語版有些不一樣。他們說話的時候,句尾加的是「meow」或者「purr」。
「meow」的發音與喵很相似,然後「purr」則表示貓打呼嚕的聲音。發音的時候需要捲舌,很像「pro」或者「par」。
比如上面這個場景,improved就變成了「impurr-oved」。另外雖然《怪物獵人:世界》也有日語版,但廚師長並不會像英語版那樣說話。
挑戰!「怪物獵人語」的聽力練習
怪物獵人另一個經典要素,就是作品中獨特的語言「怪獵語」了。早期的作品,在視頻過場當中會使用這種語言。到了《怪物獵人:物語》的時候,人物對話也添加了怪獵語。
在《怪物獵人:世界》中,「怪獵語」分量變得更多。和其他語音一樣,玩家可以選擇切換到「怪獵語」。 其實這個怪獵語,原型是法語。稍微變通一下,就有許多部分可以直接理解。比如在「トラベルナ」這首劇中曲中,「ヴィラデ デブーラ ベルナ」這句話的意思,是「起始的村莊貝魯娜」。所以這一段,可以直接讀成「La village du debut」。
把《怪物獵人:世界》切換成「怪獵語」之後,玩家之間的對話,也會變成類似外語的感覺。所以可以試著鍛鍊聽力,做一下對應單詞表喔。
值得一學的單詞集:大量的生物學用語
因為《怪物獵人:世界》的主題與生態調查相關,「Ecology」(生態學)也成為了遊戲的核心。 一般提到「生態」,都會說到保護環境上面來。但本作的生態(ecological),則是原原本本描述生物環境。通過本部作品,許多人應該也能改變對自然與生態的看法吧。
Ecosystem:生態系統
Nutrient:營養
Endemic life:固有生物(環境生物)
Cultivate:栽培
Botanist:植物學者
Tranquilizer:麻醉
Subspecies:亞種
Palico:從者
Wyverian:龍人族
Elder Clossing:古龍渡海
這一期的關鍵句:「If I could only live another threehundred years.」
這是Field Master提到「瘴氣之谷」與「陸珊瑚臺地」的關係時,她說出的話:「如果能再活300年,那麼應該就能看到生命的循環了吧」。
「If I couldonly~」這個短語,體現出因為人類生命短暫,無法俯瞰生命的歷程而留下的不甘。
「liveanother three hundred years.」的意思是「如果能再活300年」,「another」有「再一個」的意思,和用「more」的話,就變成了僅僅延長壽命而已了。從她的年齡可以看出,或許她也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死期了吧。
接下來看「If I could only」。「If I」是表示「如果我可以」這樣的基本假設句型。「could」是「can」的過去式,表示的是「當初如果」這樣結果已定,無法再更改的情況下所用的句型。
如果用can,變成「If I can live anotherthree hundred years」的話,就好像壽命可以延長,現在想做也能做到的感覺了。但正因為她做不到,所以採用「If I could」這樣的過去式。
「only」很重要,在這裡only不是表示「唯一」的形容詞,而是表示強調「需要300年」的副詞。也就是說,如果沒有300年的時間,探明真相就幾乎不可能。
就算窮盡人一生的時間,也無法探明的生態奇蹟「An ecological marvel」。本節課程的關鍵,就是這個表現Field Master人生觀的句子。最後,為大家留下一段翻譯習題吧。大家可以在回覆中寫出答案。
練習題: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英語
1、當初如果帶了麻醉彈,就能捉到怪物了。
2、當初如果帶了滅龍彈,就能狩獵雄火龍了。
3、當初如果帶了重弩,那個任務就能完美完成了喵~
本期文章就到這裡了。想要嘗試翻譯一下的用戶,可以在下面留言中寫出你的答案(先別看參考答案)。
想要入手《怪物獵人:世界》的用戶,也可以使用OurPlay免費加速「Steam手機版」,購買這款遊戲。
參考答案:
1、If I have Tranq Ammo, I will capture a monster.
2、If I had had Dragon Ammo, I could have hunted the Rathalos.
3、 If I could have used a Heavy Bowgun, the quest would have been PURR-FECT, me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