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爺爺奶奶好恩愛喲!」「我們不是夫妻,這是我媽媽!」

2020-12-05 上遊新聞

07-07 18:07:01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葉平和妻子陳少雲,多年來一直堅持照顧母親李雲燦。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

這首歌,我們耳熟能詳,但是「當你老了」這件事真的發生時,你能想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一次散步偶遇,一次誤會引起的發問,竟然發現了一個感動的故事。

現年76歲的葉平和78歲的妻子陳少雲,多年來一直堅持照顧母親李雲燦。母親行動不便以來,身為兒子的葉平24小時陪護,兒媳負責做好可口的飯菜,悉心照料。目前,母親已百歲高齡,令人豔羨。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讓他們變成了一家人:兒子兒媳都曾是母親的學生。

△記者曾誤會二人是恩愛「夫妻」

誤會

「恩愛」的老爺爺老奶奶,原來是一對母子

「哎喲,你看爺爺奶奶好恩愛喲,牽著手在散步,爺爺好有耐心地攙扶……」

7月7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慶南岸某小區散步時,偶遇了葉平和他母親李雲燦。葉平手裡拿著蒲扇和凳子,注意力一直在李雲燦身上。

葉平戴著眼鏡,板寸頭,稀疏的鬍子已經花白;李雲燦滿頭銀髮,走路有些「不穩」,深一腳淺一腳的。從外形看,他們年齡都不小,很難猜出兩人的關係。

「我們不是夫妻喲,這是我媽媽。」

老爺爺(葉平)沒有回頭,仍然專注於老婆婆的前行,捎帶著就回應了不知情者的話。很快,小區其他居民紛紛上來幫忙解釋,「葉老師很有孝心喲,天天帶著他媽媽出來散步。」「葉老師的媽媽已經百歲了,百歲老人,很了不起喲。」

在追問之下,葉平才道出其中原委:他今年76歲,是家中獨子,2005年,他年屆九旬的父親過世,母親就過來跟他一起住。母親原本行動自如,去年底不小心摔了一跤,做過手術後,散步就需要他攙扶了。

一把棕樹葉編制的蒲扇,一張塑料凳子,都很輕便,散步時,葉平常常隨身帶著它們。蚊蟲多時,蒲扇正好派上用場;路上不一定都有座椅,膠凳的高度畢竟適合母親,不用像坐小板凳那樣把腰彎下很低。

陪伴

兒子24小時陪護,兒媳做好可口的飯菜

「葉老師是個大孝子喲。」

「細節是騙不了人的,你看就是出來散個步這麼簡單的事情,他都考慮得這麼周到。」

鄰居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道出76歲葉平照顧百歲母親的好,說他心細、周到、體貼,是大家的榜樣。他們認為,每一個百歲老人,都是鄰裡的驕傲,也離不開子孫們的孝順。

攀談中,葉平還告訴記者,母親行動不便,因擔心她起夜(夜間上廁所)這些不便,他是24小時陪護她的。「連睡覺,都是要陪在一邊的。以便在她需要的時候,能第一時間出現。」

陪吃、陪喝、陪散步,甚至睡覺也陪在一旁,這樣的照顧,有幾個人能真的做到?又有幾人能堅持一直做?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進了葉平的家裡,他攜妻、母已共同生活了十多年。

「人總會老的,我們也有需要人照顧的一天。」葉平的妻子陳少雲比他大兩歲,面對這些提問,她打開了話匣子。她說,照顧婆婆分工不同,丈夫負責陪護「逗開心」,自己則為一家人準備飯菜。

夫妻分別比老婆婆小24歲、22歲,飲食習慣相近,「我吃什麼,她(百歲婆婆)就吃什麼。」因為葉平有糖尿病,他吃的飯要熬過米湯(減少澱粉所含糖分),所以是「婆媳一鍋飯,兒子一鍋飯」。

葉平是家中獨子,照顧、贍養母親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認為,自己只不過做了應該做的事情。

