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後,暑氣未消,朋友抱怨,眼看夏天就要過去了,但好像什麼都沒做。朋友的話也撩動著我蠢蠢欲動的神經,被生活的「一地雞毛」困久了,也正想著找個「出口」喘口氣。於是,兩人一合計,決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簡單收拾後,兩人便直奔嵛山島而去。
李文迪 攝
我倆都並非第一次到嵛山,但這座海島就像個「千面嬌娃」,白天夜晚、春夏秋冬的風景都各不相同,每一次去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此次前往嵛山,我倆決定用一次戶外露營來探一探嵛山的「夜」,體驗一把「以天為蓋地為廬」的豪邁和快意。
目前島上可供露營的有大使澳沙灘、陽光鼓、月亮灣三個地點。初次露營,我們選擇了月亮灣,主要因為目前月亮灣景區配套相對成熟,畢竟對於女生來說,安全和方便還是戶外活動時首要考慮因素。
月亮灣 夏巖緣 攝
白天遊過天湖草場後,抵達月亮灣時已是傍晚時分。此處的海岸線因彎成了一抹完美的月牙形狀,故而得名「月亮灣」,我們抵達時正好趕上了月亮灣的落日「盛宴」。
只見天邊雲層已被抹上了一層橘紅色的顏料,太陽慢慢悠悠地從天上滑落下來,浮在海與天的邊緣,幾隻鷗鳥盤旋在海面,翅膀仿佛擦過晚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番美景確實如詩如畫,令人如痴如醉。
倔瑩 攝
沙灘上,還有三三兩兩的遊客在落日的餘暉下或戲水、或漫步,夕陽沉入海底後,橘紅色的餘暉映滿天空,倒影在海面上,讓整個沙灘都變得夢幻起來。走在細細軟軟的沙灘上,習習海風帶著初秋的涼意拂面而來,我和友人相顧無語,害怕一說話便破壞了曼妙的氣氛,只是久久地佇立在海邊、靜靜地感受。
夏巖緣 攝
待天色漸漸暗下來,月亮灣裡亮起了點點燈火。夜宿月亮灣有許多種選擇,景區裡有石頭砌成的傳統漁家小屋、退役救生艇改造的特色「船屋」、點綴在樹林間的木屋,還有專門的露營平臺可供搭設帳篷。按計劃,我們和景區定了一頂帳篷,帳篷裡面配備被子、枕頭和防潮墊,空間比想像中還要大,足夠我們兩人安臥。
月亮灣「船屋」
月亮灣小木屋 林昌峰 攝
我們的帳篷旁還有不少鄰居,友人是個「人來熟」,不一會兒的功夫,就串了一通門,哪個帳篷裡住著些什麼人她都一清二楚了。隔壁一對溫州夫婦,帶著孩子來度假,主動來我們的帳篷裡聊天,還給我倆「投餵」了不少零食,大家邊吃東西邊談天說地。歡聲笑語間,一旁景區的露天平臺上傳出悠悠的歌聲,讓夜晚的沙灘充滿了懷舊又浪漫的情調。
圓圓的月亮露臉了,溫柔的光灑滿整片沙灘。一陣陣的海浪泛著淡淡的白光興致勃勃地衝上來,又意猶未盡地緩緩退回去。夜深了,大人們催促著小孩子們睡覺了,海灘恢復了平靜,我們也重新坐下來,抬頭邂逅星光。
嵛山星空 謝樹淵 攝
「看,那顆星那麼亮,是不是北極星。」友人興奮地指著天空說。我搔著頭,分不清東南西北,只好拿出手機「starwalk」軟體對著夜空,「看這裡顯示的,這是北鬥七星,那這一顆才是北極星!」我話沒說完,一轉頭,友人已經不見,不一會兒就見她架起單反對準星空,「今天這是太幸運了,說不定可以拍得出星河哦。」友人興奮地說。我的內心也禁不住雀躍起來,滿天的繁星像無數顆夜明珠,鑲嵌在深黑色的夜幕中,忽明忽暗地閃著銀光,長大後一直覺得星星變少了,原來它們一直都在,只是一直以來我們都只顧著低頭趕路,忘記了抬起頭、往上看。
嵛山星空 劉超超 攝
星河璀璨,夜色入懷,聽著深深淺淺的海浪聲,不知什麼時候便已睡去。直到第一縷晨光照進帳篷,我猛得驚醒,頓時心內一沉:「糟糕,錯過日出了。」搖醒身邊友人後,我趕緊鑽出帳篷,只見平臺上已然架起各種長槍短炮,隔壁的溫州夫婦在人群中衝我們招手,「你們趕緊的,(太陽)快出來了。」原來還沒日出,我驚喜萬分,趕緊拿起相機對準水天交接處那一道紅霞,期待日出那一刻的到來。
夏巖緣 攝
慢慢地,紅霞的金邊越來越亮,「快了、快了!」人群裡不知誰輕聲說了一句,便見太陽從海邊上冒出了一個圓圓的小腦袋,把海水交接處染成了一片紅,太陽使勁兒向上升,從一個小腦袋到完全跳出海面,那圓滾滾、紅彤彤的模樣甚是叫人歡喜。近處漁船在波光粼粼裡駛向遠方,海鷗在漁船前後的浪花裡上下覓食,畫面美得不可方物。
謝樹淵 攝
回城路上,友人說,這次露營太值了,把嵛山的日出日落、星辰大海都給看了,相機裡存滿了大片,朋友群裡集滿了贊……我看見她說話時眼睛裡閃爍著許多小星星,就如同昨晚看到的星光那般明亮。嵛山島真是個溫柔且有情的地方,一次次目送我們的離開,又一次次接納我們的回歸,一次次治癒我們心裡的傷。這一夜的星光,在我們心裡都釀成了一灣清泉,讓幾近乾涸的心田又恢復了力量,在這堅硬的世界繼續蓬勃地生長。
「幸福福鼎」編輯部
文:夏巖緣
圖:夏巖緣 謝樹淵 劉超超 倔瑩 李文迪 林昌峰 幸福福鼎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