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王贏駟車裂商鞅竟然早就埋下了伏筆

2021-01-08 郭佳聊歷史

贏駟,也就是秦惠文王,秦孝公的兒子,戰國時期秦國的國君。秦國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尤其是北邊還有難纏的義渠。贏駟在位期間(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商鞅變法」,而力行變法的商鞅最後只落得個被贏駟車裂的下場。為什麼會殘殺「功臣」?這其中就與嬴駟還是太子時的一件事有著淵源。

據記載,當時還是身為太子的嬴駟年輕氣盛,行為不拘一格,觸犯了當時正在實行的禁法。這事兒擱平時也許沒什麼大不了的,皇帝老爸一句話的事兒就赦免了。不過,不巧的是,當時商鞅的新法實施過程中受阻。新法由於過於嚴苛,比如說你偷拿了領居家的菜之類的小東西就會被割掉鼻子,因而有人反對新法。商鞅也正愁於此事該如何解決。恰巧這時太子不合時宜的往槍口上撞,商鞅雖然有所忌憚,畢竟太子將來會繼承皇位,現在得罪了他以後日子肯定不好過。但為了實施新法,只好拿太子來開刷。上演了一出「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戲碼。

不過,太子畢竟是太子,身份特殊,還是將來的一國之君,不能直接受罰。這種「體力活」最終落到了太子的師傅身上。教不嚴,師之惰嘛!太子違反禁法,那就是師傅沒有教好。所以當時商鞅就重罰了嬴駟的師傅。也正因為如此,贏駟懷恨在心,打他的師傅不就是打他的臉嗎!年輕氣盛的太子哪裡能忍受這種屈辱。所以後來他車裂商鞅這是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埋下的禍根。贏駟登基後,當時商鞅的名望已經威懾四海。人人都敬畏新法。贏駟也是忌憚商鞅的,於是一幫烏合之眾順勢捏造是非,稱商鞅居心叵測,意圖謀反。贏駟雖然知道這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懷恨他已久。於是,就藉此機會車裂了商鞅,並滅其家族。鞏固了自身的地位。

此後,為了完成孝公的遺志,贏駟東進攻魏。秦惠王八年,贏駟大舉破魏。不僅把魏國黃河以西的領土全部兼併,而且他審時度勢在黃河的東岸建立了東進的前進陣地。嬴駟自詡為王,是到了秦惠王十三年,這是仿山東六國的做法。並且改元為更元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八年,五國聯盟攻打秦國。秦惠王隨機應變,及時轉變策略。軍事上取得了勝利,極大地擴大了本國疆土。而且他善用人才,不僅僅只是採取某一個人的觀點。關於如何解決各國合攻秦國,他採用了張儀的計謀——連橫之策。也就是針對當時東方諸國合謀攻秦的形勢,而採取的分別瓦解,各個突破的方式。張儀的方法不僅擊退了六國的進攻,破壞了六國的圍困,而且使秦國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勝利。也正是因為此次的成功,後來秦王嬴政掃滅六國,統一天下創造了有利條件。

看過《羋月傳》的話,可能還對劇中的俠肝義膽,對羋月一往情深的義渠君傾倒過吧?其實,義渠是匈奴的一個分支。大多數人對匈奴的印象就是野蠻,兇殘。其老窩主要在當時秦國在西北部(今天的陝西北部、甘肅中北部和寧夏等地)最強大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義渠騎兵特別勇猛善戰,義渠憑藉此優勢對秦國的邊境進行大肆地搶劫,甚至大膽到曾經侵入到秦國的洛河流域。不過,要說槍打出頭鳥,義渠既然有這麼大巨大危害性和破壞性使得秦國不得不採取手段來遏制義渠。由於義渠主要是以原為生,騎兵又是其主要兵力。所以秦國就利用義渠這一點(既是優點,又是致命的缺點),對付義渠的這些遊牧民族的辦法主要就放火燒草原。

這樣,義渠因懼怕沒有豐足的草供馬羊食用,遊牧民族不敢靠近牧草被燒光的秦國邊境。秦惠文王七年,義渠發生內部自相殘殺,秦國趁其內亂,大舉進攻,一舉平定了義渠。義渠遭受重創,實力也因此遭到了很大的削弱,遠不能和以前相比。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國在義渠設縣,這時的義渠也不得不俯首稱臣。贏駟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僅是因為秦國有能人志士,還有就是因為他知人善用。

