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家孩子凡事找媽不找爸?掌握以下妙招,寶媽們的困惑可破

2021-01-08 好孕

文\好孕姐

你家孩子一回家,第一句話是什麼?是喊「媽媽」,還是問媽媽「我的……在哪兒?」又或者說「爸爸,我媽呢?」不管是哪句話,是不是都是凡事先找媽媽呢?

最近,閨蜜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孩子一有什麼問題,都是習慣性地先找她,而不是去求助爸爸。就連一些笨重的活,也是喊:「媽媽,你讓爸爸來幫我一下吧?」什麼?閨蜜很納悶,孩子用自己竟然用到,就算想讓爸爸幫忙,也要媽媽去動員、去傳話了。

就比如昨天傍晚,朋友家兒子想到樓下騎自行車,但是自己實在沒辦法把自行車放進電梯裡。他就大喊媽媽,讓她來幫忙扛自行車。我閨蜜著急忙慌跑過去,結果發現自己弄不動。兒子還嫌她笨,她就很生氣:「這麼重的活兒,你應該喊你爸,怎麼回回都喊我?」

為什麼孩子凡事都是習慣找媽媽,而不是找爸爸呢?

①媽媽總是大包大攬,孩子習慣依賴媽媽

很多人會說,孩子是媽媽生的,從小對媽媽的依賴感更強,自然凡事都找媽媽了。這麼說也沒錯,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媽媽們總是大包大攬,什麼事都提前為孩子安排好,孩子就習慣依賴媽媽了。

就比如,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這些其實爸爸也完全可以代勞,可是媽媽們總是事無巨細,什麼都親力親為,孩子遇事不找媽媽找誰?

②媽媽不忍心拒絕孩子,而爸爸卻經常用不動

其實,孩子也很聰明,如果他每次向爸爸求助,爸爸總是「殘忍拒絕」,那麼孩子有事就不會再去找爸爸了。同樣的道理,如果孩子每次有事就找媽媽,媽媽也偶爾拒絕幾次,孩子就會自己想辦法,或者轉而去救助爸爸了。

說到底,還是媽媽不忍心拒絕孩子,而爸爸卻經常用不動。就比如我家老公,每次孩子向他請教作業,他不是邊打遊戲邊讓孩子等一會兒,就是說:「自己的作業自己做,別找我!」被拒絕的次數多了,孩子就總是找我輔導作業,而不是找爸爸了,因為爸爸「用不動」。

孩子凡事都找媽不找爸,會有哪些不利影響?

在一個家庭裡,爸爸和媽媽對於孩子的養育都有份,但是孩子卻有事只喊媽媽,這種現象肯定會引發家庭矛盾。所以,孩子凡事都找媽不找爸,將產生以下不利影響:

①加重寶媽的負面情緒,容易導致夫妻感情破裂

美國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有一項研究,就是在一個家庭裡,如果夫妻倆有一方一直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家庭瑣事和帶娃上,而另一方卻當甩手掌柜,忽視自己的家庭責任,凡事還依賴對方,會讓總是付出的那一方情緒很崩潰,感覺自己比在單親家庭還累。

而如今孩子凡事找媽不找爸,就與這種情況相似。時間久了,寶媽負面情緒爆棚,很容易導致夫妻感情破裂。

②孩子性格受影響,尤其是男孩容易軟弱、「女性化」

如果一個家庭裡,孩子凡事都找媽媽,他自然受媽媽的影響比較多。尤其是在性格方面,更容易受媽媽影響。比如,變得膽小、情緒化。而男孩,也會比較容易軟弱、「女性化」,對孩子成長並不好。

③孩子缺愛、缺安全感,長大沒有家庭觀念

父母對孩子都很重要,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出現媽媽,而爸爸總是缺席。那麼,孩子同樣會有缺愛、缺安全感的表現,等他長大後也會沒有家庭觀念。因為,家是父母雙方建立的,不是媽媽一個人撐起來的。受爸爸不管不顧的影響,他以後對家庭觀念的理解也會有偏差。

帶娃時掌握好以下妙招,寶媽們的困惑可破

了解了孩子為什麼凡事找媽不找爸,以及這樣做的後果,寶媽們需要掌握以下妙招,破解自己的困惑。

①從一開始,在育兒上就不要「放過」寶爸

寶媽從一開始,在育兒上就不要「放過」寶爸,讓他參與帶娃,學著抱寶寶、給寶寶換尿不溼、逗寶寶玩。他習慣做這些事之後,就不會推卸自己作為寶爸的責任了,而孩子也會有事也找找寶爸。

②鼓勵孩子多跟爸爸相處,同時誇寶爸帶娃好

親子關係,其實也需要後天培養,寶媽要給寶爸和孩子製造機會。比如,鼓勵孩子找爸爸陪自己組裝玩具,誇寶爸帶孩子帶得好。哪怕他帶得一塌糊塗,也別把他批評得一無是處。這樣,孩子和爸爸才會慢慢走近彼此,孩子才會有事懂得求助爸爸。

