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西海岸校區)開工奠基儀式舉行。西海岸校區位於古鎮口融合創新區,佔地約2800畝,分三期進行建設,可容納在校生20000人,2022年完成一期建設。屆時,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個學院將首批遷入。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奠基— 領導培土。 通訊員 劉蒞 攝
西海岸校區地處大珠山東側,規劃範圍北起裡島路,南至宅科路,西起山川路,東至濱海沿線海軍路,佔地約2800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85萬平方米,建築容積率約為0.8,容納在校生總體規模20000人,2022年完成一期建設,屆時在校生規模達到7000人。西海岸校區將重點布局工科和應用學科。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奠基—全景航拍 通訊員 吳濤 攝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表示,中國海洋大學作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中唯一一所綜合性海洋大學,因海而興、因海而強。為更加便捷地支撐海洋科研教學工作的開展,學校一直希望能建一個瀕臨海濱的校園,對海的渴望與需求不言而喻。在青島市及西海岸新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經過慎重的研究論證,決定在古鎮口融合創新區建設新校區。這裡的水文、地質條件非常適合建設濱海實驗基地和海上試驗場,未來還可以建設可停靠大型科考船的深水碼頭。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奠基—主席臺照片 通訊員 馮文波 攝
中國海洋大學為西海岸校區確定了五大功能定位:濱海實驗基地和海上試驗場、工程技術學科群和高新技術研發基地、海洋發展戰略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融合發展創新示範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區,這五大功能定位,具有鮮明的海洋特色,體現了創新發展的理念。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奠基—向校友贈送捐贈銅牌 通訊員 劉蒞 攝
西海岸校區將按照「百年校園、總體規劃、分步推進、注重實效」和與現有校區統籌協調的原則,打造成為開放性、生態化、現代化、國際化的辦學新校區,形成與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相協調適應的總體布局。新校區啟用後,中國海洋大學將會適度增加相關學科專業的招生計劃,特別是研究生招生計劃。通訊員 張夢桓 杜軍華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奠基—觀眾席。通訊員 李華昌 攝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親自解密海大緣何要在西海岸建新校區
1、為什麼選擇把新校區放在西海岸?
主要是兩點:一是瀕海,可以建設濱海實驗基地和海上試驗場,方便開展海洋研究;二是西海岸發展定位中具有鮮明的海洋特色,海大在這裡辦學,發展戰略高度契合,相得益彰。一是瀕海。中國海洋大學作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中唯一一所綜合性海洋大學,因海而興、因海而強。為更加便捷地支撐海洋科研教學工作的開展,學校一直希望能建一個瀕臨海濱的校園,對海的渴望與需求不言而喻。在青島市及西海岸新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經過慎重的研究論證,決定在古鎮口融合創新區建設新校區。這裡的水文、地質條件非常適合建設濱海實驗基地和海上試驗場,未來還可以建設可停靠大型科考船的深水碼頭。二是西海岸發展定位中具有鮮明的海洋特色。西海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區位優勢明顯,新區以開放的懷抱、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著世界的目光,特別是作為第九個國家級新區,定位於「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融合發展創新示範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陸海統籌發展實驗區」,具有鮮明的海洋特色,與中國海洋大學全方位支撐服務國家海洋事業的歷史使命高度契合,相得益彰。我相信,海大和西海岸新區一定能在這裡奏響合作共贏的藍色華章,必將為青島實現藍色跨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及海洋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西海岸校區的建設將結束海大長期以來沒有海岸線和綜合性濱海實驗場的歷史,為學校發展特別是涉海學科和應用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2、新校區何時啟用?新校區有哪些特色?根據學校事業發展規劃,西海岸校區將分三期進行建設。校區規劃總建築面積185萬平方米,容納在校生總體規模20000人,教職工2000人。一期從現在正式開始建設,到2022年建成啟用,屆時將可接收7000名學生入住。西海岸校區有三個鮮明的特色,一是環境優美,二是海洋特色,三是創新發展,這是海大的特色,但是在新校區得到最為集中的體現,最新的發展。海大魚山校區位於小魚山風景區,依八關山而建,是中國十大最美校園;嶗山校區位於嶗山風景區,環繞著五子頂,已經是一個綠樹成蔭、風景如畫的現代化校園了。西海岸校區西依大珠山,東臨黃海,山海神韻兼備,景色非常優美。