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大神賈揚清確認將離開 Facebook,加入阿里矽谷研究院

2020-12-05 InfoQ技術實驗室

3 月 2 號晚間,知乎上一個題為「如何評價賈揚清離職 Facebook?」的問題熱度不斷發酵,在短短數小時內就被流覽近 6 萬次並很快在朋友圈內廣泛傳播。在該知乎問題中,題主 Po 出了一張聊天記錄截圖,稱 Caffe 作者、Facebook AI 架構總監賈揚清將從 Facebook 離職並加入阿里任 VP。而在回答中有人表示 3 月 8 號是賈揚清在 Facebook 的最後一天、而入職阿里的時間是 3 月 11 號。

3 號凌晨,AI 前線與相關人士確認得知,賈揚清離職加入阿里消息屬實,不過賈揚清最終的去向並非回國,而是加入阿里矽谷研究院。不過當前賈揚清的 LinkedIn 頁面上目前在職公司仍為 Facebook。

作為全球最普遍使用的圖像識別開源軟體 Caffe 的作者,賈揚清是人工智慧深度學習領域裡的佼佼者。賈揚清是浙江紹興人,本科和碩士就讀於清華大學,隨後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13 年畢業後,他加入谷歌,是谷歌大腦 TensorFlow 的作者之一。2016 年 2 月從谷歌離職,加入 Facebook,致力於前沿 AI 研究和平臺開發。

Caffe 之父

Caffe 是一個清晰、可讀性高、快速的深度學習框架,對整個深度學習領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深度學習領域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Caffe 無論在結構、性能上,還是在代碼質量上,都稱得上一款十分出色的開源框架。更重要的是,它將深度學習的每一個細節都原原本本地展現出來,大大降低了人們學習研究和開發的難度。而這樣一款出色且影響廣泛的深度學習框架,正是賈揚清在伯克利大學就讀博士期間開發出來的。

Caffe 的誕生是因為賈揚清需要一個深度學習框架來支持他的科研工作,他經常和人開玩笑說:「我寫 Caffe 的原因是因為我不想寫畢業論文。」

對於賈揚清來說,Caffe 起初純粹是因為興趣使然作為一個業餘的項目,後來因為越來越覺得有意思,花在 Caffe 上的時間逐漸變成 20%、40%、80%,後來在上下班的地鐵上也開始編程序。2013 年下半年,Caffe 寫完並開始在組內試用,大家都覺得好用,比如 Jeff 和 Ross 利用 Caffe 的訓練代碼實現了 R-CNN。到了 11 月份的時候,賈揚清開始考慮是不是要開源 Caffe,然後 12 月份正式開源。

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面 Caffe 開始吸引很多其他的用戶和開發人員,特別是 NVIDIA 開始幫助團隊做更多的加速,Berkeley 也成立了 Berkeley Learning and Vision Center 來組織和吸引工業界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多個開源項目(包括 Caffe)。後來,Caffe 開始吸引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嘗試和使用深度學習技術,這是賈揚清始料未及的,但這與他決定將 Caffe 開源的初衷卻是不謀而合。賈揚清曾表示,希望 Caffe 成為深度學習領域的 Hadoop。

在 Caffe 之前,深度學習領域缺少一個完全公開所有的代碼、算法和各種細節的框架,導致很多的研究人員和博士生需要一次又一次重複實現相同的算法。賈揚清曾在採訪中表示:「我覺得作為一個科研人員,還是需要有開放的胸懷來幫助整個社區的發展,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從谷歌到 Facebook

在加入 Facebook 之前,賈揚清於 2013 年 12 月到 2016 年 2 月在 Google Brain 擔任研究科學家,致力於前沿的深度學習研究和工程,參與了 ImgeNet2014 比賽、移動端深度學習、Google 下一代 AI 平臺 TensorFlow 開發、基於深度學習的產品開發和產品諮詢等。

無獨有偶,2016 年賈揚清離開谷歌、加入 Facebook 時也曾引發熱烈討論。當年知乎上也出現過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評價 caffe 作者賈揚清加入 Facebook?

在這個問題下,賈揚清自己回復道:

「正常換工作而已,大家不需要太過關注。。。就我個人而言,在 Google 實習過兩年又工作過兩年,無論是技術還是科研都感覺收穫頗豐,換到 Facebook 的原因也是為了在個人發展上能學到一些不同的東西,為將來的職業發展繼續做準備。另外一個原因是好多以前伯克利同實驗室的朋友也在 Facebook,比如 Ross Girshick 和 Bharath Hariharan,所以也增加了一份親切感。兩家都是好公司,也都是牛人云集,所以從找工作的角度說,來哪兒都不會讓你感覺後悔的。不過話說我哪兒都沒有 announce 到底是誰捅出來的消息呢?」

當時知乎評論裡不少人對賈揚清加入 Facebook 有很多解讀,有人猜想:「谷歌估計鐵了心讓 Tensor Flow 一統江湖。Caffe 到了臉書至少可以和 Torch 分庭抗禮。」

