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2021-01-11 高考網

  區域地理知識點有哪些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 1、七大洲 1)

  世界海陸分布:陸地佔 29%,海洋佔 71% 2) 大陸:亞歐(最大) 、非洲、北美、南美、南極、澳大利亞六塊大陸 3) 島嶼:面積較小的陸地 格陵蘭島-世界最大 4)

  群島:馬來群島-世界最大 5) 半島:陸地伸進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島-世界最大 概念:大陸及其附近的島嶼 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東半球 分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極洲跨東西半球 亞、歐—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 界線

  南、北美——巴拿馬運河亞、北美——白令海峽 南美、南極——德雷克海峽 歐、非——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 大洲面積: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4400 3000 2400 1800 1400 1000 900 (萬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南極洲 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極洲 大洋洲 歐洲 大洲

  2350 950 750 700 600 350 340 (米) 世界上跨大洲的國家:1.

  歐、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喬治亞、亞塞拜然、土耳其 2. 大、亞:印度尼西亞3. 非、亞:埃及(西奈半島) 4. 南北美:巴拿馬 5.

  歐、北美:丹麥(格陵蘭島) 6. 大洋洲、北美洲:美國(夏威夷)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陸有:亞歐大陸、北美大陸 大洲有:歐洲、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陸有: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

  大洲有:南極洲 跨南北半球的大陸有:非洲大陸、南美大陸

  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 全部在東半球的大陸有: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 大洲有:非洲、

  全部在西半球的大陸有:北美大陸、南美大陸

  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 跨東西半球的大陸有:亞歐大陸、南極大陸

  大洲有:亞洲、歐洲、大洋洲、南極洲 2、大洋 ①面積排序(萬平方千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②平均深度(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③大洋分界: 太平洋與大西洋:巴拿馬運河——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火地島南端合恩角西經 67 度經線)—— 南極半島

  太平洋與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東經 146 度經線 太平洋與北冰洋:白令海峽 大西洋與印度洋:蘇伊士運河——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東經 20

  度經線 大西洋與北冰洋:丹麥海峽 ④大洋中部經線: 太平洋——180 度經線 大西洋——西經 20 度經線 印度洋——東經 80 度經線 北冰洋——跨 360

  度經度二、各大洲的氣候特點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徵

  ①氣候覆雜多樣(南北所跨緯度和東西所跨經度,各大洲中最廣,因此地面受熱 狀況和乾濕程度,各地差異很大)②季風氣候顯著 亞洲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巨大的面積和完整的大陸輪廓,一方面使亞洲具有廣大的 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促成了大陸性和乾燥性氣候範圍的廣大;另一方面,冬夏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

  ①乾燥(a 南北回歸線橫穿大陸的南部和北部;b

  海岸線平直,缺少深入內陸的 港灣,減少了海洋的影響;c 東北部緊鄰亞洲大陸乾燥區,從那吹來的東北信風 非洲 性質乾燥)②暖熱(a

  緯度位置決定了太陽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陽輻射量多;b 乾燥地區廣,空氣透明度高;c 相當大地區處於背風位置,加強了高溫的程度) ③氣候南北對應

  ①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沒有熱帶氣候的大洲

  ②溫帶氣候佔絕對優勢 (a 緯度位 置決定 36°N-71°N;b 大陸輪廓,以南歐為底邊略呈三角形,縮小了寒冷北冰洋 歐洲 影響的範圍)③海洋性顯著(a 西風帶;b

  大陸輪廓破碎,各地距海近;c 山脈東 西走向;d 北大西洋暖流+三角形的大陸輪廓,使海洋性氣候分布範圍廣,西北

  歐沿海地區成為同緯度冬季最溫和的地區)

  ①溫帶大陸性氣候佔優勢(大陸形狀北寬南窄,其中 50°N-70°N 最寬,所以溫 北美洲 帶氣候佔優勢,熱帶氣候縮減)②氣候類型多樣(北美大陸南北延伸很廣,地面

  受熱狀況有很大差異,幾乎穿越了北半球除熱帶以外的所有氣候帶)

