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公布+名師解讀(理科數學)

2021-01-13 齊魯網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修訂和頒布年度考試大綱是一項例行工作。公布如下:

總 綱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考試大綱》明確了高考的性質和功能,規定了考試內容與形式,對指導高考內容改革、規範高考命題都有重要意義。《考試大綱》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參照《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並考慮中學教學實際而制定。

《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科學設計命題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考試內容改革注重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突出考試內容的整體設計,科學構建了高考評價體系。高考評價體系通過確立「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為什麼考」的問題;通過明確「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層考查內容以及「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四個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麼」和「怎麼考」的問題。《考試大綱》是高考評價體系的具體實現,也體現了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

《考試大綱》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和各分省命題省市在命題中都應當嚴格遵循的,是制定《考試說明》的原則依據。各分省命題省市在《考試大綱》的基礎上,可以結合本省市高考方案和教學實際制訂《考試說明》。

本《考試大綱》的解釋權歸教育部考試中心。

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理科數學

Ⅰ. 考核目標與要求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的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系列2和系列4的內容,確定理工類高考數學科考試內容.

一、知識要求

知識是指《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中所規定的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數學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內容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還包括按照一定程序與步驟進行運算、處理數據、繪製圖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識的整體要求及其定位參照《課程標準》相應模塊的有關說明.

對知識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個層次.

1. 了解:要求對所列知識的含義有初步的、感性的認識,知道這一知識內容是什麼,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驟照樣模仿,並能(或會)在有關的問題中識別和認識它.

這一層次所涉及的主要行為動詞有:了解,知道、識別,模仿,會求、會解等.

2. 理解:要求對所列知識內容有較深刻的理性認識,知道知識間的邏輯關係,能夠對所列知識做正確的描述說明並用數學語言表達,能夠利用所學的知識內容對有關問題進行比較、判別、討論,具備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這一層次所涉及的主要行為動詞有:描述,說明,表達,推測、想像,比較、判別,初步應用等.

3. 掌握:要求能夠對所列的知識內容進行推導證明,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討論,並且加以解決.

這一層次所涉及的主要行為動詞有:掌握、導出、分析,推導、證明,研究、討論、運用、解決問題等.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1. 空間想像能力:能根據條件做出正確的圖形,根據圖形想像出直觀形象;能正確地分析出圖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關係;能對圖形進行分解、組合;會運用圖形與圖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問題的本質.

空間想像能力是對空間形式的觀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現為識圖、畫圖和對圖形的想像能力.識圖是指觀察研究所給圖形中幾何元素之間的相互關係;畫圖是指將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轉化為圖形語言以及對圖形添加輔助圖形或對圖形進行各種變換;對圖形的想像主要包括有圖想圖和無圖想圖兩種,是空間想像能力高層次的標誌.

2. 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捨棄事物非本質的屬性,揭示其本質的屬性;概括是指把僅僅屬於某一類對象的共同屬性區分出來的思維過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聯繫的,沒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須在抽象的基礎上得出某種觀點或某個結論.

抽象概括能力是對具體的、生動的實例,經過分析提煉,發現研究對象的本質;從給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結論,並能將其應用於解決問題或做出新的判斷.

3. 推理論證能力:推理是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結論兩部分組成;論證是由已有的正確的前提到被論證的結論的一連串的推理過程.推理既包括演繹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論證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劃分的演繹法和歸納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劃分的直接證法和間接證法.一般運用合情推理進行猜想,再運用演繹推理進行證明.

中學數學的推理論證能力是根據已知的事實和已獲得的正確數學命題,論證某一數學命題真實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4. 運算求解能力:會根據法則、公式進行正確運算、變形和數據處理,能根據問題的條件尋找與設計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能根據要求對數據進行估計和近似計算.

運算求解能力是思維能力和運算技能的結合.運算包括對數字的計算、估值和近似計算,對式子的組合變形與分解變形,對幾何圖形各幾何量的計算求解等.運算能力包括分析運算條件、探究運算方向、選擇運算公式、確定運算程序等一系列過程中的思維能力,也包括在實施運算過程中遇到障礙而調整運算的能力.

5. 數據處理能力:會收集、整理、分析數據,能從大量數據中抽取對研究問題有用的信息,並做出判斷.

