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趙序茅,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
說起帶刺的動物,大家想到的會是什麼呢?相信大部分人的腦海中都會想到刺蝟。確實,這是一種比較容易認識到的帶刺動物,那除了刺蝟之外,無奇不有的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帶刺動物」呢?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
刺蝟
它捲縮在哪裡一動不動,縮成一個球,鼻子眼睛都掩藏起來,這便是刺蝟遇到危險時的反應。
刺蝟不善於奔跑,面對天敵的時候,把身子捲起來,憑藉身體厚厚的盔甲來躲避天敵,令敵人無處下口。
刺蝟身上的刺是角質蛋白,如同人類的指甲。刺蝟因個頭大小其身上的刺也不一樣,大概有16000-17000根刺,每根只有1毫米粗。
外表上看,刺蝟一身尖刺,令人生畏,其實它們膽子非常小,主食昆蟲、蠕蟲和樹葉、草葉等,很少主動用身上的刺攻擊其他動物。
刺蝟的刺並非一出生就有,如果是那樣的話,刺蝟的媽媽如何消受得起。
剛出生的刺蝟身上沒有刺,長有類似鱗片的角質物,這些「鱗片」就是刺的原型。隨著刺蝟的生長,「鱗片」從皮膚下萌出,不斷長長、變硬就形成了刺。
除了進行防禦,刺蝟的刺還具備「隱身」和搬運的功能。
刺蝟身上黃色的刺,從遠處看活脫脫地一堆枯草,有時它們還將落葉附在身上,可以巧妙地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使得天敵難以發現。外出覓食時,刺蝟還可以把吃不完的食物戳在身上,打回巢中享用。
另外,刺蝟的特點也引起了仿生學家的注意。美國科學家馬可·帕沃教授與美國宇航局噴氣動力實驗室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開發「刺蝟探測器」,這個寬1.6英尺寬的太陽能機器人外形酷似「刺蝟」周身布滿尖刺,以幫助其在低重力的環境下行走,以便收集火星表面土壤和巖石等標本。
豪豬
刺蝟的刺和豪豬相比,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豪豬,也叫箭豬,是一類披有尖刺的齧齒目動物。豪豬刺的表面上有一層角質素,嵌入皮膚的肌肉組織。和刺蝟的刺不同,豪豬的更長更銳利,關鍵是易脫落,可以刺入天敵身上。
豪豬的刺主要生長在背部、臀部和尾部,由體毛特化而成、黑白相間、呈紡錘形、中空。如果將豪豬的刺放大,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的刺尖端有倒鉤,一旦刺中天敵身體,很難拔取,而在正常的肌肉運動下,倒鉤會令刺插得更深。
豪豬較長的刺可達30釐米,最粗部分直徑達0.6釐米,集中在後半身,平時這些刺貼附於體表,當遇到敵害時,便會齊刷刷地豎起來,而後猛然將身體倒退,用尖刺撞擊「捕食者」。
有些時候,豪豬的刺還能靠肌肉的力量一根一根地彈射出來,只是射出後的力量很小,沒有什麼殺傷力。
豪豬尾端的刺頂端膨大,走路的時候會互相撞擊,發出響亮而清脆聲音,令捕食者不寒而慄。和刺蝟的刺相比,豪豬刺不僅可以防禦,必要之時還可以主動發起進攻,幾乎每年都有被豪豬刺刺中感染而死的記錄。
針鼴
《哈利波特》中有一隻神奇的動物——「嗅嗅」,它善於挖掘,可以發現金幣的位置,這「嗅嗅」的原型其實就是針鼴。
針鼴外形酷似刺蝟,不過在分類上和刺蝟相去甚遠。針鼴屬於單孔目,和鴨嘴獸是近親,只分布在澳洲。
針鼴有著單孔目動物獨有的特徵,它沒有分開的尿道、肛門和產道,由洩殖腔來實現三者的功能。
這本是爬行動物的特徵,由此可見針鼴在進化上的原始性。
和鴨嘴獸一樣,針鼴屬於哺乳動物中罕見的卵生生物,雌性針鼴的腹部皮膚褶皺會逐漸形成囊狀,被乳白色外殼包裹的卵便通過洩殖腔進入育兒袋,開始孵化。
針鼴背部和體側長滿了刺,這些硬刺是特化的毛髮,如頭髮般,能夠脫落再生。
針鼴身上的刺長短不一,十分銳利,刺之間被毛分隔。當遇到捕食者時,針鼴也會像刺蝟那樣把身體蜷縮成球形,或把倒鉤刺射向入侵者,它們的刺是防身武器。
此外,雄性針鼴後足上還藏有秘密武器—— 「毒距」,毒距是一根尖刺,原本可以釋放毒液來攻擊捕食者,但在長期進化中「毒距」已經不含有毒液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喜歡說話帶刺的人,因為他們的說話方式會中傷別人。但自然界中那些身上長滿了刺的動物,和人類的唇槍舌劍不同,因為這些「刺」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