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2020-08-04 唐大本事

在 2.8 億年前,當今的青藏高原還是橫貫歐亞大陸南部的汪洋。

  在隨後兩億多年的地質活動中,印度板塊不斷向北移動、碰撞、擠壓直至插入古洋殼下,促使亞洲板塊不斷抬升,最終在中緯度裡創造了一個本應只屬於星球兩極的新世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但是,相比於南北兩極,「第三極」的土地則要熱鬧喧囂的多——

  雪豹和巖羊在高山裸巖之上跳躍,白唇鹿和金錢豹在圓柏林中穿梭,藏羚羊和藏野驢則在高原草甸裡奔走,除此之外,藏棕熊、猞猁、兔猻、狼…在各個生境之中穿梭往來,尋找獵物。

  然而,在高原的邊緣,還隱匿著一種不為人知的中國特有食肉動物,佔據著高原草甸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端,它就是荒漠貓。

  故事的開始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荒漠貓的命名

  1892 年,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看著兩張從中國四川西部收購的毛皮,Milne-Edwards 寫到:

  「……體型大約與家貓相同,同時身體上並沒有點狀或條狀的斑紋……尾部在末端有 3 ~ 4 個黑色的環,其間由白色的條紋所分隔……」

  但是,麻褐色的毛皮使他認為這是一種生活在荒漠生境中的小型貓科動物,於是,Felis bieti,The Pale Dessert Cat,荒漠貓這一貓科中最神秘的成員,同時也是中國特有的食肉動物,就這樣名起於謬誤。

  隨後,除去上世紀 80 年代末一篇對其野外廢棄洞穴的描述,就幾乎再也沒有見到有關其野外生態的研究發表。

  時間來到 2007 年,在這個物種科學發現的 115年後,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尹玉峰來到了四川西部,在這個物種被科學發現的地方,對荒漠貓的現狀進行調查。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全球第一張荒漠貓的野外照片/供圖: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在查看布設在山間的紅外相機時,一個瘦小的身影在乾枯的巖石前穿行而過——這是荒漠貓的第一張野外照片,而它的獲取似乎是一個時間節點,自此之後,在整個青藏高原東緣,從祁連山脈到橫斷山脈,荒漠貓被不斷地目擊與記錄。

  但是,除了出現在科學家和自然愛好者眼中的驚鴻一瞥外,它真實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仍然沒人能給出答案。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捉迷藏——這張照片被Nature評為當月的全球最佳照片之一/供圖: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2018 年 9 月的一個傍晚,出現在三江源嘉塘草原一個尋常草坡上如火焰般的身影,為我們第一次打開了一扇窺探這個神秘物種真實生活的窗口。在三江源嘉塘草原的野外調查中,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包含有一隻大貓和兩隻小貓的繁殖家庭,而這,也是荒漠貓這個物種在全世界的第一筆野外繁殖記錄。

  草甸之中的火焰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嘉塘草原——荒漠貓繁殖家庭的發現地/攝影:韓雪松

  嘉塘草原地處三江源東南緣,具有橫斷山脈北部寬闊谷地的典型特徵。四周平緩的草山之間,是一塊寬闊平整的草地,而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南麓的扎曲,自西向東將嘉塘一分為二,用「雅礱江」這個名字頭也不回地流進四川。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荒漠貓家庭繁殖關鍵時間節點/供圖: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在隨後的四個多月裡,我們對這一區域內荒漠貓的生存狀況進行了調查與監測,最終收穫了這一家庭7555 張照片和 2996 段視頻;

  同時,通過在巢周邊適棲生境布設的紅外相機,我們還獲得了另外 29 張照片和 16 段錄像。基於它們,我們對幾個月以來這一繁殖家庭的變遷進行了梳理。

  第一個洞穴發現於 2018 年 9 月 16 日,一隻大貓和兩隻小貓在這個洞穴中停留到 10 月 17 日,期間因為未知的原因離開過兩次——離開這個洞穴的那天,也是我們最後一次記錄到貓媽媽給兩隻小貓餵奶。