數據處理能力主要是指針對研究對象的特殊性,選擇合理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統計方法整理數據,並構建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推斷,獲得結論.

6. 應用意識:能綜合應用所學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解決問題,包括解決相關學科、生產、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能理解對問題陳述的材料,並對所提供的信息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和分類,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能應用相關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進而加以驗證,並能用數學語言正確地表達和說明.應用的主要過程是依據現實的生活背景,提煉相關的數量關係,將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構造數學模型,並加以解決.

7. 創新意識: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綜合與靈活地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思想方法,選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進行獨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創新意識是理性思維的高層次表現.對數學問題的「觀察、猜測、抽象、概括、證明」,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對數學知識的遷移、組合、融會的程度越高,顯示出的創新意識也就越強.

三、個性品質要求

個性品質是指考生個體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形成審慎的思維習慣,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

要求考生克服緊張情緒,以平和的心態參加考試,合理支配考試時間,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解答試題,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體現鍥而不捨的精神.

四、考查要求

數學學科的系統性和嚴密性決定了數學知識之間深刻的內在聯繫,包括各部分知識的縱向聯繫和橫向聯繫,要善於從本質上抓住這些聯繫,進而通過分類、梳理、綜合,構建數學試卷的框架結構.

1. 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對於支撐學科知識體系的重點內容,要佔有較大的比例,構成數學試卷的主體.注重學科的內在聯繫和知識的綜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識的覆蓋面.從學科的整體高度和思維價值的高度考慮問題,在知識網絡的交匯點處設計試題,使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考查達到必要的深度.

2. 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對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時必須要與數學知識相結合,通過對數學知識的考查,反映考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對數學能力的考查,強調「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數學知識為載體,從問題入手,把握學科的整體意義,用統一的數學觀點組織材料,側重體現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尤其是綜合和靈活的應用,以此來檢測考生將知識遷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從而檢測出考生個體理性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以及進一步學習的潛能.

對能力的考查要全面,強調綜合性、應用性,並要切合考生實際.對推理論證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貫穿於全卷,是考查的重點,強調其科學性、嚴謹性、抽象性;對空間想像能力的考查主要體現在對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及圖形語言的互相轉化上;對運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對算法和推理的考查,考查以代數運算為主;對數據處理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查運用概率統計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對應用意識的考查主要採用解決應用問題的形式.命題時要堅持「貼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難度」的原則,試題設計要切合中學數學教學的實際和考生的年齡特點,並結合實踐經驗,使數學應用問題的難度符合考生的水平.

5. 對創新意識的考查是對高層次理性思維的考查.在考試中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構造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數學問題時,要注重問題的多樣化,體現思維的發散性;精心設計考查數學主體內容、體現數學素質的試題;也要有反映數、形運動變化的試題以及研究型、探索型、開放型等類型的試題.

數學科的命題,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對數學能力的考查,展現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同時兼顧試題的基礎性、綜合性和應用性,重視試題間的層次性,合理調控綜合程度,堅持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查,努力實現全面考查綜合數學素養的要求.

Ⅱ.考試範圍與要求

本部分包括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兩部分.必考內容為《課程標準》的必修內容和選修系列2的內容;選考內容為《課程標準》的選修系列4的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2個專題.

必考內容

(一)集合

1. 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義、元素與集合的屬於關係.

(2)能用自然語言、圖形語言、集合語言(列舉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體問題.

2. 集合間的基本關係

(1)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全集與空集的含義.

3. 集合的基本運算

(1)理解兩個集合的併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併集與交集.

(2)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

(3)能使用韋恩(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係及運算.

(二)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Ⅰ(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

1. 函數

(1)了解構成函數的要素,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實際情境中,會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方法(如圖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數.

(3)了解簡單的分段函數,並能簡單應用.

(4)理解函數的單調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幾何意義;結合具體函數,了解函數奇偶性的含義.

(5)會運用函數圖像理解和研究函數的性質.

2. 指數函數

(1)了解指數函數模型的實際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數冪的含義,了解實數指數冪的意義,掌握冪的運算.

(3)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理解指數函數的單調性,掌握指數函數圖像通過的特殊點.

(4)知道指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

3. 對數函數

(1)理解對數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知道用換底公式能將一般對數轉化成自然對數或常用對數;了解對數在簡化運算中的作用.

