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會換牙,從5-7歲左右就開始換牙了,隨著一顆顆乳牙的鬆動、脫落,一顆顆更加堅固的大恆牙都錯落不齊的長了出來。
這期間,換牙順序一般是固定的,首先是兩顆下前牙,一併萌出六齡齒,然後兩顆上前牙,接著逐個往後交換,最後形成左右各7個的28顆恆牙,有的人會長特殊的智齒。
牙齒萌出過程是小朋友的「醜小牙」階段,家長們很擔心孩子的牙齒長不齊,出現一系列問題,所以很想給孩子做正畸治療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期,但是,這四種情況不要急於矯正,這都是暫時性的錯頜畸形,具有潛在的排列整齊的傾向。
1.牙間隙存在
在上頜切牙萌出的時候,兩個切牙之間往往有一個間隙存在,等它們完全萌出以後,間隙就會逐漸的消失,切牙的位置就會慢慢地轉為正常。
2.乳牙滯留
下頜恆中切牙萌出的時候,如果乳中切牙還沒有脫落,它就會在舌側萌出,及時的拔除滯留的乳中切牙,它就會自行長回到正常位置。
3.牙齒偏斜
有的上頜切牙萌出的時候會出現牙齒的偏斜,是在頜骨的發育過程中,頜骨增長不足,尖牙可以擠壓側切牙的牙根,使牙齒長軸發生偏斜,當牙槽骨增長和尖牙萌出後,對側切牙牙根擠壓即可糾正其偏斜,恢復正常位置。
4.互相擁擠
恆牙萌出後可能會出現互相擁擠的現象,在乳磨牙替換之後就會有所調整。
兒童替牙期間牙合變化慢,需要細心觀察,能夠自行調整暫時性錯合可以不用處理。但是,有這幾個問題,家長需要提高警惕,多多觀察,多多提醒,多多糾正。
1.乳牙滯留或者早失
乳牙脫落沒有按照一定順序,該脫落的時候不脫落,不該脫落的時候就會導致乳牙滯留,後果往往是恆牙不能在正常位置萌出,新牙從旁邊萌出,看起來像雙排牙,這時應該儘快到醫院拔除滯留乳牙,以利於恆牙萌出。
乳牙在脫落之前脫落了,叫乳牙早失,往往會造成兩側鄰牙向缺牙空隙傾斜,使缺牙間隙變小,恆牙間隙不夠而錯位萌出,這時應戴缺牙保持器,防止兩牙傾斜,以保持恆牙應有的萌出位置,直至恆牙萌出。
2.恆牙萌出有困難
乳牙過早的脫落,有可能在孩子進行咀嚼、舔吮的時候,牙床會變肥厚,恆牙萌出就會受阻,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但是輕度的擁擠、扭轉是正常現象。
3.防治乳磨牙齲病
乳磨牙易患齲病,引起根尖病,影響恆牙萌出,因此要打消乳牙遲早換,壞了也不必治的錯誤觀念。
4.多吃耐嚼食品
孩子吃得過於精細,不能發揮牙齒的生理性刺激,容易造成乳牙滯留,所以多吃耐嚼食物,有利於對乳牙的良好刺激,從而促使乳牙脫落,比如芹菜、玉米、蘋果等。
5.糾正不良習慣
作為咬合關鍵的「六齡牙」,咬合窩溝多、面積大,易造成食物滯留,兒童刷牙不徹底,易發生齲壞,所以要教會孩子正確刷牙。舔鬆動的牙也是一種不良的習慣,會影響恆牙的正常萌出,應該及時給予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