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寒,坐在辦公室,泡上一杯熱騰騰的茶或咖啡可以讓身子溫暖很多。在選擇盛水的器皿上,塑料杯是不少市民習慣的選擇。眾所周知,塑料杯具有輕巧、耐摔又方便攜帶的諸多優點,但目前市場上的塑料杯材質不一,質量良莠不齊。那麼,在挑選塑料水杯的時候,有什麼講究呢?如果泡茶時用的是不合格的塑料杯,又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什麼影響呢?最近,金報實驗室就聯合權威機構對市場上不同材質的塑料杯做了一次全面「體檢」,看看用塑料杯泡茶究竟是否靠譜。 通訊員 劉在美 記者 蔡俊
[ 實驗概要 ]
實驗機構:
寧波檢驗檢疫局消費品檢測中心
現代金報
實驗對象:來自望湖市場和路邊攤販的塑料杯5隻,依次編號1-5號,不同超市的塑料杯5隻,編號依次為6-10號,以及兩個透明的一次性水杯,編號為11、12號。12隻塑料杯的杯身材質包括AS、PS、PP、PC以及密胺等,類型包括太空杯、健康口杯、密封杯、一次性水杯等。
實驗方式:通過熱水浸泡等手段,對不同材質的水杯進行抽查檢測。檢測項目包括感官、高錳酸鉀消耗量、蒸發殘渣、丙烯腈單體、甲醛遷移量、三聚氰胺遷移量、游離酚、脫色試驗等衛生指標。
實驗原理:在一定溫度下,模擬水及汁質浸泡,通過常規和儀器分析方法,檢測浸泡液中遷移出的總物質、有機物以及特定單體。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對塑料杯中高風險物質進行鑑別,從而得知用沸水泡茶時,有害物質是否會從塑料材質中逸出,以及分析哪類材質的塑料水杯相對安全衛生,以此為市民挑選塑料水杯做出建議。
[ 實驗過程 ]
試樣用自來水衝洗後用餐具洗滌劑清洗,再用自來水反覆衝洗後,用蒸餾水或無離子水衝2~3次,置烘箱中烘乾。
(1)浸泡:將60℃的蒸餾水注入至離水杯溢出面5mm處,置於60℃水浴中放置2個小時,取出後觀察浸泡液的顏色。
(2)高錳酸鉀氧化還原滴定法測定浸泡液中可溶出有機物質的含量,即高錳酸鉀消耗量。
(3)蒸發重量法測定浸泡液中不揮發性物質的殘留量,即蒸發殘渣。
(4)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測量浸泡液中析出的甲醛、游離酚。
(6)液相色譜法測定浸泡液中析出的三聚氰胺。
[ 實驗結果 ]
三分之一的杯子檢測不合格 來源集中於望湖市場和路邊攤
經過這一系列的實驗,抽查的12個批次產品,有4個批次不合格,集中在望湖市場和路邊攤購得的塑料水杯。不合格的原因主要為感官指標和丙烯腈單體。
其中,1號塑料杯和5號塑料杯材質分別為AS和PS,從感官上看,色澤暗淡,表面有刮擦,散發出一股刺鼻性氣味;2號塑料杯和3號塑料杯均為AS材質,丙烯腈含量分別為66.4mg/kg和59.6mg/kg,而國家限量標準為50 mg/kg。
「在浸泡的這個實驗過程中,將60℃的蒸餾水注入杯中並且放置2個小時,這個過程,相當於模擬100℃沸水泡茶後接觸杯子狀態,但又比直接注入100℃的沸水更容易觀察和檢測。」實驗人員介紹:「如果杯子是合格的,在60℃的水浴中放置2個小時後,從外觀上看,浸泡液是無色的,如果浸泡液出現了顏色,那就說明杯子本身脫色,色料中存在的芳香伯胺等可致癌物容易溶解在液體中。但就算浸泡液無色,我們還要對浸泡液進行後續步驟的深度檢測,看是否有丙烯腈等有害化學物質逸出。」
很顯然,2號塑料杯和3號塑料杯的問題就屬於後者。
「丙烯腈及有氣味的物質為揮發性物質,經過實驗發現,隨著溫度的升高,這些揮發性物質更易從塑料製品中釋放出來。」實驗人員告訴記者,一旦人體攝入丙烯腈過量,輕者頭暈、噁心,重者直接造成呼吸中樞的麻醉,出現四肢陣發性強直抽搐、昏迷。
[ 實驗提醒 ]
不同材質塑料水杯 耐高溫的本領相差很大
在這次實驗中,我們檢測的是市場最常見的PP、PC、PS、AS、密胺材質的塑料杯。不同的材質有著不同的英文縮寫,它們分別所代表的具體含義又是什麼呢?
PP材質即「聚丙烯」,塑料杯底部數字為「5」。這種材質的耐溫等級相對比其他材質要高很多,是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杯,耐130℃高溫,可重複使用。
PC材質名為「聚碳酸酯」,塑料杯底部數字為「7」。 PC的抗衝擊性能最為突出,韌性很高,透明度高。但喝熱水最好不要使用PC塑料水杯,一來容易促進杯子老化,二來無法判斷是否會因為長時間高溫而析出有害物質。
PS材質為「聚苯乙烯」,塑料底部數字為「6」。這種材質又耐熱又抗寒,但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有害化學物。並且不能用於盛裝強酸(如柳橙汁)、強鹼性物質,因為會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苯乙烯,容易致癌。
AS材質是「丙烯晴(A)、苯乙烯(S)的共聚物」,耐氣候性中等,不受高溼度環境影響,能耐一般性油脂、去汙劑和輕度酒精,耐疲勞性較差,料質透明度高,AS的耐溫達不到100℃,100℃會導致變形,釋放有毒物質丙烯腈。一旦人體攝入過量,輕者頭暈、噁心,重者直接造成呼吸中樞的麻醉,出現四肢陣發性強直抽搐、昏迷。
密胺材質為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此材料耐酸鹼,耐高低溫,但是反覆高溫蒸煮使用,容易釋放甲醛和三聚氰胺。
買塑料杯泡茶 最好選擇能進微波爐的PP材質
可以看出,不同材質的水杯特性不同,安全衛生風險也不同,它們的適宜用途可能也會有所差異,那麼,市民在挑選塑料水杯,尤其是選擇泡茶的水杯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寧波檢疫檢疫局消費品檢測中心主任曹國洲建議,消費者可優先選擇質地好的陶瓷杯、玻璃杯,如果要買塑料杯,要重點關注下列四點:
1.儘量選擇去正規商場或超市,選擇PP材質,底部有三箭頭循環再生標誌的水杯。
2.購買水杯時不要被鮮豔的顏色所迷惑,顏色越深越豔,其色料添加越明顯,存在芳香伯胺的可能性越大,此物質過量有一定危害。
3.第一次使用前,可用小蘇打粉加溫水清洗,在室溫中自然烘乾,不用洗碗機、烘碗機清洗水杯;使用時勿加熱,勿在陽光下直射。
4.如果容器有任何摔傷或破損,建議停止使用,因為此種情況塑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更容易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