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當了父母,最擔心的事情莫過於娃的安全健康問題。稍有個什麼風吹草動都會緊張得不行。前陣子群裡不少寶媽在問「臍帶血」的事,最近,又有人問起了「乳牙」保命的問題。
孩子的乳牙不丟真的能保命?
昨天有個寶媽小欣跟我聊天,正聊到孩子換牙,小欣好像忽然想起了什麼,然後問我,你說娃的乳牙留著有用嗎?
我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後來她又跟我仔細說了一下,她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是乳牙裡有孩子的「幹細胞」,保存好了將來孩子出現什麼嚴重的疾病,可以靠它來治療。
聽完小欣的解釋我恍然大悟,同時有些哭笑不得。
其實關於「現在存好乳牙,將來或許能救命」說法,已經是流傳了好些年的「舊聞」了。現在不少人還依然把它拿出來翻新,給寶媽們製造焦慮。
而且現在流行的說法也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原來報導的本意,就為了迎合廣大父母的焦慮感,因此才更受大家的歡迎。
娃乳牙裡真的存在幹細胞嗎?
關於乳牙裡有沒有幹細胞、到底能不能救命的說法,很多家長其實也都持懷疑態度。
但事實上,這確實是真的。不過事情沒那麼簡單。
科學家早在十幾年前就在乳牙裡發現了幹細胞。
時間退回到2003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口腔專家施松濤醫生,從他女兒的乳牙裡分離出了一些細胞,然後通過一些培養方法把它們向心臟、軟骨以及骨頭等方面培育。這些就是幹細胞。
幹細胞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繁衍」,之後繁殖出來的細胞還能有方向的培養。作用於體內的各個位置,發揮不同的功能。
看到這是不是覺得保存乳牙確實有用?別著急,下面的問題才更現實。
乳牙「救命」不是那麼簡單輕鬆的事情
從研究結果看來,乳牙和臍帶血一樣,其中所含有的幹細胞都存在一定的醫療價值,但是同樣,目前它們的價值恐怕十分有限。
根據目前的研究以及技術來判斷,如果家長想給孩子保存乳牙中的幹細胞,那麼孩子牙鬆了就得去找醫生,讓醫生來判斷你這顆牙有沒有保存的價值。如果牙徹底掉了,基本就沒用了。
而且,想要保存足夠的幹細胞為了將來做打算,1顆牙根本不夠,一般來說都需要2~4顆。
可以想像,如果家長真想給孩子保存乳牙作保障,那麼在孩子牙齒鬆動的時候就得去找醫生,然後抽血、化驗、診斷,最後還得多拔幾顆牙。這對孩子來說顯然是一種折磨。
保存乳牙的過程更複雜
牙齒拔了,保存其實也是個大問題。如果是單純的留著乳牙作紀念,那你愛怎麼存怎麼存。但如果想著將來其中的幹細胞還能救命,貯存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細胞說起來跟植物是一樣的,它只有「活著」才能繼續繁衍,才能發揮作用。而它的生存環境也很苛刻,需要水、氧氣、營養,還得遠離有害的微生物。
我們普通人用盒子把乳牙存好,即便從表面上看,牙齒沒問題,但實際上沒幾天裡面可能活著的幹細胞也都會死光了。
保存乳牙需採用專門的手段把牙齒冷凍,再採用專門的器皿密閉封存。
看到這你就應該預感到了,沒錯,這玩意保存起來也價格不菲。
目前,在國內,靠譜一點兒的機構保存乳牙地價格大約在單顆1~2萬元不等,期限20年。而按照之前說的,至少要保存2~4顆,整個下來至少也要5萬元左右。
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也不算一筆小開銷了。當然,土豪家庭可以忽略。
保存乳牙的意義究竟有多大?
有的人也許會說,未來真能救命保命的話,這些錢花的也算值當。確實是這樣,但問題在於,「保存乳牙」的意義真的這麼大嗎?
說實話,未必。眼下的一切還都是理論推斷,是根據現有的研究發展出的醫學展望。將來到底能不能真的救命,目前還都不確定。
現在醫學界、科學界對幹細胞的研究一直很熱衷,但最後真落到實處能治病的情況卻非常有限。當下絕大部分有關「幹細胞」的廣告都是宣傳噱頭大於實際作用。
想讓乳牙中的幹細胞真正能廣泛發揮作用,對得起它的貯藏成本,顯然還需要一段時間。
錦鯉媽咪愛叨叨
前陣子我還被人安利過給小錦鯉貯存乳牙,我當然是婉拒了。
其實包括臍帶血也是一樣的,其中的幹細胞能治療的疾病種類很有限,我們與其期望保存幾顆牙齒就「包治百病」,倒不如多多注意提高娃的身體素質,儘量讓娃不生病。顯然後者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