  ①溫暖溼潤,以夏雨為主(由於多雨面積廣,乾旱沙漠區面積相應狹小,它在南 美大陸所佔的比率在具有沙漠的各洲之中是最小的)②熱帶氣候為主(大陸北寬 南窄,略呈三角形,5°S

  附近最寬廣,使得熱帶氣候佔優勢。同時南回歸線以南 南美洲 大陸緊縮,52°S 已近尾閭,使亞熱帶、溫帶氣候大大局限,且缺乏水平地帶的亞 寒帶、寒帶氣候)③氣候類型結構的獨特性(大陸東西兩側同緯度地區氣候類型 截然相反)

  ①乾旱區面積大(山地偏居大陸東岸,阻礙太平洋暖溼氣流西進,廣大內陸地區 因此乾燥)②降水分布呈半環狀(地形單調,無氣候障礙,使中西部氣候類型漸 大洋洲

  變)③普遍暖熱(大陸輪廓東西寬、南北窄,增加了副高控制的面積且南北各地 受熱狀況差異小) 南極洲

  烈風、暴雪和酷寒的極地氣候 三、世界主要河流湖泊

  洲名 河名 注入海洋 發源地 主要地形 鄂畢河 蒙古高原北部, 以春季的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河流結冰期長。常 葉尼塞河 北冰洋

  西伯利亞南部山 在河流下遊形成凌汛 勒拿河 地 以降水補給為主,受季風影響較大。以秦嶺—淮 黑龍江 亞洲中部的高原 河為界,界南河流水量豐富,徑流季節變化小, 黃河

  太平洋 和山地 含沙量小,無結冰期;界北河流徑流季節變化大, 長江 含沙量大,有結冰期 薩爾溫 亞洲 江、伊洛 東南亞和南亞的 東南亞和南亞的河流都以降水補給為主, 受熱帶 瓦底江、

  河流都源於青藏 季風影響,水位變化很大。西亞的河流,流經幹 恆河、底 印度洋 高原。西亞的河 燥地區,水量不大,屬於融雪和雨水補給的河流, 格裡斯 流源於亞美尼亞

  春季水位最高,夏季水位低 河、幼發 高原 拉底河 阿姆河 內陸沙漠 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季河流徑流量最大,冬 錫爾河 亞洲中部的高山 或湖泊 季最小,是流經區灌溉農業的主要水源 塔裡木河 東非高原,青尼 世界最長的河流(6600km) ,白尼羅河水量穩 非洲 尼羅河

  地中海 羅河源於埃塞俄 定,青尼羅河水量變化大,夏季河水大增,造成 比亞高原 尼羅河定期泛濫 上、下遊在熱帶雨林區,水量較大;中遊在沙漠 尼日河 幾內亞灣

  西非高原 地帶,水量較小 薩伊河 大小支流都處在熱帶雨林區,水量大,富水能, 大西洋 尚比亞北部高原 (剛果河) 是世界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 隆達-加丹加高 贊比西河 印度洋

  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水量有季節變化 原 伏爾加河 黑海 東歐平原西部 歐洲最長的河流,在俄羅斯水運中佔重要地位 歐洲 萊茵河 大西洋

  阿爾卑斯山開發較充分,兩岸居民點和工業城市密集 多瑙河 黑海阿爾卑斯山水力資源豐富,以鐵門電站著名 聖勞倫斯 大西洋 安大略湖 是五大湖的出水道,水位穩定 北美 河 洲 密西西比

  以春季融水和降水補給為主,航運價值大,有運 墨西哥灣 美國北部 河 河同五大湖相連 南美 以降水補給為主,流域面積和流量均居世界首 亞馬孫河 大西洋 安第斯山脈

  洲 位,航運便利 大洋 澳大利亞大分水 墨累河 印度洋 雨季河水暴漲,枯水期常有斷流現象 洲 嶺西側 四、世界的自然資源 資源類型 世 界 分 布

  1、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居世界前 6 位。 土地資源 2、世界土地資源破壞嚴重的原因:①遭受水蝕、風蝕和沙漠侵吞;②土地利用中 的次生鹽鹼化問題;③由於人口的增長和城市、鄉村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築用地不 斷增多,大量侵佔了耕地。

