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百萬年薪「與蛇共舞」
望城李治國返鄉創業當「蛇倌」,欲搭上鄉村休閒遊快車帶領村民致富
長沙晚報記者 錢娟
黑不溜秋的眼鏡蛇,扭動著身子,逢人便吐舌頭,這一幕,讓不少人寒毛直豎。與談「蛇」色變的大多數人不同,望城區的李治國放棄百萬年薪返鄉創業,當起了眼鏡蛇的「貼身保姆」,一年到頭「與蛇共舞」,每年產值近千萬元,帶動周邊百餘農民就近就業。
放棄老本行返回家鄉養蛇
李治國自幼家境貧寒,初二輟學後便進城打拼,輾轉從事過皮鞋匠、廚師等行當。1998年,他轉戰酒店用品生意,淘到人生第一桶金,一年穩定收入達100多萬元。2011年,國家大力倡導環保節能,作為酒店一次性用品供應商,李治國嗅到了行業潛在的危機,果斷放棄「老本行」返回家鄉,來一次華麗的「冒險」:養蛇。
李治國跑遍廣東、福建、浙江、陝西等地「取經」,還遠赴越南跟班學習。摸著石頭過河,他從廣西養蛇基地買回價值20萬元的眼鏡蛇蛋,精挑細選500條蛇做實驗,起草貪黑「與蛇為伴」。終於從「門外漢」變行家裡手,李治國一人身兼數職,既當老闆又當技術員,成了名副其實的「蛇司令」。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蛇園裡養殖的眼鏡蛇、虎斑蛇達到23000多條,最重的一條蛇重達7斤,生長周期達3年之久。2015年,李治國獲得省林業廳頒發的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成為一名帶「證」上崗的「蛇倌」。從單一的蛇類養殖到科普體驗,李治國正謀劃籌建爬行動物館,普及蛇類科普常識,搭上鄉村休閒遊快車,帶領鄉親致富。
廣東80後小夥慕名來接力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雷高公路附近的豐收園生態農莊探訪「蛇窩」。沿一字排開的紅磚房進去,不足兩米高的蛇圈內,一股溫熱氣息撲面而來,打開緊鎖的小鐵門,傳來陣陣蛇吐信子的聲音,讓人不禁毛骨悚然。「蛇好靜,不喜光,只要不發出聲音,它不會咬人。」李治國趕緊給記者壯膽。
在李治國眼中,蛇是「嬌氣」的萌寵,溫度以30℃為宜,空氣溼度控制在80%為最佳,「飲食起居」稍有不慎,則容易患上皮膚病、腸炎、肺炎等疾病。投食仔雞,蛇圈一日一清掃,實時監控室內溫度、空氣溼度……80後小夥吳春林,來自廣東潮州,不遠千裡來長沙拜師學藝,接力成為新一代「蛇倌」。讓蛇吃飽喝足睡得香,成了他每天必修的功課,當學徒快一年了,朝夕「與蛇為伴」,他早已練就了養蛇、護蛇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