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兵團新聞6月5日電(張海潮 陳貴紅)近日上午11點,記者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躍進乾渠上遊看到,一八五團蚊蚋防控工作人員正在將生物藥劑蘇芸金桿菌以色列亞種(BTi)滴入渠水中,對蚋蟲(俗稱小咬)新生代幼蟲進行消殺,到中午一點半可見大量幼蟲已經死亡。
此次防治採取在送水渠道、排渠上遊將藥劑滴入渠水的辦法,根據水的流量計算滴藥時間和滴藥量,消滅蚋的幼蟲,分別在一八五團躍進乾渠、八連東排乾渠到北灣邊防站、西排乾渠從十一連到五連段、十連龍口、一八五團一、二、三連送水渠上遊、桑德克龍口設點施藥,每個點施藥時間為6小時,藥後幼蟲死亡率達到98%,此次施藥範圍只限於灌溉用水,而且生物藥劑專一性強,對人體和其他水生物不會產生毒副作用。
據了解,在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下遊185團地區,蚋幼蟲在常流河渠冰下水草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開始化蛹,6月陸續羽化為成蟲,雌蟲交配吸血後開始尋找流水場所產卵。蚋成蟲通過叮咬,成群騷擾居民,並可以傳播多種疾病,是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的主要衛生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