  1、現存的森林主要有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

  和幾內亞灣沿岸、東南亞馬來群島)和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部和 森林 北美大陸北部,其中俄羅斯的面積最大) 。 資源 2、森林資源的環境效益:淨化空氣、吸菸滯塵;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保護農田;調節氣候,減弱噪聲,美化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棲地等。 1、主要類型:熱帶草原、溫帶草原、高山草甸、河漫灘草甸等。 生

  2、分布:熱帶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代表樹種波巴布樹,又叫猴麵包樹) 、南美 草場 洲(代表樹種紡錘樹)和澳大利亞大陸(代表樹種金合歡樹) ;溫帶草原主要在亞 物

  資源 歐大陸和南北美洲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資

  3、世界草場資源豐富的國家有:中國、阿根廷、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 源

  斯、蒙古等。 1、橡膠樹、可可、金雞納等熱帶經濟作物原產於南美洲;南美洲特有的動物有樹 野生 獺、捲尾猴、大食蟻獸、犰狳、巨嘴鳥等。

  2、非洲是咖啡、棗椰樹、油棕和香蕉等的故鄉。 動植

  3、大洋洲特有的動物有:澳大利亞的袋鼠、鴨嘴獸、鴯鶓等;紐西蘭的幾維鳥; 物 紐幾內亞島的食火雞、極樂鳥等。

  4、企鵝、磷蝦、鯨等主要生活在南極洲。 1、世界上用途廣、產值大的非能源礦產有鐵、鎳、銅、鋅、磷、鋁土、黃金、錫、 基本

  錳、鉛等。 特點 2、世界上的礦產資源的分布和開採主要在發展中國家,而消費量最多的是發達國 家。

  1、主要分布在俄羅斯、中國、巴西、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等國。 2、歐洲有庫爾斯克鐵礦(俄羅斯) 、洛林鐵礦(法國)、基律納鐵礦(瑞典)和英 鐵礦

  國奔寧山脈附近的鐵;美國的鐵礦主要分布在五大湖西部; 印度的鐵礦主要集中在 德幹高原的東北部。 礦

  1、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帶:①世界最大煤帶是在亞歐大陸中部,從我國華北向西經 產 新疆、橫貫中亞和歐洲大陸,直到英國;②北美大陸的美國和加拿大;③南半球的 資 澳大利亞和南非。 煤 2、歐洲的主要煤礦有:俄羅斯的庫茲巴斯煤田,烏克蘭的頓巴斯煤田,德國的魯 源 爾煤田,英國的奔寧山脈。 3、美國的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亞山脈附近。 石油

  七大儲油區:中東波斯灣(世界最大石油儲藏區、生產區、出口區),拉丁美洲(墨 天然 西哥、委內瑞拉等),非洲(北非撒哈拉沙漠和幾內亞灣沿岸),俄羅斯,亞洲(東

  南亞、中國),北美(美國、加拿大),西歐(北海地區的英國和挪威)。 氣 1、南非的黃金(產量、出口量居世界第 1),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金剛石(產量世界 其他 ,幾內亞的鋁土,尚比亞的銅。 第 1) 礦產 2、智利的銅和硝石,秘魯的銅,蓋亞那的鋁土。

  世界四大漁場: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的交匯處)、北海漁場(北大西 海 生物

  洋暖流與東格陵蘭寒流交匯處)、紐芬蘭漁場(墨西哥灣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流交匯 洋 資源 、秘魯漁場(上升流處) 處) 。 世界居民和國家 1、世界的人口 (1)增長特點:速度加快,地區差異

