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經常有這樣的話:「不管你貧窮還是富有,貓依然看不上你」。
這可能只是句玩笑話,但卻讓很多不養貓的人對貓有一種潛移默化的認知:
1、貓很傲嬌;2、貓養不熟。
不僅如此,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貓被冠上了「嫌貧愛富」的頭銜。讓很多沒養過貓的人,也對貓有一種不好的印象。
以上這些不好的特徵,逐漸都變成了貓的代名詞。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貓的馴化時間較短,不足一萬年。五千年前埃及人藉助貓咪除去鼠患,開始長時間養貓,貓也逐漸開始進入人類的生活中。
由於馴化時間短,加上貓科動物本身的性格特徵,不懂得服從和配合人類的貓被冠上「傲嬌」的頭銜。
貓生活習性是「晝伏夜出」,日出之前和黃昏時分很活躍,其他的時間基本都在睡覺。這個習性也讓人誤以為貓不喜歡與人親近。
相比之下,狗的馴化時間可追溯到4萬~1.5萬年前。
很多人喜歡把貓和狗拿來對比,沒有任何意義。一個是貓科動物,一個是犬科動物,兩個不同科的動物,不管是生活習性,還是性格特點,都有很大的差別。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網友投稿,講的是網友親戚家的貓。
那是一隻白色的田園貓,親戚養這隻貓的時候正是女兒出生的那年。由於家在農村,貓都是散養用來捉老鼠的。慶幸的是,養了十幾年,貓也沒有丟失或「離家出走」。
去年的時候,親戚外出打工,上中學的女兒和貓暫由這位網友來照顧。一年後,親戚回家了,但卻只把女兒接回家,沒有留意這隻貓咪。
結果,養了十幾年的貓咪抑鬱而終。
它眼看著主人只接走了女兒,而無視它的存在,以為主人從此就不要它了。於是,它開始絕食,長時間不吃不喝,不管多好吃的食物都無動於衷。直到有一天,網友發現貓不見了。在後院的某棵樹下找到後,發現它已死去。
因為這件事,網友的親戚懊惱不已。她沒有想到,那隻平時她不當回事的貓咪,竟然早就把她當作家人。
說貓養不熟的人,你們真的養過貓嗎?
首先,城市養貓不關窗,貓很可能會因捕捉小飛蟲掉下摔死,或因獨處時間太久感到焦慮而跳窗逃走。單貓家庭,貓獨處5個小時以上就會感到焦慮。城市的貓咪一旦丟失,最終下場基本都是死亡。
其次,農村散養貓不絕育,貓會因發情尋找伴侶而「離家出走」。有些貓會及時回家,有些貓可能由於各種原因不再回去。而有些人總是一邊覺得給貓絕育不人道,一邊又說貓發情離家出走是因為養不熟。
假如貓的智商能高到辨別窮人和富人,那人類可要當心了,馬上要被喵星人統治了。
貓是肉食動物,所需的營養與人類截然不同,它們需要更高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
有些人覺得,貓不吃剩飯,就愛吃肉,這是一種很「嫌貧愛富」的表現。可是,讓食肉動物去吃素,這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於是,長期吃剩飯的貓需要出去捕獵維持身體所需,又會被人說是養不熟。
寫這篇文章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如果真的喜歡寵物,或者準備養寵物,一定要先了解並尊重寵物的生活習性,而不是把自己的主觀猜測作為結論去強加到它們身上。
每個動物都有它的生活習性,所以也會具有不同的特徵。不是單憑人的主觀認知、甚至是偏見決定的。
回到問題的本身,我只知道人類的智商可以判斷貧富和價值,至今還不知道哪個動物有嫌棄人類貧窮的能力。
更多精彩,關注王大野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