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第一圖書館:設置視障人閱覽室 讓盲人感受閱讀魅力

2020-12-04 北晚新視覺網

西城區第一圖書館成立於1956年,前身為北京市立圖書館西單分館。它是全國首家獲得國際圖聯會員資格的區縣級圖書館,被文化部評為一級圖書館。圖書館內部不僅有報刊閱覽室、個人借閱部、自習室、集體視聽室、多媒體網絡中心等服務廳室,還有旅遊資料室、音樂資料室、古籍閱覽室、地方文獻室、參考資料室、中瑞可持續發展信息中心、德國信息與德語自學中心和視障人閱覽室等特色廳室。

盲文閱覽室

一進圖書館便可見到一條長長的盲道延伸到視障人閱覽室。作為中國盲文圖書館分館,西一圖視障人閱覽室擁有豐富的盲文圖書和有聲讀物。我在閱覽室看到,盲文圖書大多是牛皮紙材質,比普通書籍厚很多,內容以國學經典、中醫脈學和外國文學名著為主,還有一些明盲文對照的兒童繪本,方便不同視力水平的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閱覽室的電腦裡安裝了讀屏軟體,可以輔助弱視讀者閱讀書記文稿。圖書館工作人員小張介紹,他們最受盲人讀者歡迎的項目是「陽光聽書郎」免費外借服務服務,只要把圖書館的有聲讀物下載到像手機一樣的聽書機裡,就可以把整座圖書館搬回家反覆暢聽。圖書館還定期舉辦線下活動,比如今年組織讀者走進同仁堂、張一元感受傳統文化,請老師為讀者講解佛教音樂、榫卯構件,讓盲人觸摸佛教法器、把玩木質構件。最具特色的活動是無障礙電影「觀影」–志願者用溫柔的聲音把電影畫面娓娓道來,讓不能用視覺欣賞電影的人有機會和明眼人一樣享受電影藝術的魅力。「聽電影」活動每月舉辦一次,每次都吸引不少盲人朋友。

西一圖的另一大特色是和瑞典LIFE機構合作搭建的綠色科普驛站,也是中瑞可持續發展信息中心。驛站位於一層大廳右側,面積不大卻內容豐富–茂盛的綠植、各種環保類科普讀物、防霧霾知識展板、空氣品質監測大屏幕以及宜家的環保桌椅和書架,無不向公眾展示著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工作人員告訴我,驛站最受歡迎的活動是定期舉辦的環保知識講座。「上次我們教大家用電風扇和過濾網自製一個能淨化20平米的空氣淨化器,反響非常好。今年還組織讀者去了京郊的垃圾填埋場參觀,以及讓大家了解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等等。」

除了硬體方面的特色,西一圖還有一個延續了十年的品牌活動深受老年讀者歡迎–公益英語角。現在許多老年人有出國旅遊、探望子女或者業餘愛好等需求,想找個免費學英語的地方但是很困難。西一圖不僅有來自高校的志願者免費教大家英語口語,還幫學習者建立了微信群。在12月8日舉辦的2018年英語角學習成果展演活動中,頭髮花白的學員們表演了英語歌曲合唱、英文猜成語遊戲、英語小品等,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英語角學習成果展演活動

軟體服務方面,西一圖為讀者提供自助借還、自助文印、無線上網、圖書自助消毒等服務,每年還舉辦多種形式的公益講座、展覽等活動。近期正在舉辦「外交官帶你看世界系列講座」,家庭急救知識講座以及新讀者培訓課等,想了解的讀者可以關注西一圖的官方網站。

GO提示:

西城區後廣平胡同26號,44、387、691、800等西直門南站下車向東800米,地鐵車公莊站下車。圖書館每層都有男女衛生間,一層有打開水的地方。辦理北京市公共圖書館網絡聯合讀者卡即可借書,可享北京市各大圖書館通借通還服務。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品秋 文並攝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市圖書館盲人閱覽室升級開放
    改擴建後的盲人閱覽室  為盲人讀者提供了無障礙的學習交流環境  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  完善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無障礙求知、交友平臺  走進位於市圖書館一樓的盲人閱覽室,只見書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包含文學、政治、醫學、歷史、工業技術等多個領域的盲文書籍。
  • 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3月活動推薦
    天氣回暖了, 北京的春天拉開了序幕。 是時候帶著孩子出去走走啦!拋棄常去的公園或者遊樂場, 這次我們要來點有趣的~ 早春三月 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
  • 齊齊哈爾市圖書館中文報刊閱覽室、自修室開放
    東北網9月16日訊 自9月15日起,市圖書館在嚴格遵守齊齊哈爾市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下,開放中文報刊閱覽室、自修室,進一步向廣大讀者開放服務功能,每天最多可接納400人預約入館。疫情對大家的學習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對將要參加各種考試的學生,開館之前只能在家中學習,難免有許多「誘惑」,他們也時刻關注著市圖書館的開放信息,在開館第一天就預約入館學習。記者了解到,前來自修室學習的讀者需要領座位號,憑號入座,而一天中,上午、下午分別只發放60個座位號,成了「限量版」座位號,而這也更激發了讀者們學習的動力和學習效率。
  • 華東理工大學圖書館設「躍升閱覽室」提供貼心服務
    將開放時間從晚上10點延長至11點半,新設置的考研文化牆為備考生們提供了抒發情感、相互激勵鼓勁的地方,這些新措施是設立在徐匯校區圖書館北四樓的「躍升閱覽室」根據實際情況而推出的服務項目。隨著考研時間的臨近,「躍升閱覽室」正以周到、貼心的服務,舒適的環境,齊全的複習資料,成為考研學生必去的自習場所。
  • 臨沂大學圖書館全國首設朗讀專區 開24小時閱覽室
    12日,在臨沂大學圖書館朗讀專區,一些學生正在大聲朗讀。本報記者 高祥 攝  原標題:圖書館裡也可以大聲朗讀了  臨沂大學圖書館全國首設朗讀專區,同時設24小時閱覽室  本報臨沂12月12日訊 臨沂大學圖書館"24小時考研閱覽室"和"朗讀專區"近日開放,成為全國首個設朗讀專區和24小時閱覽室的大學圖書館。
  • 公示 | 2017年西城區已安排殘疾人就業且通過審核的用人單位
    北京按摩醫院北京城鄉集團勞動力調劑中心北京大觀園管理委員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雲路分校北京動物園北京公交鴻運承幼兒教育中心北京廣安遊泳網球館北京廣安中醫門診部北京核工業醫院
  • 2016年西城區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審核通過單位名單公示
    事業單位(320家)北京按摩醫院北京北汽出租汽車集團職工培訓學校北京大觀園管理委員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雲路分校北京動物園北京公交鴻運承幼兒教育中心
  • 他向萬載縣圖書館捐贈盲文圖書200餘冊
    讀者王友麟向萬載縣圖書館捐贈盲文圖書 近日,縣圖書館接受讀者王友麟捐贈的盲文圖書,此次捐贈的盲文圖書213冊,有《盲人月刊》、《盲童文學》、《讀者》、《中醫按摩療法》等。
  • 國際盲人節 60多志願者為盲人朗讀100多個音頻
    ­  朗朗上口的閩南童謠和妙趣橫生的閩南民間故事,伴隨著親切的鄉音,為盲人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精彩和快樂。昨日是國際盲人節,晉江市開展「為您讀書」優秀有聲作品宣傳推介暨有聲閱讀禮包發放儀式,向盲人代表、學校學生、老幹部活動中心代表發放「為您讀書」優秀有聲作品的音頻光碟。王培煥、張鐵錚兩位文化志願者還為現場觀眾作閩南講古。
  • 萊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經常有人很吵 望加強管理
    膠東在線消息 近日,問題編號為1079731的網友留言建議:很多次來萊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都會遇到那麼幾個人,有時是大人,有時是小學生或中學生模樣的,在那裡說話,一說就是一上午。或者兩個人拿著手機一塊打遊戲,邊說話邊玩,擾亂閱覽室的秩序,曾經因為有人不自覺手機音樂外放,引發和鄰座的衝突,差點動手。強烈建議圖書館安排人員定時巡視,維持一下秩序。煙臺市萊山區文化和旅遊局對此回覆:感謝您對圖書館工作的支持,由於電子閱覽室玩遊戲、手機音樂外放產生的噪音以致影響到您與其他讀者,我們深感抱歉!
  • 北京盲道被指設計不合理 盲人稱走盲道就是作死
    北京的盲道近1600公裡,足夠從北京一直鋪到湖南省會長沙,長度世界第一。五環輔路上、甚至高速公路邊,都鋪設有盲道。這麼「健全」的盲道是否真讓盲人出行感覺到了便利?日前,北京市殘聯研究室主任厲才茂的一句「北京的盲道也許建多了」引發社會關注。晨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北京的盲道遍布全市,但盲人出行卻基本上並不走盲道。記者在採訪時,不止一位盲人說:「我們從不走盲道。」這似乎是對所謂「世界第一」的北京盲道最「無情」的諷刺。盲道可以鋪設在行人稀少的五環輔路,卻鋪不到銀行醫院、鋪不進居民小區。盲道是給能看見的人「看」的,而不是給看不見的人走的。