  (2)分布及原因: 分布地區 分布規律 分布原因 人 口 稠 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及 北半球中、低緯近海 平原面積廣闊,氣候溫暖 密地區 北美東北部 地帶

  溼潤,農業歷史悠久,交 通、城市發達 人 口 稀 苔原帶、冰原帶、亞寒帶 緯度高,氣溫低,赤 自然條件惡劣,開發程度 少地區 針葉林、熱帶雨林帶、沙

  道附近溼熱,沙漠地 低 漠地帶、高原和山區 區乾旱,山區地勢高 (3)人口問題 A 增長過快——生態方面:森林減少,草原破壞,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會方面:糧食不足,醫療、衛生、教育、交通、住房、就業等困難。 B 停止或負增長:勞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齡化問題。 解決人口問題的正確途徑和目標:

  途徑:控制人口數量,實行有計劃地生育。 目標: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4)人口向城市遷移帶來的問題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準之一

  發達國家 70%以上,發展中國家 30%左右。 問題:環境汙染、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綠地面積少等。 2、人種、民族、語言、宗教 (1)人種:黃、白、黑 人種

  主要分布地區 白種人 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黃種人 亞洲東部、東南部、北部,美洲部分地區 黑種人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注意〕印第安人、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均屬於黃種人。 (2)民族:世界近 2000 個,人數最多漢族。 (3)語言:世界上共有 2000

  多種語言,有的有文字,有的無文字 語言 說明 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

  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中國、東南亞等 英語

  使用較廣的語言 英國、美國、加拿大等 俄語

  國際上的重要語言 俄羅斯等 法語

  國際交往中重要語言 法國等 西班牙語 取代了當地的語言 西班牙、拉丁美洲等 阿拉伯語 國際上的語言 西亞、北非等 (4)宗教 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區

  基督教 歐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廣。

  伊斯蘭教 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東部(教徒稱穆斯林) 佛教 亞洲東部和東南部 東亞〔讀圖識記〕1.五國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 位置範圍 位置 緯度位置:絕大部分在北溫帶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臨海國:中國(首都北京) 範圍

  內陸國:蒙古(首都烏蘭巴託)——第二大內陸國(第一為哈薩克斯坦) ,韓國(首都首爾) 半島國:朝鮮(首都平壤) 島國:日本(首都東京) ⑵ 地形、河流

  地勢西高東低(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線曲折,多半島(朝鮮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島嶼(日本四島、臺灣島等) ⑶

  氣候: ①東部沿海地區季風氣候顯著 東亞季風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

  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比較:

  最冷月均溫>0℃、年降水量 800mm 分布上;分布界線:秦嶺—準河一線 為什麼東亞季風氣候顯著? 主要是海陸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陸,面臨最大海洋 → 冬夏海陸溫差大 →

  冬季西伯利亞為高壓、海洋為低壓;夏季亞洲為低壓、海洋為高壓 → 冬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 ②西北內陸地區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距海遠,地形閉塞,地勢高,不受或很少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的影響,降水少,氣候乾燥,氣溫的年較差和日較差都很大,大陸性強烈,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於我國西北地區、蒙古等地。 ⑷

  人口和經濟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種:黃色人種 民族:漢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鮮族等 ⑸ 沿海與內陸的差異:自然環境方面、人口方面、經濟方面

  東部沿海地區:自然條件優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氣候溫暖溼潤,利於農業發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歷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現已出現很多工農業發達的地區,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蠶絲、茶葉的產地。日本是世界的工業大國、現代工業發達的國家,此外韓國、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臺灣省、香港地區等經濟發達區和新興工業區不斷形成。

  西部內陸地區由於自然條件較差,人口稀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但這裡天然草原廣闊,礦產資源豐富,畜牧業和畜產品加工業在經濟中佔一定地位,礦產資源也正在開發利用之中,經濟發展前景很可觀。蒙古地廣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鮮半島的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森林、礦產資源豐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很大成績。半島南部為韓國,經濟以汽車、電子、服裝等製造業為主,進出口貿易發達。蒙古的畜牧業佔重要地位。日本為現代工業發達的國家。中國是工農業迅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