(2)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理解對數函數的單調性,掌握對數函數圖像通過的特殊點.

(3)知道對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

4. 冪函數

(1)了解冪函數的概念.

5. 函數與方程

(1)結合二次函數的圖像,了解函數的零點與方程根的聯繫,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個數.

(2)根據具體函數的圖像,能夠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

6. 函數模型及其應用

(1)了解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的增長特徵,知道直線上升、指數增長、對數增長等不同函數類型增長的含義.

(2)了解函數模型(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分段函數等在社會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數模型)的廣泛應用.

(三) 立體幾何初步

1. 空間幾何體

(1)認識柱、錐、臺、球及其簡單組合體的結構特徵,並能運用這些特徵描述現實生活中簡單物體的結構.

(2)能畫出簡單空間圖形(長方體、球、圓柱、圓錐、稜柱等的簡易組合)的三視圖,能識別上述三視圖所表示的立體模型,會用斜二側法畫出它們的直觀圖.

(3)會用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兩種方法畫出簡單空間圖形的三視圖與直觀圖,了解空間圖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會畫某些建築物的視圖與直觀圖(在不影響圖形特徵的基礎上,尺寸、線條等不作嚴格要求).

(5)了解球、稜柱、稜錐、臺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

2. 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

(1)理解空間直線、平面位置關係的定義,並了解如下可以作為推理依據的公理和定理.

•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麼這條直線上所有的點都在此平面內.

• 公理2: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 公理3: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麼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 公理4: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 定理:空間中如果一個角的兩邊與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那麼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

(2)以立體幾何的上述定義、公理和定理為出發點,認識和理解空間中線面平行、垂直的有關性質與判定定理.

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 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麼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 如果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與另一個平面都平行,那麼這兩個平面平行.

• 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麼該直線與此平面垂直.

• 如果一個平面經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那麼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理解以下性質定理,並能夠證明.

• 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那麼經過該直線的任一個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和該直線平行.

• 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麼它們的交線相互平行.

• 垂直於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

• 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麼一個平面內垂直於它們交線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垂直.

3. 能運用公理、定理和已獲得的結論證明一些空間圖形的位置關係的簡單命題.

(四)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1. 直線與方程

(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結合具體圖形,確定直線位置的幾何要素.

(2)理解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過兩點的直線斜率的計算公式.

(3)能根據兩條直線的斜率判定這兩條直線平行或垂直.

(4)掌握確定直線位置的幾何要素,掌握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點斜式、兩點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與一次函數的關係.

(5)能用解方程組的方法求兩條相交直線的交點坐標.

(6)掌握兩點間的距離公式、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會求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

2. 圓與方程

(1)掌握確定圓的幾何要素,掌握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

(2)能根據給定直線、圓的方程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能根據給定兩個圓的方程判斷兩圓的位置關係.

(3)能用直線和圓的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4)初步了解用代數方法處理幾何問題的思想.

3. 空間直角坐標系

(1)了解空間直角坐標系,會用空間直角坐標表示點的位置.

(2)會推導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五) 算法初步

1. 算法的含義、程序框圖

(1)了解算法的含義,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條件分支、循環.

2. 基本算法語句

理解幾種基本算法語句——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條件語句、循環語句的含義.

(六) 統計

1. 隨機抽樣

(1)理解隨機抽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會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從總體中抽取樣本;了解分層抽樣和系統抽樣方法.

2. 用樣本估計總體

(1)了解分布的意義和作用,會列頻率分布表,會畫頻率分布直方圖、頻率折線圖、莖葉圖,理解它們各自的特點.

(2)理解樣本數據標準差的意義和作用,會計算數據標準差.

(3)能從樣本數據中提取基本的數字特徵(如平均數、標準差),並給出合理的解釋.

(4)會用樣本的頻率分布估計總體分布,會用樣本的基本數字特徵估計總體的基本數字特徵,理解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5)會用隨機抽樣的基本方法和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 變量的相關性

(1)會作兩個有關聯變量的數據的散點圖,會利用散點圖認識變量間的相關關係.

(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據給出的線性回歸方程係數公式建立線性回歸方程.

(七) 概率

1. 事件與概率

(1)了解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頻率的穩定性,了解概率的意義,了解頻率與概率的區別.