  隨後,這一家庭搬離了第一個洞穴,而經過一周的野外調查,我們在 670 米外的一個坐落在寬闊山谷中的秋季牧場裡發現了他們。但是,在這個洞穴發現 4 天后,荒漠貓便隨即因為大群犛牛的進駐而又消失不見了。

  之後,經過將近兩個月的尋找,我們的社區監測員在山的另外一邊發現了他們。在這之後的第 11 天,2018 年的平安夜,兩隻小貓離開洞穴外出獨立,開始在這片土地上去書寫他們自己的故事。

  「衣」——個體與種群

  正如前面描述的,荒漠貓的皮毛並無如雪豹般顯著的花紋,麻褐色的皮毛似乎真的是為了藏身在沙漠裡單調的環境中。但是,荒漠貓這樣的皮毛在未經啃食的高原草甸中將是絕佳的偽裝。正因如此,荒漠貓的英文名稱也在後來變更為 Chinese Mountain Cat,字面意為「中國山貓」。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幼崽的性別與成長/供圖: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通過紅外相機的持續監測,我們得以分辨幼崽的性別,並了解到它們在野外狀態下完整的成長過程。

  2018 年 9 月 19 日,當小貓約四個月大小時,它們的體色相對較淺,而身體上的花紋也更加清晰,尾巴上黑環的數量也較成體更多,有 5 ~ 6 個;

  2018 年10 月,這時的小貓相比之前顏色明顯變深,且耳尖的簇毛也變得更加清晰;

  2018 年 12 月,當我們再次發現這個家庭時,小貓的體型和體色幾乎已經同大貓並無差別,身體上的花紋也變得如成年般若隱若現,尾部也同大貓一樣,只留有 3 ~ 4 個清晰的黑環。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荒漠貓個體識別的結果/供圖: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基於荒漠貓尾部獨特的黑色環紋與尾端,我們在嘉塘草原確定了至少 5 只荒漠貓個體的存在:繁殖家庭中的成年雌性、雌性幼崽、雄性幼崽、一隻其他的成年雌性和從未露面但一定存在的成年雄性。

  「食」——哺乳與捕獵

  在整個對於繁殖期的監測中,我們並不意外地記錄到許多次貓媽媽給小貓餵奶、帶鼠兔回來等有趣的影像。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荒漠貓雌性為幼崽哺乳/供圖: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首先,在給小貓餵奶時,荒漠貓並沒有像同域分布的貓科動物一樣,比如雪豹或兔猻,採取躺下餵奶的方式。反而,荒漠貓媽媽採取了一種謹慎的蹲坐的姿勢來給小貓哺乳。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小貓同食物玩耍/供圖: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當然,隨著小貓的成長,奶水已經不足以滿足小貓的需求。因此,在小貓還沒有斷奶時,便可以經常觀察到大貓帶著捕捉到的高原鼠兔來餵養小貓。當帶著食物回來時,倘若小貓藏在洞中,貓媽媽便會發出類似於家貓踩奶的「咕咕」聲來呼喚小貓。在聽到媽媽呼喚的聲音後,兩隻小貓便會瞬間從洞中出來,開始玩食物。

  等玩兒膩了,小貓便將獵物叼進洞中。所有的獵物結局都是如此,我們從來沒有見過荒漠貓在外面進食,食物的處理全部都是在洞中完成。

  「住」——洞穴和生境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發現的荒漠貓的五個洞穴 供圖: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除去上面提到的在 2018 年發現的三個洞穴以外,通過對一戶社區居民的訪談,我們還記錄到了另外兩個 2017年的荒漠貓洞穴。隨後,我們對全部 5個洞穴進行了觀察和測量,發現相同的是,每個洞穴只有一個入口,直徑從 29釐米至 41 釐米不等,平均直徑為 34.6釐米。

  Sanderson et al。 (2010) 曾 寫 道,荒漠貓喜歡使用在「草原或灌木覆蓋的山脈」的南坡上由「旱獺或狗獾挖掘但廢棄的洞穴」,而這一點,也在我們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

