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20周年 新黨直接喊話蔡英文
2021年是「小三通」20周年,新黨在黨主席吳成典率領下於1月2日下午舉辦記者會,除暢談促成「小三通」的過程,更指出新年即將到來,呼籲基於返鄉人道立場,應協商建立兩岸「防疫泡泡」,以金門為據點,恢復停班的「小三通」航線。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吳成典指出,去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小三通」被迫停航,但疫情稍緩後,兩岸航空班機已經復飛,沒有理由再停駛兩岸船班,加上福建疫情控制不錯,金門地方空曠且沒有確診病例,恢復「小三通」是可行的,因此在今年即將要過農曆年,有許多臺商、臺生、臺胞想回家過年的前夕,新黨提倡「人道小三通」,並提出以下兩點呼籲:首先,請蔡當局先以人道立場,針對包括有醫療或幼年子女與親人團聚需求者,依據航空班機管理的模式,先讓兩岸「小三通」部分復航,緩解兩岸班機一票難求、人民有家歸不得的窘境。其次,請蔡當局與大陸協商兩岸「防疫泡泡」,讓兩岸同胞可以藉由篩檢、甚至承認疫苗施打等過程,免去各14天隔離時間,讓兩岸儘速恢復交流與互動。
今年63歲的吳成典是金門人,也是兩岸小三通的推手,今年2月剛接任新黨主席,過去曾擔任金門縣副縣長、金門「立委」、「國大代表」等職,對金門的發展狀況十分了解。吳成典認為,目前飛機可以從臺北飛到廈門,但船班卻不能從金門到廈門,這沒有道理。因此呼籲蔡當局和大陸協商,至少可以先恢復一天最少一去一回共兩個船班對開,適用於比較急的狀況,譬如親人、婚喪喜慶、疾病問題等等,新冠肺炎的檢查部份,旅客都要配合,如此才有機會讓金門的生計還原。吳成典說,他在九月赴大陸參加海峽論壇時,就向大陸表達恢復「小三通」的意願,大陸方面也表達同意,但目前問題不在大陸,而是卡關在蔡當局方面。
新黨發言人陳麗玲也表示,蔡英文在元旦談話表示,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小三通」就是契機。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就是農曆新年,民進黨當局必須思考,既然大陸疫情可以控制,尤其福建更沒有人因新冠肺炎死亡,金門也沒有人感染新冠肺炎,兩岸「防疫泡泡」非常適合透過「小三通」方式在金門進行。曾在「小三通」合法化之前,率先實踐而被判刑的前新黨籍臺北縣議員金介壽也喊話,希望擔任陸委會主委時啟動了兩岸「小三通」的蔡英文,如今在臺灣地區領導人任內,能恢復兩岸「小三通」。
「小三通」中斷10多個月 金門月損4億
從1949年以後,金門因屬戰地,長期處於戒嚴狀態,直到1992年11月,兩岸關係趨向和緩,臺灣當局才宣布解嚴。解除軍管後的金門確立「觀光立縣」的方針,戰地風光成為重要特色。2001年1月2日,第一艘從金門發出的船駛進了廈門的港口,打破52年兩岸互不往來局面,讓兩岸經貿交流由暗轉明。從此,廈金兩地聯繫開始密切起來,金門民眾紛紛到廈門經商、置產;2008年,大陸民眾赴臺遊開啟後,陸客經由小三通前往金門觀光、度假蔚然成風。
陸客的到來,不僅讓金門觀光業受益匪淺,連帶餐飲、伴手禮等很多行業都跟著紅火起來。在陸客來金的高峰期,當地一半以上的客源都是陸客,一半以上的伴手禮都是賣給陸客。2019年金廈「小三通」已有超過196萬人次,是歷史新高,在這當中除臺商外,陸客約佔41%,其中有7成的是自由行、3成為團客,為金門每月帶來至少新臺幣4億元的觀光產值。而2020年因新冠疫情,民進黨當局基於防疫原因,自2月10日暫停「小三通」客運直航航線及航班。運營了近20年的小三通迄今已近一年未復航。沒有陸客的金門,很多行業陷入急凍。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國民黨金門選區「立委」陳玉珍針對「小三通」議題表示,金門民眾因為「小三通」跟大陸往來密切,也對兩岸交流更了解,和大陸之間的往來,也讓大陸的進步有所提升,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窗口,也是一個很好的交流管道。過去很多臺商透過這個管道進入大陸,因為省錢又方便,經濟實惠,對兩岸關係的開展有很大幫助。陳玉珍說,很遺憾現在因為疫情,加上兩岸關係的冰凍,都讓「小三通」至今無法恢復,在疫情過後,還是希望「小三通」可以繼續推動,兩岸政府可以有機會坐下來談,也可以當成是兩岸冰凍期的破冰口。談到金門民眾對於恢復「小三通」的期待,陳玉珍說,日前就有上千名的金門民眾聯名陳情,表達希望恢復「小三通」的訴求,她也將陳情信函轉給陸委會,而陸委會的回應說,因「衛福部」的開放標準是等到疫情過後。陳玉珍強調,只要訂出標準讓金門民眾有一個遵循的依據,這樣民眾才不會覺得永無止境。