(2)了解兩個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2. 古典概型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計算公式.

(2)會計算一些隨機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數及事件發生的概率.

3. 隨機數與幾何概型

(1)了解隨機數的意義,能運用模擬方法估計概率.

(2)了解幾何概型的意義.

(八) 基本初等函數Ⅱ(三角函數)

1. 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進行弧度與角度的互化.

2.三角函數

(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數(正弦、餘弦、正切)的定義.

(4)理解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式:

(6)了解三角函數是描述周期變化現象的重要函數模型,會用三角函數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九) 平面向量

1. 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

(1)了解向量的實際背景.

(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兩個向量相等的含義.

(3)理解向量的幾何表示.

2. 向量的線性運算

(1)掌握向量加法、減法的運算,並理解其幾何意義.

(2)掌握向量數乘的運算及其幾何意義,理解兩個向量共線的含義.

(3)了解向量線性運算的性質及其幾何意義.

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標表示

(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義.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標表示.

(3)會用坐標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減法與數乘運算.

(4)理解用坐標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線的條件.

4. 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1)理解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含義及其物理意義.

(2)了解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與向量投影的關係.

(3)掌握數量積的坐標表達式,會進行平面向量數量積的運算.

(4)能運用數量積表示兩個向量的夾角,會用數量積判斷兩個平面向量的垂直關係.

5. 向量的應用

(1)會用向量方法解決某些簡單的平面幾何問題.

(2)會用向量方法解決簡單的力學問題與其他一些實際問題.

(十) 三角恆等變換

1. 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

(1)會用向量的數量積推導出兩角差的餘弦公式.

(2)能利用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導出兩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導出兩角和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導出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了解它們的內在聯繫.

2. 簡單的三角恆等變換

能運用上述公式進行簡單的恆等變換(包括導出積化和差、和差化積、半角公式,但對這三組公式不要求記憶).

(十一) 解三角形

1. 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餘弦定理,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三角形度量問題.

2. 應用

能夠運用正弦定理、餘弦定理等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與測量和幾何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十二) 數列

1. 數列的概念和簡單表示法

(1)了解數列的概念和幾種簡單的表示方法(列表、圖像、通項公式).

(2)了解數列是自變量為正整數的一類函數.

2.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

(1)理解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項和公式.

(3)能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識別數列的等差關係或等比關係,並能用有關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

(4)了解等差數列與一次函數、等比數列與指數函數的關係.

(十三) 不等式

1. 不等關係

了解現實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關係,了解不等式(組)的實際背景.

2. 一元二次不等式

(1)會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通過函數圖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與相應的二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的聯繫.

(3)會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對給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會設計求解的程序框圖.

3. 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線性規劃問題

(1)會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組.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幾何意義,能用平面區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組.

(3)會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簡單的二元線性規劃問題,並能加以解決.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證明過程.

(2)會用基本不等式解決簡單的最大(小)值問題.

(十四) 常用邏輯用語

1. 命題及其關係

(1)理解命題的概念.

(2)了解「若p,則q」形式的命題及其逆命題、否命題與逆否命題,會分析四種命題的相互關係.

(3)理解必要條件、充分條件與充要條件的意義.

2. 簡單的邏輯聯結詞

了解邏輯聯結詞「或」「且」「非」的含義.

3. 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1)理解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的意義.

(2)能正確地對含有一個量詞的命題進行否定.

(十五) 圓錐曲線與方程

1. 圓錐曲線

(1)了解圓錐曲線的實際背景,了解圓錐曲線在刻畫現實世界和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

(2)掌握橢圓、拋物線的定義、幾何圖形、標準方程及簡單性質.

(3)了解雙曲線的定義、幾何圖形和標準方程,知道它的簡單幾何性質.

(4)了解圓錐曲線的簡單應用.

(5)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

2. 曲線與方程

了解方程的曲線與曲線的方程的對應關係.

(十六)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1. 空間向量及其運算

(1)了解空間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間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義,掌握空間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標表示.

(2)掌握空間向量的線性運算及其坐標表示.

(3)掌握空間向量的數量積及其坐標表示,能運用向量的數量積判斷向量的共線與垂直.

2. 空間向量的應用

(1)理解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

(2)能用向量語言表述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垂直、平行關係.

