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雪梨港出現致命藍圈章魚》的新聞登上了不少網站的首頁。說的是一個水下攝影師Duncan Heuer和女友在澳大利亞Watsons Bay某處潛水時,發現了一隻被沙子覆蓋的藍圈章魚。雖然他們只是看到章魚一閃而過,但是考慮到這種章魚的危險性,還是有必要提醒大家小心。
關於前幾天澳大利亞發現藍圈章魚的新聞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這種劇毒的藍圈章魚,以後如果你看見它,千萬千萬小心。
藍圈章魚,英文blue ringed octopus,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八腕目章魚科藍圈章魚屬的動物,現在確認的有3種,分別為大藍圈章魚(學名:Hapalochlaena lunulata)、小藍圈章魚(學名:Hapalochlaena maculosa)、藍紋章魚(學名:Hapalochlaena fasciata)。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細胞會像變色龍一樣改變顏色。平時顯示的是保護色,儘可能把自己隱藏起來。如果遭遇威脅,就會顯示警告色,讓身體變成亮黃色,並顯示出藍色的圈狀花紋。因為這個花紋看起來有點像豹紋,所以也被叫做「豹紋章魚」。
菲律賓發現的一隻藍圈章魚
它們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日本、澳大利亞、印尼、菲律賓等國家都有目擊報告。
這種章魚在潛水圈中可是鼎鼎大名,和箱形水母並稱海洋中最毒的生物。
毒性大到什麼程度呢?它分泌的毒素毒性是氰化鉀的850倍,可以在幾分鐘內殺死26個成人。一旦被咬傷,這種神經性毒素可以讓人或動物肌肉癱瘓,幾秒鐘之後就會導致失明,幾分鐘後失去觸覺、言語和吞咽能力,隨後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它出現明亮是藍色的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
被這種章魚咬傷,唯一的辦法就是對症下藥,通過人工呼吸來維持生命,直到恢復自主呼吸為止。如果幸運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的毒素會隨著代謝稀釋掉。想要像對付蛇毒那樣使用抗毒血清,呵呵,抱歉,不存在的。
這種章魚對獵物狠,對自己也狠。一般來說,交配完成後,授精任務結束,雄章魚就會死去。然後,雌章魚會經歷幾個月不吃不喝,專心產卵和孵化。小章魚出生之後,雌章魚也會死去。
由於藍圈章魚這種明亮的警告色和劇毒的特性,它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裡。比如007系列電影之一《八爪女》裡,女首領就養了一隻藍圈章魚。
那畢竟是電影。普通人想去養這種致命毒物,我就想不通了。今天寫文的時候我打開幾個電商平臺查了查,居然還能看到有人在售賣,還包郵,包活。我就想問,是活的不耐煩了麼?還有那些說潛水的時候遇見就撿回來的,在沙灘上遇見就撿回來的。不認識的東西不要隨便拿不懂麼?如果知道是藍圈章魚還要動手,我就提醒一句,它的嘴可以輕易咬透泳衣,勸你別試。
珍愛生命,遠離危險,活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