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甄嬛傳》裡面,純元皇后早逝,她從未出場但卻暗暗影響著後宮所有女人的命運。純元皇后通音律善舞蹈,心性良善,貌美溫柔,是皇上心中永遠無法忘記的白月光。
甄嬛因長相酷似純元,又能跳純元擅長的驚鴻舞,種種與純元皇后相似的巧合,讓她受盡寵愛,但也正是因為這份相似,讓甄嬛成為了純元的影子。心高氣傲的甄嬛無法接受皇上的那句「莞莞類卿」,於是生下女兒朧月之後便離宮修行。
劇中的皇帝是多疑寡情的形象,除了純元,他難以信任其他所有女人,他會為了穩定前朝局勢和後宮女人逢場作戲,也會為了剷除異己不惜把自己的女人送進冷宮。
初看這部劇的時候,覺得結局大快人心,這個無情的男人終於得到了眾叛親離的下場;現在仔細品味甄嬛離宮後皇上的所作所為,卻覺得有些心疼,這個男人其實很可憐。
他深愛著甄嬛卻不自知,可能在他固有的觀念裡,只能對亡妻純元一人用真感情,他無法接受自己對愛情的背叛,更不會輕易放下尊嚴承認被哪個女人俘獲了真心。
其實種種細節,早就暴露了皇上的心思,他實際上對甄嬛愛得很深。
1、莞嬪變成熹妃
甄嬛到甘露寺修行,皇上接她回宮,封號也由「莞」變成了「熹」,正是這個「熹」字,證明了甄嬛不再和純元有關,這是皇帝深愛著甄嬛的見證。
甄嬛進宮選秀的時候,皇上看到了她那張酷似純元的臉,特地給了封號為「莞」,他說原因是覺得甄嬛莞爾一笑的樣子很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莞莞」是他曾經對純元的愛稱,賜「莞」這個字給甄嬛,說明那時候她的確只是純元的替身。
甄嬛再次回宮,皇上以怕流言蜚語的理由,給甄嬛抬了旗,賜了大姓,她成為了全新的熹妃。「熹」這個字是炙熱、天亮的意思,象徵著濃烈的愛,揮別過去,斬獲新生。
種種讓她名正言順回宮的安排,可見皇上對甄嬛的用心。
2、情緒騙不了人
甄嬛和皇上鬧脾氣,皇上以自己放低尊嚴的最大極限,對甄嬛說:「只要你願意,你還是朕的寵妃。」這樣小心翼翼的勸慰,對於高高在上的帝王來說,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甄嬛出宮,他獨自在甄嬛住過的碎玉軒傷感,撫摸著她用過的髮簪,念叨著她沒有帶走,她真正沒有帶走的,其實是皇上的心。
甄嬛走後,他的心就空了。所以他會在睡夢中喊她的名字,會疼愛她生的女兒,也會在去見她的路上開心得像個孩子。
他的示弱、失落、欣喜,都是因她而起,情緒不會騙人,也許他自己還沒察覺,其實早就愛上了甄嬛本身,而不是純元替身。
3、疑心甄嬛背叛,但一直在給她機會
甄嬛回宮後,圍繞著她和雙生子的流言蜚語從來都沒斷過,從皇后團隊搞出來的「滴血認親」事件,再到果郡王家書上的「熹貴妃安」,以皇上多疑的性格,如果不是他深愛著甄嬛,甄嬛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以前以為甄嬛能笑到最後,是她足夠聰慧;後來才發現,她能安好,是因為被偏愛。
皇上一直在給甄嬛機會,自欺欺人地保全了她。皇上臨死前,想聽甄嬛再叫他一聲「四郎」,那是彼此情濃時甄嬛對他的稱呼,可見重修於好這件事,皇上到死仍然記掛著。
4、甄嬛選秀進宮後,並沒有立馬就得寵
其實《甄嬛傳》前半部分,甄嬛也並非完全是純元的替身。甄嬛進宮後,託病避寵,皇上一次也沒有來看過她。如果甄嬛真的是純元再世,對純元念念不忘的皇上怕是早就趕過來了,哪兒還能大半年不見面。
後來在鞦韆架旁的邂逅,皇上看到了明媚動人的甄嬛,才開始寵幸她。正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相處,讓皇上慢慢愛上了甄嬛。
結語
與其說皇上對純元的愛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還不如說這是他自己的執念。可悲的是,他深愛著甄嬛卻並不明白自己的心意,以致於白白錯過了與甄嬛相愛的時光。被傷透了心的甄嬛,人雖然回到了宮裡,心卻不會再回到他的身上。
明明相愛的兩個人,最終也只不過變成了一人痴情,一人怨恨而已。
作者簡介:雷藝甜,985大學畢業工科女,簡書優秀創作者。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願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