(3)能用向量方法證明有關直線和平面位置關係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線定理).

(4)能用向量方法解決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夾角的計算問題,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體幾何問題中的應用.

(十七) 導數及其應用

1. 導數概念及其幾何意義

(1)了解導數概念的實際背景.

(2)理解導數的幾何意義.

2. 導數的運算

(1)能根據導數定義求函數y=C(C為常數),

(2)能利用下面給出的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公式和導數的四則運算法則求簡單函數的導數,能求簡單的複合函數(僅限於形如f(ax+b)的複合函數)的導數.

• 常見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公式:

• 常用的導數運算法則:

3. 導數在研究函數中的應用

(1)了解函數單調性和導數的關係;能利用導數研究函數的單調性,會求函數的單調區間(其中多項式函數一般不超過三次).

(2)了解函數在某點取得極值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會用導數求函數的極大值、極小值(其中多項式函數一般不超過三次);會求閉區間上函數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項式函數一般不超過三次).

4. 生活中的優化問題

會利用導數解決某些實際問題.

5. 定積分與微積分基本定理

(1)了解定積分的實際背景,了解定積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積分的概念.

(2)了解微積分基本定理的含義.

(十八) 推理與證明

1. 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義,能利用歸納和類比等進行簡單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數學發現中的作用.

(2)了解演繹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繹推理的基本模式,並能運用它們進行一些簡單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之間的聯繫和差異.

2. 直接證明與間接證明

(1)了解直接證明的兩種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綜合法的思考過程、特點.

(2)了解間接證明的一種基本方法——反證法;了解反證法的思考過程、特點.

3. 數學歸納法

了解數學歸納法的原理,能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一些簡單的數學命題.

(十九) 數系的擴充與複數的引入

1. 複數的概念

(1)理解複數的基本概念.

(2)理解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

(3)了解複數的代數表示法及其幾何意義.

2. 複數的四則運算

(1)會進行複數代數形式的四則運算.

(2)了解複數代數形式的加、減運算的幾何意義.

(二十) 計數原理

1. 分類加法計數原理、分步乘法計數原理

(1)理解分類加法計數原理和分步乘法計數原理.

(2)會用分類加法計數原理或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 排列與組合

(1)理解排列、組合的概念.

(2)能利用計數原理推導排列數公式、組合數公式.

(3)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 二項式定理

(1)能用計數原理證明二項式定理.

(2)會用二項式定理解決與二項展開式有關的簡單問題.

(二十一) 概率與統計

1. 概率

(1)理解取有限個值的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對於刻畫隨機現象的重要性.

(2)理解超幾何分布及其導出過程,並能進行簡單的應用.

(3)了解條件概率和兩個事件相互獨立的概念,理解次獨立重複試驗的模型及二項分布,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理解取有限個值的離散型隨機變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計算簡單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均值、方差,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5)利用實際問題的直方圖,了解正態分布曲線的特點及曲線所表示的意義.

2. 統計案例

了解下列一些常見的統計方法,並能應用這些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1)獨立性檢驗

了解獨立性檢驗(只要求2×2列聯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

(2)回歸分析

了解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

選考內容

(一)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1. 坐標系

(1)理解坐標系的作用.

(2)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伸縮變換作用下平面圖形的變化情況.

(3)能在極坐標系中用極坐標表示點的位置,理解在極坐標系和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示點的位置的區別,能進行極坐標和直角坐標的互化.

(4)能在極坐標系中給出簡單圖形的方程.通過比較這些圖形在極坐標系和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圖形時選擇適當坐標系的意義.

(5)了解柱坐標系、球坐標系中表示空間中點的位置的方法,並與空間直角坐標系中表示點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較,了解它們的區別.

2. 參數方程

(1)了解參數方程,了解參數的意義.

(2)能選擇適當的參數寫出直線、圓和圓錐曲線的參數方程.

(3)了解平擺線、漸開線的生成過程,並能推導出它們的參數方程.

(4)了解其他擺線的生成過程,了解擺線在實際中的應用,了解擺線在表示行星運動軌道中的作用.

(二) 不等式選講

1. 理解絕對值的幾何意義,並能利用含絕對值不等式的幾何意義證明以下不等式:

(3) 會利用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求解以下類型的不等式:

2. 了解下列柯西不等式的幾種不同形式,理解它們的幾何意義,並會證明.

