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7月31日電 退役軍人事務部4月16日正式掛牌成立,至今已經107天。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孫紹騁等今日亮相國務院新聞辦,介紹該機構運作情況、工作進展及相關政策舉措。
7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孫紹騁,副部長錢鋒,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助理兼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方永祥介紹退役軍人事務部工作進展和相關政策舉措等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新社記者 張勤 攝
成立以來主要工作:
頂層設計
——深入分析研究涉及退役軍人服務管理的重大問題,設立13個理論課題開展集中攻關,全面梳理評估建國以來涉及退役軍人的所有政策法規;
——著手起草《退役軍人保障法》和《關於加強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的意見》,搭建做好退役軍人工作整體思路的「四梁八柱」。
解決問題
——會同軍地12個部門出臺了提高退役軍人安置質量、扶持就業創業、懸掛光榮牌、提高撫恤補助標準等4個政策;
——研究制定幫扶援助困難退役軍人、解決他們的養老和醫療等後顧之憂,移交安置傷病殘軍人,平衡優撫對象待遇,豐富社會優待內容,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等多個政策。
7月12日,2018年中央單位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圖據退役軍人事務部官網
推進年度業務
——下達軍轉幹部、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復員幹部、軍休幹部和退休士官、傷病殘軍人的年度安置計劃,並對接收安置工作作出部署;
——將120多家中央企業全部納入年度退役士兵安置計劃下達範圍;
——會同財政部提高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平均提標幅度10%。
權益維護
——掛牌第二天就開始接訪,成立工作專班,系統梳理各類對象訴求,逐類研究提出措施辦法,督促地方落實政策。
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孫紹騁。倫曉璇 攝
答問摘要:
在促進退役軍人就業方面有何考量?
——退役軍人事務部近日會同地方和軍隊的12個部門聯合研究制定了關於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意見。意見首次提出就業創業政策優先,特別強調退役軍人就業能力的提升,規定了退役軍人享受終身職業技能培訓;
——意見還加強了就業扶持,適當放寬機關、企事業單位招收退役軍人的條件,設置一定數量的基層公務員的崗位。此外,還在優化創業環境、健全服務體系方面做出規定。
擴大光榮牌懸掛範圍 建立退出機制
——明年五一之前,要為幾千萬個退役軍人家庭和優撫對象家庭懸掛光榮牌。退役軍人事務部最近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懸掛光榮牌的實施辦法;
——辦法擴大了光榮牌的懸掛範圍,規範了樣式,並強調懸掛時要有儀式感,同時還建立了退出機制。
如今中國有多少退役軍人?
——5700萬這個數字是建國以後退役士兵的總數,但是在退役以後,有一部分人已經去世了。因為以前退役軍人工作是分散在各個部門管理,有一些離開部隊以後,比如安排工作了,就沒有部門跟蹤統計他們的一些具體數據。
——最近,對這項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要對全國的退役軍人的數據進行統計,每個人建檔立卡,這項工作我們已經做了部署,明年5月份可以完成,到時候我們會告訴你一個精確的數字。
部分退役軍人生活困難如何解決?
按照目前的政策,解決優撫對象和退役軍人困難問題是分兩步;
——首先優先享受最基本的普惠的社會保障制度,在此基礎上再享受專門對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的優待撫恤。比如,一個優撫對象、退役軍人生活困難,首先可以申請低保,在確定低保對象時,享受的優待金和撫恤金均不納入家庭收入計算之內;
——享受了低保以後可以再繼續享受優待撫恤。
資料圖:新疆軍區某訓練基地送別退伍老兵。羅興倉 攝
今年要完成8萬多名軍轉幹部崗位安排
當年的任務必須完成。退役軍人事務部今年要確保完成8萬多名軍轉幹部,近4萬名退役士兵崗位的安排工作,還有2千多名復員幹部、7千多名軍休幹部,以及一部分傷病殘人員。
退役軍人信訪主要反映五方面問題
從三個多月的情況來看,到退役軍人事務部信訪反映問題比較集中的有五個方面:
——安置政策的落實問題、身份認定問題、優撫標準問題、生活特殊困難問題,還有一部分反映的是涉法涉訴問題;
——退役軍人事務部主要是進行分類、分析、匯總,再提出具體的處理意見。還專門召開了信訪交辦會,明確具體的交辦要求,讓各個地方有序的落實,同時派出工作組到反映問題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督辦,推進問題的解決;
——下一步,退役軍人事務部將加快開通網上信訪系統,加強督辦檢查,綜合梳理意見建議,完善規則、流程和具體辦法。
談軍轉幹部回到地方面臨二次就業問題
——有部分軍轉幹部反映,安置到地方的一些崗位不是同級同職別的,這主要是結構性的問題。現在安置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城市和機關、事業單位,隨著軍轉幹部數量的增加,地方也面臨一些實際的困難和問題;
——總的而言,從黨和國家,從每一個接收安置的單位而言,對軍轉幹部安置這項工作是高度重視的。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國力的增加,安置軍轉幹部的途徑和方式會越來越寬廣,也會越來越得到廣大軍轉幹部的認可。(根據網絡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