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楊坤因為在線diss《驚雷》一直爭議不斷。最初在直播間的時候,楊坤曾這樣表達自己的看法:「一聲驚雷把他劈醒了,真的是驚雷啊,要歌沒歌,要旋律沒旋律,神馬東西!」。
隨著這一事件的發酵,楊坤再一次通過視頻表達了自己對《驚雷》的看法,「咖啡我喜歡,大蒜我也喜歡,但是《驚雷》就算了」。4月17日,楊坤在直播間再一次提到《驚雷》但這個時候,《驚雷》已經不是重點。
在直播的時候,楊坤的臉上有微微的醉意,在直播間楊坤再一次大膽的評論了天王劉德華,稱其主業是演員,副業才是歌手。同時楊坤還忘解釋一番,以免造成誤會。但正是因為有網友認為楊坤在黑劉德華,所以很多人認為楊坤目中無人。在《驚雷》這件事上原本很多人是支持楊坤的,因為楊坤評價劉德華的個別言論讓很多人站在了《驚雷》這一邊,甚至有人說楊坤太過狂傲,畢竟喜歡《驚雷》的人很多。
拋開楊坤評論天王劉德華的言論,我們只看楊坤diss《驚雷》這件事,我個人認為楊坤不是狂傲,他不被一些人理解,只是他背後的故事已經被往事塵封,所以給大家造成了誤會。
曾經在網上流傳過這樣一句話:「苦不苦累不累想想楊坤老前輩」,雖然這句網絡語帶有明顯的調侃的語氣,但是也確實說出了楊坤的曾經和過去。
如果說有人曾搬家50多次,我們很多人可能都不會相信,但是曾經因為生活所迫,這件事楊坤的身上就是現實,在成為職業音樂人之前,楊坤曾從事過很多職業,電工、鉚工和焊工以及夜總會的駐唱歌手楊坤都做過,正是因為從事了諸多職業才讓他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所以他的歌聲裡充滿了煙火味和時代氣息,有很強的感染力,也很容易讓聽眾與之共情。
舉個例子,楊坤曾與黃渤合唱了一首《大叔也不錯》,歌詞是這樣的:「被孤獨往死裡踹,越踹我越不躲,老天爺早安排,我也不去強迫,有些老花的角膜,看人生更清澈,推窗對明月高歌,活得就像武俠小說。」看過歌詞,在配上歌曲的主旋律,讓聽得人很容易與此產生共情,能得到一些歌曲和音樂以外的東西,這一點在楊坤看來才應該是音樂該有的樣子。
楊坤直播的時候,也曾提到過當下大火的一首歌曲《少年》,在直播間楊坤毫不掩飾的說這首歌曲太好了,他能感覺到歌曲意外的東西,確實聽到這首歌的人,很多人都能想到自己,想到曾經的那個少年,甚至有人閒來無事也願意哼唱,這是音樂的感染力。與《少年》類似的還有金志文的《遠走高飛》,楊坤也曾公開表示過這首歌讓他能聽到歌曲以外的東西,能走進歌者的內心世界和歌曲裡傳達的故事。
其實從楊坤對一個歌手以及大火的幾首歌曲的點評就可以看出,在楊坤看來,一首歌曲不僅僅要帶給聽眾這首歌裡的東西,還要傳達出歌曲以外的東西,這才是好的音樂作品。如果用這個眼光和角度去看待《驚雷》,楊坤說的並沒有錯,《驚雷》除了壓了韻腳意外,無論是整首歌曲的意境還是內容,全無亮點或者說根本就沒有。
但是我們在看楊坤的歌曲,幾乎每一首歌的背後,都有它的故事和事件的打磨,如果有去過楊坤演唱會現場的網友應該知道,整個現場是十分震撼的,他的歌曲有感染力也容易帶動聽眾。
楊坤從1994年正式進入演藝圈一路走來,他的歌聲裡融入了歲月的滄桑,帶著些許沙啞的磁性聲音是對歲月最好的證明以及個人經歷最完美的詮釋。所以在楊坤的眼裡,音樂傳達的不僅僅是歌聲,還有很多超出音樂的東西,就是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和對歲月的反思,因而在《驚雷》這件事上,楊坤在線diss被很多人認為是狂傲。
其實那不是楊坤狂傲,只是我們與他眼中的音樂還有距離。
「您的點讚,評論,轉發,關注就是對我寫作最大的鼓勵,謝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