  「行」——探索與生存

  在萬餘段影像資料中,我們觀察到了無數從未有人了解的荒漠貓行為。

  總體而言,在小貓已經足夠大可以自己活動時,家庭都會選擇在晴朗的午後從洞中出來,慵懶地趴在洞口曬太陽。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無時無刻不在玩耍的荒漠貓幼崽 供圖: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當然,這樣好的天氣裡,讓小貓安安靜靜地趴在地上曬太陽可是絕對辦不到——幼崽好奇的天性讓他們抓緊了每一時刻,來探索周圍的環境。

  玩耍對於小貓而言其實並不僅僅只是純粹的娛樂,更重要的是,這是他們學習和了解世界,建立起同其賴以生存的家園間的聯繫的最為重要的方式。但是,當兩隻小貓醉心於探索這陌生的世界的時候,媽媽則要擔負起警戒的重任。

不在荒漠的荒漠貓

成年雌性驅逐來洞口襲擾的藏狐/供稿: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在兩隻自由自在和無憂無慮的幼崽面前,貓媽媽沒有一刻放鬆下來的神經幾乎是唯一能夠提醒我們他們來自於野外的標誌,而也正是貓媽媽的警戒,保證了小貓的自在探索和種群的持續繁衍。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當中,荒漠貓被列為易危物種(VU),原因是其「可能」較小的種群數量,「極可能」的棲息地破碎化,以及「潛在」的下降趨勢。這些描述中所有的「可能」都來自於信息的缺失,而這也正是這一物種面臨的現狀。

  野外調查、科學研究以及保護行動的不足像是橫亙在保護學家面前的三座大山,直接影響著這一青藏高原東部特有貓科動物生存狀況的維繫和改善。

  因此,當我們感嘆裸巖之上雪豹的神秘莫測,或笑謔亂石之中兔猻的呆萌可愛的時候,請不要忘記,在中國西部的曠野之中,還有荒漠貓,閃爍著如天空般湛藍的瞳孔,以及如火焰般搖曳的身軀。

