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浪潮湧,發展波瀾闊。2010年9月,習近平同志在寧德調研時提出「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的殷切希望,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十年來,我市幹部群眾始終牢記囑託,弘揚「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堅持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通過引進寧德時代、寧德新能源、上汽、青拓、中銅等一個個「金娃娃」項目,以充滿趕超激情的「寧德溫度」創造令人矚目的「寧德速度」,培育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集群,構建起了支撐我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四梁八柱」。
當前,我市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加速提升,全市工業總產值4000多億元,正在建設的重點項目達產產值4000多億元,正在洽談對接的項目達產產值4000多億元,將著力打造「中國智造」鋰電新能源產業集群、「全國一流」新能源汽車產業新地標、「最具競爭力」不鏽鋼新材料產業基地、「鏈條完善」銅材料產業集群,朝著「萬億工業時
記者在福安灣塢半島福建甬金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見到,所有產線均開足馬力生產,工人們忙著吊裝成品不鏽鋼卷。該公司總經理邵星告訴記者:「疫情期間,當地黨委政府舉措及時、政策給力,確保了企業順利復工復產。今年1至7個月的產值相比去年同期不降反升。」徐烽 張文奎 攝
NO.01
全力服務「金娃娃」
繼福安正威電子信息新材料科技城項目動工後,總投資48億元的福浦鋁銅精深加工項目於8月19日動工,項目將有效延伸銅產業鏈,促進主導產業的循環對接,打造集銅精礦貿易、銅冶煉、銅、鋁精深加工產業為一體的千億產業集群,兩個新抱上的「金娃娃」將為我市銅材料產業再上臺階注入強勁動力。
福安正威電子信息新材料科技城項目有序推進 徐烽 張文奎 攝
好產業離不開好服務。走進寬敞明亮的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現代化智能辦公設備一應俱全,在這裡企業享受「一事一次辦」高效服務,充分展示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優良營商環境。「疫情期間,黨委政府給予很大幫助,包括社保減免、穩崗補貼等,確保我們順利復工復產,目前產值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寧德僑雲電子有限公司廠長王德金說。
近年來,我市立足山海,搭建產業平臺,全面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四下基層」的優良作風,推行「一線工作法」,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培育「金娃娃」厚植沃土。我市先後制定出臺《寧德市促進鋰電新能源產業鏈發展七條措施》《寧德市促進冶金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六條措施》等產業扶持政策,為產業發展擴展了足夠的制度和政策空間,不斷吸引「金娃娃」高度聚集,成長壯大邁入「加速期」。
寧德新能源黨委書記萬仁俊說:「ATL落地寧德十多年來實現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寧德日益優化的營商環境,當地在政策、資金、人才等各方面都給予支持。」
「寧德溫度」「寧德服務」打造「寧德速度」,14個月崛起一座現代化汽車城,上汽寧德基地的落地和投產,就是寧德近年來「金娃娃」快速發展的縮影。短短近十年,我市誕生一個個全國乃至全球之最——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消費類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全國規劃布局最合理、裝備水平領先的整車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及深加工基地,世界純度最高的氧化鋯系列產品生產基地,全國抗B肝病毒藥物領域產品線最全的生產基地……
2019年,我市四大主導產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增加值增長40%,對規上工業增加值貢獻率達130%。鋰電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700億元,增長44.3%;不鏽鋼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1200億元,增長14.6%;銅材料產業實現產值136億元;上汽寧德基地投產後順利達產且實現萬臺整車下線。
上汽項目全景。楊洋 慈監 攝
