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高達2000億美元!拒絕成為大象的螞蟻,不姓「金」而姓「科」

2021-01-16 金十數據

在科幻電影《異形》中:瀕臨滅亡的人類已經過時,他們的存在就是為新生物作為母體,從而進化出更美麗奇妙的新生物。電影中,各種異形生物從母體中破體而出,突變式成長,然後攻城略地…….各種詭異的畫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不被子體吞噬掉,讓子體不要在本能的驅動下,成長進化為一個異形?是這部電影裡留給母體—人類的命題之一。

藝術源於現實,現實中的人間世界裡,同樣有這樣的問題需要頭疼。

比如阿里巴巴,它孕育的「子體」—螞蟻集團即將在「A+H」(科創板+港股)同時上市。

作為一個金融+科技巨擘,從誕生到崛起,螞蟻集團只用了15年的時間 。據悉此輪IPO,螞蟻的估值高達2000億美元,這大概是拼多多+京東的體量。上市之後的螞蟻很可能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的第三大網際網路上市公司。

對於阿里而言,孕育一個身處「金融」這個敏感地帶的子體(又還是一個龐然大物),並讓其規範地向上生長……這無疑是充滿刀光劍影的一條路。

通過復盤螞蟻的上市之路,我們可以搞明白不缺錢的螞蟻金服為何要上市?也可以更好理解從灰色地帶起家螞蟻金服為何有登陸A+H 股的殊榮?又為何會成為金融科技公司中的「標杆」?

一、 螞蟻是不是巨象?

是不是 「象」的體量,咱們得先從幾個維度一起品品這隻螞蟻究竟有多大?

(1)牌照之全

金融牌照,是金融圈中芸芸機構當之無愧的衣食父母。

凡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必須先取得與之對應的金融機構許可證,由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門分別頒發。

在我國需要審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銀行、保險、信託、券商、金融租賃、期貨、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等7張。對土豪企業來說,拿到一張尚且不易,誰要能集齊這7張王牌,那還真能縱橫金融圈,召喚神龍。

傳統的金融控股集團,通過集團子公司獲取不同行業的牌照來佔領各個金融領域的市場,但螞蟻金服在短短的兩年間,就已經完成了全牌照的布局。在金融業務布局中,螞蟻手握最多、最全的金融牌照,主要有支付牌照、網絡小貸、銀行、保險、券商、基金、金融資產交易所等。

更強悍的是螞蟻集團還在迅速的向國際進軍,通過收購+控股的方式在一些重要的東南亞市場中持有金融服務牌照,今年外媒就報導螞蟻金服已經申請了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

手握這麼多的牌照這也使得螞蟻更多被看做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2)體量之大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螞蟻業務範圍和用戶規模:

螞蟻的業務範圍涵蓋支付、數字金融(包括財富管理、消費金融等)以及科技服務這三大塊,具體每塊業務的一個大概的賺錢邏輯如下圖所示,大家可以過一遍。支付寶這款集成者app則成為每個用戶手中超級app。

具體業務規模數據如下圖所示,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細細的看一下。

圖片來自於螞蟻集團招股書

我們具體拿用戶這個維度來說一下,截至 2020 年 6 月30 日,在過去的 一年裡,支付寶 APP 服務超過 10 億用戶,擁有7.11億月活躍用戶和超過 8,000 萬月活商家

讓螞蟻金服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大佬——招商銀行PK 一下,2019年年末「招商銀行」和「掌上生活」兩大App的月活躍用戶(MAU)也只有1.02億 戶。大家細細品品這個體量!

(3)賺錢之多

其實說完牌照和用戶, 賺錢對於螞蟻這樣的巨佬而言,賺錢不過是順帶的事,但是我們還是說一說螞蟻集團帳戶上跳動的人民幣。

「2020年上半年,螞蟻金服營業收入為725.28億,螞蟻金服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212.34億,相當於每天淨賺1.2個億。

具體來看2017年、2018年、2019年螞蟻集團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69.51億、6.67億、169.57億,年化複合增長率高達60.89%。

可能這個數據太大了,已經超出了咱們普通人的感知範圍。我們拿螞蟻金服的員工薪酬來做個標尺,招股書顯示螞蟻金服上半年職工薪酬為55億,員工人數最新為16660人,也就是人均薪酬一個月5.5萬。

所以,上市的鐘聲敲響的那天,多少螞蟻人會發出多少財富自由的歡呼聲呢?

