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逄春階
上期說到瓊瑤阿姨狀告於抄抄於正,我說討厭瓊瑤,但我同情瓊瑤。這次我想說的,是好多人心中的女神張曼玉。
媒體報導說,5月1日晚,「影后」張曼玉首次以「歌手」身份登上上海草莓音樂節的舞臺。然而,女神一開嗓,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地獄嗓」、「公鴨嗓」、「菸酒嗓」、「被上帝放棄的聲音」、「嚇跑粉絲」等評價從現場到網絡持續發酵,吐槽之聲,不絕於耳,張曼玉的「走調低過貝斯」版《甜蜜蜜》視頻在網絡瘋轉。
我從網上看了張曼玉的視頻,聽了她的歌,覺得網友的吐槽有些過分了,她的演唱,不至於成為「被上帝放棄的聲音」,不至於是「地獄嗓」、「公鴨嗓」、「菸酒嗓」。這些「嗓」概念有點兒莫名其妙,各位其實不理解張曼玉。
說實話,無論從扮相還是演唱上,我也不喜歡這個「張曼玉」,這個「張曼玉」讓人不習慣,不適應,有點兒怪。張曼玉是怎麼了?她是要放棄過去的形象嗎?要顛覆自我嗎?
冷靜思之,張曼玉確實是在抉擇。年近五十,前路可見。張曼玉在變,變回自己。
她是演員,雖然演活了阮玲玉,但她不是阮玲玉。美好年華都用來演別人了,是不是太虧了?
「要做一回完整的自己。」張曼玉說。除了電影,她感興趣的藝術形式還有很多,她喜歡擺弄色彩,喜歡畫畫,還有音樂。
她目前的心態你知道嗎?不知道。一位大姐說:塑造了那麼多形象,累了。現在不想著去迎合誰,不想著看人家的臉色,而是要活真實的自己。有錯嗎?
一個遙遠的聲音傳來:「這次在舞臺上的演唱,不是把自己當演員,而是把自己當人。可以嗎?」是張曼玉說的?不是!
原來在我眼裡,張曼玉是神,是女神,不可靠近,不食人間煙火。那種委婉,那種羞澀,無法表達。現在呢,她跑調了,出醜了,露怯了,但她是人,是女人,她有缺陷,但更有神,甚至更傳神。
我突然想到趙本山宋丹丹演的小品《策劃》,說的是公雞下蛋的事兒,宋丹丹說:「下自己的蛋,讓別人去說去吧。」
捍衛自己,必須有強大的內心。張曼玉何嘗不知鄧麗君唱《甜蜜蜜》是經典,專業歌手都無法超越。你唱不是找死嗎?如果顧忌觀眾,張曼玉可以選擇一首別人沒唱過的新歌。但是她選擇的依然是《甜蜜蜜》。為什麼?
我以為,她在懷念自己出演的同名電影。記得她做客《魯豫有約》時就透露,在飾演過的角色中,《甜蜜蜜》中的李翹是她最喜歡的,雖然她們的生活背景很不一樣,但是性格上有相通的東西,是最像自己的一個角色。
這次在上海獻唱,張曼玉是不是在試探著找自己的感覺呢?我唱不過鄧麗君,但這是我唱的,唱跑了調,也是我唱的。純粹從興趣出發。
還有,好多明星害怕人家知道自己年齡。不說年齡恰恰說明他(她)們在乎年齡。相逢不問年齡,是明星們的規矩。這個規矩太虛假。你簡歷上不寫年齡,時間老人就把你忘了?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兒。明星們自欺欺人的做派,讓人覺得好笑。張曼玉不怕了。開始自己說年齡了。你看張曼玉自曝:「我今天是49歲7個月零13天,不是五十多歲啊!一直以來,我都夢想要唱歌,現在終於完成了我的夢想,還不算晚。我不想停……」
張曼玉在找自己身上的玉,獨一無二的玉。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玉」。
這正是:曼玉不是阮玲玉,顛覆過去從興趣;我行我素過把癮,埋頭走上追夢路。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期分解。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大眾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