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後,身高逐年變矮,總感覺全身酸痛,說明什麼?

2020-12-04 唯醫骨科

病歷展示

10天前,80歲的黃奶奶早晨起來端了盆水準備洗臉,突然背部傳來鑽心的疼痛,這種疼痛從背部抽到了腹部無法忍受,在躺床上休息了一會兒,但是疼痛依然沒有緩解。節省慣了的老人想簡單的扭傷休息一下就好,所以秉承著「正紅花油治百病,醫院坑錢不能去」的宗旨,老人家在家裡上藥休息了1個禮拜,但疼痛沒有因為休息減輕,反而開始加重,具體疼痛為明顯連續性脹痛,起床活動時疼痛加劇。因為疼痛,晚上無法入睡,翻身時疼痛加重,只能平躺在床上,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另外還有一點:本來的便秘更加加重了,十天裡硬是沒有上過廁所。介紹下黃奶奶的生平:奶奶退休前是一名車間工人,平時對生活特別節儉,即使哪裡有些不舒服也不願意花錢來看病,說休息一下就過去了。自從退休後,身高明顯矮了些許,駝背越來越嚴重,總感覺全身酸痛。但是身邊一起退休的同事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就認為這是人老了之後的正常現象。十天後早上起床,這次連床都下不了了,腰部疼且無力,什麼也做不了,這時慌了神,趕緊打電話叫兒子來接自己,到家附近的骨科醫院去看病。排隊掛號,茫茫人海中等著看病,終於到了診室。醫生詳細問診查體,考慮奶奶可能是椎體壓縮性骨折,需要拍片確診。黃奶奶不樂意了,一直強調只是扭了腰,又沒摔倒哪來的的骨折?所以堅持不拍片,但腰還是疼,醫生還是耐心在講解,所以還是先拍個片子看看吧。X光檢查出來後發現胸、腰椎有多處壓縮性骨折,十分嚴重。醫生幫奶奶聯繫了床位,見到了分管的住院醫師。住院醫師繼續詳細詢問病史、查體、閱片並繼續完善抽血、B超、心電圖等檢查,還安排了核磁共振,這時候黃奶奶忍著痛又不樂意了:「我都拍X片了,而且上一個月才體檢過,怎麼還要檢查跟拍核磁呢?」

故事先說到這裡,提煉5個關鍵問題:

退休後,也就是55歲以後,身高逐年變矮,駝背越來越重,總感覺全身酸痛,說明了什麼?80歲老人,起床端水沒有摔倒,突發腰痛,休息10天後沒什麼緩解或者緩解不明顯,可能是什麼問題?進了醫院為什麼拍了X線片還要拍MRI片?上個月才體檢過,怎麼又要檢查?到了醫院應該如何治療?(本篇文章先解答前兩個問題,後面問題解答請持續關注……)

關於前兩個問題的解答

退休後,也就是55歲以後,身高逐年變矮,駝背越來越重,總感覺全身酸痛,說明了什麼?什麼是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OP)表現為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退化(松質骨小梁變細、斷裂、數量減少;皮質骨多孔、變薄)為特徵,以致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險性增加的全身骨病。因為中國目前社會人口老齡化加之人們對生活質量的重視,OP已經變成了一個社會問題。

臨床表現:① 疼痛:腰背或周身酸痛,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

② 脊柱變形:身高縮短和駝背,嚴重者影響心肺功能。

③ 脆性骨折:常發生於胸腰椎、髖關節。

80歲老人,起床端水沒有摔倒,突發腰痛,休息10天後無緩解或者緩解不明顯,可能是什麼問題?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其中發生在椎體導致壓縮性骨折最為常見。

因為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會導致慢性背痛、失眠、活動減少、意志消沉、甚至生活難以自理,嚴重危害健康,所以也被稱為「無聲的流行病」;

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是怎麼發生的?椎體主要由骨小梁構成,骨小梁縱橫交錯形成椎體的初級結構。

椎體強度與其內部小梁骨的形態結構有關,包括小梁骨的方向、連接方式、粗細、數量以及間隙大小。

隨著衰老和骨質疏鬆的發生,小梁骨的表面密度逐步下降,椎體小梁骨變細、數量減少,明顯降低了小梁骨的強度。

當外力作用於脊柱時,產生壓縮力通過椎間盤傳導到椎體終板,由小梁骨中心向四周擴散,在椎體內部形成應力。

應力超過小梁骨能承受的強度,小梁骨結構就會破壞,失去穩定性,局部的裂隙進一步發展就會發生椎體骨折。

所以對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進行分類:原發性:

查體腰部或胸腰段廣泛或局限性壓痛,程度從輕到重甚至因疼痛無法翻身和起床,部分患者因骨折壓迫脊髓而出現脊髓壓迫症狀。

部分因症狀不明顯而尚能日常工作未就診的患者常導致骨折椎體繼續壓縮或發生進行性脊柱後凸畸形(駝背)。

繼發性

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病史、骨結核炎症、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原發或轉移性腫瘤等相關病史。

臨床表現:

① 腰背痛:骨折後,多數腰背部出現急性疼痛,疼痛部位即傷椎處,翻身時疼痛明顯加重,以至不能翻身,不敢下床。

部分患者除表現出骨折部位的局限性疼痛外,還出現沿骨折部神經走行的放射痛。

同時伴有胸前、腹前區及髖關節、大腿等部分疼痛。

② 駝背畸形及身高下降:保守治療時間沒躺夠,覺得十多天疼痛減輕了就下地活動。因早期未制動,骨折椎體繼續壓縮變扁,骨折癒合差,發生進展性脊柱後凸畸形,即常說的駝背,因椎體高度下降而出現身高下降。

③ 腰背部的慢性疼痛、背部肌肉痙攣抽搐:大部分患者骨折部位棘旁疼痛和壓痛,部分患者骨折部位不太疼,骨折部位以下棘旁疼痛及壓痛,表現為下腰痛,所以下腰段肌肉長時間痙攣,肌肉疲勞,引起遠離骨折部位的疼痛及壓痛等,造成慢性疼痛。