一家人一致認為,葉平對母親的陪伴至關重要。葉平所做的,也是儘可能地跟母親去交流,說各種不同的話題,讓她不斷地動腦、開心,「如果不陪她說話,她很容易睡著。」

△鄰居帶著小朋友來請教百歲婆婆。

緣分

同學成夫妻,師生成婆媳

採訪中,突然有鄰居到訪。

「我們的小孩小學三年級,想採訪一下百歲婆婆,問問這些年來,我們國家有哪些變化。」一進門,鄰居就說明了來意,他們知道,百歲婆婆李雲燦是一名人民教師,是來問問題的。

「你這個問題有點大,一時之間還有點不好回答。」「我提個建議,譬如說,從交通的變化、通信方式的變化這些角度,我倒是可以給你講一些……」

一百歲的李雲燦開口說話,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恰似正在上課一般。她是教語文的,而且多數時間在教小學三年級,用葉平夫妻的話說,就是「喜歡小孩子,尤其是九歲左右(上三年級)的孩子。」

有趣的是,葉平、陳少雲、李雲燦三人的結識,也要從小學算起,葉平和陳少雲是同學,李雲燦做過兩人的語文老師。「很多人問我們,是不是媽媽(李雲燦)做的媒,其實不是。」

二十多歲時,陳少雲參加同學聚會,並回來探望李雲燦,才得以和葉平重逢。在別人的撮合下,葉平對陳少雲發起愛情「攻勢」,一年多後,將母親的學生變成母親的兒媳婦。

他們認為,這不僅是一種特別的緣分,而且對三人關係也是一種潤滑劑。「我們有共同的同學、朋友,有相同的回憶和話題。」這樣,在三人之間形成了一種良好的互動。

其實,陳少雲和婆婆李雲燦都屬於典型的重慶妹兒性格,「性子比較急,容易發火。」公公臨過世前,也表達過這一點,希望兒子葉平能處理好家庭關係。

「15年了,婆媳之間沒有紅過臉。反而是我們夫妻偶爾還爭點空話,婆婆就說,你們莫吵嘛,有啥子好吵的。」夫妻倆一致承認,婆婆的「規勸」是有效果的。

長壽秘訣

早餐離不開雞蛋牛奶 最重要的是心態好

在一百歲的當口,李雲燦經歷了一場意外,摔傷後,還換了一塊股骨頭。

「去年底,我遭了點病,要去醫院。」兒媳陳少雲說,他們平時基本上保證24小時陪護,就這次」兩三個小時光景「,婆婆在家裡摔了。直到事發後第三天,老婆婆才說身上痛,到醫院檢查發現已經骨折。

當時,李雲燦面臨兩個選擇,一是不手術,極可能引發諸多併發症;二是手術,雖然面臨一定風險,但今後的日子不會那麼遭罪。

在尊重老人本人意思好廣泛徵集兒孫意見後,一家人還是決定做手術,換骨以後已基本康復,只是受心理因素影響,她走路還會」深一腳淺一腳「。

78歲、76歲、100歲,面對這三個身體康健的老人,長壽(養生)秘訣自然是繞不開的話題。

他們的早餐有兩樣必不可少:雞蛋和牛奶。雞蛋是白水煮雞蛋,無論土雞蛋或飼料蛋都可以;牛奶也沒有特別的限制,各種品牌的牛奶、鮮奶、奶粉,熱的、涼的,都無禁忌。

在飲食方面,根據個人喜愛而食。「年歲高了,不吃太油膩辛辣即可。」百歲老人李雲燦有一個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吃個「八分飽」,不能太飽,「這個不知道算不算秘訣,但確實是這麼做的。」

在運動方面,他們多年以來養成散步的習慣,每天上午、下午各繞著小區散步一個小時,邊走邊聊有意思的事,走下來,身體、腦子都鍛鍊到位了。

日常裡,最重要的是心態好。葉平和陳少雲總結了,老母親在小區裡屬於特別開朗的人,跟所有遇到的人都關係好,特別客氣。對於子孫後輩,關係也處理得特別融洽。他們認為,這無形中造就了好心態和好狀態(長壽)。