綜上,三個維度看完之後,螞蟻變大象大概率是我們腦海中的第一感觀。然而,螞蟻高管團隊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多次表示「螞蟻不想成為大象」。螞蟻多位高管近年也反覆強調「螞蟻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一家金融公司「

所以,這又是在鬧哪出?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螞蟻的發展史來看。

二、 螞蟻為何不想成大象

「如果要坐牢,我去!」

這是2004年馬雲決定啟動支付寶項目時對團隊說的話。當時國內對第三方支付並沒有明確的監管,這是屬於灰色地帶的。但是「支付」所屬的金融業又一個強監管的行業。

當然,我們現在開後視鏡來看,馬雲並沒有因為支付寶而去坐牢,相反螞蟻可謂佔盡時代的紅利。

(1)螞蟻早期——佔盡時代的紅利

細看螞蟻的發家史,可以發現螞蟻幾乎精準的踩中了一個又一個監管真空期,如行動支付、沒有T+0限制的貨幣基金、沒有限制槓桿的現金貸和消費金融等。

這背後是螞蟻金服的發展卡中在中國鼓勵金融業大創新的時期。2004年-2017年,中國的機構監管處於一個逐漸完善的階段。這段時間,國內做金融創新的機構們面對的是相對開放包容的監管環境;發達的網際網路電商業務;未得到有效滿足的龐大的普惠金融需求。

這樣的背景之下才有了:阿里和騰訊的行動支付大戰打的熱火朝天;餘額寶打響寶寶理財的一槍;P2P軍團如大黃蜂一樣漫天狂舞,花唄借唄獨領風騷…….這些都發生在2004-2017年這個期間。

在時代紅利以及監管真空期雙加持之下,螞蟻迅速地做了一系列創新包括行動支付、餘額寶(貨幣基金)、花唄借唄(消費金融)等等。

圖來自螞蟻官網

反應到螞蟻的財務上,就是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現金奶牛。

根據螞蟻集團的招股書,這些業務貢獻了螞蟻集團總收入大頭。螞蟻的業務包括「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創新業務及其他」,前兩個加起來佔到螞蟻營收比重的99%以上。而這兩塊業務下面支付寶的支付業務,以及以螞蟻花唄、借唄和餘額寶為代表的金融業務,包括微貸、理財和保險略計算它們佔據了螞蟻集團90%以上的的營收。而這些業務絕大部分都是在這一階段(2004-2017)落地的。

同樣,這一期間馬老師帶領的螞蟻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一方面取得多地地方政府以及大型金融機構的信任與支持,合作推進了一些金融創新項目。另一方面在與監管產生小摩擦時候,馬老師帶領的螞蟻迅速地配合監管,自我做出整改。

(2)監管風雲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這場席捲全球,全球經濟陷入多年泥潭。當時為了應對危機,中國當時出臺並實施了刺激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中國受到的影響相對來說可控。。

而對於2008年那場全球金融危機,當時有一種較為普遍的看法,認為這是金融創新過度所引致。

2012年之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再加上2016年以來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掀起過「金融集團化」的浪潮,再加上P2P平臺爆雷潮和現金貸造成的諸多惡性社會事件,讓監管開始意識是時候變了。

這樣的背景之下,防範金融出現系統性風險成為監管在近幾年的最大任務。從 2016年開始,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啟動,一直持續到現在。

2017年,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在題為「數字金融發展對金融監管的挑戰」的演講中提到:

2017-2019年期間,螞蟻金服確實承受了相當大的來自監管層面的壓力。螞蟻金服的現金奶牛:支付、消費貸(花唄借唄)以及財富管理(餘額寶)都受到較大影響。

螞蟻的支付業務主要靠備付金吃息差產生收益,但是2017年根據監管規定,上繳央行且不產生任何利息。螞蟻的消費貸業務,在2017年監管層強調槓桿率之後, 2018年發行規模急轉直下。2017年之後,餘額寶亦進行了較大程度的調整,支付寶端內引入多支貨幣基金,以此控制餘額寶總規模的膨脹速度。