  • 31名中小學生走進自治區圖書館
    原標題:31名中小學生走進自治區圖書館   8月12日上午,來自拉薩市的31名中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自治區圖書館,參加「西圖之旅」和「阿佳講故事」活動。他們在視障閱覽室,用指尖觸摸閱讀;在少兒閱覽室,了解圖書借閱流程;在採編部,了解圖書的採購和編目;在藏文閱覽室,查看西藏特色圖書;在古籍保護部,了解古籍修復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在「阿佳講故事」活動中,和故事姐姐講故事、做遊戲……而這,只是拉薩市教育局助力脫貧攻堅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的一部分內容。   拉薩市青少年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研學部負責人羅追曲平介紹,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 六枝特區第六小學學生走進圖書館體驗閱讀樂
    為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體驗閱讀的快樂,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閱讀習慣,近日,六枝特區第六小學組織學生參觀六枝特區圖書館和道德講堂。在參觀圖書館的過程中,圖書館工作人員首先向學生們介紹了圖書館的全貌及各館藏書庫的布局,隨後,帶領大家參觀了該館少兒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向他們講解了如何使用電子借閱機借還圖書、借閱證的辦理方法,以及圖書館應的文明禮儀等,並向大家推薦了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
  • 無障礙「智能家居體驗館」搬進中國盲人圖書館
    當天上午,由中國盲文圖書館、浙江大學、阿里巴巴集團聯合主辦的「智慧智能助力視障文化服務研討會」舉行。會上,中國盲文圖書館、浙江大學、阿里巴巴攜手發起「讀光計劃」,旨在促進數位化能力與社會應用場景相結合,為1732萬視障人群創造更友好的數字生存環境。同日,可服務視障人士的「智能家居體驗館」也同步在中國盲人圖書館5層開館,面向廣大視障人士開放體驗。
  • 四川省圖書館發布2018年閱讀報告-新華網
    4月19日,第24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四川省圖書館編制的《四川省圖書館暨全省公共圖書館2018年閱讀報告》正式發布。數據顯示,到圖書館讀書正成為公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其中,來自成都的張丹陽女士,全年累計借閱圖書934冊,成為四川省年度借閱排行榜第一名。
  • 汶川縣圖書館開設蒲公英讀書屋親子繪本閱讀課程
    (汶川縣融媒體中心 邵理燕)「猜猜我有多愛你……」每到周六,汶川縣圖書館親子繪本閱覽室裡總會按時響起一陣陣稚嫩的讀書聲。前來參加蒲公英故事書屋親子繪本課程的小朋友和家長們擠滿了整個閱覽室。「這樣的閱讀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娃娃的閱讀能力,還能促進孩子認知力的提高。」居民餘久紅每到周六都會帶著孩子來到圖書館參加蒲公英故事書屋親子繪本課程。她說,在繪本課堂中,為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表達力提供了更多的空間,讓孩子能夠充分展示自己。
  • 臺北市圖書館 五大策略讓民眾走進圖書館
    由此可以看出,傳統閱讀的重要性及樂趣是網絡資源及電子閱讀無可取代的!究竟是什麼因素吸引臺北人上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可以運用那些策略,讓民眾走進圖書館呢?,更鼓勵民眾閱讀,即便是自己購買好書,不到圖書館來借閱,都達到提升城市閱讀風氣的目的。
  • 臺北市立圖書館應用RFID成立無人服務智慧圖書館介紹
    民國94年7月臺北市立圖書館(以下簡稱北市圖)獲財團法人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提供其新開幕的內湖店五樓賣場約32坪空間無償使用10年,由北市圖運用RFID建造世界首創無人服務的智慧圖書館,接著於民國95年5月經市政府的協調及臺北捷運公司的支持,提供捷運西門站地下街約60坪空間設立第二座,這亦是捷運線上設置公共圖書館之首例,藉以促進北市圖之「營造快樂閱讀、熱愛學習的活力城市」目標
  • 中國「最好學」的古鎮,擁有最大鄉村圖書館,書本報刊靠海運馬駝
    前幾日毛線遊玩雲南「極邊第一城」騰衝,在和順古鎮裡意外地發現了中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之一—和順圖書館。和順鎮在2005年被評為「魅力中國·十大名鎮」,當時的推薦詞是這麼表述的:「和順鎮的人大都「不務正業」,放牛的老人經常清晨上了山,把牛放在山上吃草,自己卻到圖書館看書。」
  • 西城區:持續耕耘 開拓創新 推動「書香西城」向更高品質發展
    從2017年起,西城區陸續出臺了《促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西城」的若干意見》《西城區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北京市西城區特色閱讀空間考核指標體系》《西城區特色閱讀空間公益理事會章程》等系列文件,對特色閱讀空間發展進行了中長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