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客來訪:膠州灣紅島附近海域現神秘動物 專家懷疑是只北海獅

2020-12-03 青島新聞網

「這隻小傢伙太可愛了,很會賣萌,看起來在海裡非常開心,我還逗它玩了一會兒,一點也不怕人。」7月20日清晨,釣魚愛好者寧先生在膠州灣紅島附近海域發現了一隻可愛的海洋動物,通體黑色,在海中遊速飛快。他拍下的這段視頻引來上萬名網友圍觀轉發。近年來,青島近海海域頻頻出現鯨魚、江豚、海獅等大型海洋動物,與青島海洋環境的改善和漁業資源的恢復有很大關係。

「小吃貨」海裡盡享美味

昨天,記者聯繫到了視頻拍攝者寧先生,他向記者講述了在海上發現這個小傢伙的過程。「20號早晨,我和其他12個釣友一起乘坐釣魚艇出海釣魚,早晨6點半到7點左右吧,在距離紅島碼頭大約一海裡左右的高架橋下,看到了這隻小傢伙。」寧先生告訴記者,距離遠的時候,看到它周邊的水花比較大,船上的人都以為是一隻小江豚,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海豬。但是湊近看到後,發現它通體黑色發青,體重估計有20-30斤,就猜測是只小海豹,但是也不敢確認,後來視頻發出去後,大家都說是只「海獅」。

據寧先生介紹,這個小傢伙非常活潑,而且不怕人,看到寧先生一行後,甚至還衝他們拍手「打招呼」,看起來十分興奮。「我們當時怕它受傷了,所以就把船開得離它近一些,想仔細看看,結果發現它的精神狀態非常好,一點也不怕我們,我們就放心了,而且大家都很感興趣,也不急著釣魚了,就一直跟著它,沒想到它一直跟著我們這艘船遊來遊去的,和我們進行『互動』,還自己在海裡抓魚吃,真的特別可愛。」據寧先生回憶,在發現小傢伙的過程中,幾次看到它在海中覓食,抓了一些梭魚、鱸魚放到嘴裡。

視頻拍攝者寧先生向記者展示拍到的「海獅」。

海洋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採訪中,寧先生多次表示,自己釣魚已經有20多年了,從來沒有在近海看到過這樣的稀有動物,這真是頭一遭。「江豚以前倒見過幾次,不算稀奇了,這傢伙可真是從來沒在近海見到過。」寧先生說,「好像以前在遠海,70-80海裡外的地方見到過,沒想到這次能在這麼近的地方見到。」寧先生表示,近幾年膠州灣海域的生態環境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各種魚類資源也越發豐富起來。「我們釣魚的過程中也能明顯感覺出生態環境比以前好了,現在七八斤的牙片魚、加吉魚都能釣到了。」

採訪最後,寧先生也向記者表達了對小傢伙的關心和擔憂,「我聽釣友說,今天又在紅島碼頭那邊見到它了,可能是那邊食物豐富吸引了它。但是膠州灣水域的水情比較複雜,我怕它遇到危險。」寧先生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前去查看一下小傢伙的情況,最好是引導它回到深海。

「海獅」遊速飛快。

專家稱看起來像北海獅

那麼,寧先生口中所說的「小傢伙」究竟是海豹還是海獅?記者採訪了黃海研究所和中國海洋大學有關專家。「這應該是海獅,看起來像北海獅。據我所知,本月上旬曾在丹東近海發現一隻北海獅,16日才離開丹東,是否是它不好確定,但很像。」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海洋漁業系教授曾曉起說,海獅主要分布在美國中加利福尼亞向北至白令海,向西沿阿留申群島至堪察加半島海域,最南到達日本海。在日本海以南海域很少出現。北海獅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此前最近一次是1995年在遼東灣盤錦海域記錄過一隻。出現在我國沿海是非常罕見的。「我看也像海獅,因為海豹的頭圓,顏色也淺,不會是海豹。」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國家級海洋生物種質資源庫研發中心主任王俊研究員說。

記者隨後從網上了解到,7月13日,丹東東港的邊防派出所民警在巡查時,確實在防波堤上發現一隻海獅,它棕黃色皮毛、體長1米多、體重約300斤,當天還懶洋洋地趴在石頭上,旁若無人、憨態可掬。經過當地相關專家辨別,這是一頭在我國海域罕見的北海獅,是海獅科中最大的一種,天生聰明伶俐。當天,當地海事、邊防等部門還在現場設置臨時保護區域,準備了鮮魚進行投食。

動態

海洋哺乳動物研究中心正籌建

海洋哺乳動物是生態系統食物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態、社會和文化價值。由於受諸多因素影響,海洋哺乳動物種群數量持續下降,一些物種瀕危程度加劇,受到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的關注,制定一系列保護條約、保護行動計劃等。近年來,我國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備受重視,《野生動物保護法》要求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