賈揚清加入 Facebook 之後,Facebook 又陸續發布了 PyTorch 和 Caffe2。由於 Caffe 在開發之初主要針對計算機視覺領域,因此在 NLP 等其他領域用起來稍有欠缺。Facebook 在 2015 年的時候還有很多產品使用 Caffe 的 runtime 來部署,但是後來出現了不少靈活性問題,這也是後來開發 Caffe2 跟 PyTorch 的原因。2017 年 4 月份,Facebook 正式發布 Caffe2,基於 Caffe 但更加輕量化、模塊化且保持了可擴展性和計算性能。2018 年 4 月份,為了提高開發效率,Caffe2 代碼全面合併進了 PyTorch。

針對 Caffe2 和 PyTorch 的合併,賈揚清在知乎上表示,將這兩個框架整合起來可以極大提升開發效率,為廣大開發者提供便利。

「因為 PyTorch 有優秀的前端,Caffe2 有優秀的後端,整合起來以後可以進一步最大化開發者的效率。目前 FAIR 大概有超過一半的項目在使用 PyTorch,而產品線全線在使用 Caffe2,所以兩邊都有很強的動力來整合優勢。開發效率是我在 Facebook 非常重視的一個方向:去年年中的時候啟動了 ONNX 項目(初版的代碼是我親自上手寫的),然後幫助搭建了 ONNX team,來增強不同框架甚至不同公司之間的協作;Caffe2 和 PyTorch 在代碼層的合併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逐漸推動的一項內容。」

如今賈揚清離開 Facebook,不知道 Caffe2 和 PyTorch 的未來又會如何?

寫在最後

早前在彭博新聞的一次採訪中,賈揚清被記者問到未來是否會有回中國工作的可能性,當時他笑說:「這是一個很 trick(編註:狡猾)的問題,需要考慮到家庭和各方面的原因。」

如今這個問題似乎已經有了答案,想必這是賈揚清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後得出的最好、最合適的答案。祝賀賈揚清,新工作順利!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99450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14297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292977