相關焦點

  • 您了解荒漠貓嗎?不在荒漠在高山的它們長這樣
    ,荒漠貓被不斷地目擊與記錄。荒漠貓個體識別結果供圖: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基於荒漠貓尾部獨特的黑色環紋與尾端,我們在嘉塘草原確定了至少 5 只荒漠貓個體的存在:繁殖家庭中的成年雌性、雌性幼崽、雄性幼崽、一隻其他的成年雌性和從未露面但一定存在的成年雄性。
  • 青海湖拍到荒漠貓 荒漠貓被譽為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
    青海湖拍到荒漠貓 荒漠貓被譽為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時間:2019-12-17 12: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青海湖拍到荒漠貓 荒漠貓被譽為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13日披露,近日青海省海晏縣漁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青海湖巡湖過程中首次在該區域記錄到荒漠貓
  • 四川阿壩拍到荒漠貓
    資料顯示,荒漠貓是中國所有貓科動物中唯一的特有種(只在中國分布),並且和大熊貓一起,是中國僅有的兩種特有食肉動物。因為目擊記錄不多,迄今依然被認為是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劉先生說,這些特徵和自己以前看過荒漠貓的資料吻合。
  • 青海湖荒漠貓吸粉上億
    荒漠貓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中國特有的貓科動物,由於活動隱秘、種群數量較少,記錄有限,被譽為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記者了解到,近日,海晏縣漁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在轄區發現一隻神秘的貓科動物,工作人員用相機記錄拍攝後經專家確定這是一隻神秘的荒漠貓。消息一經發出,就被大量轉發,並登上新浪微博熱搜。
  • 「敦煌保護區首次拍到罕見的荒漠貓!」「騙人!這不就是家貓?」
    顏色和花紋荒漠貓的顏色不像普通橘貓那麼淺,更偏向粉一點的橘,而且荒漠貓身上的花紋既不是虎斑,也不是純色,是模擬沙漠地區地貌的一種細碎花紋。荒漠貓生活在海拔2800-4000米的地區,這些地區大多是草原、戈壁、荒漠地區。全世界只有中國和蒙古有荒漠貓的分布。荒漠貓的數量不多,估算目前在國內也只有萬隻左右。它們行動隱蔽,很難被發現,即便在野外被拍攝和目擊到的次數也相當少。
  • 三江源首次記錄到荒漠貓育幼行為
    紅外相機捕捉到的荒漠貓及其幼崽(央廣網發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供圖)央廣網玉樹10月31日消息(記者葛修遠)記者從民間組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獲悉,由該組織和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人民政府聯合開展的通天河沿生物多樣性監測和保護中,首次記錄到了中國特有貓科動物荒漠貓育幼的活動影像。
  • 罕見「荒漠貓」被發現,帶著貓仔在閒逛,如此規模實屬罕見
    這不又有一個罕見的物種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這是一種非常稀少的動物,那就是一種生活在荒漠中的貓咪,我們又稱它為荒漠貓,而且這次是荒漠貓全家出行,一隻母荒漠貓還有四隻小貓在一起散步,發現的地點在祁連山國家公園
  • 敦煌拍到荒漠貓,這隻貓和家貓有啥不一樣?
    近日,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人員在採集監測資料時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荒漠貓的照片和視頻。荒漠貓是我國特產動物,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地區,能大量消滅鼠類,有益於農、林、牧業,可作為觀賞動物。國內及世界動物園中,唯西寧動物園展出8隻。荒漠貓雖然也是貓科動物,不過跟我們常見的家貓可不一樣。最大的區別就是荒漠貓是國家保護動物,一般不允許我們當做寵物來養哦!
  • 敦煌西湖保護區首次拍到荒漠貓,荒漠貓就長這樣?
    荒漠貓,是全世界唯一的一種中國特產的貓科動物,也就是說,全世界,只有中國有這種貓!荒漠貓的別名是草貓,草猞猁,切唐匈布,分布在蒙古,四川,青海,甘肅一帶,這次拍到荒漠貓,是敦煌西湖保護區首次拍到荒漠貓,這次的拍攝,還拍到了野駱駝,金雕,猞猁,沙狐,刺蝟,鵝喉羚等野生動物。
  • 一隻受傷的荒漠貓門源街頭覓食被困
    一隻受傷的荒漠貓,被困在門源縣城。慶幸的是,這隻荒漠貓被好心的群眾發現並報警,及時趕到的森林民警將其送到西寧野生動物園救治。資料圖10月19日上午,門源回族自治縣浩門森林公安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報警:縣城珠峰賓館斜對面發現一隻受傷的野貓,但看上去又不像貓!接警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發現這隻受傷的野貓體形較大,前腿骨折,但精神狀態良好。
