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遊》劇照
「在這大結局的關口,我個人不會用嘲笑、吐槽或者看笑話的心態去看、去想、去評論。這就像一個老師要離開多年的學校了,哪怕我以前有再多不滿,我也會更多地送上祝福。」
現象級美劇《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大結局開播前10個半小時,該劇原著《冰與火之歌》的中文譯者之一屈暢發了這樣一條微博。
這個想法比較理智,也代表了一部分《權遊》迷、《冰火》迷的看法——劇集再爛尾,總體上還是心懷感激的——因為,這是我們和《權遊》共同經歷、成長的8年。
2011年4月17日首播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於2019年5月20日落下帷幕。沒了原著支撐,一路爛尾的大結局繼續慘遭國內外網友瘋狂吐槽。豆瓣上如今已下滑到只有8分,外網IMDb只有慘不忍睹的5.2分,書迷論壇「維斯特洛」暫時關閉了評論(或因有人吐槽太激烈)。國外媒體認為「粉絲不應接受這種災難性的大結局」,國內網友甚至呼籲眾籌重拍第八季,強烈要求「復活夜王」。
一部神劇的沒落,我們應該怎樣理性看待?
災難性大結局
坐上王位的居然是TA
《權遊》第八季由騰訊視頻拿下了獨家線上版權。不過,昨天上午8點,「騰訊美劇」發布了一條微博稱「第八季第6集因為介質傳播問題不能如期上線,播出時間另行通知」。當然,在網絡發達的今天,不被劇透是不可能的。
大結局名叫《鐵王座》,要解決的就是——誰,最後坐上了鐵王座?
在上一集,龍媽馭龍屠城之後,網友就都明白了,龍媽必死,懸念只是誰來殺她。
編劇最後的安排,這個「刺君者」也算說得過去。但之後的一頓操作就令人費解了——
失去女王的灰蟲子居然沒有立即復仇,反而把「刺君者」關起來等著人來救?小惡魔一頓發言大家就都同意了他提出的君王人選,多方利益和權力怎麼平衡?
別說網友了,就連屈暢也沒忍住吐了個槽,「這一季的節奏、情節、邏輯都不對」,「看完我就像最後的瓊恩一樣,茫然。」
事實上,從最終季第3集「人鬼大戰」開始,《權遊》就在不斷崩壞的路上越走越遠。夜王辛苦跋涉了七季,一集被殺;小惡魔等謀臣智商集體掉線;甚至還有眼尖的網友抓到了穿幫鏡頭,龍媽桌前赫然放著一杯咖啡……
雖然,《權遊》的魅力,就在於它以特有的不可預測性,來映射著現實的殘破和混亂,敢於給任何一個主角「發便當」(指角色死亡下線),告訴你沒有一個人是安全的。
但自從第六季時少了馬丁原著做參考,戴維·貝尼奧夫、D·B·威斯兩位編劇就開啟了好萊塢大片式的編劇思維。某種程度上,一些大戰的戲份發揮得不錯,但強行攏合的故事線和人物線,終於在最後一季崩盤。
於是,殘酷的、充滿反轉的《權遊》,變成了快速念完對白,衝向大結局的傀儡。
擦乾眼淚改寫結局
我認識的權遊圈大神
大結局播出後,最心痛的莫過於《冰與火之歌》的原著粉。很多人因為《權遊》,結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小夥伴,還有人甚至因此轉變了自己的職業走向。他們比劇粉更早地對劇中人物傾注了感情,比誰都希望能有更多人來了解《冰與火之歌》、了解奇幻文學。
冰火中文維基管理員、衣櫃字幕組總監「北落師門」,大學是學建築設計的。後來入了《冰與火之歌》的坑,從此轉行從事了網際網路媒體:「大學時經常上冰火貼吧,再後來電視劇播了,認識了一些朋友。後來因為兩個冰火維基的主要編輯者出來創業做了灰機wiki,我也從建築設計院辭職出來加入了他們。」
事實上,很多現在「權遊」圈、「冰火」圈的大神們,都來自各行各業,很多人甚至跟文學、影視八竿子打不著。
8年前記者第一次寫《權遊》首播稿時,在微博上認識了當時的衣櫃字幕組負責人「抱枕師傅」,他本職工作是外企零售業。記者還記得在北京第一次和他碰頭時,他居然拎了一大袋臨近過期的意面作為見面禮,理由是「快過期也是可以吃的,你喜歡美劇應該會喜歡吃意面」(直男神邏輯,服了)。
屈暢也告訴記者,儘管劇集爛尾,但的確讓更多人了解了原著。劇集還沒播時,他們趁書展搞活動,應者寥寥,而現在屈暢會被粉絲團團圍住要籤名。
因此,我們可以吐槽一部神劇的沒落,但也沒必要抹殺8年的青春,何況結局也可以自己來寫——奇幻微刊《黑城堡》發起了「我行我上之權遊改寫大賽」活動,網友可以重寫一個自己認為合理的大結局。而且馬丁的書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畢竟馬丁也說了,書將和劇不同。
那才是真正的「權力的遊戲」吧。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