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用「玩」做動詞來接某項活動的時候,這一活動,大概率是一項很小眾的愛好。
比如,玩黑膠。
作為古早音樂的物理載體之一,黑膠唱片有過極其輝煌的歲月。然而隨著CD,磁帶等載體的變化直到現在的數位化音樂浪潮,黑膠唱片有點像是PC那邊的軟盤,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太多,有回放設備的,就更少了。
不過黑膠和軟盤是有極大區別的。軟盤在消費領域徹底壽終正寢,黑膠則一直有用小部分擁躉,支撐著黑膠市場:如果沒有市場需求,音頻廠何必再推出黑膠唱片機,發行商又何必推出黑膠唱片呢?
PS-LX310BT
事實上,黑膠在近幾年來甚至還有些許復興的跡象。CD銷量因為數位音樂連年下滑,黑膠卻逆勢增長,雖不至於達到CD出現之前的輝煌時代,但穩定且小幅成長的市場,卻也推動著廠商推出新的設備。
索尼之所以推出PS-LX310BT,即是看中了這部分需求。
定位入門 功能齊全
索尼LX310BT這款產品其實非常適合很多被封面吸引而購入黑膠,卻苦於無法播放的朋友們。畢竟它本身售價不算高,而且具備直連藍牙音箱或耳機的功能,回放成本相對較低。
蓋上防塵盒的PS-LX310BT(播放時一定要把盒子拿掉)
如果真得愛上了聽黑膠的感覺,那麼日後慢慢從功放,音箱這部分升級也沒什麼問題。
因為LX310BT除了能夠直連藍牙音頻設備之外,還是留有RCA音頻輸出的,不過線材直接從機身內部探出,無法插拔這一點著實讓人撓頭。即便是藍牙連接播放設備,這個RCA端子的小尾巴還是得在。
接著講一下RCA。LX310BT內置了唱頭放大,如果你的功率放大器沒有Phono埠,也就是沒有內置唱頭放大的話,直接將LX310BT的輸出撥到line,RCA端子插到功放線性輸入就可以。
唱頭輸出功率低
這裡簡單科普一下唱頭放大到底是個啥。黑膠唱片機的唱頭輸出級別是3mV,直接接入功放的話,這個功率太低了點。所以以往的黑膠機接入功放之前,要先加入一個叫做唱頭放大器的東西:它能夠將3mv的唱頭輸出提升到190mV。這麼一來,功放就能整明白「哦,這個信號我熟。」
所以說LX310BT其實考慮到了不同層級音頻玩家的設備選擇:
純新手可以連接藍牙音頻設備,直接播放。
有點音頻底子,但功放沒有唱頭放大的,可以用Line輸出到功放(經過黑膠機唱頭放大)。
功放有唱頭放大的,直接用Phono輸出。
平價但功能完整的全自動黑膠唱片機,可以讓消費者無需擔心預算,就能享受黑膠音樂。
當你將它摞在功放上時一定會覺得,嗯,這幫做影音設備的廠子肯定都商量過。
全自動設計 針壓 抗滑沒煩惱
稍微了解過黑膠唱片機的朋友們應該會知道一個小常識:這類產品從開箱到安裝再到能把黑膠放上去運轉,需要經過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調節唱針的針壓和抗滑。
在那個黑膠盛行的年代,由於唱針,唱臂都可能來自不同廠商,由用戶自行選配,調節針壓的抗滑的步驟很可能會非常繁複。即便是現如今的大部分黑膠機,總還是得用個半小時調教一番。
全自動設計的LX310BT就沒有這些老玩家熱衷但新手煩惱的操作了。黑膠唱片放上去,按下strat後,唱針就會自動移動至唱片邊緣落下,開始播放。待播放結束後,LX310BT也會自動收起唱針並停止,很方便。
33 45速可調 EP LP均可播放
切歌怎麼辦呢?按下up/down抬起唱針後手動移動唱臂,至指定位置後再次按下up/down放下唱針即可。這裡不建議手動抬起放下唱針,萬一手不穩把唱針掰了,可就得不償失了。
為什麼需要一臺黑膠唱片機?
我的答案是:儀式感。
抽出黑膠唱片,搭在唱盤上,啟動黑膠唱片機,看著唱盤轉動,唱臂抬起落下,尋軌播放出聲,落座傾聽。
這種感受是掏出手機戳個流媒體音樂播放所無法比擬的。
使用黑膠唱片機之後,恍然發覺,原來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完整地聽過一張專輯,沒有認真地聽過一組原聲了。
從聲音表現出發,通過藍牙轉接索尼LSPX-S2晶雅音管或經由天龍X3600h放大至傑士RP-260F,索尼PS-LX310BT黑膠唱片機都能夠表現出濃鬱的中頻音色,雖然高頻段的延伸少了點,可是中頻段的飽滿音色。聲音質地稍顯粗糙,或者說,細節損失比較多,不過這個價格就能享受到溫暖厚實的類比音色,還是非常不錯的。
另外一說,黑膠牆其實還是蠻好看的。
回到開頭,索尼LX310BT這款產品其實非常適合很多被封面吸引而購入黑膠,卻苦於無法播放的朋友們。此外,對黑膠好奇的朋友們也大可選擇該型號嘗試。雖說播放設備幾乎沒有上限,但以索尼LX310BT的表現來說,低價入手就能感受一番模擬音樂的魅力,倒也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