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寫字不能練出一手好字,就是能夠,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要大的多,嚴格意義上說幾乎不可能。一方面書法經過數千年的大浪淘沙,已經基本形成經典到無以復加大地步,在魏晉時代就已經成熟。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人,無論如何天才或聰明,也不可能有五千年大浪淘沙傳承下來的經典菁華高明。不學,是不可寫出具有何經典書法相當水平的書法的,這是其一。
再者,就是就是,我們不學習,完全憑藉自己的感覺,一意孤行的反覆重複自己,而不去廣泛汲取人類書法藝術的菁華,是不可能寫好書法的,即便好,也是自以為是的好。是無法和傳承書法藝術所比擬的,也是經不起歷史時間的大浪淘沙的。何況我們的字,從一開始,如童蒙入學的啟蒙都是向書本或老師學習,這仍然是一種無意識的臨摹或學習,只不過沒有臨摹學習的學習更專業。
所以說,經常寫字可能比不愛好寫字的人寫的字更清楚工整好看一些而已,是很難談得上書法藝術美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是通過學習獲得成就的天才。對於書法來說,更是如此,無論直接臨摹或間接學習都必須要學習。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不可對所以的字的理解都非常到位,往往對有些字理解的到位,而有些字則不行,這就是所謂的古今不同弊,人各有專擅。寫字方面同樣也具有這種情況,有的總是寫不好點,有的則相反,無論如何寫不好走之。
不通過臨摹學習書法靠天天寫字是練不好書法的,就是臨摹學習,也不是一天半天的功夫所能獲得成就。正所謂,飲盡八缸水,始得龍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