螞蟻金服中的「金服」二字,在這個時期帶來的更多是煩惱。

也正是從2017年開始,螞蟻的高層多次公開提及「螞蟻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一家金融公司,我們就是家技術公司」

三、 擁抱監管,螞蟻進入生態區

(1) 監管與創新是朵並蒂兩生花

在講述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的電影《大而不能倒》中:2008年8月,雷曼兄弟在與美國房地產市場相關的不良貸款和證券上虧損後倒閉。它的破產引發了金融市場混亂,但是當時美國政府並沒有選擇出手救助雷曼兄弟。

同年9月,美國保險集團(AIG)也陷入危機 ,美國政府這一次出了手。背後的原因是:儘管雷曼兄弟規模巨大,但是其客戶主要集中在證券行業的機構投資者,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關係不大。而AIG的業務與公民的經濟生活關係密切。如果AIG倒下,許多美國居民的養老和財產難以得到保險保障,這會對整個社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再者,金融機構的風險具有連帶性,一個金融機構陷入風險危機,往往引起社會民眾對其他金融機構喪失信任,極易在整個金融體系造成風險的連鎖反應,甚至動搖整個國家的信用基礎。

對於螞蟻集團這樣一個服務用戶已經超過10億,已經滲透到國民日常中的的「金融機構」,事前 「監管」的必要性無需多說。

同時,金融創新是市場經濟和金融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必然結果。 特別在經濟下行調整的過程中,金融創新往往能夠更好地實現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金融創新依舊不可或缺。

事實上,金融創新一直是與監管博弈的結果,「監管——創新——再監管——再創新」的循環貫穿金融史的始終。很大意義上,金融創新與監管創新二者相互雕琢, 彼此成就 。

(2) 姓「科」還是姓「金」

2017年3月,螞蟻金服宣布,將自己定義為TechFin,而不是FinTech—未來只做Tech(技術),支持金融機構做好Fin(金融)。

2019年,螞蟻金服表態要轉型金融科技:未來五年,自營金融服務收入預計將從11%下降至6%,平臺技術服務收入佔比達到65%。這也視為螞蟻金服在戰略端的重大調整,戰略轉向技術輸出。

就在啟動上市前一個月,螞蟻換掉已沿用6年之久的「螞蟻金服」簡稱,並將工商註冊名變更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替代「小微金融服務」,更加徹底的靠近科技。

至此,螞蟻集團,已經明白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也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

正如北京市網絡法學會副秘書長車寧所說:

當前環境下,高層不斷突出科技對於金融業賦能的作用。在螞蟻的帶頭之下,從2018年年初便已開始,金融科技公司紛紛宣布「去金融化」。

在此背景下,螞蟻集團作為行業技術領軍大哥,獲得監管首肯,即將成功登陸 A+H 股。上市也意味著更加地透明以及更有效的監管。至此,螞蟻在樹立標杆的同時,也為金融科技行業的同仁們探索出了一條大道。

小結:此次螞蟻上市,無疑將是中國金融科技登頂全球的標誌性事件。市場的上關於這個事件點評很多,筆者唯一想說的是:這是一群人的史詩!

最後,用獲諾貝爾獎獲獎作品《憤怒的葡萄》中的「葡萄」代表的隱喻來結尾,葡萄在《聖經》中,往往代表著豐饒和希望。但是《聖經》裡,「葡萄」還有痛苦、憤怒和仇恨的意思。

甜葡萄帶來希望和嘉獎,毒葡萄帶來的則是審判。

螞蟻上市,摘得了屬於它的甜葡萄。而那些造成社會惡性事件的金融創新,帶著它們的毒葡萄則湮滅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參考資料:

1. 顛覆與連接 —解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創新——麥肯錫[中國銀行業白皮書]