前期,學校對西海岸校區的校園規劃投入大量精力,規劃建設方案得到廣大師生、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界的熱情參與,對確定的方案高度認可。這個校園既傳承歷史、又面向未來,通過「古典、近代、現代」三個建築風貌帶,展現了中國海洋大學的百年風情,詮釋了歷史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時代主題。從西向東,從山到海,兩條由大珠山到海岸線的綠色「山海通廊」,構建了疏密有致的學習生活空間,也為未來發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校區將按照「百年校園、總體規劃、分步推進、注重實效」的原則,與現有校區統籌協調,逐步打造成為開放性、生態化、現代化、國際化的辦學新校區。我們為新校區確定了五大功能定位:濱海實驗基地和海上試驗場、工程技術學科群和高新技術研發基地、海洋發展戰略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融合發展創新示範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區,這五大功能定位,就具有鮮明的海洋特色,體現了創新發展的理念。3、新校區啟用後,可容納多少學生?海大有哪幾個學院多少學生將遷入新校區?西海岸校區一期建成啟用將滿足7000學生入住。根據事業發展規劃,西海岸校區將重點布局工科和應用學科,一期建成後,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將首批遷入新校區。4、新校區啟用後,海大會不會進行擴招?會適度增加相關學科專業的招生計劃,特別是研究生招生計劃。5、請談談海大下一步的戰略部署?學校在一流大學建設方案中規劃了近、中、遠期目標,即:到2020年,也就是將近建校百年之時,基本建成國際知名、特色顯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綜合性海洋大學;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這一目標體系,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目標相適應,與國家對海洋事業的發展要求相契合。就發展戰略而言,可以用兩個「堅定不移」來概括:一是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不動搖,二是堅持開放合作、創新發展不動搖。一是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不動搖。海大制定了「重特色、求質量,先做強、再做大」的總體發展戰略,寫入了中國海洋大學章程。正因為如此,我們沒有在擴招大潮、合併大潮中隨波逐流,沒有盲目擴張,而是堅持內涵發展,注重特色和質量,不貪大求全,不為各種以規模論英雄的排行榜所幹擾。這其實是一種質量文化的體現,融入了海大人的血脈。這種質量意識為海大贏得了金字招牌,贏得了發展的先機,海大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又入選國家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也佐證了這一整體發展策略的科學性。二是堅持開放合作、創新發展不動搖。先做強、再做大,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不等於只能做強、不能做大,不等於作繭自縛、畫地為牢。學校遵循海洋事業發展迫切需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學科發展規律,一直在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做大特色和優勢,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上逐步壯大辦學規模。實際上,經過二三十年的重點建設,無論是辦學規模、還是學科專業,海大都有了很大的拓展。除了海洋和水產這兩個名列全國第一的頂尖學科,海大在食品、環境、生物、醫藥、信息、工程、經管法等學科領域也都有了長足進步,海大正處於「強大並舉」的轉折點上。
今年是中國海大建校九十五周年,到2024年新校區一期全面建成之時,正是中國海大邁入第二個100年發展新階段的關鍵節點,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西海岸校區建設為學校下一個100年的發展儲備了戰略空間,是實現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宏偉建設目標的重大戰略保障。中國海大和西海岸校區都以海洋為戰略使命,發展戰略高度契合,相得益彰,海大在這裡一定能獲得新的更強勁的發展動力,為服務國家海洋強國建設、山東省海洋強省建設、青島海洋強市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簡介
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海洋強國建設、「一帶一路」倡議,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海洋強省建設,支撐服務青島實現藍色跨越,為中國海洋大學躋身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2016年11月1日,青島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海洋大學籤署協議,確定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古鎮口融合創新區共建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西海岸校區)。西海岸校區地處大珠山東側,規劃範圍北起裡島路,南至宅科路,西起山川路,東至濱海沿線海軍路,佔地約2800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85萬平方米,建築容積率約為0.8,容納在校生總體規模20000人,2022年完成一期建設,在校生規模達到7000人。西海岸校區將按照「百年校園、總體規劃、分步推進、注重實效」和與現有校區統籌協調的原則,打造成為開放性、生態化、現代化、國際化的辦學新校區,形成與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相協調適應的總體布局。
