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七年,那個男人終於回來了。
那個咬牙切齒、一字一句說著「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的銀行職員——半澤直樹——回來了。
「神劇」
復仇,戲劇界永不過時的經典題材,總是讓人暢快淋漓。《半澤直樹》的內核,就是一個復仇記。
半澤的父親因銀行斷貸而自殺,半澤卻選擇加入了銀行。當年的「殺父仇人」大和田已身居高位,他唯有爬得更高,才能報得大仇。
半澤直樹——一個總是讓上司給他下跪的男人,這一季會給誰下跪呢?
金融的世界充滿了利益鬥爭,向上之路險象環生。但踐行「有仇必報」的半澤一路披荊斬棘,從「加倍奉還」、到「十倍奉還」乃至「百倍奉還」,如打怪升級般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強敵。
一改金融界專業枯燥的刻板印象,小說家池井戶潤把《半澤直樹》故事的刻畫重點放在了複雜人性、利益鬥爭和職場博弈上。
新鮮的銀行題材、跌宕起伏的劇情、眾位戲骨的精湛演技,共同烹製了一鍋爽辣鮮脆的影視大餐。
2013年的第一部《半澤直樹》,其收視率從最初回的19.4%,一路攀升至最終回的42.2%,創造了本世紀日劇的最高紀錄。
而這部劇的影響力也並未僅局限於島國。劇中所反映的「下屬的功勞歸上司,上司的過失下屬負責」等職場潛規則,引起了東亞各國白領們的極大共鳴。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原定在今年春季上映的續篇擱置,不過,好飯不怕晚,歷經漫長的等待,《半澤直樹》第二季重磅回歸。
「二叔」
如果說紮實的原作,是好劇的基礎。那麼,演員,是這部劇能夠「封神」的關鍵。
《半澤直樹》的主角堺雅人,他這可能是中國年輕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演員之一了。
《Legal high》中的古美門律師,不僅為網民們提供了豐富的熱血臺詞,還聯手「國民老婆」新垣結衣一起,奉獻了相當數量的「顏藝沙雕」表情包。
新垣結衣可能也沒想到,盛世美顏終究敵不過表情包
憑藉《Legal High》和《半澤直樹》兩部作品,堺雅人成為了日劇學院賞史上唯一一位連續兩屆最佳男主角得主。
堺雅人實在是個很特別的演員。
他自我評價是「笨拙的演員」,但他所塑造的成功角色又多是思維敏捷,牙尖嘴利的精英。
無論是「騷浪賤」到極致的律師古美門,還是臥薪嘗膽、疾風怒濤的銀行員半澤,堺雅人在劇中都有超長的大段臺詞,而他總是能夠幾近完美地執行下來。
在《Legal High》的娟美村那一集,古美門面對老人們有一段震撼性演講。堺雅人用連珠炮一般的口齒,足足輸出了三分鐘。其間聲情並茂,情緒高昂,把古美門律師的超高話術表現得淋漓盡致。後來劇組介紹拍攝軼事,說此段「一次通過」,拍攝全程堺雅人的臺詞幾乎不會有錯誤。
香川照之評價他,「擁有消化理解並掌控語言的能力」。這一點從他的隨筆《文堺雅人》也能看出來,他的筆觸纖細,文風清新雅致。
他自述上學時數學白痴,打工時候經常找錯錢;運動低能,棒球隊永遠坐冷板凳。但唯獨文字上有天賦,也憑此考上了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的中國文學專業。
他自述「笨拙」,或許也不算謙虛,現年46歲的他的確屬於大器晚成的演員。在他步入大眾視線之時,就已經被冠上了「叔」的稱謂。
劇中還有另一個「叔」,也是中國觀眾所熟悉的。
《半澤直樹》中,香川照之其豐富的面部表情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配角的位置幾乎發揮了與主角同等水平的光輝和存在感。
除了「壞」,仍要感謝香川照之為我們提供了經典掀桌表情
香川出身演藝世家,父親是歌舞伎藝人三代目市川猿之助。但由於父母早年離婚,香川跟隨母親,直至讀大學之時,也未曾見過自己父親的一面。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去見父親拜師學藝,但父親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了下來。