  日本〔讀圖識記〕1.四大島、日本海、瀨戶內海、北方四島;2.緯度(300N—450N);3.關東平原、富士山;

  4.札幌、函館、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福山、北九州 ⑴ 自然地理特徵 ①東亞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

  2

  學好區域地理的方法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明確區域地理具體指什麼,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所謂區域地理就是把世界劃分出若干的地域空間,我們把它稱為區域,研究劃分出的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等地理信息的內容,我們就稱為區域地理。在高中階段區域地理主要內容有兩大塊,一塊是世界地理,一塊是中國地理。

  知識框架

  無論是哪個區域的學習,基本框架是基本相似的,即每個區域我們都要首先學習地理位置和範圍,然後學自然地理特徵,最後是人文地理特徵。只是對應不同的區域學習和側重點有所不同,主體框架是相同的。

  地理位置和範圍的學習

  這一塊我們主要是利用地圖冊確定我們要學習的區域的絕對地理位置和相對地理位置,絕對地理位置就是經緯度範圍,相對地理位置就是周邊的其它地理事物的反襯。範圍指具體由哪些部位組成。

  自然地理特徵的學習

  自然地理特徵具體包括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自然資源等。其中地形和氣候兩項幾乎是所有區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部分,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注意才行。

相關焦點

  • 高中英語知識點歸納:高中英語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高中英語>正文高中英語知識點歸納:高中英語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2019-03-21 16:1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重點詞彙
  • 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知識點歸納總結,複習必備!
    在中學階段,數學的函數部分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有著相當多的知識點是圍繞著函數展開的,甚至可以說,函數學得好不好,直接影響你的數學成績。函數也分為很多種類,這裡就給大家帶來了一次函數、二次函數以及反比例函數的知識點歸納總結,複習必備!需列印版請私信回復「100」!
  •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人教版),很全面的資料,值得收藏學習!
    要學好初中生物,離不開課上的學習,同時也離不開課後知識的歸納總結,為了幫助學生學號生物,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份七年級生物的知識點總結,希望這份資料可以適當的幫助學生學好生物,如果你是初中生,這份資料一定要收好,會考複習的時候會用到的。
  • 最新整理:初一英語知識點歸納(全冊),啃透,期末直上120
    其實,初一英語知識點並不難,但是涉及的知識點很多,所以我們需要有養成良好的梳理和總結的習慣,把書本上那些零散的知識點總結歸納,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也便於理解、記憶和複習,學習自然會變得更加簡單高效。  今天為同學們分享人教版初一英語上冊知識點匯總,希望這些資料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梳理英語知識體系。如果你覺得不錯,可以打出來作為學習和複習的參考資料,讓孩子學習更加高效。
  • 歸納總結:考研數學中那些最容易出證明題的知識點
    由於基礎階段已經把重要知識點進行系統全面的複習了,對基本題型的訓練已經過關了,接下來要重點訓練一些常考題型和一些比較困難的題型。  考試難題一般出現在高等數學,對高等數學一定要抓住重難點進行複習。
  • 2020年高考地理知識點超強總結
    2020年高考地理知識點超強總結 2020-02-15 11:10:29 來源:高考網整理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冰島人口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冰島人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冰島人口是一個內容複雜、綜合多種社會關係的社會實體,具有性別和年齡及自然構成,多種社會構成和社會關係、經濟構成和經濟關係。
  • 初中地理《溫帶的氣候類型》說課稿
    本節課為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世界的氣候」第四節「世界的氣候類型」裡的內容,本課運用了大量圖片和文字介紹了溫帶的氣候類型,主要體現在溫帶氣候的類型、分布、特點、景觀等幾個方面,是對前面所學氣候、氣溫與降水以及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知識的進一步鞏固與理解,有利於學生結合氣溫降水等分析方法進一步認識溫帶各個區域的氣候,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 【專題歸納】高中地理涉及到的海洋地理知識點歸納
    只做最有用的地理 海洋地理(選修) 1、 海底主要地貌類型 l 從大陸邊緣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為大陸架、大陸坡、洋盆和洋中脊 l 大陸架:分布在大陸邊緣的淺海地區
  • 最強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總結和知識點匯總