2. 突破創新窘境 網際網路時代的金融創新策略——德勤

3. 《金融筆記》——楊凱生文集

4. 中國金融監管改革的歷程回顧與未來展望

5、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與監管研究——網絡

6、螞蟻金服監管往事——田牧

7、螞蟻金服在2017-2019:監管不斷加碼下的三年—科技說

8、《螞蟻集團系列報告—支付寶是如何煉成螞蟻金服的?》——興業證券. 洪嘉駿

9、《審慎處理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係》——隋平

相關焦點

  • 六問萬億螞蟻IPO,「真想我也在那裡」
    按螞蟻最後一輪融資估值1556億美元計算,馬雲持有螞蟻集團估值為137億美元,員工仍然是螞蟻集團最大的股份所有人。過去幾年,螞蟻集團取得了涵蓋銀行、保險、信貸、財產管理、徵信等各個領域的金融牌照,資產管理規模巨大。此前,螞蟻金服在2018年6月完成C輪融資後的估值水平約為1500億美元。此次路透社報導,螞蟻集團據稱尋求至少2000億美元(約1.4萬億元人民幣)的IPO估值。
  • 馬雲就一個螞蟻集團?估值8000億的它,還培養出了一個院士
    額外說兩句,這也是我們老師在上課時和我們分享的,馬雲前段時間參加了金融峰會,很多人就認為是那一場會議「斷送了」螞蟻金服的上市之路,其實並不一定是這樣的,作為發放了兩萬多億貸款的公司,我國的銀行和監管機構早已盯上了這隻「大象」,而且加強對他的監管也是必不可少的,馬雲此次單刀赴會,有可能就是想要利用輿論的聲音去對抗我國的監管機構,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 螞蟻官宣A+H兩地上市計劃,市值2000億美元...
    螞蟻集團上市,不但成為內地最大的造富加速器,還將重排中國網際網路江湖座次。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螞蟻上市後市值達2000億美元,其將繼阿里和騰訊之後成第三大網際網路上市公司。不惟如此,螞蟻集團上市,將成為行動支付、虛擬貨幣、區塊鏈等駛上快車道的發令槍。估值2000億美金2014年10月,螞蟻金服正式成立。
  • 螞蟻長成巨象:估值萬億、員工變富豪 狂奔的螞蟻沒有退路
    螞蟻長成巨象!估值萬億,員工變富豪,狂奔的螞蟻沒有退路一夜之間,又有數千個千萬富翁誕生!8月25日晚間,隨著螞蟻集團向科創板遞交上市招股書,相關的造富神話成為了最吸睛的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戲稱,「我和馬雲的財富差距又多了好幾千億」、「剛離職的螞蟻員工你們後悔嗎?」
  • 估值高達14000億元!螞蟻集團計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上市
    螞蟻集團在經歷數次「被上市」後,靴子終於落地。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據多家媒體報導,螞蟻集團尋求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約為14000億人民幣)。在國內新經濟公司裡,這一體量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個超級巨頭。
  • 南京「希音」估值25億美元上榜
    本報訊(通訊員  雨科  融媒體記者  於潔塵)  7月28日,長城戰略諮詢舉辦中國高成長企業發布會暨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發布會,現場發布了《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今年新入榜的企業中,南京「希音」以25億美元估值成功入圍。     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達218家,平均估值36.5億美元。
  • 任澤平:螞蟻成為大象的秘密是什麼?如何監管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任澤平 曹志楠 黃斯佳導讀脫胎於網際網路的螞蟻集團迅速崛起,即將以2.1萬億元的估值登陸資本市場。螞蟻集團從一張小小支付牌照起家,憑藉中國龐大的網際網路流量紅利,抓住傳統金融痛點,十幾年時間,小小螞蟻崛起成為大象:全球最大獨角獸(參考:《中國獨角獸報告:2020》)。
  • 娛樂圈的「特殊姓氏」, 鹿晗真的姓鹿,但是金城武卻不姓金?
    如今娛樂圈中的小鮮肉輩出,越來越多的小鮮肉的名字新穎有趣,明星的名字有的是出道以後才開始使用,我們更加忽略的是明星們的姓氏,很多明星的姓氏和人們心中想像的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明星們奇怪的姓氏。
  • 英國在線支付獨角獸Checkout融資4.5億美元 估值達150億美元
    新浪科技訊 1月12日晚間消息,據報導,英國在線支付公司Checkout.com今日宣布,已在C輪融資中獲得4.5億美元的投資,為公司估值150億美元。150億美元的估值較去年6月上一輪融資時獲得的55億美元估值增長近兩倍,這也使Checkout.com成為全球第四大最具價值的私人持股金融科技企業。在過去的兩年中,Checkout.com已融資8.3億美元。該公司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在美國的業務,在紐約新開設一個辦事處,並將在丹佛開設另一個辦事處。
  • 螞蟻上市變大象,杭州人反而顫抖了,據說萬億財富盛宴或再次推高房價
