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我整個人舒服多了

2021-01-13 男孩派

把孩子當蝸牛養吧,不再沉迷於搶跑,不再焦慮於攀比;

——鹿媽

作者 | 女兒派·滷蛋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帳號

「我不要做你的媽媽啦,再去找一個更年輕、更漂亮、更耐心的媽媽吧。」

「媽媽說這個話的時候,心在流血......」

這是一段母女之間的對話,來源主持人李小萌,起因是女兒的拖延症。

可現實中,哪個媽媽不曾在孩子的磨蹭問題上崩潰過?

比如我,每天就是行走的人肉加速器:

這都半小時了,怎麼才講兩個單詞?怎麼還在看電視,8點啦......9點啦......都11點啦!!!那孩子跟你同時學鋼琴的,他都開始考級了,你咋連一首完整的曲子都彈不好?

自從當媽後,說的最多的詞彙就是:快!快點!快點啊!

可無論我多麼歇斯底裡,女兒總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媽媽,我已經非常快了啊,能不能不要催了啊?」

在女兒磨蹭、拖延、不聽話的無數個瞬間,我「痛心疾首」,絕望怒吼:

「為什麼我的孩子像個蝸牛一樣慢?」

我一遍遍拿起催促的鞭子,卻收效甚微,最後疼在孩子身上,累在我心裡。

直到無意間讀到臺灣作家張文亮的散文詩《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我拉,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上帝啊!為什麼?」天上一片安靜。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看完,我流淚了。

我把孩子當兔子攆,可上帝的本意,就是讓我把孩子當蝸牛養啊!

把孩子當蝸牛養,我終於認清——磨蹭才是孩子的天性。

除了尊重,別無他法。

明白這一點,我佛系了,淡定了,脾氣也越來越好了。

每次在我三連問:作業做了嗎?鋼琴彈了嗎?課文背了嗎?

女兒總是一臉懵地看著我:「還沒有。」

20分鐘後,她坐在鋼琴面前,拿著作業本和課本,更加一臉懵:「媽媽,先做哪個?」

有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健全,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有待提升。

所以,面對父母一連串的指令時,她的第一反應不是「我應該快點」,而是「我到底要做哪個?」

這就是為什麼:你越催孩子,她反而越慢。

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我就抓住了訣竅:

「這一個小時,你就好好寫作業。」「今天下午,你只用練鋼琴就可以了。」

在單一指令下,女兒專注力變強了,效率變高了;在不催促的環境下,女兒不再誠惶誠恐,更有興趣去學習了。

曾經,我在網上看過一個心理醫生分享的故事:

一個媽媽帶著女兒來看病,言語中滿是焦慮:

孩子上六年級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磨蹭,她擔心孩子有多動症。

結果,一番談話和測試下來,醫生發現小女孩一切正常,各方面能力都沒有明顯的問題。

至於學習成績,也均在90分以上。

媽媽顯然對這個結果不是很滿意,仍舊固執地向醫生尋求治療方案。

心理醫生也只好戳穿真相:

「如果你認為孩子有問題,有可能問題未必在於孩子,而在於你。」

醫生無奈表示:經常有父母拉著他們認為的「磨蹭」的孩子來就診,有的孩子甚至才讀幼兒園。

醫生問:「平時念書時,孩子能聽多久?」

有一個媽媽回答:「孩子接受能力差得很,只有10分鐘。」

醫生說:「能堅持5分鐘就算正常了,你還要追求多長時間呢?」

是不是很扎心?

是啊,作為父母,我們一直在以自己的標準來判斷快和慢。

可是,孩子小小世界裡的速度,不應該由我們來定義。

《親愛的安德烈》裡有一句這樣說道:

「我們欠孩子一場『慢的教育』。家長應該明白,正確對待孩子成長的節奏,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的確,當我們嫌棄孩子磨蹭的時候,可曾想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規律。

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之後,我徹底放棄了跑、跳、追,選擇尊重孩子的小世界裡的「爬」。

感知孩子的成長節奏,我才發現:她的每一天,都有微小的進步。

把孩子當蝸牛養,我不得不放棄比較:別人家的孩子是兔子,我家的是蝸牛,完全不具可比性啊。

當放棄了攀比,我感覺困惑解開了,焦慮消失了。

就拿學鋼琴這件事來說,女兒的接受度的確很差。

同一天進的培訓班,張家媽媽早已在朋友圈炫耀孩子可以彈奏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我的孩子呢,老師說得最多的就是:「蛋蛋媽啊,你家孩子要抓緊練習啊......」