因骨折部疼痛,有些患者長期保持疼痛最小的體位,背部肌肉長時間痙攣,翻身或屈伸疼痛加重時,還可發生抽搐。

④ 其他表現:如肺活量減少,呼吸功能障礙,便秘、食慾減退,健康狀況惡化,失眠、抑鬱症等。

相關焦點

  • 小腿酸痛是什麼原因 小腿酸痛是什麼造成的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小腿酸痛的情況,過度的運動也是會引起小腿酸痛的,那麼大家知道小腿酸痛是什麼原因嗎,小腿酸痛怎麼辦呢,小腿酸痛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小腿酸痛病因小腿酸痛的病因還是比較多的,腿部的血液循環的不良,腿部靜脈曲張等,以及環境溫度的改變,都是會導致小腿出現酸痛的情況的。
  • 在非洲被蚊子咬後全身酸痛
    淮安市瘧疾病例多為境外輸入2016年春天,四十多歲的淮安人單某赴非洲務工。臨行前,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向其散發了瘧疾預防宣傳手冊。年底時單某回國,不久即發現自己出現了發熱、頭疼、全身酸痛等類似重感冒的症狀。「壞了,不會是得了瘧疾了吧?」
  • 年齡大了,身高為什麼會縮水?身高萎縮多少釐米是正常的?別大意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生理現象,隨著年齡增長,身高也會一步步縮水,年齡越大人越矮,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且身高越高的人縮水程度會越明顯。可為什麼年齡大了後身高會縮短,四肢卻沒有多大改變呢?哪怕是早晚的身高也會有明顯差距,人在睡覺後身體能得到放鬆,脊椎骨也得到舒展,身高要比白天偏高2到4釐米。從事重體力勞動或者體態偏胖的人,早晚間身高的差距會更加顯著,每天堅持早晚測量身高就能發現其中的差別。隨著時間增長,直立狀態遠遠多於躺下的時間,便會對脊椎骨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傷,使得身高逐漸縮水。年齡越大,身高越矮,就是直接的表現。
  • 手臂酸痛是什麼原因 手臂酸痛怎麼辦
    現在很多人整天都是對著電腦工作的,一天下來都在敲鍵盤的,長此以往下去,出現手臂酸痛都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有些人不是因為長時間工作導致的,那您知道手臂酸痛是什麼原因嗎?您知道手臂酸痛怎麼辦嗎?那就來學習一下有關手臂酸痛的處理方法的相關知識哦。
  • 2020年「0到18歲」標準身高對照表,你家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
    想要知道「0到18歲」孩子的身高是否達標,家長可以對照《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男、女)》來判斷孩子身高是否正常。首先,在左邊第一列找到孩子的年齡,然後橫向看孩子的身高處於哪個區間。只要身高處於【第3百分位】及【第97百分位】數值之間,說明身高都是正常的。如果低於第3百分位,說明個子偏矮;高於第97百分位,說明個子偏高。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長得過慢或過快,都應當引起父母的重視。
  • 一到陰雨天就全身酸痛,是怎麼回事?做好幾事,或能有效改善
    一年四季都會下雨,有的人喜歡下雨的意境,但有的人確實很討厭陰雨天,因為每每一到陰雨天的時候,渾身上下就會酸痛,喲普食和一連十天半個月的陰雨天,真是很折磨人,對日升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更是有人調侃道:移動啊陰雨天全身就酸痛,減脂比天氣預報還準,甚至前一兩天就能感覺到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又該如何改善?看完你或就全都清楚了。一到陰雨天全身酸痛,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主要是由一種慢性疾病導致的——風溼性關節炎。它的主要也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會產生關節疼痛,在陰天、下雨的時候患者的感受最為明顯,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一到陰雨天就全身都會酸痛的主要原因。
  • 你與全身酸痛說再見的機會就只差一把筋膜槍!JETBUS K1
    非常適合運動健身後的放鬆按摩。早前本人曾入手過這款迷你版的,用過效果著實不錯。逐尋思著再入個大些更專業,功能更多的筋膜槍,挑來選去,一款來自美國的JETBUS筋膜槍K1映入眼帘,到底表現如何,就近期感受分享一二:上來就是一厚實的包裝盒,盒繪上不僅有筋膜槍主體,還「開門見山」的羅列出各種按摩頭,以滿足身體不同部位需要。
  • 什麼是肩胛骨酸痛 這些方法可有效緩解酸痛
    現在的人們工作壓力比較大,一些上班族一天到晚坐在電腦前辦公,幾乎沒有時間活動,時間一長就會導致肩膀等部位酸痛,比較難受。那麼,什麼是肩胛骨酸痛呢?哪些原因導致的呢?這種酸痛應該怎麼來緩解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骨科醫生:列出養骨食物,50歲後的不妨挑著吃,護骨骼,預防疏鬆
    對於50歲以後的人來說,多吃養骨的食物非常有必要,骨骼健康可以預防摔倒,減少骨折的機會,最大限度保障中老年人生命安全。千萬不要認為自己還年輕著,飲食上隨心所欲,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骨質疏鬆,其實從以下症狀上就能看出來。
  • 淮安一男子在非洲被蚊子咬後全身酸痛 感染瘧疾
