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準媽媽們分娩前,醫生有沒有問過,要不要胎盤?很多時候,胎盤就交給醫院幫忙處理了。自己留存的話需要費一些功夫。
但是建議生產完後,寶爸寶媽可以自己提回胎盤,自己處理會更有意義。
大寶和小寶的胎盤都是由寶爸親手埋在了自家院子的樹根旁,這是家鄉的習俗,聽說這樣處理胎盤的話,寶寶會很好帶,事實也正是如此哦,我家兩個寶貝都很好帶,大寶現在14歲了,小寶6個半月。兩個寶寶從來沒有出現過白天呼呼睡,晚上不睡覺大哭要哄、要抱的現象。我家弟媳生寶寶的時候,離家太遠,胎盤沒自己要回就給醫院處理的,現在小侄女一歲半了,晚上還是經常哭,要抱起來陪玩,弟媳說從來沒睡過一個好覺,現在不敢生二胎了。
一般孩子出生後,醫生在處理好產婦的情況後會把胎盤交給家人,除非醫生在徵得家人同意後自行處理。如果準媽媽患有B型肝炎、C型肝炎、愛滋病,胎盤也最好交由醫院處理,有必要強制性銷毀,避免落入商場,帶來危險。
那麼自己可以怎麼處理呢?
1、有的人會選擇磨成粉保存下來:有一種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就是把胎盤加工為能引起回憶的事物,粉末狀、膏狀或油狀,裝在特別的瓶子裡。
2、加工成藝術品永久保存:胎盤上有無數的血管毛細血管,拓在紙上很像一顆繁茂的大樹,主杆,樹枝,細枝,密密麻麻,媽媽的養料就是由血液承載,通過這些密密麻麻的生命供給線供給寶寶。有專門的藝術家提供這樣的服務,胎盤娩出後拓在專門的紙上,倚著這個印子發展成畫。
3、如果你家有一個很大的院子可以種樹,那麼你可以種一棵小樹,把胎盤埋在樹下,胎盤化作養料滋養著樹,樹和寶寶一起長大。
4、還有的人會選擇做成標本,這大概是醫學研究者會想出來的辦法吧。
其實,胎盤的形成還是很珍貴的。胎盤的遺傳基因來自於父親,胎盤上無數的血管毛細是媽媽輸送養料的見證。胎盤和寶寶一樣,都是爸爸媽媽愛情的結晶。
你生產完後,胎盤是怎麼處理的呢?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