在婆媳、母子關係相處方面,夫妻倆坦言,婆婆的退休金都是由唯一的兒子葉平代為保存。「即使後輩們有急用,借了都會及時歸還,明明白白。」「給她放著,怕老人有急用,絕對不會有』啃老『的情況。」

「最重要的還是心態好。」他們總結,無論是吃、運動、思考或是人際關係相處,自然、輕鬆、愉悅就是最好的狀態。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旭 攝影報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爺爺奶奶,還記得我們的五年之約嗎
    親愛的爺爺奶奶: 今年是2020年,你們馬上奔向68歲了。一些話該說了,趁著你們還不是太老,趁著你們還在我的身邊。 16年前的冬天,我出生了。兩年之後,爸爸媽媽為了生計,遠赴拉薩打拼。是你們給了我一個美好的童年,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 「爸爸媽媽,你們保護好自己!我在家陪爺爺奶奶妹妹玩」
    「親愛的媽媽、爸爸,你們辛苦了,要保護好自己啊,我在家陪著爺爺、奶奶、妹妹玩,放心吧」!六歲半的小旭在大年初五晚上把這封信寫好放在爸爸媽媽的枕頭上,孩子已經四天沒有見過爸爸和媽媽了。看到這封信裡面「媽媽」開頭,爸爸王振亮心裡充滿了自責,由於自己工作的特殊性而缺失了對孩子更多的陪伴,孩子在家已經習慣了喊「媽媽」最多。王振亮把兒子的信發給值班的妻子黃汶聰,她回覆說:「兒子在家知道照顧爺爺、奶奶和小寶了,知道理解我們了,這陣兒忙完了好好陪陪他」。
  • 讓奶奶給我生個爺爺
    每逢周五放學,父母就送他來爺爺奶奶家。進門就喊爺爺奶奶,撲上身扭纏一通。他一來,爺就看不成新聞了,跟他商量說:你看熊大熊二老半天了,讓爺爺看個新聞吧!他摟緊遙控器,說:你要看新聞,你就是壞爺爺;你讓我看熊大熊二,你就是好爺爺……你選擇!周日晚上父母來接他走,換了鞋,門也開了,爺便把電視調到新聞上,他立即喊道:我還沒走吶爺爺。你欺人太甚!
  • 奶奶姥姥,究竟誰帶孫?媽媽們炸鍋了!
    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話題了。 小王子知道,你們都想看的槽點是: 奶奶姥姥,究竟應該誰帶孫?可文章一發出馬上有不少媽媽來反駁說瓜媽不懂最新國情,現在帶娃都是姥姥上陣多,早就都流行「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滿滿都是對奶奶的不滿…… @Panpan 我家從出生到一歲,和姥姥姥爺處的日子比和爺爺奶奶處的多十幾倍。爺爺奶奶加起來也才不到兩周。ps,我家是男孩,爺爺奶奶也很喜歡。但是真的是純欣賞。
  • 奶奶去世前,爺爺抓著她的手不放:快起來罵罵我
    當時我的奶奶一心想要走出這個大山。想著她和自己的丈夫不應該一輩子都鎖在這一個小山村裡面,成年了之後,奶奶特地再次去找機會念書,帶上爺爺一起學習當個文化人。我爺爺是個耙耳朵,奶奶眼睛七重,哪怕我奶奶有時候經常罵他,我的爺爺都會覺得這樣子是幸福的,因為我爺爺知道我奶奶罵他的時候都是在關心他,在乎他,所以即便是被罵他的不會介意。
  • 兔兒爺爺兔兒奶奶造訪《冒險島》與你一起過中秋
    9月19日起,經典端遊《冒險島》為迎接中秋佳節的到來,將住在月亮宮的兔兒爺爺和兔兒奶奶邀請來和島民們一起做月餅啦~這兩隻象徵著吉祥又自帶萌點的可愛兔紙會給大家帶來什麼禮物和驚喜呢?讓我們來看看吧~中秋將至,不老草和月餅是必備之選~9月19日至10月2日,接取<【中秋節】快報!
  • 《忘不了餐廳》黃渤和楊迪才藝PK,楊迪和媽媽被認為是兄妹和夫妻
    《忘不了餐廳》第二季第6期,迎來了楊迪和楊迪的媽媽作為嘉賓。楊迪和往常嘉賓一樣都是有任務的,楊迪的任務是讓5位爺爺奶奶都哈哈大笑。這個對於諧星出身的楊迪來說很簡單,但是需要一個包袱。而這個包袱卻是賈迎芬阿姨給他抖的。01.楊迪和媽媽被誤認為「夫妻」。