    我市瘧疾病例多為境外輸入2016年春天,四十多歲的淮安人單某赴非洲務工。臨行前,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向其散發了瘧疾預防宣傳手冊。年底時單某回國,不久即發現自己出現了發熱、頭疼、全身酸痛等類似重感冒的症狀。「壞了,不會是得了瘧疾了吧?」
  • 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獲得吉尼斯紀錄,父母身高皆超一米九
    14歲的男孩子才剛剛進入青春期,身高還沒有開始拔尖,一般就是一米六五左右。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讓我們仰望的身高,四川有一個叫小宇的男孩,14歲身高卻已經高達了221釐米。姚明是我國著名的籃球運動員,也因為身高的優勢得以打入了NBA,在NBA高手如林的籃球場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他的身高是226釐米。
  • 13歲天天身高170,模樣酷似「霸總」,確定不是張亮複製粘貼?
    身穿一套西裝套裝的天天,看起來和張亮更加相似了,不知道天天穿的這么正式帥氣,是不是要參加什麼活動呢?穿上一身帥氣的西裝,髮型還好好打理了,這模樣的天天看起來頗有「霸道總裁」的既視感。估計不少網友看到天天這副模樣,都能夠腦補出一篇「霸總」小說,以後「霸總」小說又多了一張年輕帥氣的臉。
  • 大腿酸痛原因是什麼大腿酸痛要怎麼緩解
    這種一般在鍛鍊後24小時後出現的肌肉酸痛在運動醫學上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症"。鍛鍊後24-72小時酸痛達到頂點,5-7天後的疼痛基本消失。除酸痛外,還有肌肉僵硬,輕者僅有壓疼,重者肌肉腫脹,妨礙活動。任何骨骼肌在激烈運動後均可發生延遲性肌肉酸痛,尤其長距離跑後更易出現。
  • 姚明的身高有多誇張?CBA重量級中鋒站他邊秒變小鳥依人!
    我們都知道姚明的NBA外號是「小巨人」,這主要是因為他2米26的超高身高。有的時候,我們光從表面的數字很難體會到姚主席的身高是什麼樣的高度。只有通過與別人的對比,我們才能領略到2米26身高是什麼樣的風景!而在和各位NBA球員的合影中,姚明也都是顯得十分突兀,其他人仿佛都變矮了好多,連身高1米98的稈比在大姚面前也是直接照出了1米7的即視感。
  • 後背酸痛是什麼原因 後背酸痛的處理方法
    背痛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了,在我們周圍不少人會有背痛的情況,那麼大家知道背痛是什麼原因嗎,後背酸痛怎麼辦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後背酸痛的原因吧。後背酸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了,但是許多人對於後背酸痛很是不在乎,後背酸痛不是小事哦,大家要重視起來。很多人都以為後背痛沒什麼大不了,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 鞠婧禕拍攝運動風大片,全身出鏡身材高挑,疑似回應身高質疑
    鞠婧禕作為四千年美女,在娛樂圈以美貌著稱,然而前段時間的一組機場自拍卻毀掉了她在大家心裡的女神形象,原來本身身高不夠的她在路人視角下身高顯得很低,身材比例也很不協調,幾乎看不出是一個大明星了,這身材比路人還要路人。
  • 右肩膀疼痛是什麼原因?後背酸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當心癌!
    下面就以案例形式,來說一說右肩膀疼痛是什麼原因?後背酸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右肩膀疼大半年,竟然患了乳腺癌61歲的趙女士本身就有肩周炎,平時也老是右肩膀疼,經常自己按揉和活動,當別人問她的右肩膀疼痛是什麼原因?後背酸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時候,她總是很輕鬆的回答,是肩周炎這個老毛病又犯了,沒啥大事。可是大半年過去了,肩膀還是疼痛,最後發展成一抬胳膊會痛,穿衣、梳頭也會痛。
  • 德國55歲女子5年花費3萬歐元紋身 幾乎覆蓋全身
    據英國《都市報》9月17日報導,現年55歲的Kerstin Ehe來自德國萊比錫,她自2015年開始紋身,5年時間共花費3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4萬元)。目前她的紋身數量驚人,除了臉部外,幾乎覆蓋全身。   Kerstin介紹說,她剛開始紋身的時候,也沒有想過會覆蓋全身。「我不喝酒,不抽菸,不度假,也沒有買公寓,我把所有的錢都花在了紋身上。我覺得這是一種藝術,一種美。我的紋身都是彩色的,有各種圖案,它們沒有特定的意義。我最喜歡的圖案是花朵、蝴蝶和骷髏。」
  • 運動健身後肌肉酸痛,有沒有可能20塊錢請個專業永久的按摩師?
    什麼是泡沫軸泡沫軸又叫泡沫滾軸,也有人叫它瑜伽柱,很輕,小孩子也能輕易拿起來。雖然質感較硬,但仍具有一定的表層彈性。它的作用很簡單,就是通過身體部位壓在其上,讓人體自身的重量來按摩被壓迫的部位,從而達到放鬆的目的。泡沫軸的分類最常見的是實心軸,表面帶有寬窄不同的紋路,也有不帶紋路的。
  • 如何緩解健身後肌肉酸痛,試試這5種方法,快來了解下
    很多人在健身結束後,都會出現肌肉酸痛的症狀,休息之後尤為突出。特別是剛剛開始健身或者長時間不健身後,又開始鍛鍊的前幾次,這種肌肉酸痛的感覺會更加明顯。這種酸痛感實際上是由於乳酸堆積和肌肉微細結構破壞所導致的。小夥伴們不用大驚小怪,肌肉酸痛也是健身後的正常的身體反應,恢復起來也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緩解,減輕機體的不適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