我將這股怨氣全部發洩到了孩子身上:「你咋那麼笨呢?別人能做到的,你做不到?」

女兒忍著淚,低著頭。

後來,又給女兒報了輪滑班,這次她的表現卻讓人意外。

短短幾天,女兒就掌握了訣竅,成為賽場上風一樣的女子。

在這件事上,女兒根本不需要人催促,每次到點甚至反客為主:「媽媽,你能不能快點啊?快遲到了。」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兔子,而那個被人嫌棄的蝸牛,也有自己的閃光點。

想起另外一篇火爆全網的文章:

「我的學渣兒子,媽媽相信,你是來報恩的。」

媽媽是碩士,爸爸是博士,一心盼望兒子成才,卻慘遭打臉:「兒子的學習成績就是不好」。

為了讓兒子學習成績上去,媽媽用盡了方法:報班、請一對一家教、為兒子刷奧數題以便輔導......

結果適得其反,兒子因為熬夜身體變差,才四年級就戴上了近視眼鏡。

「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我的孩子,確實資質平凡。」

放下攀比和焦慮,媽媽發現了兒子越來越多的優點:

喜歡研究廚藝、心地善良、懂得感恩……

「我突然很感動,我想,我的兒子長大後一定會自食其力,不管是做廚師也好、做保安也好、當一名快遞員也好。

做完了一天的工作,他回到自己溫暖的家,做一名體貼的丈夫、一位負責的父親,當我們生病的時候,他願意耐心照顧陪伴我們......就這樣長大、變老。」

著名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曾指著學校說了這樣一句話:

「這裡的每一個窗口都有一個天才。」

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我不再盯著她最大的缺點,更多學會接納和發現。

蝸牛爬得很慢很慢,但總有一天,會追上兔子的。

就算追不上又能怎樣呢?她已經是一隻盡了力的蝸牛啊!

她的堅持、努力、自律......難道不是比一句「優秀」更耀眼的閃光點嗎?

我相信,真正優秀的孩子,永遠不是比出來的,而是愛出來的。

把孩子當蝸牛養,我學會了強大自己的內心:別嫌棄,我生的,我養的。

我自己的孩子,就算慢如蝸牛,也能得到無條件的愛。

曾經,我也經常在孩子面前,顯擺著那點優越感:「我和你爸都是學霸,怎麼生了你這麼個學渣?」

還記得女兒曾恨恨地看著我:「我什麼都不會行了吧?我討厭媽媽!」

矛盾不斷升級,親子關係僵化,女兒愈發叛逆,乾脆破罐子破摔:「反正在你眼中,我幹什麼都不行。」

後來,我不再「唯成績論」,女兒考砸了,我就帶她出去旅遊散心,安慰道:「你媽當年也考過倒數呢,不也考上大學了嘛。」

誰知,小姑娘被說笑了,竟然有點不好意思:「媽媽,我這次考得不好,下次我一定努力!」

想想看,就連金牌拿到手軟的世界冠軍,也放棄了掙扎:

前不久,國乒大魔王鄧亞萍、王楠、張怡寧世紀同框,相聚直播,期間還聊到了孩子。

我連忙豎起耳朵準備取取育兒經,結局卻讓人大跌眼鏡:

就拿王楠來說吧,一開始是借著鍛鍊身體的理由讓孩子練球,想把孩子往專業路上引。

幾年之後,王楠絕望了:「經過幾年的訓練,我覺得只能是鍛鍊身體了。」

她連連吐槽:

「我是專業隊員退役的,我特想孩子打好,結果就會發火。

每次訓練完以後,我們倆都特別不友好。

所以孩子會說,媽媽我們不要打桌球了,明明關係很好,最後你也不高興,我也不高興。」

到了張怡寧這裡,她同樣苦笑著表示贊同:

「什麼都能湊合,但一說打桌球這事,我就湊合不了,真教不了孩子。

我把孩子送教練那裡,一共2個小時。我進去才20分鐘,就壓著火,快燒著了的感覺。」

看到這裡,是不是寬慰很多?

王楠陪女兒打球的視頻也讓我大開眼界:

女兒笑笑一上場就不小心把球拍摔了出去,我正坐等大魔王媽媽翻臉。

誰知王楠只是微微一笑著鼓勵道:「沒事。」

把4個孩子全部送進名牌大學的黑幼龍,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父母很容易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差就沒希望了,其實如果做到慢養,這樣的孩子將來可能更優秀。不要現在就替孩子的一生下結論。孩子的教養要慢慢來,多給他們一些空間,讓他們慢慢描繪自己的人生藍圖。」

當我放下焦慮,把更多精力投入在關注親子關係上,才發現:

給孩子一片愛和寬容的沃土,蝸牛也能迅速蛻變、加速成長。

以前看過知名作家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裡面有這樣一段: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多麼美的畫面啊!

