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藪貓成居家萌寵?上海動物園今年收容981隻野生動物,史上數量最多

2020-12-01 騰訊網

承擔上海90%左右動物收容救護任務的上海動物園,今年以來收到的野生動物史上最多,達到近千隻。

記者從園方獲悉,截至今年11月20日,共收容動物132種981隻,其中兩爬類61種718隻,鳥類56種218羽,獸類15種45隻。相比之下,去年收容動物的總數是29種328隻,今年的數字已經超過去年兩倍。

「以前收容較多的是蛇、龜等兩棲爬行類動物,還有天鵝、鸚鵡等鳥類,現在有不少狐狸、貉、貂等,甚至還出現豹貓、藪貓等兇猛動物。」 上海動物園動物繁育保護科負責人介紹,其中既有市民撿到送來的動物,也有執法機關罰沒的珍稀動物。

這些收容動物如今去了哪裡?城市裡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究竟為何會出現在居民身邊?動物收容救護現狀又如何?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到上海動物園一探究竟。

八成收容動物仍生活在動物園

「超過80%的收容動物,都生活在我們園裡呢,它們大多數並不具備在城市野外生存的能力。」 動物繁育保護科負責收容的年輕人張偉逸,對於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有著熱切的關注。

他帶著記者到園內各展區探望收容動物。兩爬館的海龜展區,除了原來展出的4隻「龐然大物」外,近日還多了一隻嬌小可愛的綠海龜,體重只有3公斤的它,是今年3月被市民送到這裡的。

「它剛來時只有2.4公斤,從背甲和體型來看,是一隻年幼的綠海龜。」飼養員很熟悉這隻小海龜,初來乍到時,它體況略差,遊泳歪歪扭扭的,只會漂浮在水面上而不會下潛。為了防止它被同類排斥欺負,飼養員們專門準備了一個小水缸,水位一開始很淺,再根據生長情況和體重增加而逐步上升。經過幾個月精心飼養,小海龜食慾逐漸增大,體重長到3公斤,並慢慢學會了遊泳和潛水。8月末,飼養員們決定把它放入大海龜池,如今它也能自如徜徉水中,過上了集體生活。

收容來的綠海龜

在食肉動物展區,收容來的豹貓和藪貓也安了家。豹貓生活區的環境仿佛野外森林,正在小木屋裡打盹的豹貓,看起來類似家貓,但一張開嘴便露出一排尖尖的獠牙,一臉兇相。飼養員說,豹貓生活在亞洲低海拔的森林中,它們性情兇猛,以野兔、鼠、小鹿、鳥為食,並不適合家養。今年8月底,松江區野生動物保護站送來一隻豹貓,據說它原來被人飼養在家裡,後來不想再要了便將它送到野保部門,最終被上海動物園收容。

豹貓一臉兇相

附近展區的藪 (sǒu) 貓也是類似情況,這種外表吸引人的貓科動物,擁有豹子的花紋和一對碩大的耳朵,同樣兇猛而不適合家養。在野外,它們可以幫助農民捕食蝗蟲和鼠類、很少獵殺家禽,在動物園裡,它們則被投餵生肉。藪貓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在野外已經瀕臨滅絕,因此極為珍稀。

被收容的藪貓

被收容的這隻藪貓,是公安部門、綠化市容部門等在聯合執法中查處的。據說,它曾經還是網紅,被人當作寵物養在家裡,還頻頻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出鏡,為主人吸引很多粉絲。就因為「出了名」,這隻藪貓才被有關部門發現並罰沒。如今這隻藪貓已完全適應了園養生活,每天準時等著飼養員餵食,並享受著溫暖舒適的環境。

園內偏僻一隅的隔離檢疫場,還住著不少尚未度過檢疫期的被收容動物。它們都會經歷一套收容程序——先要經過一個月檢驗檢疫,受傷的動物還會接受救護和治療。健康或者痊癒的野生動物,若是屬於上海本土的或能夠適應上海生存環境的,就會放歸放飛;如果無法在野外生存的,便養在園內進行風土馴化保護,有的還會和遊客見面。

它們為何距離我們越來越近

自2003年以來,上海動物園就開展了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從最初每年十幾隻,增加到如今的上百隻、近千隻。

為何今年被收容的動物這麼多?園方負責人表示,說明生態環境正在越變越好,許多出沒野外的動物在有植被、有溼地的城市裡都能生存,並且開始接近人類;同時,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也越來越強,更多非法出售野生動物行為因舉報而受到執法部門懲治。