↑四校區位置圖
↑ 五大功能布局、六大學科單元
↑ 功能布局圖
附西海岸校區建設大事記
2016年11月1日,青島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海洋大學籤署《關於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共建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黃島校區)合作框架協議》。2016年12月8日,青島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海洋大學籤署《關於共建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黃島校區)的協議》。2017年6月12日,西海岸校區總體規劃項目推介會召開,拉開了校區建設的序幕。2017年9月21日,西海岸校區總體規劃項目宣講會召開。2017年11月30日,西海岸校區總體規劃及一期建築概念性設計方案評審會舉行。2017年12月26日,校長辦公會決策同意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主體)&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西海岸校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2018年7月6日,教育部批覆同意中國海洋大學建設海洋科教創新園區(西海岸校區)。2018年10月20日,西海岸新區城鄉規劃委員會辦公會審議並原則通過了西海岸校區修建性詳細規劃。2018年11月20日,教育部批覆同意建設海洋科教創新園區(西海岸校區)電子信息樓項目和計算機樓項目。2019年3月9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城鄉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西海岸校區)修建性詳細規劃。2019年7月11日,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與中國海洋大學籤署《關於共建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西海岸校區)項目的協議》。2019年8月22日,教育部批覆同意計算機樓、電子信息樓可行性研究報告。2019年9月16日,西海岸校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附一期擬建設單體介紹
1.計算機樓
位於西海岸校區三沙路以東,文化谷以南,學習綜合體西南,建築面積24500平方米,由學校申請國撥經費進行建設,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進行方案設計,是西海岸校區最先開工建設的項目。2.電子信息樓
位於西海岸校區三沙路以東,文化谷以北,學習綜合體西北,建築面積24500平方米,由學校申請國撥經費進行建設,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進行方案設計,是西海岸校區最先開工建設的項目。3.學習綜合體
位於西海岸校區三沙路以東,建築面積102000平方米,主要功能為圖書閱覽、學習交流和校園智能化管理等,由政府代建,設計單位為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4.工程樓
位於西海岸校區三沙路以西核心辦學區,建築面積約67000平方米,由青島市出資代建,設計單位為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5.材料樓
位於西海岸校區三沙路以西核心辦學區,建築面積約19700平方米,由青島市出資代建,設計單位為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6.食工樓
位於西海岸校區三沙路以西核心辦學區,建築面積約26300平方米,由青島市出資代建,設計單位為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7.海洋生物資源開發中心
位於西海岸校區北側,北鄰裡島路、東臨三沙路,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由政府代建,設計單位為青島市公用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8.學生社區
位於西海岸校區北側,分東西兩個組團,東區學生社區建築面積61000平方米,西區學生社區建築面積55000平方米,由政府代建,設計單位為青島市公用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9.國際教育B組團
位於西海岸校區東北角,三沙路以東,東臨海軍路,北靠裡島路,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將採用BOT模式進行建設。10.教工公寓(一期)
位於西海岸校區西北角,西臨山川路,北靠裡島路,建築面積約130000平方米,建設約750套住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徐玉芹 ';font-family:'microsoft>';font-family:微軟雅黑;font-size:12.0000pt;>';font-family:'microsoft>通訊員 張夢桓 杜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