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Bonnie Bao Eason Wang
正如品牌的logo一般,只要說到機車包,幾乎所有人都會想起 - 巴黎世家。
沒錯,這款絕對的經典「IT BAG」設計粗獷獨特,自2001年推出,就瞬間俘獲了整個時尚界的心。一時間各路明星、時尚達人們都紛紛入手,使得機車包變成了一種時尚經典的存在。
受益於機車包的爆火,巴黎世家重回巔峰,至今仍然作為潮流的風向標活躍在各大時尚舞臺。
巴黎世家,自1917年品牌創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期間隨著掌門人的更替,品牌影響力也是幾度沉浮。其中,以創始人Cristóbal Balenciaga先生的逝世對其影響最大。
如今的巴黎世家依然在時尚界佔有重要的一席,但近些年還是出現了不少槽點滿滿的設計。
究竟是什麼讓這個品牌一直被吐槽卻依然備受追捧呢?
小編近期有幸去參觀了巴黎世家位於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的紀念展,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在這裡找到答案。
展館並不大,一共分為兩層。第一層主要展出創始人Balenciaga本人生前的一些作品。
從12歲開始,來自西班牙的Balenciaga就投身於服裝的剪裁製作。10年後,他在西班牙的San Sebastian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工作室。在這之後的50年間,雖經歷戰亂,Balenciaga在法國還是開設了自己的時裝屋。不論如何變遷,他對待服裝認真謹慎的態度卻未曾改變。
他在服裝的設計細節和剪裁上精益求精,力求每個步驟都做到完美。也正因為如此,巴黎世家以及他的時裝屋一時間名聲大噪,並且賦予了高級定製服裝新的生命。
在Balenciaga的手中,高級定製可以誇張前衛,也可以高雅貼身,有時高雅與實用兩者也可兼而具之。
(身著信封裙的Alberta Tiburzi,1967)
歐洲的名宿們開始相繼指定Balenciaga為其定製服裝。
Balenciaga的定製服裝也開始不斷登上Vogue等時裝雜誌。
就這樣慢步,在昏暗的走廊中邊了解邊欣賞。被聚光燈所籠罩的一件件高級定製服裝,如他品牌的歷史一般在玻璃窗中播放。
駐足於每件展品前,或許是一件新款的大衣,或許是一種新式的面料,又或許是一件精緻高雅的紅裙。
但無論你面前是什麼,其實早已無關於專業了。除了了解他們的故事,讚嘆其精緻的針腳,更多的是腦海中浮現的關於Balenciaga大師為每件服裝精心製作瞬間的畫面。正是這樣的匠人精神才讓高定時裝變得如藝術品般的受人尊敬和追捧。
展館的二層則是Balenciaga大師身後對時尚行業的影響。
很多時尚巨匠都出自於他的門下,其中就包括Christian Dior(迪奧)和Hubert de Givenchy(紀梵希)。
(Hubert de Givenchy)
(Christian Dior)
Balenciaga先生在1968年關閉了他的時裝屋,直到1972年大師辭世。Balenciaga這個牌子也隨之沉睡了。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Balenciaga品牌是一位名叫 Jacques Bogart S.A. 的商人於1986年收購併開設的一條新的高級成衣線。
新的Balenciaga出品成衣、箱包、鞋履,以及香水配件系列,並數度更換設計師。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們最熟悉的來自於Nicolas Ghesquière設計的機車包了。
從機車包的誕生直到現在,Balenciaga這個名字就好似被賦予了新的生命,以更年輕化的時髦姿態引領著當今的潮流。
包括曾經入主的Alexander Wang和現在接手的創意總監即VETEMENTS創始人Demna Gvasalia,也都給Balenciaga帶來了更多充滿街頭感的新鮮血液。
(Alexander Wang+Balenciaga)
(Demna Gvasalia+Balenciaga)
在沒有了Balenciaga先生和他所專注的高級定製時裝後,Balenciaga更受年輕人的青睞,但也因過於前衛引來很多的質疑和吐槽。
到底現在的巴黎世家還會怎樣變換風格,還能走多遠?我們尚未可知。
又或許,Balenciaga的一眾設計師們也是想秉承Balenciaga先生的創新精神讓品牌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吧。
看完展覽,除了敬佩Balenciaga大師對於定製服裝的匠心外,更多的是反思: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尚社會中,我們對於潮流的追逐往往不會去過多的注重細節,而是尋求時髦的既視感,有時甚至有些盲從。那麼,像100年前Balenciaga先生所秉承的匠人精神,我們到底還剩下多少?
也許,匠人精神早已無關於時尚,無關乎行業,只關乎態度罷了。
用時尚點亮生活,喜歡就和我交個朋友吧。擁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