  • 傲嬌奶奶講述當年答應嫁給爺爺的要求,看完後我跪了...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最近網上有個視頻很火:網友問及奶奶當年答應嫁給爺爺的要求傲嬌奶奶的回答又萌又硬核第一,要對媽媽孝順而後問到爺爺:你這些年過的憋屈嗎?爺爺的回答也是十分可愛了▼爺爺你感動不?不敢動,不敢動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奶奶用實際行動充分證明了女人經濟獨立的重要性!這就是自尊,自強,自立所以女孩子們還是謹記,多多努力靠自己 以後底氣十足地嫁人 一直遊刃有餘的開心做自己!
  • 爺爺奶奶帶孫子,兒子要帶孩子姥爺姥姥一家5口出去遊玩,怎麼看
    孩子的媽媽告訴帶孫子的奶奶,要和姥姥姥爺一家五人去旅遊,如果我是正在帶孫子的爺爺奶奶,會很高興的不會生氣。我就勸她,別以為和他們出去就是玩,孩子會讓她精疲力竭。可她不信,至此還和大哥大嫂有了隔閡。第二次的時候,我就和大嫂提前商量,讓他們也把媽媽帶出去旅遊幾天。結果,小孩子一路上就粘著奶奶不撒手,不是讓她抱,就是讓她背,其他的人想幫忙也插不上手,他會不停的哭鬧,家裡的人只好提前返回來。我媽也累的腰酸背疼,我問她玩的高興嗎,她苦笑著搖搖頭。
  • 最嫩奶奶火了,抱著孫子逛街被誤認為是媽媽,網友:還缺爺爺嗎?
    比如我們大家都熟知的香港著名演員鄭少秋,今年他都72歲了,都到了爺爺輩的年紀了,還是那麼英俊,風度翩翩,沒有白頭髮,他穿著大衣,給人非常強的氣場,看起來真像一個40歲的成功人士。我們都在變老,上天是不是忘記了這個男人,大家看到他的照片也真是感慨萬千:看著和我是兄弟,結果我卻要叫人家爺爺?真是帥了一輩子。
  • 《我爺爺和奶奶》開播 李雅希開啟顛覆模式
    演員李雅希    搜狐娛樂訊 抗戰情感大戲《我爺爺和奶奶的故事》12日登陸山東衛視、河北衛視黃金檔播出。該劇由有著「諜戰劇教父」之稱的著名導演於立清執導,董璇、李雅希、朱泳騰、馬瀾菲等實力演員加盟。  多重身份看點足  《我爺爺和奶奶的故事》是一部描寫一對青年男女相識相戀悲觀離合,最後共同走上革命道種的愛情故事。李雅希在劇中飾演一對孿生姐妹莫寒與莫愁,姐姐莫寒性格溫柔,心地善良,堅強勇敢;妹妹莫愁做事雷厲風行,說話乾脆利落,但容易輕信他人。
  • 四年級作文:奶奶我想對你說
    奶奶,我非常想念您,我有好多話想對你說,也好想讓您來鄂州繼續陪伴我,但一想如果您來了,爺爺獨自一人在家很孤單,我就又不想您來了。何況爺爺又得了糖尿病,需要您精心照顧。奶奶,記得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您天天陪伴著我,寸步不離。上學要您送、放學要您接、吃飯要您陪、睡覺要您摟著。您把我捧在手心裡,生怕摔著,含在口裡生怕化了。記得那時,我才三、四歲,您總是會弄一些好吃的給我吃,買一些好玩的玩具給我玩,什麼事情都愛依著我,即使爸爸媽媽說您慣壞了我,您也不改初心地繼續疼愛我。但在為人處事上,您從沒慣我。
  • 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長輩生日祝福語大全
    8、媽媽,這是全世界都聽得懂的呼喚;媽媽,這是全世界最動聽的字眼;媽媽,這是全世界最慈愛的人。媽媽,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是我最愛的人!9、今天是您的壽誕之日,不管我們距離多麼遙遠,但晚輩的祝福與思念卻不會被距離衝淡。祝福您,歲歲平安,天天快樂!
  • 一家一個娃,可終究還是給爺爺奶奶生的,不信你去幼兒園看看
