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一下伍佰老師下沉的生命力…」太上頭了…

2021-01-14 野生桃er


這個寒假

隨著《想見你》的熱播

一首《Last Dance》也重新火遍網際網路

讓聽過的、沒聽過的人

都重新感受了伍佰老師的溫柔



他的音樂真誠無矯飾

平凡、樸實又感人

那種「不裝的酷」幾十年如一日

 不管什麼年齡段的人

在他的歌裡 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



感受一下伍佰老師下沉的生命力

你會知道

為什麼起於太平洋邊的風

會吹到黃土地上的每一粒灰塵旁


視頻來源:@瑞克和莫蒂


網友評論:



@還是特別好的棒棒糖:看得莫名感動,雖然也常聽到「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但唱起同一首歌的時候,每一個個體大概都有著某種隱秘的共鳴。


@啷個肥四:哇,這大概就是人間的煙火吧


@weirdsnacks:都不知道為什麼高中第一次和同學去唱k,有人點的《突然的自我》和《挪威的森林》,我也會唱?大家都會唱?我懷疑,沒有幾個人可以追溯這首歌進入腦子裡的時間,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會跟著唱起來。


@佛羅裡達水塔:打鼓的那個小哥也太天才了


@史提芬·肖:伍佰代表了所有反矯揉造作的最赤誠的 true love,快手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眾生相。儘管我永遠不會下載快手,但這樣的組合實在讓人快意,甚至產生了莫名的萬丈豪情。