王俊說,黃海水產研究所相關科研團隊自2012年起先後開展了青島近海文昌魚的資源和分布調查、黃渤海江豚的種群調查及保護研究、南極海域鯨類的觀測、長島海域斑海豹及鯨類調研以及海獅、海豹的人工輔助繁育技術研究等珍稀瀕危海洋動物的調查與研究。「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整合併加強在海洋哺乳動物研究與保護方面的力量,我們正在籌備成立『海洋哺乳動物研究中心』,開展海洋哺乳動物保護生物學、生態學、行為學以及救護等研究。」王俊說。

現狀

青島近海多次出現偽虎鯨海獅等

近年來,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海油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公益基金會的支持和資助下,黃海水產研究所相關科研團隊較為系統地對渤海、黃海北部和山東半島沿海的江豚種群數量、分布及遷移進行了調查研究,首次初步評估了渤海江豚種群數量在3124頭至7883頭之間;基本摸清了黃河口鄰近海域、長島海域、大連周邊海域、青島嶗山灣和鰲山灣等是江豚的重要分布區;發現近3年來黃渤海江豚種群數量有增多的趨勢,經常觀察到20多頭的大群;同時也多次調研到虎鯨、海獅等在長島海域出沒的現象。

「我們結合近日在青島近海出現偽虎鯨、海獅等情況分析,海洋哺乳動物的出現較前些年明顯增多,說明近海生態環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自2017年伏季休漁提前1個月至5月1日,有效保護了近海漁業資源。此外,主管部門的宣傳、監管和執法力度加強和媒體的關注、報導以及民眾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增強,對近海哺乳動物的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王俊說。