    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要注意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繫。抓「共性」重「個性」地理環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事物共性的總結和個性的分析。如陸地上的自然帶,從赤道向兩極,大致可分為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森林帶、苔原帶和冰原帶。這是共性。
  • 【區域認知】區域特徵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84個地理知識大盤點!
    最值得分享和收藏的專業地理文章大合集 應廣大讀者的需求,小編整理了一篇關於區域地理的,如果你喜歡這類推文,或者你覺得有用請給我點讚哦! 1.荒漠與荒漠化:荒漠是指氣候乾燥,降水量非常少的地區或自然景觀,它包括沙漠、沙地、戈壁等。
  • 和孩子一起自製翻翻書,整理歸納孩子所學知識的好幫手
    這種方法類似於有些家長自己喜歡做的手帳,是幫孩子整理歸納所學知識的好幫手。比如下面這張,集合了日曆、月份、今天、昨天、明天和每天的時間安排等知識點。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做,一方面孩子在動手當中對這些英文單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一起梳理這些相關的知識。
  • 2012年蘇教版小六年級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總結
    蘇州奧數網整理了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總結。     蘇州奧數網9月4日: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單元 略   第二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   1、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稜,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 三年級英語上冊:知識點歸納(附作文、句型),小同學先下載學!
    三年級英語上冊:知識點歸納(附作文、句型),小同學先下載學!最近有不少家長請教大熊老師,小學準三年級學生如何利用這個暑假,才能學好英語呢?之前有不少家長「強迫」孩子學習語法,背誦英文,收穫甚微,甚至導致孩子厭煩學習英語。今天大熊老師就來講一講學習三年級英語技巧。
  • 世界地理知識點匯總
    世界地理知識點匯總  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  知識點1:東亞各國開展區域經濟合作各自優勢  中國:勞動力豐富且廉價,資源豐富,消費市場廣闊。  蒙古:資源豐富。  特別提醒  1、朝鮮海峽的地理意義為:位於韓國和日本海之間,是連接黃海、東海與日本海之間海上交通要道,地理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 【歸納整理】試題研究機構歸納的高考地理解題必備必殺技,個個都能...
    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場排放甲烷等  (2)增加溫室氣體的吸收:植樹造林;保護原始森林;採用固碳技術  (3)採取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培育農作物新品種;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設海岸堤壩,防止海水入侵  加強國際間的合作  方法技巧:全球變暖的影響類問題的分析思路  在複習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時,應注重理清思路,防止單純地死記硬背知識點而不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繫
  • 【專題歸納】高考地理考點及主幹知識687條總結
    高中地理主幹知識  1.五大地理要素:水文、土壤、地形、生物、氣候  1.1水文(河流水文特徵):水能、流量、水位、結冰期、含沙量、汛期  1.2土壤:常見的土壤(黑土、黃土、紅壤、水稻土、紫色土),肥沃與貧瘠、非農佔地、土地鹽鹼化-科學排灌、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1.3五大地形
  •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名詞知識點講解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名詞知識點講解 知識點總結 顧名思義,名詞指的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分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專有名詞包括人名、地名、時間名、報刊名、單位團地名等專有的名稱,第一個字母大寫,例如Lily, China, Sunday, The Times, Class One等。
  • 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常識是行測考試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地理知識出現頻率也是比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會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洋流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從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規律和洋流的性質及影響兩個方面來分析。
  • 英語七年級上冊重點知識歸納 Unit1知識點梳理(人教版)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語法指導>正文英語七年級上冊重點知識歸納 Unit1知識點梳理(人教版) 2020-04-08 12:01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