「小三通」20年 臺灣各界憂重啟遙遙無期
臺灣《聯合報》1月3日發表題為《「小三通」20年 金門憂重啟遙遙無期》的報導稱,在兩岸「小三通」20周年之際,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延續,被按下暫停鍵的「小三通」迄今未見重啟跡象。報導指出,金門當地許多民眾擔心,除了疫情,低迷的兩岸關係氛圍會讓「小三通」的重啟遙遙無期。
金門「立委」陳玉珍表示,金門人現在最苦惱的就是看不到恢復「小三通」的希望,所以呼籲蔡政府訂出一個科學的防疫標準,否則只會讓外界認為是在卡「小三通」,這樣就跟蔡英文元旦文告時,釋出希望兩岸能溝通的訊息,又是背道而馳了,蔡英文如果有意改善兩岸關係,恢復「小三通」可以為兩岸破冰,希望訂出一個恢復「小三通」的防疫標準,給金門人一個希望。
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小三通」對兩岸交流具正面意義,代表兩岸融合發展,也對金門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下個月將是「小三通」暫停一年,年關也將近,他說,兩岸應從民生議題切入坐下來談,協助臺灣民眾返鄉。吳家瑩表示,「小三通」的意義不僅代表兩岸融合發展的意義,20年來已成金門經濟重要命脈,對金門民眾而言,現在要從大陸回到金門,需先到臺灣隔離,繞好大一圈,「回家的路實在太遠」。
吳家瑩表示,兩岸疫情防控表現均良好,臺當局應拿出更積極的政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近日也稱,兩岸防疫政策要坐下來談。她認為,兩岸有一系列問題須坐下來談,包含經濟議題,甚至是政治問題,至於民生問題如「小三通」重啟,協助金門民眾、在大陸的臺灣民眾返鄉是能夠切入的議題。
恢復「小三通」呼聲日急,蔡當局卻態度消極
吳成典認為,現在金門和廈門幾乎都沒有疫情,他呼籲陸委會應該儘早重啟小三通,這才能使金門再活過來,而不是恢復遙遙無期,實在不合常理。今年5月,一場由廈門、金門、臺中三地人士舉行的視頻交流會,「小三通」成為高頻詞。金門代表呼籲,在疫情形勢整體可控的情況下,儘快恢復「小三通」客運航線,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往來。也是在今年5月,民進黨當局曾規劃三階段出入境鬆綁政策,其中第三階段則是推動入境旅遊,預計在10月1日至12月31日實施,屆時將恢復兩岸客運航點、海運直航及「小三通」客船航班等。不過此一規劃後來便沒了下文。
從11月份開始,島內「國旅」補助結束,外島旅遊又進入淡季。包括金門縣長楊鎮浯、金門「立委」陳玉珍都坐不住了。楊鎮浯指出,有許多金門鄉親都希望「小三通」能逐步恢復,重振往日的觀光榮景,還有一些在廈門投資置產的鄉親,受疫情與停航影響,無法前往廈門管理,造成許多房產糾紛,「小三通的暫時關閉,確實造成偌大的影響。」他認為,當初若不是完全叫停,只是限縮,會比較適合。陳玉珍也表示,希望陸委會能提出一個明確的小三通開放時程表,或是開放條件。對於金門各界的呼籲,臺灣陸委會的態度比較消極,統統推給疫情,或讓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評估。
前臺北縣長周錫瑋11月拜訪金門時也表示,「小三通」勢必要重新開放,兩岸目前的緊張關係,都是少數人操縱出來。兩岸不容易消除敵意、休養生息,在共同努力下和平交流近20年,然而近年卻在「執政黨」的刻意操作下,兩岸關係又回到冰點,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戰爭邊緣、此刻祈求和平正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心願,「金門可以做一個最好的基地,只要順民意、應天意,很多事情都可以做成。」
有分析人士認為,自從疫情爆發以來,臺灣這個疫情指揮中心「政治掛帥」,多次污衊大陸的防疫成效,已成為「反中」急先鋒,很難對其有太高期望,短期內小三通重啟的可能性應該不存在。(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