撰稿攝影 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彥宏 劉文超

相關焦點

  • 煙臺長島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通訊員 聶英傑 肖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杜曉丹7月4日,記者從長島綜合試驗區工委宣傳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北隍城鄉漁民在北隍城山後村附近海域發現一隻大型海獸,趴在岸邊的礁石上,皮膚呈棕黃色,體長近兩米,二百斤左右。
  • 兩米長鯊魚為何會在膠州灣東岸出現?專家給出解讀
    10月26日上午,有市民在膠州灣東岸的白泥地公園附近灘涂上發現一條兩米多長的擱淺鯊魚。在民警和熱心船民的協助下,當天上午,這條鯊魚被重新放歸深海~膠州灣發現鯊魚本就是新鮮事,但鯊魚還主動「上岸」,這讓市民們有些好奇了。
  • 北海獅現身大連島礁
    瀕危物種北海獅現身大連旅順蛇島。這個6月驚喜不斷,一隻可愛的北海獅突然現身大連旅順蛇島,非常罕見,這是近25年來渤海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北海獅分布在美國中加利福尼亞向北至白令海,向西沿阿留申群島至堪察加半島海域,最南到達日本海,現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這隻現身大連旅順蛇島的北海獅體長一米多,棕黃色皮毛,體重大約有二百七八十斤。
  • 2020年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啟動
    膠州灣作為一戰在亞洲唯一的戰場,發生在此海域的日德海戰,對世界歷史進程,尤其是東亞和中國近代史產生了深遠影響。沉睡於膠州灣海域的一戰沉船等軍事文化遺產,是重要的見證和載體。為此,2012年,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就曾組織開展膠州灣水下考古調查,發現了3處沉船疑點,調查成果成為國家文物局當年度的重要考古發現。
  • 長島海域首次發現黑天鵝群,山東珍危動物來訪記錄曝光!
    日前,山東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的巡護員在長島北長山鄉花溝村海邊發現6隻黑天鵝,這是山東長島海域首次發現黑天鵝記者聯繫到三浴管理辦公室的劉主任,經核實,視頻中出現的海域為奧帆中心和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附近,也就是三浴近海。他興奮地說:「這證明咱們的水質變好了,還把鯨魚吸引來了」。
  • 轉發對人大代表加強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保護和利用的建議的答覆
    青島市城陽區海洋發展局青島市城陽區農業農村局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城陽分局對城陽區六屆人大四次會議(會字)第83號建議的答覆周春玲代表:您提出的「關於加強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保護和利用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覆如下:一、基本情況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由國家海洋局 2016 年
  • 北海獅現身山東最北端——北隍城島
    大小新聞客戶端7月4日訊(通訊員 楊井衛)北隍城島位於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是山東省的最北端,7月3日,一隻北海獅在那裡現身,這也是長島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接到村民報告後,第一時間與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聯繫,並通知過往船隻遠離這一海域。
  • 瀕危物種北海獅現身旅順蛇島
    6月6日,一隻北海獅現身旅順蛇島,這是近25年來渤海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6月6日下午18時,蛇島護海隊員李文龍在海上巡海時發現,蛇島北部一片礁石上趴著一個「大塊頭」。「從形態上看不是斑海豹,也不像陸地上的動物,身體非常靈活,來回扭動。」
  • 丹東發現罕見「北海獅」,300多斤的大塊頭,表情卻把人們萌化了
    當大家都以為它已遊到境外海域時,它突然出現在東港海域,讓大家又驚又喜。對於北海獅,大家或許並不熟悉。北海獅是海獅家族中最大的品種,雄性個體的身體長度在310釐米到350釐米不等,體重通常超過1000千克。相比於健碩的雄北海獅,雌性個體要嬌小一些,它們的身體長度大約為260釐米,體重在300千克左右。
  • 瀕危物種北海獅現身蛇島
    6月6日,一隻北海獅現身旅順蛇島,這是近25年來渤海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6月6日17時至18時,蛇島護海隊李文龍在海上巡海時發現,蛇島北部一片礁石上趴著一個大傢伙。「不是斑海豹,我在海上生活三四十年了,經常見到斑海豹,但這傢伙我從來沒有見過。我最開始把它當成北極熊了。」「這傢伙披著棕黃色皮毛,體長一兩米,體重估計有二百七八十斤。
  • 2020年膠州灣海洋生物多樣性保持良好
    通過全面分析浮遊植物、浮遊動物、底棲生物的生物多樣性及群落結構的變化特徵,可以及時掌握膠州灣海洋環境質量及變化趨勢。」從監測結果來看:2020年,膠州灣內共監測到浮遊植物69種、大型浮遊動物52種、中小型浮遊動物43種、大型底棲生物95種,與2019年相比,海洋生物多樣性水平明顯提升,物種分布更為均勻,群落結構均有所改善。
  • 稀客!青島近海現身鯨魚海獅
    7月20號清晨,一隻可愛的海獅出現在膠州灣,發現它的是釣魚愛好者寧先生。「20號早晨,我和其他12個釣友一起乘坐釣魚艇出海釣魚,早晨6點半到7點左右吧,在距離紅島碼頭大約一海裡左右的高架橋下,看到了這隻小傢伙。」
  • 紐西蘭近百條鯨魚死於沙灘擱淺,大白鯊在附近海域遊弋
    據《每日鏡報》當地時間11月26日報導,近100隻領航鯨在紐西蘭的查塔姆群島擱淺隨後死亡,鯨魚的大範圍擱淺引來了大批的大白鯊,他們在附近的海域遊弋,隨時準備向這些獵物攻擊。
  • 第一次見 膠州灣畔這條2米長鯊魚「擱淺」獲救,海裡可能還有條更大...
    戴小傑教授說,經過圖片辨認,這隻鯊魚的腮孔受到傷害,可能是受到丟棄的漁網,或者船槳碰撞有關,但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在浩瀚的海洋裡,被稱為「海中霸王」的鯊魚遍布世界各大洋。鯊魚的種類很多,世界海洋中至少有350多種。大部分鯊魚對人類有利而無害,鯊魚的確有吃人的惡名,但並非所有的鯊魚都吃人,只有30多種鯊魚會無緣無故地襲擊人類和船隻。
  • 南京現神秘動物似狗又像狐狸 這到底是什麼動物?
    南京現神秘動物似狗又像狐狸 這到底是什麼動物?時間:2015-10-31 20:42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南京現神秘動物似狗又像狐狸 這到底是什麼動物? 咱村後面的山上發現一隻棕毛動物,長得像狗、又好像狐狸。連見多識廣的老人都不知是個啥!
  • 波多黎各附近海域發現凝膠狀生物「櫛水母」新品種Duobrachium sparksae
    波多黎各附近海域發現凝膠狀生物「櫛水母」新品種Duobrachium sparksae(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近日表示,科學家在波多黎各附近海域發現了一種凝膠狀生物新品種,相信屬於櫛水母動物門(Ctenophora),今次亦是該署首次只通過高清攝像片段,就識別出一個新物種。
  • 青島膠州灣發現世界級瀕危黑嘴端鳳頭燕鷗(圖)
    8月30日,在青島膠州灣溼地發現的世界級瀕危鳥類黑嘴端鳳頭燕鷗,經專家確認,確實為傳說中的「神話之鳥」。它們是目前世界上最瀕危的鳥種之一,自1863年被命名以來,到2000年,人類對它們一共只有6次確切的觀察記錄。
  • 釣魚釣到一條神秘蛇 傳說是海蛇正在鑑定(圖)
    相關信息已發到成都等待專家鑑定  近日,市民劉先生和朋友到膠州灣大橋附近海域釣魚時,忽然看見海面上有一條蛇在不停地遊動,出於好奇劉先生和朋友把蛇弄到抄網裡面,從漁民口中得知這可能是一條海蛇,並且還有劇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