今年以來,上海動物園接連收容9隻貉(hé)。它們都出沒於居民區附近,包括上海南站一帶、虹橋鎮某小區、青浦區某小區等。貉是上海土生土長的野生物種,晝伏夜出、食性雜。每年6月正是它們的繁殖產仔期,生了寶寶的成年貉便頻繁外出覓食,常常闖進不缺食物的居民區。有居民告訴園方工作人員,有些貉闖進居民家覓食,甚至與寵物狗寵物貓打架。疫情期間人們對於這類野生動物多了一份擔憂與恐慌,就會向專業部門求助。

工作人員正在對貉進行檢疫檢測

九十月候鳥遷徙期,本來行蹤隱秘的珍稀鳥類仙八色鶇,多次在上海的沿海林地被鳥類愛好者們看到。這段時間以來,上海動物園收容了3隻市民送來的仙八色鶇,其中兩隻並沒有受傷,或許是因為長途飛行而體力虛弱,在園內檢疫隊飼養一段時間後,被放歸到大自然。還有一隻左腳骨折的仙八色鶇傷勢嚴重,沒能被救活,收容後沒幾天就死去了。

市民撿到的仙八色鶇

記者了解到,被市民撿到並送到動物園的鳥兒中,有不少夜鷺、白鷺等上海本地鳥,它們或是受傷被人撿到,或是誤闖居民家中,這些鳥類接受救治後會被直接放生。還有不少鳥兒原來並不生活在上海,遷徙飛來後因為這裡食物豐富、環境宜人而長久住下,成為留鳥。

許多人還會自發救下被販賣的野生動物。今年七月,有一名遊客扛著很重的麻袋來到動物園,裡面裝著七八隻巨大烏龜。他看到有小販在街頭售賣這些烏龜,便以每隻500元的價格買下,送到動物園並問工作人員:「我是不是救下了保護動物?」兩爬館飼養員發現,儘管它們只是普通的中華草龜和中華花龜,但年歲都不小,於是將其全部收下。據說,今年有不少市民從攤販手裡買下各種龜類和蜥蜴,他們不要求任何回報,只希望用一己之力保護野生動物。

如今園養的不少蘇卡達陸龜都是收容來的

收容面臨壓力希望市民配合

儘量動物園對收容動物「來者不拒」,但其實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食物和場所,是最大的問題。」園方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鳥類和蛇龜類的居住密度已經較高,食肉動物每年還要花去一筆可觀的飼料費。

「我們收容的動物數量大、種類多,對動物保護技術力量要求也更高。」園方工作人員表示,如今的飼養員不僅要擔負飼養工作,還要進行科學研究、致力於提高動物福祉,近幾年來有關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比如市民飼養的以非法渠道從國外引進的野生動物,對於這些新品種該如何收容救護有一定難度,很多飼養員第一次接觸,還需要慢慢摸索飼養方法。

而市野生動物保護部門也表示,在收容救護的野生動物中,市民舉報、飼養逃逸、主人遺棄等人為因素已佔到一半左右。人們對也野生動物的這種需求,間接造成違法運輸野生保護動物入境、跨省市倒賣現象增多,這些經過非法交易的野生動物被查獲後很難以合法途徑回到原棲息地。目前的收容救護工作也正是為這類違法行為「兜底」,在有限環境中減小對野生動物的傷害。

對此,專業人士提醒,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無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繁殖的,只要沒有相關部門的批准,都是禁止個人買賣的。另外,寵物愛好者不要因獵奇心理購買異類寵物,大多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並不適合家養,飼養不當會造成動物死亡,一旦發生逃逸等情況,還可能造成生態破壞或危及他人安全。

而對於誤闖入人類生活領地的野生動物,上海動物園的建議則是:儘量減少幹擾。工作人員認為,若發現野鳥誤闖家中,建議不要驅趕,打開門窗讓其自行離開。市民如未發現野鳥有明顯受傷的情況,遠距離觀察即可,儘可能不做打擾。若傷勢較重,可聯繫相關林業部門進行救助。此外,若發現身邊出現野生動物,建議順其自然,不打擾、不餵食,若影響正常生活,可尋求林業部門和民警的幫助。

