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三十而立,作為32歲的你,無一技之長卻從銀行離職了,實在是人生的一大路口。
首先,在目前的社會現實之下,從銀行辭職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你是因為那麼潮流的衝擊才辭職的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銀行裁員成了社會最關注的事情之一,而從銀行離職則成了網絡的一種狂歡。
2017年上半年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4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共減員7618人。4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半年減少員工1458人、915人、5164人和144人。2018年上半年,四大行員工數與2017年底相比,減少已超過2.6萬人。2015年至2018年6月底,四大行員工裁員數量高達7萬。此外,四大行的勞務派遣用工也在大幅縮減。
2019年上半年,國內15家上市銀行(6家國有大行、9家全國性股份行),除了浙商銀行和浦發銀行外,其他13家銀行都在減員,減員總數達到4.24萬人,其中國有6大行(工、農、中、建、交、郵儲)的減員數為3.49萬人,佔減員總數的80%以上。
中國的銀行業是如此,世界銀行業更是如此。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全球銀行業2020年宣布的裁員總數已經達到63785人。截止第二季度末,花旗僱員總數約為20.4萬。2019年全行業裁員近8萬,是2015年以來最大規模,而2020年看起來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與裁員相適應的是,是銀行員工的離職潮,雖然在現實中感覺並不強烈,但在網絡上卻已經蠢蠢欲動,大有不辭職不顯示自己英雄氣概之勢。
有朋友問,為什麼現在銀行業有那麼多的人辭職?難道銀行業真的是沒有什麼發展前景了嗎?是銀行業衰落了嗎?銀行業辭職、銀行業裁員、銀行營業網點關門,如此的新聞充斥各種媒體的顯要位置。
經常有朋友問,從銀行辭職還能幹什麼?開始遇到這樣的問題時著實嚇了一跳。原因在於這個問題可能涉及到很多人,也可能是很多人經常會觸及到的問題,同時更是一個觸及很多人靈魂深處的問題。
經常看到關於銀行員工是不是應該辭職的問題,特別是一些中青年諮詢要不要從銀行辭職,好像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壓力大可以通過辭職就可以解決。那些所謂的要從銀行辭職的人,要不就是喊一喊,證明自己還在銀行工作;要不就是喊完之後停幾個月的工作,證明自己還有對並不喜歡的銀行工作辭職的勇氣。然後調整好心情再回到銀行的工作崗位繼續喊:我要辭職。
這裡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些在疫情發生前就從銀行辭職了的人如今後悔了嗎?
其次,無一技之長為什麼要從銀行離職呢?在沒有想清楚自己要幹什麼?自己未來應該做什麼時,為什麼要辭職呢?
朋友問我,以前在銀行工作,由於各種原因辭職離開了銀行。現在後悔了想回到銀行,應該怎麼辦呢?
我告訴這位朋友,銀行的人辭職離開銀行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很多人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從銀行辭職,有的人認為在銀行沒有發揮自己的才能,有的人認為在銀行沒有受到重視,有的人則是面臨各種誘惑而離職,還有的人認為銀行在走下坡路甚至認為銀行已經沒有未來而趕在銀行的大船沉沒之前上岸。你是什麼原因辭職的呢?
凡事預則立,辭職以後準備做什麼?能做什麼呢?這是辭職前的必然準備,而你卻說沒有任何一技之長而辭職,那你辭職以後能做什麼呢?