相關焦點

  • 秦惠文王嬴駟為何要殺了商鞅,又沒有廢除商君之法?
    在變革當中商鞅實行的廢除世卿世祿制度,觸怒了秦國的貴族,秦國的貴族對商鞅恨的是咬牙切齒,若是不是有秦孝公支持商鞅,說不定商鞅早就被大卸八塊了。在這期間商鞅因為執法太過嚴厲,還得罪了當時的秦國太子,也就是後來的秦惠文王贏駟。贏駟作為太子曾經犯過兩次法,被商鞅抓了一個正著,並且受到了處分。
  • 大秦帝國的奠基者——秦惠文王贏駟
    立志圖強的秦孝公,任用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開始變法。當商鞅變法的各項措施剛鋪開時,秦孝公的兒子,秦國的太子贏駟便觸犯了新法。基於贏駟的太子身份,商鞅只能處罰了他的兩個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但是人們可能忽視了一個細節:贏駟當時還是一個年幼無知的小孩,贏駟違反新法,背後肯定有人做手腳,利用太子贏駟的身份作為工具,挑戰商鞅新法的權威。
  • 秦惠王死後,張儀為何沒有像商鞅那樣被清算?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無疑是主張變法強國的商鞅和提倡連橫謀國的張儀,他們都對秦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商鞅應秦孝公的招賢令來到秦國,隨後便開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變法。
  • 數碼寶貝:巴達獸進化為天使獸,原來早就埋下伏筆
    其實巴達獸進化為天使獸,原來早就埋下伏筆。天使畫像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偏偏是天使畫像而不是別的畫像,其實這裡就是在為巴達獸進化成天使獸埋下伏筆。巴達獸這也是為後面真正天使的出現埋下伏筆,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既然有惡魔獸這樣的黑暗墮天使數碼寶貝,那麼接下來必定會出現真正的天使型數碼寶貝
  • 秦惠文王一上位就處死商鞅,他真的是為自己老師報仇嗎?
    商鞅是所有變革家中的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商鞅其實是一個很有想法和行動力的變革家,而秦孝公正是看中了他這兩點,才會重用他。而商鞅也沒有辜負秦孝公的期望,在他的努力下,秦國漸漸強大起來,但沒有想到的是,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秦惠文王上位,而商鞅卻被秦惠文王以「意圖謀反」的罪名對他進行車裂,那麼,秦惠文王為什麼一上位之後就要處死商鞅呢?
  • 大秦帝國之贏駟:一個極具政治手腕的君王
    公元前337年力主改革,重用商鞅的秦孝公去世,太子贏駟繼位,是為秦惠文王。
  • 贏駟是嬴政的高祖?揭秘秦惠文王是怎麼死的
    秦惠王又稱秦惠文王或秦惠文君,嬴姓,名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秦孝公之子。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公元前325年改「公」稱「王」,並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當政期間,東進攻魏,滅蜀敗楚,伐取義渠,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 秦國有三大功臣,商鞅、白起都不得善終,張儀為何能全身而退
    秦惠王此後魏國只能遷都到大梁去,再也沒有抗衡秦國的實力,而諸侯們又乘火打劫進攻魏國,魏國由盛轉衰就是從此時開始。商鞅走向結局之前的那段時間,已經是沒有成批的甲士當保鏢,他就堅決不出門了。這是因為秦人對他都恨得咬牙切齒、欲殺之而後快,當丞相當到這種地步,恐怕也沒誰了。最開始,由於得到了秦孝公無保留的信任,商鞅尚能保證自己有個強大的靠山。但要命的是,秦孝公死後即位的秦惠王是商鞅的敵人。
  • 《千與千尋》,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曾經埋下的伏筆
    整個電影鋪墊了很多細節,推進了情節的發展,而宮崎駿在這部漫畫中也埋下了很多伏筆,一個前因後果的故事,讓人們內心產生了無比的溫暖。故事並不複雜,卻用極其魔幻的手法表現了一個溫情的故事。千尋與父母誤入了靈異小鎮,其父母並不知道這個小鎮是幹什麼的,當鎮上出現食物之時,他們大快朵頤,卻不知道這些食物原來是鎮上用於供奉神靈的,最後千尋的父母被變成了豬。
  • 秦惠文王為什麼第一件事就要殺死商鞅?
    商鞅,公孫氏,名鞅,出身於一個小諸侯國衛國的沒落貴族家庭,所以也稱衛鞅。滿腹經綸的商鞅在衛國並不受待見,因此毫無用武之地,一直鬱郁不得志。而此時的秦國渴望一圓其做了很久的強國夢,秦孝公贏渠梁廣發求賢令,急欲招納列國賢才助秦快速崛起。在秦孝公求賢令的感召下,商鞅離開衛國來到了當時被公認為是邊鄙蠻荒之地的秦國。