把孩子當蝸牛養之後,我恍然大悟:

立竿見影的教育是神話,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傾注耐心的等待的過程。

不急躁、不焦慮,陪著蝸牛小孩慢慢來,孩子舒服了,我也神清氣爽了。

我也堅信,那個「磨蹭」的小蝸牛,走得慢,但一定走得遠。

相關焦點

  • 把孩子當「蝸牛」養後,我整個人好多了
    然而我批改過後,他竟然錯了一大半,修改時,他仍十分磨蹭,筆畫一頓一頓,慢吞吞,等徹底修改完後,又過了一個小時。因為他做事太慢,我總是接近十二點才能休息,本就忙碌的工作的我更累了。一想到這些,我心裡就十分生氣,雖然總催促兒子加快速度,但是從來沒有效果。最後,無奈的我選擇與自己和解:把孩子當蝸牛養。
  • 可愛呆萌的小蝸牛,養在家裡多有意思,冷門寵物吸人眼球
    hello大家好,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的帳號,也許很多小夥伴都想要飼養屬於自己的寵物,用來陪伴自己。雖然現在普遍的貓貓狗狗的有非常多的品種,但是出門逛街有可能就會看到跟自己家寵物一樣的品種。要怎麼讓自己的寵物獨一無二呢?你養的寵物別人不養就行啦。
  • 主人快來看,我是不是666!自從養了寵物整個生活都凌亂不堪了
    自從養了寵物整個生活都凌亂不堪整個人都幾近崩潰……1.你見過吃飯之前轉圈的狗子嘛 13.人生何其不幸,養了一隻敗家的主子。 14.自從主子來到家,吃東西都變得偷偷摸摸,我吃什麼,它都跑過來聞聞。 24.擔心狗子一個人在家孤獨寂寞冷,下班後我匆匆趕回家,是在下想多了,人家正享受著呢。
  • 自從練了瑜伽後,我整個人都變了…
    自從練了瑜伽後,我整個人都變了… 自從練了瑜伽後,
  • 養孩子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應該怎麼做?請溫柔以待!
    文:兒童心理課堂,寶多媽臺灣作家張文亮的作品集《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出版近十年,《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這首散文詩幾乎成了每個父母養孩子的金句。當你著急的時候,當你想發火的時候,當你恨鐵不成鋼的時候,你得讀讀這首詩,然後告訴自己:養孩子要像牽著蝸牛去散步,簡言之,慢慢來,不能急。
  • 孩子不愛讀書,自從養了一隻大肥貓,孩子的成績蹭蹭漲
    最近一個寵主發的一段視頻,顯示家裡養了一直肥貓,不過這肥貓整個和自己的兒子在一起,孩子正在寫作業呢,寵主說孩子不愛讀書!自從養了這貓咪孩子的成績都是蹭蹭漲似乎是有點道理啊,有貓咪的陪伴孩子也不寂寞了網友說:「我兒子經常拿卷子往狗嘴邊送
  • 美女與蝸牛形影不離,波蘭美女養30釐米長1斤重巨型蝸牛當寵物
    在普通人的概念裡,寵物大多指的就是貓貓狗狗,但其實這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愛好,另類寵物也是五花八門,如今養蛇養蜥蜴當寵物已經司空見慣,但如果說有人拿蝸牛當寵物你一定很難接受,因為這東西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串黏糊糊的液體。
  • 孩子的成長就是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
    作者:寶寶知道 恬恬寶媽咪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細膩的呵護。這篇文章,讓看過的父母都止不住淚流……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 自從狗子進了家門,我成為了後媽養的
    小時候不少孩子都想養只小狗,我也不例外,跟爸媽哭求過數次,他們都以麻煩、難照顧為由打發了我。這個願望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盤旋,直到我正式步入社會,開始上班,我才跟一隻花色貴賓結下了不解之緣。那天我正常在公司上班,臨近下班大家在閒談之餘,同事告訴我有一隻狗一直待在我們公司門口不肯走,出於對動物的喜愛,我好奇地跑去看,看到一隻深色的大狗在公司樓下徘徊。
  • 自從胡蘿蔔這樣吃,孩子天天想,補鈣又養目,比包子饅頭好吃多了
    我家孩子自從就不愛吃胡蘿蔔,每次買回來炒著吃,怎麼哄都吃不上兩口,孩子挑食,做父母的最是煩惱。問了孩子為什麼不吃胡蘿蔔,孩子說胡蘿蔔太臭了,吃不下。其實胡蘿蔔的特殊氣味不只是孩子,很多大人都接受不了,但是胡蘿蔔的營養價值很高,尤其是胡蘿蔔素,就是維生素A的來源庫。
  • 自從養了這隻大狗狗,出門就沒快樂過!
