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兩歲了只會說一些簡單詞彙,但除了語言發育比較慢,其他看著都挺正常的。但是因為不會說話,不會表達需求,整天沒完沒了哼哼唧唧。晚上睡覺也是,每天睡到後半夜就開始哼哼,有時候能哼上幾個小時才再睡著,現在心態要崩了,我該怎麼辦?
以上是一位寶媽的留言,著實有點心疼她。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兩歲前後正是孩子自主意識爆發期和語言爆發期出現的階段。但如果家長沒把握好語言爆發期推動孩子語言學習,導致自主意識超前爆發,那麼就會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
2歲的孩子哼哼唧唧,抱也不管用怎麼辦?
娃娃到了兩歲前後,活脫脫像一個隨時會爆發的活火山。因為自主意識的萌生,他們不再像以前那麼乖巧,變得「叛逆」,許多技能還沒掌握就都希望自己來,一言不合小脾氣就被點著了。
在自主意識爆發期,建議家長多給孩子一些自主權。比如喝奶選用什麼杯子、購買時給孩子幾個選擇,即便不會說話,也是能從他的肢體行為感受到他的意願的。
對於孩子的無理性要求,如果「抱抱」也沒有成效,那麼推薦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你的擁抱之所以不起作用,是因為此時給孩子的是束縛感。用玩具或其他事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僅可以馬上平息孩子的怒火,慢慢的孩子也將領會到這個辦法,自己管理好情緒。
孩子到了語言爆發期,父母該怎樣做?
首先,要擺正心態
沒有哪個孩子是一下子就成長起來的,如果排除了自閉症、身體發育有問題,那麼只要做好一些準備工作靜待花開就好了。孩子每一項能力的發展,都需要有家長的幫助與支持,所以父母一定要沉得住氣。
當孩子用錯了詞語,或者發音不對也不要馬上糾正他,家長應該耐心傾聽,等孩子講完。給予讚揚之後再重述一遍正確的語句詞彙。記住,批評或懲罰會導致孩子有話不敢說。
其次,父母要提前做好準備
在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到來之前,建議父母平時就要跟寶寶多說話。因為要想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好的發展前提是要有豐富的詞彙儲備,所以持續為孩子輸入詞語尤為關鍵。
逛超市時,家長可以多描述多問話,引導孩子做簡單的交流。在家搭積木時說一說積木的顏色、形狀、數量。在戶外時,可以給孩子描述一下看到的車子、房子、大樹等等。
最重要的,是要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我們總是說環境的重要性,語言環境也是極其重要的。這個所謂的語言環境,不是用電子設備就能替代的,主要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鍵是父母與孩子的溝通。
如果家長總是疏於與孩子進行交流,不單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受到影響,就連自控能力、情緒狀態、理解能力也都容易受到牽連。
各位父母,你家孩子幾歲了?幾歲的時候最淘氣最不讓人省心?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育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