  • 魏無羨送給藍忘機的兔子竟然有姓名?作者埋下伏筆,細節令人抓狂
    導語:魏無羨送給藍忘機的兔子竟然有姓名?作者埋下伏筆,細節令人抓狂 看過《魔道祖師》的人一定會被忘羨之間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所感動,他們兩個人也是經歷了很多才修成正果,此間種種自然被大家廣為傳頌,流為佳話,其中最有趣的一個點就是兩個人之間的兔子梗了。
  • 秦惠文王嬴駟:晚年身體不適,竟與遭車裂已死的商鞅還有關係
    秦惠文王年僅19便繼承王位,後殺商鞅。公元前325年更改「公」為「王」,為秦國第一位「王」。在秦惠王當政期間,戰功累累,為秦朝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秦國,自秦穆公起就開始與當時各國勢力開始角逐,甚至一度成為世人矚目的「霸主」,但好景不長,內憂外患之下,導致整個秦國勢力開始慢慢走下坡路。直到秦孝公登基,將商鞅予以重任,開始改革變法,這才奠定了當時的地位。
  • 黑寡婦收集靈魂寶石,在《復聯3》埋下了伏筆,直到現在才看懂!
    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裡,復仇者們穿梭時空收集寶石,再次展現了過往的精彩劇情,之前很多撲朔迷離的劇情終於的到了解釋,很多影迷們看到之後恍然大悟,原來之前的謎團都是為《復聯4》埋下的伏筆啊。其實,很多人在看完《復聯4》之後,都不知道時間穿梭的計劃早就已經被鋪墊好了。
  • 海賊王:天龍人埋下伏筆,惡魔果實或是結局的最大變數,惡魔之樹將有...
    海賊王:天龍人埋下伏筆,惡魔果實或是結局的最大變數,惡魔之樹將有大用!海賊王中天龍人是處於最高職位的天下貴族,他們暴虐,自私且猥瑣。完全不把其他種族看成人看,就連天下ZF也要聽命于天龍人的調遣。長此以往,也就作育了他們那狂妄自大的性格特徵。
  • 三十而已:顧佳開甜品屋,這是為她跟許幻山離婚,埋下伏筆?
    三十而已:顧佳開甜品屋,這是為她跟許幻山離婚,埋下伏筆? 童瑤在《三十而已》演飾顧佳這個人設,讓觀眾大愛。好像沒什麼事是顧佳搞不定的,沒有什麼人是顧佳拿不下的(除了想睡她的萬總)。能顧得了家顧得了公司,會做甜品還能交際,關鍵是有能力有見識情商智商都高。
  • 刀劍神域:比嘉健複製桐人記憶,川原給我們埋下一個大伏筆
    而星王的存在,無疑是川原埋下的一大伏筆,至於可能有哪些伏筆,咱們一起來了解下。星王為什麼沒有崩壞?首先說下大家的疑問:在比嘉健打開星王之後,星王為什麼沒有崩壞呢?之前比嘉健也演示過,他的複製體登場沒多久就崩了,而桐人的則沒事!
  • 《飛虎之雷霆極戰》結局皆大歡喜,三個地方埋下續集伏筆,超期待
    電視劇《飛虎之雷霆極戰》結局皆大歡喜,三個地方埋下續集伏筆,超期待。所以這就讓觀眾覺得還會有下一部,飛虎系列故事還會有,當然這個伏筆還是在黃宗澤和苗僑偉身上。如果有第三部的話,還是希望他們繼續合作,當然最好吳卓羲、馬國明,甚至林峰都在,這樣就齊全了。第二個埋下伏筆的地方就是關於感情線的,比較讓人期待。
  • 《權遊》8年謎團,終於得到解答,二丫殺夜王,早就埋下3大伏筆
    其實,二丫刺殺夜王也早就埋下了伏筆,甚至最早的伏筆可以追溯到第3季。 第一個伏筆是紅袍女對二丫說的話。紅袍女初次見二丫的時候,就已經預言到這個女孩,是被光之王選中的人,並說她會讓很多人閉上眼睛,有棕色眼睛,有綠色眼睛,甚至有藍眼睛,而這裡的藍眼睛其實指的就是夜王,而這個伏筆最早出現是在第3季,那時候的二丫還只是個小女孩,並沒有成為無面者,而這段對話在這一集再次出現,所以二丫其實是被光之王選中的人。
  • 為什麼商鞅為秦國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卻落個五馬分屍的下場?
    他在秦國需要精英人才的時候,他就來到了秦國,他被秦孝公一眼看中,最終提拔商鞅為大上造,是秦國國內最高的官職。他一生兢兢業業致力於秦國的崛起,為秦國推出了「商鞅變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為秦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為什麼商鞅最後卻慘遭酷刑「五馬分屍」的下場?他究竟做錯了什麼?才讓秦惠文王贏駟對他施行如此殘酷的刑罰呢?
  • 為什麼商鞅為秦國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最後卻沒落個好下場?
    要讓秦惠文王贏駟對他施以如此殘忍的懲罰呢?當商鞅被秦孝文王看中時,他已經清楚地意識到魏國不是他的領地,於是他暗地裡拿著軍令,潛入秦國,想要在秦國有所作為,必須要找到秦國最核心的人物,於是商鞅用大筆錢財買下秦國君主秦孝公的寵臣景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