    相信不少人都很喜歡養大狗吧,但是養大狗狗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因為自從養了大狗狗之後,出門就沒快樂了!沒養狗之前,看人家遛狗都是很開心的,但是養了一隻大狗狗之後,出門溜達就沒有快樂過,因為力氣不夠的話,分分鐘被它拖著走。狗子:下一站公園站,下車請準備。
  • 自從買了蹭毛器,藍貓就蹭著不放,表情爽到翻白眼,這是有多舒服
    對於一些養寵物的鏟射管來說,寵物就是它們的寶貝,尤其是貓咪,鏟屎官們恨不得把自己獻給它,看著它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寵它。貓咪現在變的越來越受歡迎,很多的人家裡都養著貓咪,還有很多的人正準備養貓咪,可以證明貓咪是有多麼受歡迎。
  • 不要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1家庭影響巖巖3歲多的時候非常淘氣,經常在家裡翻箱倒櫃,上躥下跳的。巖巖媽本身就就是個脾氣火爆的人,看到兒子調皮搗蛋就火冒三丈,很多時候都是直接上去就是幾巴掌,打得巖巖哇哇大哭。聽到孩子哭,巖巖媽更心煩了,就會對巖巖說:「你再哭再鬧,我就把你扔了,不要你了。」
  • 全體都有,FT大片 | 養蝸牛日記,附史上最全面細緻的養蝸牛英文攻略完整版(下)
    今天和孩子講述的是如何養蝸牛。兩隻蝸牛太活躍,每天晚上必定會爬到盒子上。今天打開蓋子,一沒注意它倆就要跑出盒子外面。蝸牛的腿部肌肉太發達,我們倆想把它拿回到盒子裡,感覺生拽不合適,總之像個吸盤一樣。 M: Look at our pets!
  •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看哭了所有媽媽
    原標題:《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看哭了所有媽媽 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細膩的呵護和理解。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 自從男人養了蜥蜴,女朋友天天鬧分手,這貨還能養?
    將整個愛心獻給孩子,將美好德行傳給孩子。以真正其心,以善誠其意,以美修以行。文章類型|甜心寵物文章字數|448字,閱讀時間約1分鐘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都喜歡養一些寵物來玩,有的人喜歡養狗,有的人喜歡養一些小動物。
  • 思想周刊·前沿:養出「四代蝸牛」算不算生命教育成功
    甲方在飼養中能培養 對生命的敬畏國內諸多媒體都刊登了小學生養蝸牛的新聞,一天不到,該文章在《中國新聞網》就有高達37萬的閱讀量。愛好動物是小朋友的天性,我們生活周邊養小動物的孩子也大有人在,為啥偏偏養蝸牛的孫同學養出了名堂?很多孩子飼養都是一陣風。
  •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因為孩子最直接的學習方式就是觀察、模仿身邊的人。如果父母總在家裡發脾氣,孩子生活在這種環境下,也會漸漸地變得愛發脾氣,並用發脾氣的方式解決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但是,發脾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還會讓身邊的人感到討厭,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
  • 小學生將蝸牛養到四代同堂 送蝸牛像「嫁女兒」
    可杭州保俶塔實驗學校申花校區的科學老師鄭維慶卻一點都不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他前兩天收到了一位學生送來的20多隻蝸牛,還有一批蝸牛卵,「我會選擇一個班級,讓學生抽籤決定,誰能擁有這些蝸牛。」鄭老師向記者透露,蝸牛們的主人是四年級學生孫悠翔,「他從去年開始養蝸牛,已經一年了,現在變成了一位蝸牛小專家。」
  •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養貓,也不養孩子
    但即便靈動可愛,也很少人會產生「我也想要個小孩」的想法「。如果遇到催婚的父母不理解你為什麼養貓不養小孩的情況,你大可以這樣告訴他們:「比起養孩子,養貓才是真快樂」。養貓為什麼要比養孩子快樂?2困了養貓咪:拜託,貓咪一天有幾個小時是清醒的?多半的時間,貓咪都在睡覺,一點都不用擔心它的睡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