【話題討論:寶媽們,你家孩子有事,是習慣找你,還是找他爸呢?】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寶爸吐槽寶媽網購買太多,寶媽「離奇失蹤」,看到結局:太解氣了
    寶爸吐槽寶媽網購買太多,寶媽"離奇失蹤",看到結局:太解氣了 近日,有一位王姓寶爸在下班之後,發現自己的妻子不在家。一般情況下,寶媽每天會在6點做完晚餐,等家人一起吃飯,這是這一天,妻子卻遲遲沒有回家"離奇失蹤",這下,寶爸也著急了。
  • 寶爸帶娃時睡著,醒來後找不到孩子的反應絕了,一看就是親生的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都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提到爸爸帶娃,有不少寶媽的第一反應就是「不靠譜」,明明在寶媽眼中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情,放到寶爸手上都能出現不一樣的效果,經常弄得寶媽氣也不是笑也不是
  • 寶爸們表示:不容易,養女兒很辛苦
    現在社會,養女兒也不容易,養女兒也需要付出努力。前幾天我去樓下超市買東西,看到兩位寶媽在討論,寶媽安安表示,養女兒太辛苦了,養女兒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作為一個小姑娘,應該有自己的個人愛好。而且女兒要富養,各種吃的喝的穿的一樣都不能落下,別的孩子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每年都要給孩子買非常多的新衣服,喜歡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 你媽是咋愛上你爸的?網友:我爸偷了我媽家甘蔗
    (原標題:論撩妹只服我爸!當年我爸一句「我要的是人」,就追到了我媽…)這兩天網上一個視頻火了,內容是探究——「你媽是怎麼愛上你爸的?」隨意的街頭採訪,倒是炸出不少故事來。那些年代,書信很慢,車馬很遠。所以你媽就愛上了你爸,有了可愛的你…
  • 幼兒護理:寶寶發燒39度以下,不需要打針吃藥,我有妙招
    一個家庭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就有著操不完的心,特別是寶寶出現身體不適的時候,寶爸寶媽就會特別的焦慮,特別是對於寶寶出現發熱情況的時候,寶媽寶爸更是擔心不已,但是對於寶寶發熱的情況很多的寶爸寶媽都會手足無措。
  • 高幹寵文:「總裁爸比,門外有個長腿姐姐找你」他狂奔:那是你媽
    哈嘍哇~小夥伴你終於來了,「恩熙漫尋桃」小編已經等你好久了呢,不知不覺陪伴大家很長時間了,也跟大家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感謝你們點進來桃桃的文章,希望能夠給你帶來愉快的閱讀體驗,今天呢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高幹寵文:「總裁爸比,門外有個長腿姐姐找你」他狂奔:那是你媽!
  • 哭鬧——寶寶表達情緒和需求的重要方式,寶媽寶爸如何正確理解?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家有一小,更是如有一寶寶」啊!每天恨不得把寶寶好好捧在手心裡,將所有能給的愛都給她。但是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如果遇到寶寶哭鬧不止的話,就必須立即注意了!
  • 寶爸哄兒子睡覺,孩子「抱大腿」睡姿逗笑寶媽:不怕你爸爸放屁?
    之前有人吐槽說「寶爸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帶娃神器」,雖然這句話調侃意味居多,但是不可否認爸爸因為經驗不足而且不如寶媽細心,所以總是在照顧寶寶的時候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小意外,讓人覺得哭笑不得。前兩天看到一個寶媽分享的一組圖片,圖片中是一位寶爸正在哄兒子睡覺,而孩子「抱大腿」的睡姿逗笑了寶媽。這天,寶媽因為被公司臨時安排了一些工作,吃過晚飯之後就回到臥室了。
  • 孕檢查出胎兒畸形,寶媽一時不忍生下孩子後悔萬分,網友:自找的
    對於寶寶的期待,每位家長都是一樣的,希望自家寶寶聰明又漂亮,但排在第一位的絕對是健康,試問哪位寶媽沒有試想過孩子有殘缺的情況呢?還好目前我們依託產檢可以較早的發現大部分寶寶異常的情況,但有的寶媽愛子心切,不顧產檢結果和醫生建議,最後只能是害了自己。
  • 哭鬧——寶寶表達情緒和需求的唯一方式,寶媽寶爸必須多加關心!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家有一小,更是如有一寶寶」啊!每天恨不得把寶寶好好捧在手心裡,將所有能給的愛都給她。但是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如果遇到寶寶哭鬧不止的話,就必須立即注意了!
