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戰國安「獨佔鰲頭」海報發後秒刪!不全是球迷諧音惹的禍》
戰前發海報,成了中超球隊的一種慣常性宣傳策略。
7月5日上午,廣州恆大也依照慣例,發布了周末客戰國安的海報,其主題為「獨佔鰲頭」四個大字。
這張海報的左側,「獨佔鰲頭」四字佔了極大篇幅,也非常顯眼;右側,則是一座綠玉鰲魚的浮雕,有一名恆大球員將鰲魚踩在腳下。
恆大此幅海報之寓意,顯然就是說,恆大要戰勝國安,繼續獨佔中超積分榜——事實上,它並無別的含義。
可是,網友們的評論,顯然就不再是那麼回事了。
不妨看看一些網友的評論吧:
「綠毛龜?這海報我服!」;
「獨佔鰲頭,鰲是大烏龜的意思,經典漂亮」;
「這份海報導出了全國球迷的心聲」
「要站在龜安的頭上麼?」
……
顯然,「國安」被一些球迷諧音為「龜安」,這早已流行於網上——當然,這有點不太文明,也就像恆大被有的球迷諧音笑罵為「猴大」一樣,當然不應提倡。
那麼,作為官方海報,被網友如此解讀,並與球迷對國安隊的嘲諷一詞——「龜安」,不幸暗合,在網絡的傳播下,顯然有點讓恆大有了其隊長「鄭智」諧音般的警覺,其趕緊予以秒刪,以免引發國安的誤會與不滿。
畢竟,國安被稱為「御林軍」,網友們可以一派胡言,但恆大的官方海報,卻不能給人產生誤解,否則,國安還真以為,這是故意暗含寓意,在嬉笑怒罵自己呢。
這也說明,中國的語言文字,以及圖畫,在使用時,可真得要小心了——漢語的多意性、歧義性,有時會產生要命的後果呢!比如,「清風不識字」,不是讓秀才掉頭了嗎?
「獨佔鰲頭」,是一個中國常用的成語。其來源,據稱是在科舉時代時,秀才狀元及第後,才能來到刻有巨鰲的皇宮殿前的石階上迎榜。
後來,這一成語,就比喻為佔首位,或第一名。比如,在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的楔子中,就有言:「殿前曾獻昇平策,獨佔鰲頭第一名。」
而鰲,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海裡的一種大龜或大鱉。傳說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又有傳說言:東海中有巨鰲,馱著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
在《淮南子·覽裡》中,說其是龜頭鯉魚尾的魚龍;另一種說法,是海裡的大龜;還有一種說法,是龍之九子的老大,相傳「龍生九子,鰲佔頭,為龍頭,龜身,麒麟尾」。
而恆大設計的這幅海報,顯然就是按「龍生九子,鰲佔頭,為龍頭,龜身,麒麟尾」的傳說而設計。
可是,這位恆大的設計師,幸虧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要知道,拿「龍」字做文章,且是恆大球員站在「鰲龍」之上,這要是擱在皇權時代,是不是後果會不堪設想呢?
看來,恆大秒刪「獨佔鰲頭」的主題海報,球迷的「諧音」嘲罵,並非是「罪魁禍首」,這也有恆大,怕將自己整成了不識字的清風之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