  • 驚悚片《絕命荒漠》上演血腥殘酷的「貓鼠遊戲」
    驚悚片《絕命荒漠》上演血腥殘酷的「貓鼠遊戲」 年的多倫多電影節上,一部名為《絕命荒漠》的電影正式與觀眾見面。
  • 遠離人類的荒漠貓,竟以這樣的方式出現,這種畫面太少見了
    在鏡頭當中,4隻幼小的荒漠貓依偎在一隻母貓身邊,他們悠閒的抻著懶腰散著步,怡然自得的樣子很是可愛。 荒漠貓於家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生活在城市當中,見慣了寵物貓的人類,是不是對荒漠貓的名字無比陌生?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荒漠貓與家貓都有哪些不同。
  • 遠離人類的荒漠貓,竟以這樣的方式出現,這種畫面太少見了
    在鏡頭當中,4隻幼小的荒漠貓依偎在一隻母貓身邊,他們悠閒的抻著懶腰散著步,怡然自得的樣子很是可愛。荒漠貓於家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生活在城市當中,見慣了寵物貓的人類,是不是對荒漠貓的名字無比陌生?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荒漠貓與家貓都有哪些不同。
  • 中國特產貓科動物荒漠貓,出現在敦煌,太萌了!
    近日,在敦煌的西湖保護地區,紅外攝像機拍到一個有趣的小東西,捕捉到了荒漠貓的身影。荒漠貓是啥貓?那可厲害了,荒漠貓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中國特產貓科動物,平常野外生存,大多活動範圍都是在荒漠中,且行蹤不定,很難找到它們的身影。
  • 我國唯一貓科特產——「荒漠貓」,被科學家拍到啦!
    你知道荒漠貓嗎?諾,就是這種有著藍色的眼眸、豐厚的絨毛;耳朵上掛著兩撮小長毛,松鼠般毛茸茸的尾巴上還套著四個圈兒的小傢伙…沒錯,它們就是我國特有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荒漠貓!其實,荒漠貓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中國特產的貓科動物。2007年,我國科學家在四川西部,拍到了世界上第一張野外荒漠貓的照片↓此後,科學家們雖然能偶爾捕捉到它們的身影,卻無法觀測到更多的生存蹤跡。2018年,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科研人員在三江源嘉塘草原上,意外發現了荒漠貓的三口之家,這才開啟了人類走近荒漠貓的大門!
  • 我國唯一貓科特產——「荒漠貓」,被科學家拍到啦
    你知道荒漠貓嗎?諾,就是這種有著藍色的眼眸、豐厚的絨毛;而且和大熊貓一一樣,荒漠貓也是我國特有的食肉動物!其實,荒漠貓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中國特產的貓科動物。2018年,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科研人員在三江源嘉塘草原上,意外發現了荒漠貓的三口之家,這才開啟了人類走近荒漠貓的大門!
  • 祁連山驚現神秘的「荒漠貓」,顏值呆萌卻敢吃毒蛇,兇猛不輸花豹
    祁連山驚現神秘的「荒漠貓」,顏值呆萌卻敢吃毒蛇,兇猛不輸花豹!貓咪是一種非常可愛的生物,溫順可愛,不過你聽說過荒漠貓嗎?祁連山驚現神秘的「荒漠貓」,顏值呆萌卻敢吃毒蛇,兇猛不輸花豹!據說荒漠貓是非常神秘的,因為到今天為止沒有拍到過它的清晰影像,甚至許多專家也都懷疑,這種貓咪已經滅絕了,不過攝像頭卻拍下了這珍貴的一幕。荒漠貓比家貓要大,在耳朵上方有一撮絨毛,和猞猁有些相像,所以又被稱為草猞猁,別看體型小但是兇猛程度一點都不輸花豹,爬樹、攀緣、伏擊、奔跑,能夠在短短幾秒鐘內就能夠輕鬆抓住獵物。
  • 國內特有的貓科動物,罕見的荒漠貓祁連山國家公園,且是五貓同框
    據介紹:這五隻荒漠貓是由一隻母荒漠貓和四隻幼崽組成,可以看到這隻母荒漠貓比較警惕,安靜地站在一旁站崗,其它四隻荒漠貓幼崽非常活潑好動,不斷地在打鬧玩耍,也許它們正在練習狩獵技巧。同時也是因為在荒漠貓的繁殖中,通常撫養成功的最多2~3隻,此次調查到一隻雌性荒漠貓能成功撫育4隻幼崽的情況實屬罕見。
  • 罕見的「荒漠貓」被拍到,帶著4隻貓仔閒逛,這種畫面太少見了
    根據報導,前段時間祁連山國家公園與北京大學聯合展開對荒漠貓生存狀況的調查,並且於近期公開了調查結果。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通過在野外布置紅外攝像機,捕捉到了荒漠貓的身影。在這次的調查中,有五隻荒漠貓一起出鏡了,其中一隻為母貓,其他四隻都是它的孩子,母貓帶著4仔閒逛,5隻荒漠貓一起出現實屬罕見。
  • 罕見的「荒漠貓」被拍到,帶著4隻貓仔閒逛,這種畫面太少見了
    荒漠貓的體色多為棕灰色或者沙黃色,身體的毛髮茂密而豐厚,生活十分有規律,白天幾乎躲在窩裡休息,到了傍晚時分開始外出活動,夜晚是它們活動的頻繁期。荒漠貓同樣以齧齒動物為食,除此之外它們還以鳥類、旱獺等小型動物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