    在看幼兒園的大門一開,孩子們有喊奶奶的,有喊姥爺的,分別跑出來,撲上去,這些老人們頓時臉上像開了花似的,原本黃橙橙的或者白森森的臉上變得粉紅粉紅。有人要問了,接孩子的都是老人家,那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去哪裡?其實,目前給老人生娃的說法不止體現在幼兒園,小學的情況也是如此。
  • 託鄉下奶奶幫我帶了兩個月的羅威納,回來嚇一跳:這不是爺爺嗎!
    如果沒有經歷那件事,我永遠不可能明白一句話:真正的愛情,就是當我們都老了,我還是會永遠記得你當初讓我心動的樣子。把時間撥回到幾個月以前。我的工作比較特殊,平時出差的情況比較多,但時間都不長,也就三五天。可這兩天突然收到公司通知,需要去外地兩個月。聽到這個消息時我腦袋都要炸了,這次出去那麼長時間,家裡的狗狗怎麼辦。平時出差兩三天,我都寄養在樓下的寵物店,可這次出去兩個月,我是不放心寄養了。思來想去,我想到了鄉下的奶奶,自從爺爺走了之後,奶奶一直獨居。
  • 扒一扒韓劇中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專業戶
    扒一扒韓劇中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專業戶大家閱過韓劇無數之後,是不是會略帶驚奇和喜感地發現韓劇中有很多「老熟人兒」呢?今天,小編特意為各位韓劇迷們整理了韓劇中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專業戶。讓我們一起去重溫這些熟悉的面孔吧。
  • 美女給爺爺奶奶買煤球麵包,爺爺接過麵包後的表情亮了!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覺得這話絕對是真理,別看一些老人活了七八十歲了,但是他們常常就像是一個小孩子似的,有些事情還真是非常的可愛,我個人是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所以對爺爺奶奶的感情是非常的深厚,我記得小時候爺爺經常會給一些糖果,有時候給一毛兩毛錢買零食,總之總能有一些謊言在爺爺的身上騙到一些零花錢
  • 為什麼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光,是不可取代的?
    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有過最美好的回憶,也有著非常愧疚的時刻。我和爸媽在山西,爺爺奶奶在山東工作和生活。和很多父母一樣,我的父母也沒有時間看孩子。於是,在我快3歲的時候,我爸坐著火車把我送去了山東。在漫長的路途當中,我滿頭的卡子讓我爸手足無措,滿頭大汗。對我爸來說,女孩的東西讓人頭疼;對奶奶來說,女娃的一切都讓她著迷。
  • 「獨生女,父母想讓孩子叫外公爺爺,老公不答應,我該怎麼辦?」
    我想這跟時代的發展有關。在以前,爺爺就是爺爺,外公就是外公,大家都約定俗成,沒有什麼好爭的。沒有兒子的人家就招個上門女婿,生下來的孩子就叫女方的父母爺爺奶奶。傳統就是這樣,即使沒有兒子的人家也能得到傳承。
  • 爺爺奶奶將60萬房子送孫女 要收回時鬧官司(圖)
    這房子得歸我。 孫女過生日買下60萬房子當大禮  2008年5月9日,是小涵十八歲生日,在餐桌上,爺爺老陳笑眯眯地說:「寶貝啊,今天你18歲了,是大人了,爺爺奶奶準備送你一份重禮。」老陳故作神秘的頓了頓,「我們看好了一套房子,就在東南大學附近,你不是說以後想考東南大學的研究生嗎,我們想把這套房子寫你的名字,以後你上學也方便了。」「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