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徐州市因寒潮到來「凍感十足」。位於銅山區劉集鎮丁場村的「徐州紅葉小動物救助站」,是300多隻流浪小動物的「家」,創辦這個救助站的徐桂芝老人正想方設法,確保這300多個「毛孩子」安然度冬。
每個「毛孩子」都有名字
7日下午3點多,徐桂芝正忙著收拾曬了一天的被褥、毯子,這是她收留照料的300多個「毛孩子」的夜間禦寒物品。
收拾完,徐桂芝又忙著給「毛孩子」們開飯。「四眼、小花、小黑……吃飯嘍!」徐桂芝拿著狗糧,開始喊它們吃飯。
「紅葉小動物救助站現在有270多隻流浪狗,將近80多個品種;還有40多隻流浪貓,我們給它們都起了名字。」徐桂芝看著這些「毛孩子」,充滿愛憐地說。
徐桂芝今年67歲,家住建國小區。大概十幾年前,徐桂芝救下了幾隻流浪狗,從那時起,她就與這些流浪小動物結下了不解之緣。「路邊看到受傷的流浪狗,非常可憐,它們也是生命,我不能見死不救。」徐桂芝說,「只要我遇到的,我都救。」
家裡太小又影響鄰居,退休後的徐桂芝就想著到郊區租地方,這樣一來,她收留的流浪貓狗越來越多。3年前,徐桂芝在劉集鎮丁場村租了10畝地,「徐州紅葉小動物救助站」就搬到了這裡。「我的能力也只能收容這麼多了。再多,不僅地方不夠用,費用和精力我都吃不消。」徐桂芝說。為了照顧這300多個「毛孩子」,徐桂芝吃住在這裡,城裡的那個家,難得回去一次。
「老弱病殘」住單間
「每收容一隻流浪狗、貓,我都要先帶它們去寵物醫院體檢、打疫苗、驅蟲、做絕育手術,平常生病還有打疫苗,我都能自己弄,除非大病再去看醫生,要不然費用不夠。」徐桂芝說。這麼多年下來,徐桂芝在照顧貓狗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
救助站有18間狗舍、1間貓舍。其中有一間特別安裝了電暖器,這是為了照顧「老弱病殘」的單間。「我這兩排房子,有一排朝陽,有一排背陰。現在的天氣太冷了,背陰的這排房間,每個房間我都生了煤球爐。這一間除了煤球爐,我還加裝了電暖器,把老、弱、病、殘都集中到這間屋子,方便我精心照顧,讓它們平平安安度冬。」徐桂芝說,她每天早晨天蒙蒙亮就要起床,夜裡要到零時左右才能入睡。「天快要亮時,這些狗就叫啦,你想睡個懶覺,那是不可能的。」徐桂芝說。
她說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救助站收容的流浪貓狗,大部分是被主人遺棄的,也有小部分是因車禍等意外受傷嚴重的。
「被主人拋棄的,大多是因為生病,還有殘疾或衰老。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我呼籲那些準備養寵物的人,你要再三考慮,想清楚了再養。千萬別因為寵物生病或其他原因拋棄它們,它們也是生命!」徐桂芝說。
很多小動物都是被主人遺棄的
據飼養員劉師傅介紹,救助站裡年齡最大的一隻狗叫「妞妞」,是一隻松獅,來到這裡有八九年了。「當時妞妞的一隻眼睛瞎了,被主人拋棄了,就來到這裡。」劉師傅說,剛飽餐一頓的妞妞正在愜意地曬著太陽。「最近剛來的小狗們,很多都是得了病,治不了送過來的。」徐桂芝說。
來到貓舍,一隻兩條腿走路的貓吸引了小編的目光。這隻貓沒有了後腿,全靠兩條前腿走路,它艱難走路的樣子,讓人忍不住淚目。「這隻貓出車禍後腿都沒了……當時是我去救的。救回來做手術,我一直守著它,就怕它挺不過去。」徐桂芝說,「好在它很堅強,不僅活了下來,還學會了用兩條腿走路。志願者給它起名叫『源圓』,它特別懂得感恩,知道是我們救的它,跟我特別親。當時救它的志願者它也還記得,每次來看它也都特別親。」
靠愛心人士募捐維持
67歲的徐桂芝退休工資每月3000多元,而救助站的開支很大,每年租金2萬元;兩名飼養員的月工資加起來是4000多元;還有日常的狗糧、貓糧、水電、日用品等開銷。
「目前,我們這個救助站全靠愛心人士的募捐。每個月,我都會把收支情況公開。公眾號、微博、微信群還有朋友圈,我都會公布。如果做不到收支明細公開,就會受到質疑,這個救助站也生存不下去了。」徐桂芝說,「做小動物救助,不僅要有愛心,還要有一顆公正無私的心。」
小編也正是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幫助救助站募捐,才關注到徐桂芝最近面臨的困難。「徐大姐不容易,一個連自己都顧不上的人,一顆心地撲在那些流浪貓狗身上,天天操碎了心,可以說是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幫著募捐的網友「橡樹林」說。
「我家裡沒啥事,孫子都上大學了,不用我照顧。」徐桂芝樸實地說。夜以繼日地在救助站操勞,徐桂芝去年冬天臉上生了凍瘡,今年又遇寒潮天氣,凍瘡早早地就犯了,她只能在臉頰貼上膠布,防止凍裂。
眼前最大的困難是租金
「月底就到了交租金了,可是我到現在才募集到2000多元,急人啊。」徐桂芝說。10畝地的年租金是2萬元,這是每年最大的一筆固定支出。「平時的狗糧貓糧,還有日常開銷,都是愛心人士募捐的,雖然費用也大,但是不需要一次性拿出很多錢來。」徐桂芝說。
「我也不知道這個救助站能做到什麼時候,我只能說盡全力來撐,能撐多久算多久吧。」徐桂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