相關焦點

  • 百度AI黑幫: 李彥宏的40位「出走門徒」
    陸奇加入了百度,要All in AI;騰訊的絕藝贏過了人類棋手;阿里則在「外星人」馬雲的帶領下啟動了NASA計劃。21世紀,最可貴的是人才。對於人工智慧而言,更是如此。當中國公司挖人的觸角深入矽谷和西雅圖,國內核心算法人才的薪水一漲再漲,獵頭們也跟著忙碌了不少,百度附近的咖啡廳也跟著生意好了起來。
  • 【獵雲早報】蘋果發布新款iPad mini和iPad air;矽谷科學家賈揚清...
    在屏幕方面,這款平板同樣加入了TrueTone顯示。在後置鏡頭上,iPad mini後置一枚800萬像素鏡頭,可以拍攝高清視頻;前置鏡頭則是一枚700萬像素的自拍鏡頭。iPad mini售價則為2999元起。
  • 年薪上千萬的陸奇,離開百度後會去哪?
    Wz4ednc阿里這兩年也不示弱,從微軟挖回了:周靖人、林晨曦、王堅、華先勝、初敏等大牛。而BAT之間,AI人才流動最典型的例子當數從百度到騰訊的張潼。Wz4ednc2013年9月,張潼加入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2014年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大數據實驗(BDL)主任。在加入百度前,張潼曾經擔任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教授、IBM研究院研究員、雅虎研究院主任研究員。
  • Pony.ai中國總部落戶廣州 過年前要讓市民體驗無人車
    自動駕駛初創公司Pony.ai(中文名小馬智行)與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籤約,將在南沙設立無人駕駛研發中心和總部基地,計劃於年底前推出無人駕駛車隊。此次籤約,南沙區委書記蔡朝林與Pony.ai CEO彭軍、CTO樓天城、COO胡聞悉數到場。
  • 用這幾款facebook應用插件,做facebook營銷大神!
    Toolkit for facebook首先我們先來介紹的是Toolkit for facebook這款插件。Socialleadgold一般的facebook用戶都會加入大量的群組,那麼在這樣的前提下,如何導出群組,也就是group內的郵箱就成了我們要去解決的一道難題了,而Socialleadgold就是這樣一款幫助我們解決導出郵箱問題的插件。
  • 李飛飛確認將離職 網友:現在去當老師很流行嗎?
    9月11日,據美國商業新聞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谷歌雲CEO黛安·格林(Diane Greene)本周一(美國時間9月10日)在其官方博客上公布了一則重磅新聞,確認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院院長安德魯·摩爾(Andrew Moore)教授將在2018年底加入谷歌,接任李飛飛(Fei-Fei Li)擔任谷歌雲AI負責人職位。
  • 【矽谷小分隊】拓維宋之星:從中國校訊通的角度看Remind的網際網路+...
    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之間端溝通工具有facebook和Twitter等,但是在家長和老師溝通的場景下,這些工具都存在很多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他們也確定了他們產品服務的核心人群是老師。第二老師可以根據家長溝通的情況,可以將家長的溝通設定為關閉,這樣家長就無法通過平臺與老師實現溝通,Meenal Balar說就像兩口子吵架之後暫時分開逐步冷靜以後一樣。將來被禁言的家長需要重新向老師申請才能重新溝通。但是相關的數據和信息平臺都會保留。
  • 印度裔Kaggle大神自述:我是如何獲得所有4個類別的大師
    楊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Kaggle大神是如何煉成的?最近,一個印度裔Kaggle大神在論壇上分享了他獲得4個類別的Grandmaster的經歷。嗯,一共就只有四種。(桑坦德,西班牙的一個銀行)這一挑戰中,主要是根據客戶過去的行為以及類似客戶的行為,來預測現有客戶下個月將使用哪些產品,進而將產品和人來匹配。最終,共有1779支隊伍參加,而他與另一位數據科學家合作@sudalairajkumar,排列第11位,摘得他第五枚金牌。還有像ASHRAE,預測建築物將消耗多少能量?
  • 阿里的「天貓精靈」將IoT+AI推向混戰
    阿里的「天貓精靈」將IoT+AI推向混戰   今天下午,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發布智能音箱「天貓精靈」與第一代中文人機交流系統「AliGenie」。作為「天貓精靈」發布會親歷者,速途網認為,阿里「天貓精靈」作為巨頭中的「後入局者」,反而將IoT+AI的競爭推向混戰。
  • 考拉加入阿里「動物園」滿月,與天貓國際的組合將如何影響行業格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自9月初加入阿里,考拉海購已經滿月。這段時間,考拉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考拉與天貓國際聯手後,將如何影響行業的格局和走向?而考拉又將如何定位和發展?記者從考拉海購了解到,加入阿里首月,外界還欲一探究竟,考拉已動作頻頻,密集與30多家國際大牌戰略籤約,其中不乏寶潔、強生、歐萊雅等巨頭旗下的眾多品牌。「今年雙11,阿里巴巴進口業務將升級為『雙品牌』戰略。」
  • 阿里正式開源通用算法平臺Alink,「雙11」將天貓推薦點擊率提升4%
    整理 | 若名近日,阿里雲計算部門已在 GitHub 上發布了其 Alink 平臺的「核心代碼」,並上傳了一系列算法庫,它們支持批處理和流處理,這對支持機器學習任務至關重要。 Alink 是基於 Flink 的通用算法平臺,由阿里巴巴計算平臺 PAI 團隊研發。
  • facebook營銷方法
    1、使用facebook的廣告聯盟;2、建立群組;3、加入群組;4、增加好友;5、建立起你自己的網絡;6、經常保持更新;7、充分利用個人信息資料;8、在塗鴉牆和照片夾中放置有關網站的各類圖片和信息。
  • 身在美國矽谷的女程式設計師 淺談矽谷華人女子圖鑑
    加入Facebook已經很多年的女程式設計師羅羅這樣和 PingWest品玩說。「公司團建,每次投票表決,最後都是去參加 CS 彩彈射擊或者登山遠足。」羅羅抱怨道。和很多華人女工程師一樣,自己研究生才來到美國,本來就和英語母語的同事交流起來有一些隔閡。「現在畢業進入到職場,更沒想到還要面臨性別標籤帶來的那種被邊緣化的感覺。」她說。
  • 專訪|吳恩達:AI寒冬不會再來,但一些公眾情緒需要糾正
    即便是離開百度後自己開公司,他扮演的角色也多多少少帶著「老師」的色彩。從斯坦福到谷歌再到百度,他學到了不同的東西。「希望我學到的東西也能幫到其他人。」9月18日,吳恩達(Andrew Ng)在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說道。
  • 怎麼進行facebook推廣?facebook公共主頁權威推廣方法介紹
    所以要說限制,還是一個間隔時間的問題,其實這個也是facebook自動營銷APK的一個關鍵點,和人工沒區別,只是人工沒辦法做到間隔時間,還有數量的問題,你點幾百次的屏幕,間隔5分鐘,你不可能一邊看時間一邊點吧,不做事了?機器的好處其實就這一點。
  • 字節跳動AI副總裁馬維英離職,因「個人興趣」選擇加入清華...
    據悉,字節跳動副總裁、AI Lab主任馬維英離職,赴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任職,加入正在籌備該產業院的原百度總裁張亞勤團隊。馬維英此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2017年2月離職後加入字節跳動,出任副總裁。時隔三年後,馬維英再次選擇離開,其背後原因引發廣泛關注。
  • 當蝦米關停,悟出了一個道理,再也不以加入「阿里系」為榮?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有兩大山,一是阿里,二是騰訊。多年來,大多數網際網路企業的競爭,其實背後都是阿里和騰訊的競爭。至於其他網絡玩家,要麼你選擇加入阿里系,要麼你選擇加入騰訊系。當阿里風起雲湧時,許多網際網路企業都以加入阿里為榮,可現在看來,只有騰訊是最大的贏家!為什麼阿里系沒有騰訊系的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