(1) 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此不等式通常稱為平面三角不等式.)

3. 會用參數配方法討論柯西不等式的一般情形:

4. 會用向量遞歸方法討論排序不等式.

5. 了解數學歸納法的原理及其使用範圍,會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一些簡單問題.

6. 會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伯努利不等式:

了解當n為大於1的實數時伯努利不等式也成立.

7. 會用上述不等式證明一些簡單問題.能夠利用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求一些特定函數的極值.

8. 了解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較法、綜合法、分析法、反證法、放縮法.

數學考試大綱的解讀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數學備課組長   張永花  

今年山東省高考數學將採用全國卷,與往年的山東卷在某些方面有些不同。

從試卷結構上,全國卷分為必考和選考兩部分,必考部分包括12個選擇題,4個填空題和5個解答題;選考部分包括選修系列4的「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各1個解答題,考生從2題中任選1題作答,若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給分.

從內容上來看,全國課標卷對在最後一道選做題中增加了選修系列4的一些內容,分別是:選修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選修4-5:不等式選講,從其中2道題中選作1道.

從試捲風格上來看,數學全國卷不僅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更考查基本思想和基本技能,其中與山東卷最根本的區別就是更加強調「能力立意」,文、理科數學均以知識為載體,從問題入手,把握學科的整體意義,用統一的數學觀點組織材料,側重體現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尤其是綜合和靈活的應用,以來檢測 考生將知識遷移到不同中去的能力。

全國課標卷和山東卷比較起來,主體內容沒有大的變化,在備考過程中建議首先重視基礎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點,複習時要在深刻理解和靈活應用上下功夫,以達到在綜合題目中能迅速準確的認識,判斷和應用的目的。

其次,加強各部分知識的縱向聯繫和橫向聯繫,從本質上抓住這些聯繫,注重知識網絡的交匯處題目的訓練。

再次,加強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加大解決應用問題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還有,加強演練,提高實戰能力,合理分配時間,規範作答,以積極心態備考,以平和的心態考試。