十年磨一劍,黨委政府精心培育、企業心無旁騖專注實業:寧德時代憑藉超級快充、超長電池壽命、完整安全保障體系等核心技術,短短數年就問鼎「單項冠軍」;青拓集團全球首創的RKEF與AOD爐雙聯法冶煉不鏽鋼工藝的全新技術,從紅土鎳礦-冶煉-連鑄-熱軋,實現了兩次熱裝熱送;中銅東南銅業為行業公認全球5家「雙閃煉銅」企業之一,技術工藝、環保水平世界一流;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電熔鋁晶粒控制比率和氧化鋯系列產品純度均達到全球第一……
三祥新材科技園生產車間 龔鍵榮 攝
龍頭強力拉動,產業發展迅猛。上半年,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和銅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對寧德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達124%﹔佔寧德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3.1%,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
NO.02
鏈條舞動加速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四大主導產業復工復產後產能得到快速回復,迸發出強大的韌勁和活力,產業鏈高效協同功不可沒。
僑雲電子與寧德時代直接距離只有數百米,在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加工鋰電新能源產品的相關配件,而毗鄰僑雲的盛輝物流貨車進進出出將鋰電新能源產品專車運往全國。
「以寧德時代等龍頭企業為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實現高效協同,無縫對接。全產業鏈布局,也推動企業將各研發中心落地寧德,進一步推動產業鏈邁向中高端,形成良性循環。」王德金說。
這種高效協同的產業協作,來自於我市在四大主導產業產業鏈上的科學布局。近年來,我市突出小分隊精準招商作用,圍繞四大主導產業上下遊產業鏈薄弱環節,面向行業領軍企業和國內500強企業開展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回歸招商、親情招商等小分隊招商,重點補齊不鏽鋼新材料、銅材料產業下遊精深加工短板項目和新能源汽車上遊二、三級供應商項目。
中鋁寧德銅冶煉基地鄭霄 攝
——鋰電新能源產業,目前已引進落地40家配套企業,涵蓋正負極材料、隔離膜、電解液及電池構件材料等核心部件,使得龍頭企業80%的採購可就近實現,加速邁向1000億產值規模。
——新能源汽車產業,同步引進32家一級核心配套商企業,一、二期項目全部達產後,產能將達到60萬輛,產值近千億元。
——不鏽鋼新材料產業,已建成以青拓系列項目為龍頭,甬金、宏旺等項目為配套,實現200系、300系、400系、雙相和QN系列不鏽鋼品種全覆蓋,涵蓋「原料—冶煉—熱軋—冷軋—不鏽鋼製品」的產業鏈條,該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後,正加快引進建設下遊高端項目。
——銅冶煉產業,2019年實現產值136億元。東南銅業冶煉項目工藝採用世界上先進成熟、環保且具有規模優勢的「富氧強化懸浮冶煉」技術,單一設備產量最大。同時,福安正威銅基材料、福浦銅鋁精深加工、嘉元銅箔等項目等都將為進一步完善我市銅冶煉產業鏈,為打造東南沿海最先進的銅產業基地添磚加瓦。
近日,在寧德思客琦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車間內,技術人員忙著裝配智能化生產線。閩東日報記者 徐烽 張文奎 攝
產業協作不僅體現在縱向上,還體現在橫向上。今年春節期間,東南銅業能實現疫情期間「不停工」,四大主導產業聯動發展為其創造了條件。疫情期間物流不通暢,冶煉緊缺的一種物料調不到貨,青拓集團及時幫助,為東南銅業提供物料。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敏銳抓住了四大主導產業之間的關聯度、協同性,深度梳理了產業發展之間的聯繫,全產業鏈布局、高精準定位,推動四大主導產業提檔升級。四大主導產業的「顏值」和「氣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當前我市四大主導產業呈現出延鏈補鏈壯鏈、集聚集群發展的良好態勢。」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上汽寧德基地車間
在我市成功對接引建青美新能源材料產業園、格林美循環產業園、三祥鋯鎂合金等項目基礎上,隨著正威、福浦、嘉元等項目的落地,我市四大主導產業協同發展實現打通,從鎳、鈷原材料提取到正極材料、銅材料、鋰電池、新能源汽車製造以及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全閉環產業鏈全面形成,初步構建了龍頭支撐有力、產業鏈有機銜接、各類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四大主導產業全域布局發展的產業生態圈。
寧德廈鎢新能源二期 張文奎 徐烽 攝