  • 寶媽為何反感婆婆抱孩子?「護崽」行為惹的禍,還真不怪寶媽小氣
    就像是動物一樣,記得小時候家裡養過貓,貓媽媽生完孩子之後是不允許家人靠近貓寶寶的,即使平時特別溫順,但是只要家人一靠近貓寶寶,貓媽媽就會「哈」人。寶媽們也會有同樣的行為,剛生產完,寶媽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所以行動不便,照顧寶寶能力有限。
  • 寶爸給孩子做了「簡易鞦韆」,孩子淡定的玩,寶媽回家氣到翻白眼
    之前網絡上流傳著一句話:爸爸帶娃,活著就好,由此可見很多寶爸們帶孩子都很不靠譜,經常會發生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最近網上就有一位不靠譜的老爸火了,他在照顧兒子的時候做了一件讓寶媽很生氣的事情。這一天,寶媽的朋友約著寶媽去逛街,寶媽很擔心孩子,於是一直囑咐寶爸一定要照顧好孩子,寶寶比較好動,要勤盯著點,以免寶寶在玩的時候受傷。寶爸一開始保證,絕對會看好孩子。但是在寶媽走之後一會,電視裡邊便開始播放寶爸平時很喜歡看的電視節目,這下可愁壞了寶爸,又想看電視,但是還得照顧好寶寶,怎麼辦呢?突然,寶爸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 寶爸帶娃的「迷惑行為」,一抱娃就犯困,有事沒事往廁所跑
    2、用寶媽頭像假扮寶媽經常在家帶孩子,寶寶對寶媽有一種依賴和安全感,當寶爸帶孩子的時候,一見不到寶媽就開始大哭。但是寶媽又不能什麼事也不做,一直抱著寶寶,有的時候有事出門,也讓寶爸在家學會帶娃,增加兩人的感情。寶媽對寶爸帶娃給予了厚望,而寶爸面對寶寶大哭的時候也是耗盡了腦汁,直接將寶媽的頭像套在自己的腦袋上。
  • 從不在朋友圈曬娃的寶爸,心裡是怎麼想的?答案讓寶媽很無語
    而跟他聊天的時候才知道他家孩子已經上小學了,比我們家樂樂還大上幾歲。我吐槽說:「怎麼沒見你在朋友圈裡曬過孩子照片呀?」這位同學回答我說:「好像做爸爸的,還真的不喜歡在朋友圈裡曬娃,實在是太麻煩了。」其實,細想一下,身邊的爸爸曬娃的還真的沒有媽媽多,而理由多是以下幾個方面,最後一個寶媽可能不願意相信。
  • 刻印效應:為啥孩子一到晚上只找媽?其實「媽媽」換個人當也可以
    文丨福林媽咪雖說生完孩子第一年帶娃辛苦,不過如果讓寶媽真把孩子給別人帶,寶媽也會捨不得。白天還好,一到晚上很多孩子都只肯讓媽媽抱,媽媽們心裡也是累並快樂著。從孩子6、7個月開始認人,到3、4歲甚至七八歲,孩子都會在晚上變得非常依賴媽媽,非要媽媽陪著睡著,甚至如何順利讓孩子實現分床睡都成為難題。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寶寶一到了晚上就只找媽媽呢?孩子是不是天生就會對媽媽這個人產生依賴呢?
  • 出差將貓交給父母,回家後,我媽說:你是給你爸找了個小情人啊!
    尤其是我爸,那真是各種反對說:「誰允許你養貓的!眼裡還有我沒,不曉得我最討厭貓嗎?貓就是笨,叫它都不知道答應,還不如養條狗都會搖尾巴。」反正我把我爸的話當做耳旁風,將貓咪帶回了家,給它起了名字叫七七。剛帶回家我爸就開始數落我,對我媽說:「你看著這就是三風中的熱度,過去了到時間又是我們的事。」剛開始小傢伙在家裡老是亂拉亂尿的。
  • 孩子放學回家哼了一段歌詞,寶媽聽清後,氣呼呼找老師理論去了
    她說,她家孩子平時在家很少看電視,玩手機,肯定是在學校學的歌詞,於是就氣呼呼找老師理論去了。後來,發現這是個誤會,是孩子的爺爺有一次放學接孩子,在公交車上看手機,不小心刷到了這首歌。孩子聽了很喜歡,就學會了。雖然是誤會,但這位寶媽內心還是久久不能平靜。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這種歧視女性的歌存在?
  • 孩子躺在地上大哭不起,姥姥一句話,孩子乖乖的起來了,值得學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近期糖果媽媽收到一封來自寶媽的關於孩子教育問題,這位寶媽心中說道:自己家寶寶今年四歲了,從上幼兒園起,就不知道和哪個小朋友身上沾染的毛病,總是找我要這要那,家裡玩具東西一大堆,孩子不要,一定要新的,不給買,就坐地上苦惱,哄都哄不好,哭的最後嗓子都啞了
  • 寶媽打麻將叫女兒做飯,鄰居:孩子跟人走了,寶媽:打完這局再說
    我們聽說過很多次家長為了打牌打麻將,而忽視了自己 的孩子的事件,的確打麻將是很多婦女的解悶神器。很多婦女一有空就會約上三五知己,來自己家搓一下麻將,而且很多時候一打就打了好幾個小時,但是也不要忘了自己是孩子的媽啊,別打麻將打地不亦樂乎連孩子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