[責任編輯:楊凡、崔維莉、王春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名師解讀(文科數學)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安徽省2015年高考理科數學考試說明
    安徽省2015年高考理科數學考試說明 2015-03-16 09:47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2010年北京高考必看資料:化學考試說明權威解讀
    學而思高考專家團隊 教研組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2010年考試說明高考理科綜合考試說明已經出臺,在此將其與2009年考試說明對比分析,以便更好的迎接2010年高考,更好地複習化學,具體內容如下:  一、考試形式變化
  • 名師點評今年高考試題難度
    2011年高考大幕落下,今年高考試題難度如何?昨日,阿寶遍撒英雄帖,邀請到省會名校的多位名師做客「阿寶麵館」分別點評。   高校:總體難度比較「平和」   作為選拔人才的高校來說,也時刻關注著高考的「一舉一動」。
  • 2020年高考英語考試大綱正式發布!內附最新詞彙表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根據高考內容改革要求修訂考試大綱,是保證考試科學公平、促進素質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此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提及:深化考試命題改革。
  • 廣東高考首日:語文考完笑眯眯,數學考完哭唧唧
    廣東高考首日:語文考完笑眯眯,數學考完哭唧唧金羊網  作者:蔣雋 譚錚 周聰 薛江華 張璐瑤  2019-06-07 文/ 金羊網記者 蔣雋 譚錚 周聰 薛江華 張璐瑤 實習生 張曉敏 羅勵莎 郭瑾7日下午,數學考試結束後,一個女生走出考點,面對校門仰天大喊,「數學好難啊
  • 名師點評高考理綜:試題靈活 注重考查考生綜合應用能力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鄭周贇、封雲報導:一年一度的高考順利結束了,留下了許多可以讓人回味的話題,12年的苦讀就在經歷這一次重大考試後有了轉折點,在考試期間各種愛心護考也給考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深地感受了社會各界給予的愛心。
  • 精準落實立德樹人考查實際應用能力 廈門名師點評2018年高考試卷
    經過兩天緊張的考試,2018年高考昨日落下帷幕。今年的高考試題,在命題上有什麼特點、熱點和難點?昨日,本報記者採訪了我市高三年段相關學科的教師,對2018年高考試卷進行點評和解析。  語文  試題突出時代特徵 作文考驗應變能力
  • 高考如何答題?名校名師支招
    還有三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戰就要打響。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如何才能成為贏家?這是廣東60多萬高考考生考前學習的動力。為了能幫助考生高效而愉快地利用好剩下的時間,使成績在既有的基礎上再前進一步,今天,羊城晚報請來名校高三名師指導分析各科複習衝刺和應試技巧,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贏勝高考。
  • 高考延期,對2020年考生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3月的最後一天,教育部發布公告: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至7月7日至8日舉行。我國高考制度建立於1952年,時間為8月15日、16日、17日這三天,由全國統一命題,制定統一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1977年恢復高考,時間緊,各地來不及做好充分準備,絕無僅有的一場冬季高考在全國拉開序幕。12月10日,570萬人同時湧進考場。
  • 江蘇高考分數線公布:本一文科333分、理科331分
    江蘇高考分數線公布:本一文科333分、理科331分 王拓、華夏/交匯點 2017-06-24 16:52
  • 山東2015高考說明發布 英語變化大聽力回歸
    近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了備受考生關注的2015年高考說明,這也就意味著今年高考怎麼考有了定論。今年,我省夏季高考仍沿用「3+X」模式,「3」為語文、數學、英語,「X」為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四科滿分仍為750分。在這些科目中,英語變化最大,考試將使用全國卷,聽力重新回歸,並且整個試卷結構都發生了大變化。除了英語啟用全國卷,今年高考各科考點內容還有哪些?
  • 成都三診劃線出分:文科515 理科475|三診分數最接近高考分數?
    成都「三診」考試已於本周二全部結束,今天官方劃線已經公布,文科高線515分,中線440分;理科高線475分,中線395分,各科有效分詳情如下:*成績換算智能系統已經更新,大家可以在文末留言,幫查孩子成都三診成績對應的省排名位次,推薦能上院校!
  • 名師點評高考理綜北京卷:物理生物簡單 化學難
    ■名師解析主持人:我們請到了新東方優能中心的物理老師薛雨、化學老師耿紹文和生物老師徐京,為大家解析2017年北京高考的理綜試卷。今年理科整體難度上有沒有什麼變化?主持人:每次看到高考題都覺得和自己日常練習和想像中的不太一樣,因為形式上比較新穎。昨天和楊洋老師、劉明老師聊,他們說現在特別考驗閱讀,包括數學也是,理綜方面有這個障礙嗎?
  • 2020高考英語考試大綱已發布!附最新詞彙表
    2020高考英語考試大綱已發布!附最新詞彙表 2019-11-20 11:28 來源:高考網 作者: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
  • 江蘇省2020年普通高考時間安排表發布
    1.「3」指統考科目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各科分值設定為:語文160分,數學160分,外語120分,共440分。語文、數學分別另設附加題40分。文科類考生加試語文附加題;理科類考生加試數學附加題;不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專業的體育類、藝術類考生不加試附加題。
  • 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8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
    經福建省教育廳批准,我校2018年成人學歷教育開設中醫學、護理等5個專科專業,面向全省招生。開設護理學、藥學等5個本科專業,面向泉州市招生,其中中醫學面向廈門、漳州、泉州、龍巖招生。中醫學業 餘高起專3年校本部語文、數學(理)、英語
  • 洪山數學名師班_墾丁教育
    洪山數學名師班,墾丁教育,10年來,墾丁共有832名學員考上武漢外校,數百名學員考入各大名校,除武漢外校外,歷年都有學員被二中、美加、七一中學、武珞路中學、六中、一中、十一中優錄。洪山數學名師班, 中試考研數學面授名師。中試考研長年為各位南京考研學子提供王式安面授班、押題班、集訓營、視頻網課等輔導班。
  • 汪盈盈點評2018高考作文全國卷I:貼近千禧一代生活
    2018年高考語文考試剛剛結束,網易教育第一時間邀請合肥新東方優能中學語文名師 汪盈盈 來解析語文(全國卷一)作文題。今年語文作文題亮點頗多,我們來聽聽 汪盈盈 是怎麼分析的。■作文題目以事件為檢索,羅列了從2000年到2018年的大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