業內人士表示,四大主導產業憑藉龍頭企業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完整的產業鏈條和高效的循環體系,上半年很好地抵禦住了疫情帶來的經營風險,不僅產值實現逆勢增長,而且龍頭企業國內市場份額不降反增,吸引更多國內外上下遊配套企業聚焦寧德、投資寧德。
NO.03
山海協作逐浪高
穿行於夏末初秋的寧川大地,處處能感受到發展的脈動。沙埕灣跨海大橋順利合龍、霞浦核電七尺門大橋成功貫通、周寧抽水蓄能電站加快推進、壽寧寧德鋯鎂新材料產業園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穩步開展……不論在沿海還是山區,都掀起了「雙百」項目的攻堅熱潮,大項目、好項目為衝刺今年經濟發展目標奠定了基礎。
霞浦核電進廠道路控制性工程七尺門大橋竣工通車 張文奎
眼下,衢寧鐵路正朝著國慶前通車發起衝刺,將結束周寧、屏南等山區縣份沒有鐵路的歷史,更進一步拉動主導產業「山海串聯」。
衢寧鐵路福建段進入動態檢測階段 張文奎 粟榮富 攝
我市產業發展大念「山海經」,構建起山海協同發展格局,不僅四大主導產業形成全閉環產業鏈,同時還形成實體經濟全域產業圈。
近年來,我市不斷探索創新山海聯合招商機制,推動四大主導產業鏈項目向各縣(市、區)延伸拓展,實現產業鏈項目在所有山區縣域全覆蓋,加快構建有機融合、串聯山海、持續擴大的產業生態圈。還出臺《深入實施山海協作、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實施方案》,進一步調動縣域間山海協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優化沿海和山區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優勢互補、共謀發展。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培育壯大富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
周寧縣不鏽鋼深加工產業園 徐烽 張文奎 攝
在周寧縣李墩鎮不鏽鋼深加工產業園項目工地,目前項目「三通一平」已完成,4家企業已經完成辦公樓封頂。「金娃娃」產業的發展無疑給山區縣帶來了全新的歷史機遇,開啟了百億工業的夢想。「青拓集團等龍頭企業的帶動是明顯的。我們搶抓高速通車、鐵路建設等黃金機遇,主動對接『金娃娃』項目落地,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活力。」周寧縣工信局負責人。
不僅在周寧,得益於四大主導產業的「蜂王效應」,壽寧、柘榮、屏南、古田等山區縣都實現了不鏽鋼新材料、鋰電新能源等主導產業產業鏈企業的布局,為山區縣實現「弱鳥先飛」提供支撐。
如今的寧德,已是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成為許多頂尖企業託付未來的地方,截至去年,產值超百億企業達7家、近百億企業3家。吸引集聚了世界500強企業8家、中國民企500強企業11家、上市企業37家,呈現出龍頭更強、鏈條更長、「朋友圈」更廣的良好發展態勢。
奧展不鏽鋼製品產業園一期 鄭霄 攝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在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基礎上,將依託四大主導產業優勢,按照全市產業「一盤棋」的思路,加大對重大產業項目布局建設統籌指導,打造寧德「一小時產業配套圈」,實現山海聯動發展。
發展進無止盡。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金娃娃」們始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迎難而上:寧德時代挺進充換電領域,進一步布局儲能電池市場;搭載寧德時代鋰離子動力電池系統的國內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在廣州順利下水;寧德時代21C創新實驗室奠基;上汽寧德基地新車型白車身下線,全力備戰量產爬坡;青拓集團成功試製批量生產筆尖鋼、QN系列高強度高耐蝕不鏽鋼挺進深藍……
搭載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的上汽新能源汽車 張文奎 攝
壯大「金娃娃」,逐夢三都澳。今年1至7月,我市四大主導產業發展持續發力,逆勢增長。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63.0%,同比增長10.4%,貢獻率達114.0%,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個百分點,拉動力較上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在「金娃娃」、大項目的強力拉動下,我市經濟在疫情衝擊之下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後勁,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208.68億元,同比增長3.9%。我市將持續做大做強四大主導產業集群,推動「寧德製造」加速崛起。
來源:閩東日報 張文奎
本文編輯:王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