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可能不知道什麼是丁丁骨,先解釋一下;丁丁骨的學名叫作:陰莖骨,一般指長在一些雄性哺乳動物私密處的一根骨頭,它不與動物身體上的其他骨頭相連接;長有丁丁骨的常見動物有黑猩猩、地鼠、豪豬等;遺憾的是現代人類身上並沒有。
為什麼黑猩猩都有「丁丁骨」,人類卻沒有;
已知黑猩猩是和人類最為接近的動物,我們把黑猩猩叫作類人猿,此外還包括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等三種,大約在25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古猿,從此古猿開始演化出五種形態,包括人類。而大約在三四百萬年前才開始出現人類和黑猩猩。所以黑猩猩可以說是與人類最相似的動物,同樣靠吃奶長大、同樣的直立行走、同樣相近的四肢與體重,人類身上很多的東西都可以與黑猩猩相互映射。比如黑猩猩依舊保留了「丁丁骨」,人類卻沒有了。這也能說明在演化成人類前,人類的基因裡是包含「丁丁骨」基因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人類沒了「丁丁骨」?
第一,為了擴充腦容量,提高智力;
科學家在研究小白鼠時,將小白鼠的「丁丁骨基因」進行了切除,最後驚奇的發現成年後的小白鼠比起其他的小白鼠,擁有更大的腦容量。所以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選擇丟掉了丁丁骨,從而獲得更大的腦容量。
第二,基因突變,大量的基因不能被表達出來;
曾有人類小孩「返祖現象」長出陰莖骨,科學家猜測出現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人類基因中依舊存在「丁丁骨基因」,但已經發生變化;而小男孩的身體裡的這部分基因剛好又被突變了回來。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大約有500多個地方的基因發生了突變或者丟失;比如更加靈敏的鬍子、臉上體毛等。
然而「丁丁骨」對於很多動物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東西,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中動物們的競爭異常激烈,一不留神可能就會被淘汰。而丁丁骨就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另外的一種致勝法寶。有丁丁骨的動物擁有更長的交配時間,能夠佔用雌性動物更多的發情期,增加自己的精子在雌性動物體內的停留時間,從而增加受精的概率。
此外一些動物的丁丁骨還帶有一個反向的勾,在與雌性動物交配時,能夠將其他雄性動物的精子清理出雌性動物的體內,所以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的誕生,丁丁骨真是操碎了心,雖然有些損人利己,但畢竟自然界的競爭就是這樣的。
那麼人類沒有丁丁骨,是不是就虧大了?首先人類社會是非常文明發達的,其他動物遠遠沒有資格與人類相比。人類社會在繁衍下一代上,是嚴格遵循一夫一妻制度的,所以在動物界的那種競爭在人類社會根本不存在。
其次是現代人類男性的私密處更加適合人類,人類沒有了丁丁骨,取而代之的是充血式的海綿體。一般動物有固定的繁殖季節,人類卻沒有固定的時間,時間上更加自由且頻繁;所以只能選擇了更加耐用的海綿體,由於丁丁骨又太過堅硬,反而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看完點個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