相關焦點

  • 野生藪貓成居家萌寵?上海動物園今年收容981隻野生動物,史上數量最...
    承擔上海90%左右動物收容救護任務的上海動物園,今年以來收到的野生動物史上最多,達到近千隻。  記者從園方獲悉,截至今年11月20日,共收容動物132種981隻,其中兩爬類61種718隻,鳥類56種218羽,獸類15種45隻。相比之下,去年收容動物的總數是29種328隻,今年的數字已經超過去年兩倍。  「以前收容較多的是蛇、龜等兩棲爬行類動物,還有天鵝、鸚鵡等鳥類,現在有不少狐狸、貉、貂等,甚至還出現豹貓、藪貓等兇猛動物。」
  • 上海動物園收容981隻野生動物 今年數量為歷年最多
    承擔上海90%左右動物收容救護任務的上海動物園,今年以來收容的野生動物為史上最多,達到近千隻。記者獲悉,截至今年11月20日,園方共收容動物132種981隻,其中兩爬類61種718隻,鳥類56種218羽,獸類15種45隻。
  • 上海動物園收容981隻野生動物 承擔上海九成動物收容救護任務
    承擔上海90%左右動物收容救護任務的上海動物園,今年以來收容的野生動物為史上最多,達到近千隻。
  • 上海動物園今年已收容野生動物60種241隻 它們生存現狀如何?
    世界環境日前夕,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第三檢察部環資辦案組部分成員會同上海鐵路運輸法院、上海市林業局、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事務中心走訪了上海最大的野生動物「收容所」——承擔上海市90%左右收容救護任務的上海動物園,實地探訪這些曾經「罰沒動物們」的生存現狀。
  • 藪貓、豹貓、綠鬣蜥……這些「動物園在逃寵物」,再可愛也別養!
    上海動物園最近嘆苦經:今年收到的野生動物達到了132種981隻,接近去年全年的3倍,創下了歷史新高,堪稱「爆倉」。■上海動物園「收容動物」綠海龜 圖片:上觀新聞這其中,有熱心市民在野外發現的受傷的野生動物,也不乏「猛寵愛好者」在家養的各種神奇動物。上海動物園作為承擔上海市90%左右收容救護任務的「野生動物收容所」,收容救助了一系列罰沒、棄養、受傷的小動物。
  • ...收容 蘇卡達 鄭建清 懶猴 救護 梅花鹿 動物園 猛禽 動物-上海...
    流浪黑耳鳶住上了「花園房」  在上海動物園的猛禽展區,一間寬敞明亮的露天園林式鳥舍是今年5月份建成開放的,裡面生活著金雕、兀鷲、草原雕等18隻猛禽,而最多的就是黑耳鳶,足足有10隻,全部都是救護收容進來的。
  • 上海鐵路法院、檢察院回訪涉案收容救助野生動物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陶韜 記者 江躍中)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上海鐵路運輸法院(以下簡稱「上鐵法院」)、檢察院共同舉辦「回訪涉案野生動物」主題活動,來到上海動物園看望涉案收容救助野生動物,並召開「上海動物園執法查獲類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交流會」。
  • 東莞首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站在香市動物園揭牌成立
    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共同使命。4月25日上午,東莞市首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站在東莞香市動物園正式揭牌成立,該動物園將成為全市野生動物避風港,市民若有收養或救助的野生動物,可以及時送達香市動物園。 今天上午,東莞市「野生動物救助保護」活動暨東莞市首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站授牌儀式在香市動物園舉行,活動由東莞市林業局主辦、東莞香市動物園承辦,東莞市林業局副調研員覃何貴
  • 疫情期間上海專人專車收容救護野生動物
    上海對於野生動物有沒有什麼監測的措施,在這方面如何加強防控?2月1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上海市文化旅遊局副局長張旗、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副局長唐家富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副局長唐家富表示,上海林業部門一直高度重視野生動物的疫源疫病監測防疫工作。
  • 懶猴、蜥蜴、白狐、梅花鹿……上海動物園收容的動物棄兒從何而來
    ……上海動物園飼養科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園方承擔著收容珍稀野生動物的職責,這幾年收容量越來越大。,上海野生動物保護站和各區保護站點送來的野生動物,公安局收繳的保護動物,以及市民撿到或者自己飼養後不要的動物。
  • 株洲市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在石峰公園揭牌
    株洲新聞網7月30日西門(記者 向胤蓉)7月30日上午,株洲市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在石峰公園動物園揭牌成立,這是我市首個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7月30日上午,株洲市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在石峰公園動物園揭牌成立。
  • 上海鱷龜夜鷺泛濫 已成動物園「霸客」
    原本野生的夜鷺,如今把動物園當成了家。 /採訪對象供圖  晨報記者 鬱文豔  「鱷龜、夜鷺等動物在上海的數量已偏多,為了生態系統健康、平衡,需控制數量。」「鱷龜不是保護動物,反而是一種兇猛的外來入侵物種,如果放生到本地河流裡,會吃掉大量魚蝦,破壞本地生態系統。一些市民發現路邊有人售賣鱷龜就會出資購買,然後打電話給我們希望進行救護。」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負責野生動物救護的霍克華表示,多年來,迫於「愛心」的壓力,動物園收容了不少鱷龜,有的重達20多斤。  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動物園還出現了收容鱷龜激增的情況,一個月內收容10多隻鱷龜。
