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沛 實習生 孫海玉 文圖)11月20日,2020(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走進市場——六保六穩·工行惠企行動月系列活動第三站走進鄭州國香茶城。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聯合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鄭州茶香國城組成「金融+財媒」小分隊,對一線商戶進行走訪。
「對於巖茶來說,杯中茶帶著製作茶葉當天的天氣信息,也只有晴天製作的巖茶,滋味才更悠長。」走訪中,憶晴天茶事老闆曹雷波向記者介紹了茶葉品牌「憶晴天」的由來。
都說「高山雲霧出好茶」,而武夷山巖茶卻恰恰相反,它生長在谷底。峽谷間,雲霧易聚難散,所以空氣溼度大,這為茶樹提供了特別好的生長條件。
同時,巖茶的生長環境也很是特殊,它並不是想像的在高高的山峰頂上或者像一般地方的茶園一樣成片連畦,而是在懸崖峭壁上。巖茶生長在風化巖、砂礫巖上,巖石多,土層薄,高大樹木很少,多為矮小喬木和灌木叢,因而形成一種既有陽光,又不至於直接照射的環境。這就是專業上所謂的「漫射光」。漫射光避免了紫外線直照,對形成正巖茶的特殊品質至關重要。
此外,武夷山巖茶的工藝製作是非常講究的。巖茶要經歷三次焙火,每一次焙火二十多天,焙完後放置十幾天再進行第二次的焙火。「你採的茶葉是什麼,你要用什麼樣的工藝做、在什麼樣天氣做,哪一環節不一樣,最終做出來的茶都是不一樣的。」曹雷波表示,巖茶是帶著天氣烙印的,同樣的做法,雨天做出來的茶和晴天做出來的茶口感不一樣。
也正是因為上述原因,武夷山巖茶價格相對比較貴。
「你要把某一個茶葉做精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你像我們做這麼多年也不敢說特別懂,因為你做時間越長就會覺得這裡面越複雜。」這是曹雷波做「茶人」七年之久的最大感受。
談到未來,曹雷波也希望河南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巖茶愛好者與他一起品位巖茶的滋味。
每一年巖茶味道都不相同,也沒有任何規律可循——在曹雷波眼裡,這或許就是巖茶的魅力之一。
責編:陶紀燕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大河財立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