天南海北老老少少的人共唱一首歌

仿佛此時人類的悲喜忽然相通

音樂本該這樣

「如果僅有此生,又何用待從頭」



-end-


相關焦點

  • 聽伍佰老師的歌真的太上頭了
    聽伍佰老師的歌真的太上頭了 2020-02-27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最近,伍佰的《last dance》突然火了,聽著太上頭了
    最近,伍佰的《last dance》突然火了,聽著太上頭了最近,伍佰的《last dance》突然火了,聽著太上頭了,真的上頭,這首歌在我家火起來,是因為樂夏的五條人。在我七大姑八大姨中火起來 ,是因為浪姐的寧靜姐姐團。有多上頭?
  • (Last Dance)背後那個直男終極浪漫的男人:伍佰
    也許是那個年代刮來的一陣閩南語歌曲的熱1潮不過還是非常開心以及幸運認識伍佰這個老大哥搖滾人。伍佰很久很久以前說過:一首好歌,應該讓農夫和詩人都願意唱。現在才明白那是一種下沉的生命力,那是一種藝術具備的美好的品質。就是通用,既俗既雅。以前老是會覺得伍佰的歌詞寫得就像日記一樣直白很有趣。
  • 愛是什麼,問問伍佰老師
    然而伍佰老師說,愛情的盡頭必須飛翔,要「飛在夜空」,要「變成一朵放縱的輕煙和小雨纏綿」。歌裡那個「你」做了什麼,是離開了我還是愛上了別人,不知道也不重要,只有一個沉浸在失去和懷戀中的「我」的感受:無力地漂浮、在夜空飛行、最後化作雨中一縷煙。我的愛伍之路還很短暫。從看伍佰是一個過氣土味中年男歌手到視他為永遠的情歌王子,不過短短一年。去年春天,一位可愛友鄰推薦了《鋼鐵男子》這首歌。
  • 關於伍佰:當一束光照進萬花筒,聽你的歌都太上頭
    伍佰不同時期的歌曲也能反映出不同時代的印記,和這些印記投射到他自己身上的獨特模樣。更有意思的是,伍佰本人也有著無視時代的個人風格,聽他的歌越多越上頭,就越驚嘆於這種「個人風格」的多樣性。但在這種複雜多變之間,也總有恆定不變的東西。
  • 昨晚,我又愛上伍佰老師了.
    在2020年的這個春天,我們也許不會想到,還能再次和李子維黃雨萱相逢,一起看伍佰老師的演唱會。於是有不少可愛的朋友表示:我的人生願望清單上多了一項: 希望可以去聽伍佰老師的現場。確實,伍佰的現場甚至更好聽,因為伍佰不需要用語言煽動現場氣氛,只用音樂就可以點燃場面。
  • 昨晚,我又愛上伍佰老師了
    在2020年的這個春天,我們也許不會想到,還能再次和李子維黃雨萱相逢,一起看伍佰老師的演唱會。 於是有不少可愛的朋友表示:我的人生願望清單上多了一項: 希望可以去聽伍佰老師的現場。 確實,伍佰的現場甚至更好聽,因為伍佰不需要用語言煽動現場氣氛,只用音樂就可以點燃場面。 一個電風扇、大汗淋漓,全身心投入,伍佰起個頭就是萬人合唱。
  • ——你好,伍佰老師
    想了好多歌手,但最後還是選擇了伍佰老師,不止是因為last dance的勁還沒過。前兩天和朋友閒聊的時候,朋友說自己是很難被安利劇的,我說我也是,但是想見你確實是被安利很多次才看的,而那段時間幾乎人人都在哼唱那首歌,於是乎,我的日推逐漸安排上了伍佰老師,於是乎,我逐漸找回了五年前、十年前、十五年前曾聽過的旋律。
  • 被《挪威森林》碾壓24年後,Last Dance爆火,52歲伍佰依然很抗打
    和《挪威森林》出自同一專輯,現如今爆火上熱搜,還很上頭,讓人忍不住去循環播放,伍佰本人的回應充滿自信。1月19日下午,知名搖滾歌手伍佰更新了一則動態,本人親自上線回應了「Last Dance太上頭」的這個熱搜。伍佰發文表示「哈哈,我怎麼這麼厲害」,依然是特別的自信,依然很伍佰。
  • 隔熒幕喊:伍佰老師有想我嗎
    好久不見的志玲姐姐在今(4)日以視訊畫面驚喜現身外送平臺4周年活動,更與同樣為代言人的伍佰、蕭敬騰同框,而她視訊畫面的第一句就嗲喊:「老師有想我嗎?」笑翻全場。林志玲視訊與伍佰、蕭敬騰同框。代言人伍佰與蕭敬騰今天現身記者會,一起歡慶知名外送平臺4周年,沒想到第一名模林志玲竟出現在後方的大熒幕上,透過視訊方式送上祝福,而看見伍佰的第一句話就大喊:「老師有想我嗎?我知道伍佰老師的演唱會非常成功,能跟你遠端搭檔很開心。」而聽到志玲姐姐的關心,讓伍佰作勢想要撲向大熒幕,更開心的直呼:「我現在可以單腳站臺了!」