「和你們母子分開的那一刻就是我重生的日子,所以現在的我和你沒有任何關係,你也不是我的兒子,我也不是你的父親,今後我們也不會再見你。」
雖然演藝之路未得到父親提攜,好在香川是個聰慧至極的人,憑自力考上了東京大學心理學專業。在之後的演藝生涯中,他從跑龍套、小人物做起,一步一步磨鍊自己的演技。
香川之所以被中國觀眾所熟悉,還有個原因就是,香川接過好幾部中日戰爭相關題材的作品。他出演過《鬼子來了》和《拉貝日記》,還因《拉貝》的檔期錯失了陸川的《南京!南京!》。
《鬼子來了》裡,與姜文同框的香川照之
無論是高喊「大哥大嫂新年好」的日本士兵花屋小三郎,還是釀成南京屠城慘案的始作俑者朝香宮鳩彥王,香川都塑造得十分到位。
因在本國存在阻力,大多演員都不願意接演這樣的角色,香川也一度遭到國內的抵制,不少圈內人質問他「為什麼演這些電影」。在當時的媒體採訪中,他坦言壓力著實不小,但「看了劇本才發現日本人真的做了很多殘忍的事情,這是要向現代的人講述的,我希望這部電影能稍稍消除一點中國人的痛苦」。
正是這樣超越國界的藝德,敢於直面敏感歷史題材的勇氣,讓香川獲得了「拉貝和平獎」。他也逐漸地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演員,開始得到更多的關注。
除了堺雅人和香川照之,還有及川光博扮演的「江湖百曉生」渡真利忍,上戶彩扮演的半澤妻子花醬等演員,都是主菜中不可或缺的提鮮配菜。
日本銀行的秘密
《半澤直樹》的成功,與原作者池井戶潤的銀行從業經歷關係很大。正因為作者曾被捲入「銀行政治」的風波,才能生動且不失真地刻畫出一系列戲劇衝突。
劇作改編於池井戶的《我們是泡沫入行組》和《我們是花樣泡沫組》。光聽名字就知道,這是泡沫經濟時期發生的故事。
在那個「僅靠東京山手線內地價就能買下全美國」的瘋狂時期,擁有巨大財力的銀行幾乎是隻手遮天的存在。
隨著地價的快速攀升,日本銀行大量投資不動產。1985年到1990年間,在所增加的以法人企業為對象的銀行貸款中,涉及建築業,房地產業等不動產領域的貸款佔了一半以上。
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日本經濟泡沫破滅,陷入了漫長的經濟蕭條。
投資地產最大手筆的銀行,成了虧損最為慘重的主體。大量融資血本無歸,原本的優良資產轉眼間成了不良債權。中小銀行不堪重負,走上了破產清算的路;大銀行苟延殘喘,為了活下去實行了大規模的破產重組。
《半澤直樹2》劇照
今天,日本銀行奇怪的組合名,「東京三菱UFJ銀行」,「三井住友銀行」,正緣於此。
劇中,半澤入職的「東京中央銀行」,則是東京三菱UFJ銀行的前身之一。
重組延命銀行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派閥鬥爭。
各銀行實力存在差異,工作方式和行事作風也不同,甚至還存在因競爭存在著長年累月的「愛恨情仇」。就因為重組,原本的競爭對手突然變成了同事,但各舊行內部之間的關係又無法割裂,新銀行的內部自然而然地上演了一幕幕的派系鬥爭。
《半澤直樹》經常會上演這樣的一幕:在銀行的大廳內,不同派別的領導打照面,後面都跟著一群小弟,兩方人馬擦身而過,空氣中充斥著濃烈的火藥味,像極了戰國時代蕃主召開會議,各家將派系的涇渭之分。
可以說,重組後日本銀行的內部鬥爭,比起大企業常見的辦公室政治要來的更加激烈,更加赤裸裸。這對於追求顯性戲劇衝突的影視劇來說,真乃絕佳的題材。
除此之外,《半澤直樹》還有很多細節都體現了日本金融系統獨有的特點。
在日本的商業社會中,銀行和企業關係非常密切。銀行與企業相互持股,形成具有內在利益關係的財團。幾乎所有日本的大型企業集團都歸屬於某個銀行,銀行成為企業集團的中心和領導者,掌管及融通企業的資金。
負責融資的主銀行可以向企業派遣高級職員擔任重要職務,以保障銀行的債權。企業為了保證融資順利,也只能讓渡部分「主權」,接收銀行的派遣人員。
比如,支行融資課代理課長近藤直弼因為做錯事,被「發配」到了田宮電機。但在這家公司,他仍然可以擔任職位頗高的會計部部長。
第一季結尾,半澤直樹雖扳倒了大和田常務,但行長為了平衡各方力量也「左遷」了半澤,但職位依然是位高權重的東京中央証券營業部部長。
劇中的這些細節,讓普通人除了觀影消遣之餘,也得以管窺日本金融界的真實一面。
作者 | 古月一刀
編輯 | 何子維
排版 | GI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