    不想成為「大象」的螞蟻,不是好巨獸。當初口口聲聲說只對小微世界感興趣的螞蟻,如今真的成了巨獸! 螞蟻集團上市,終於塵埃落定。 據媒體報導,螞蟻集團尋求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在國內新經濟公司裡,這一體量高於美團、京東,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個超級巨頭。
  • 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這是螞蟻莊園7月16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螞蟻莊園回答知識送飼料活動開始啦!  螞蟻莊園非常好玩,養雞的同時還能做慈善,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免費送飼料。
  • 巨型螞蟻靠什麼養成?
    8月25日晚間,螞蟻集團披露招股書,擬在A股和H股發行的新股數量合計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10%,發行後總股本不低於300.3897億股(綠鞋前),意味著將發行不低於30億股新股。 數據顯示,螞蟻集團員工持股平臺佔股40%,馬雲個人持股不超8.8%,他還宣布捐出6.1億股螞蟻股份做公益,相當於螞蟻發行後總股本的2%。阿里巴巴集團持有螞蟻集團33%的股份。
  • 馬雲一手養大的「獨角獸」螞蟻集團上市,她卻成為了「大贏家」
    從支付寶進入到大家的日常支付生活中開始,它的估值一直都是「高」不可測,隨著昨日(7月20日)下午,支付寶公司螞蟻集團的正式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後,這就意味著螞蟻集團估值這一「神秘面紗」也將要被掀開。
  • 騰訊再向興盛優選投資1億美元 後者估值達50億美元
    騰訊再向興盛優選投資1億美元 後者估值達50億美元2021-01-08 19:58出處/作者:IT之家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知情人士稱,騰訊控股已增持興盛優選的股份,按 50 億美元左右的估值向該中國網際網路雜貨初創公司投資了 1 億美元。
  • 馬雲身家667億美元登頂中國首富是怎麼回事 位列全球第十一大富豪
    隨著螞蟻集團上市在即,剛剛,福布斯實時數據更新了馬雲身家,馬雲身家已達667億美元,超越馬化騰再度登頂中國首富。  按馬雲持股阿里巴巴4.8%計算,馬雲持股市值408億美元。此外螞蟻AH定價約68.8元左右,最新市值2.09萬億元,2.43萬億港元,大約3020億美元,馬雲持股8.8%,持股市值大約266億美元。以此計算,馬雲身家大約為674億美元。
  • 螞蟻集團上市在即 投資者「害怕踏空」
    螞蟻集團最早可能於下月在滬港兩地同步上市。知情人士表示,螞蟻集團應該會在下周中間的某個時間與香港交易所(HKEx)上市委員會進行會面。上周,該企業的上市申請已獲上海監管機構批准。螞蟻集團預計至少發行10%的股份,確保總市值在2000億至3000億美元之間。
  • 各省第一大姓:16省姓王,5省姓李,3省姓陳
    時至今日,雖然不少傳統習俗已經潛移默化、與時俱進,但是國人對于姓氏的重視程度卻絲毫不減,甚至於在某些程度上比以前更加在意。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在互相認識時,必然會問「您貴姓?」,如果碰巧是同姓時,大概率其中一人會說一句「咱們幾百年前還是一家人」,既能有效拉近距離,也能促進氣氛融洽,姓氏文化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國社會文化的一部分。
  • 萬億螞蟻IPO來了,誕生幾千個億萬富翁?杭州...
    上述報導稱,螞蟻集團計劃在此次IPO中出售5%-10%的股份,這意味著募資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200億美元,這將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融資規模的IPO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還披露了螞蟻集團去年的業績,2019年螞蟻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0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170億元。
  • 少兒英語平臺VIPKid正敲定一筆融資估值或超30億美元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學平臺VIPKid正在為其約5億美元的融資敲定最後的細節,公司估值或超過30億美元。這樣的估值有望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在線教育初創企業。知情人士稱,估值目標是其交易前或者說融資完成前的目標。由於該公司去年8月融資時的估值水平超過15億美元,順利完成新一筆融資將意味著該公司的估值水平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實現翻番。伴隨中國中等收入人群的持續擴大,以及國內就業市場對教育水平和英語能力的日益看重,給孩子找外教在網上對其進行輔導如今在中國成了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