  • 《想見你》開辦音樂會,最讓人驚喜的是伍佰老師,真是神仙售後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就在網站點開一個關於想見你的剪輯,我被李子維每一年都給黃雨萱過生日給哭到哇無法自我,好久好久都平靜不下來,真的哭到眼淚乾幹,因為之前也了解到一些,所以就去看了,然後被李子維的那種愛,就是他愛的是黃雨萱,哪怕你跟黃雨萱一樣,你也不是黃雨萱,最感動我的是,在陳韻如假扮黃雨萱時,他沒有喜歡上假扮黃雨萱的陳韻如,而是一下就看出她不是黃雨萱,他可以為了黃雨萱做任何事,這就是我感動的點
  • 伍佰的《lastdance》又火了,怎麼越聽越上頭和過癮呢?
    文/村花李伍佰的《last dance》 又又火了,怎麼越聽越上頭呢?伍佰的演唱會都不用自己唱,傳唱度太高了,可能是《想見你》這部劇火了吧,挺好看的。經典老歌本就越聽越有味道,再來劇情加持,帶入情景,越聽越上頭啊。
  • 太上頭!貴陽《折耳根獵奇美食大全》出爐,趕緊了解一下!
    因為日常的折耳根食用方法,已經無法滿足貴陽人了,一起來感受感受那些折耳根味「獵奇」美食,簡直不要太上頭~ 折耳根酸奶 「貴陽特供酸奶」
  • 《嚮往的生活》這首伍佰老師魔改版《太空彈》,把我給笑抽了……
    但最牛逼的一首歌,還是伍佰老師這首被迫魔改的《太空彈》……先是彭昱暢模仿伍佰大哥的口音唱了一次,隨後陳赫也被這首歌洗腦了,加入合唱陣容。就這樣,可以和任何歌曲百搭的全新神曲《太空彈》誕生了。這首神曲硬是把老成持重的黃磊樂得像個二百斤的胖子。
  • 蔡依林伍佰演唱會合體,伍佰與觀眾打招呼錯失女神抱抱
    天后蔡依林(Jolin)「Ugly Beauty」高雄巡演今晚續唱第5場,繼邀來頑童MJ116、天后田馥甄后,今晚邀來搖滾天王伍佰降臨,「女神硬漢配」的「伍林」組合,讓粉絲驚喜指數破表,2人都曾為外送品牌代言,Jolin搞笑說:「今晚,我想來點,伍佰老師的擁抱!」
  • 唱出80年代黃金夢:震動時代的林強和伍佰,教他們跳舞的大熊老師
    現任綠光劇團演員與表演學堂主持人,劇場人稱「大熊老師」的劉長灝,當年從傳奇性的「蘭陵劇坊」投入由倪重華創辦的唱片公司「真言社」,將戲劇表演方法與音樂結合,建立一套獨特的藝人培訓法。透過這套培訓法和獨特理念,真言社培養出一批在當時臺灣流行音樂界看來「完全就是異類」的個性搖滾、嘻哈歌手與團體,包括震鑠一整個時代的林強、伍佰、張震嶽、羅百吉與LA Boyz。
  • 伍佰教歌迷大跳花朵舞(圖)
    伍佰略帶歉意地表示,平時很少上網與歌迷交流或者查看歌迷的留言,因為不想讓大家的期望變成對自己的限制。「別人的想法或許是讚美,但也會有對我的期望,這種期望有時會變成限制。所以我習慣一個人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包括音樂。」而歌迷則紛紛點頭,以示對伍佰這種做法的理解。支持伍佰多年,很多歌迷都已對伍佰的喜好了如指掌。來自蘇州的歌迷特意帶去了四盒伍佰在演唱會之前一定要吃的龜苓膏。
  • 藍貓聞了一下主人的腳丫,忍不住吐了舌頭:這味道太上頭了吧?
    由於對著鏟屎官的腳丫子,就順道聞了一下。哪想到它下一秒就吐出了舌頭,一副要吐了的表情看著鏟屎官:多久沒洗了啊?這味道太上頭了吧?此時的貓咪可謂是戲精十足呀,舌頭都拉得老長了,生怕別人不知道它這是被燻到了,估摸著它再也不會靠近鏟屎官的腳丫子了吧,哈哈哈哈。
  • 最土的伍佰靠什麼抓住現代少女的心?
    話說回來,臺劇《想見你》播出以後,伍佰動不動就上熱搜,全國人民一聽到前奏就把眼睛閉起來,網易雲上的伍佰歌單一下多了好幾萬的播放。還記得過年前,大院裡的一個小屁孩問為什麼最近伍佰又火了?芒果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說「是一直都超火好嗎!」現在伍佰在00後、10后里頭流量確實非常高,但還有不少小朋友不懂事,拿伍佰&China Blue跟鳳凰傳奇、五月天相提並論,還有發帖問,到底伍佰當年有多火?
  • 人民日報評伍佰!反而讓小鮮肉無處遁形,90年代的伍佰到底有多紅
    流水的明星,鐵打的藝人,伍佰絕對可以說是有著鋼鐵不屈的毅力和能力,這也許與伍佰早年間坎坷的經歷有關,他年少離家,來到大城市臺北打拼,賣過保險,擺過地攤,在酒吧駐唱。為了養活自己,他選擇作詞作曲來慢慢貼近自己的音樂夢想。那些年的努力,為他的歌曲賦予了一種鮮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