  • 買賣「網紅貓」被判刑,專家:藪貓屬瀕危野生動物
    但是,藪貓並非家養寵物貓,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以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我國參照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管理。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三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交易藪貓的案件並當庭作出一審宣判,這是該院實行環境資源「三合一」審理後的首例涉及珍貴野生動物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 兩年收容救護3700餘只動物 野生動物有個暖暖的家
    ■編者按每年11月是山東省「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今年的主題為「關愛生命,拒食野味,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很多的野生動物被列入了禁食、禁養名錄,更多的野生動物被送到了德州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11月23日,記者走進德州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探訪德州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飼養員與野生動物的故事。
  • 上海241隻「罰沒動物」今年住進新家 檢察官呼籲: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近日,上海鐵路檢院會同上海鐵路運輸法院、上海市林業局、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事務中心走訪了上海最大的野生動物「收容所」——上海動物園,這裡承擔上海市90%左右收容救護任務。上海動物園已收容野生動物241隻「以前比較多的就是蛇、龜兩棲爬行動物,還有天鵝、鸚鵡等鳥類,現在還有狐狸、梅花鹿、獼猴等靈長類動物」,上海動物園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隨著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在全國展開,被罰沒的活體動物數量也隨著案件量攀升。
  • 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成立
    株洲日報記者 李軍通訊員/王密 劉坤鳳株洲日報訊 7月30日,株洲市首個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在石峰公園動物園揭牌成立。今後,市民若發現因迷途、受傷、病弱等原因亟需救助的陸生野生動物,可撥打電話28331058,或直接將其送到株洲市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進行救助。石峰公園動物園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經驗和專業技術及場所。2018年,該園用近一年時間完成了基礎配套設施、動物館舍改造,為進一步收容救護陸生野生動物創造了條件。
  • 迫於「愛心」收容鱷龜 動物園:不是每種都要保護
    「鱷龜、夜鷺等動物在上海的數量已偏多,為了生態系統健康、平衡,需控制數量。」記者從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獲悉,近年隨著市民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參與野生動物救護的市民越來越多。「鱷龜不是保護動物,反而是一種兇猛的外來入侵物種,如果放生到本地河流裡,會吃掉大量魚蝦,破壞本地生態系統。一些市民發現路邊有人售賣鱷龜就會出資購買,然後打電話給我們希望進行救護。」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負責野生動物救護的霍克華表示,多年來,迫於「愛心」的壓力,動物園收容了不少鱷龜,有的重達20多斤。
  • 長沙首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掛牌
    華聲在線4月2日訊 今日上午,長沙市第39屆「愛鳥周」活動啟動暨長沙市首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授牌儀式在長沙生態動物園舉行。今後,市民如發現因迷途、受傷、病弱等原因亟需救助的野生動物,可撥打熱線86905999,或將野生動物送至長沙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進行救助。
  • 滬上這個公園繁育了四百多頭獐,給受傷野生動物提供了康復站
    在位於上海浦東外環林帶的華夏公園內,有一處專門救助受傷野生動物的家,多年來救助收容了市民發現或從其他渠道而來的野生動物。不僅如此,這裡還是上海本土物種獐種群恢復的試驗地,至今已累計繁育超過400頭獐。11月2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林業局獲悉,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野生動物受到了市民的高度關注,全市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量同比往年大幅上升,其中這些野生動物送來華夏公園的數量也大大增加。僅今年上半年,這裡就收容救護了野生動物43次,共82隻。
  • 我省有15家野生動物收容機構
    4月9日,幫忙記者接到欒川縣農民張順的諮詢電話:「如果遇到流浪的野生動物該送到哪兒?」為此,4月10日,記者來到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諮詢了相關工作人員。    該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初,我省已向社會公布了15家省市級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