麒鑑曾經在銀行的南方某城市分行工作時,有的手下提出辭職,我問他為什麼辭職?他回答太累了,要休息。開始我還不相信,以為是找到了工作單位才辭職,後來發現還真的不是,就是要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工作。在招聘時也經常遇到一些以前在其他銀行辭職甚至辭職過兩三次的人來應聘,問到緣由也都是累了就辭職不幹了,休息夠了、玩夠了要出來掙錢養家了。
特別是近幾年來,銀行業的經營管理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也遇到了以前沒有遇到的問題,一些銀行人員從銀行離職也是正常的現象。同時,我們過去強調幹一行愛一行,實際上往往是幹一行煩一行,因為做每一個行業都有其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因此在銀行時經常會遇到一些人說要辭職離開銀行,也確實有一些人辭職離開了銀行。
整體而言,你的辭職是非常草率的,沒有很好地評估自己、沒有想好自己未來的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就冒冒然辭職了事,說明你根本不了解社會、更不了解就業的現實,一味地覺得自己在銀行工作的艱難和不如意,以為離開銀行所有的煩惱都不存在了,結果可能會跳入更大的煩惱漩渦,甚至難以自拔。
其三,如今面臨已經辭職以後的結果,應該學會轉彎和低頭?
從銀行離職走入社會,也許才發現社會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個樣子,那種「此處不養爺,自有留爺處」的豪邁只剩下空洞的口號,「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所以才引發那麼多的人敬仰和推崇,人總是對自己無法達到的事情羨慕,不知道自己也曾經是別人羨慕的目標,這可能就是一種職場和人生的「圍城」:城裡的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但無論是出去和進來卻都是不容易的。
當今之計如何?應該如何開始新的職場人生呢?學會轉彎和低頭才能開啟新的人生:
一是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要太在意收入水平。
如果你有找新的工作目標,就不要太在意收入水平,不要拿以前的收入水平要求現在所有的工作,殊不知道的是,2020年企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出爐,其中本來受人關注的金融服務人員整體收入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人社部最近發布的這份分職業中類企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從工資價位高位數進行比較,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的工資價位高位數工資水平排在第一位,年平均工資水平為24.9萬元;金融服務人員工資價位高位數排在第二位,年工資平均水平為22.57萬元;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人員等排在第三位,年平均工資水平為17.28萬元。除了高位數金融服務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處於第二高位以外,金融服務人員在其他分位的工資水平均為最高,高於其他職業,再次向人們詮釋了什麼是好的職業?因此你如果以你在銀行的收入去找自己喜歡的工作是非常困難的。
只能放下收入目標而找自己喜歡的工作。有的人喜歡做律師,但收入下降了很多;有的人喜歡做公務員,也需要進行考試並做好收入下降的準備;有的人想做科研但要具備科研的能力。
二是如果再找自己熟悉的工作,建議仍然可以考慮回歸銀行機構。
雖然離開了這家銀行,但目前銀行機構眾多,你當然可以再通過去其他銀行機構重新就業。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本來以為大家都在說銀行不好,銀行可能會好進了,平常也覺得一些大學生和研究生已經不想去銀行工作了,在一些網絡媒體上也經常看到所謂的985、211的本碩已經對銀行毫無興趣了。但現實是經歷了幾場筆試和面試之後才發現,應聘銀行的大學生仍然是高手雲集,更是匯集了很多名校的本碩,感覺網絡說法和現實狀況相差太遠。不是說銀行的工作不香了嗎?為什麼面對大量的對銀行唱衰,還有那麼多的人搶著進銀行?可見,銀行仍然是人們關注和希望從事的好工作。如果你有能力和水平,已經具備了工作經驗,銀行還是願意接收這樣的員工的。對於你來說,當然要調整自己的思路和以前的工作狀態,踏踏實實地努力把工作做好。
三是如果你不願意回到以前的工作,你只能提高和充實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更合適的工作。
如果說你實在不希望回歸銀行業的工作,那麼,你應該先是對自己做個評估,明確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未來希望做什麼?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畢竟是有限的,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去做可能差異較大;其次是明確目標以後堅定不移地按照這個目標去努力,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必須努力去做;最後當然是要從學習、學徒、深造等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如再去學個學位、上個技校、考取個律師證、CFA證書等,全方位地提升自己,迎接自己的職場挑戰。
職場是個技術活,同時也是一個人生的選擇,辭職不容易,關鍵是你自己要做什麼?(麒鑑)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