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
蚧殼蟲是一種非常小的蟲子,其屬於半翅目。這種蟲子的名聲非常壞,幾乎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我們搜索文獻,能看到的防治蚧殼蟲的文檔著實是不少。
《農業大詞典》介紹:「又稱蚧。昆蟲綱同翅目蚧科昆蟲的通稱。種類很多。體小型。雄蟲通常有翅一對,後翅退化為平衡棒;雌蟲無翅,足亦退化,體呈卵圓形或不規則的圓球狀。體上被覆蠟質分泌物,或各種形狀的介殼。寄生於樹枝或葉片上,大多有害於果樹和林木。」(1)
樹葉上密密麻麻的蚧殼蟲,很容易就引起人們的密集恐懼症
蚧殼蟲的生態習性
這種蟲子雌雄異體,雌性的成蟲沒有翅,而雄性則有翅,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蟲體是否有翅來辨別蚧殼蟲的性別。
蚧殼蟲活動能力不算強,雌性成蟲因為沒有翅,所以其活動範圍基本固定,即便是擁有翅膀的雄性成蟲也因其體型的關係,飛行的能力真的不強。
儘管讓很多人傷透了腦筋,可實際上蚧殼蟲壽命很短,雌雄蟲體在完成交配產卵後便立即死亡,部分種類的蚧殼蟲甚至能夠進行孤雌生殖,一年之中可繁殖數代。
研究人員介紹,蚧殼蟲主要通過吸食植物的汁液作為食物,其尤其喜歡當年生或二年生的植物枝條,從而造成大量新生枝條出現死亡,被蚧殼蟲侵蝕的植物也會因光合作用的效能慢慢減弱而死去。
同時,蚧殼蟲作為部分植物病菌的優良載體,在其吸食植物汁液的同時也會將其蟲體中攜帶的病菌傳播給植物,進而造成植物感染其它疾病。(2)
蚧殼蟲往往以受精雌成蟲在枝條上越冬,第二年三月底開始危害和發育,到了四月中、下旬其體型會迅速增大。五月上、中旬,蚧殼蟲開始產卵,五月底至六月初為其危害最盛的時刻。
蚧殼蟲的雌蟲,其卵期大約在20到30天之間。六月的上、中旬為其初孵化期,六月底至七月初,到達其孵化盛期,雌成蟲危害持續到八月底。
蚧殼蟲孵化出的若蟲經過較短時間進行爬行, 就能找到比較適宜的處所, 開始吸食園林植物的汁液, 開始固定的生活。(3)
蚧殼蟲體型很小,不易被人察覺
蚧殼蟲的趣味知識
蚧殼蟲能分泌臘質物形成介殼, 是可以覆蓋蟲體的, 隨著蟲體的成長, 殼體增厚,對其有保護作用。
一旦蚧殼蟲的蠟質層分泌完成, 防治用藥的成本就會大幅度增加, 防治效果也沒有在蚧殼蟲產卵孵化期及若蟲期效果顯著。因此, 要想有效控制蚧殼蟲對園林植物的危害, 一定要掌握好不同種類蚧殼蟲的生活習性及產卵孵化規律。
一般蚧殼蟲每頭雌蟲產卵可達數千粒,吹棉蚧每年可發生多代,盾蚧蟲體可以長年危害植物,所以一旦生了蚧殼蟲,那麼往往會危害很長時間。
蚧殼蟲的天敵有鞘翅目的各種瓢蟲如澳洲瓢蟲、大紅瓢蟲、紅環瓢蟲、二星瓢蟲等,它們取食蚧殼蟲的卵、幼蟲和成蟲。
還有一些膜翅目小蜂科的種類,可以寄生於蚧殼蟲的內部。而脈翅目中的草蛉和粉蛉類以及少數鱗翅目昆蟲,也捕食蚧殼蟲。人們也在研究通過這些天敵來防治蚧殼蟲。
在春季早期蚧殼蟲卵孵化前, 在樹幹基部環狀綁紮塑料薄膜, 可有效阻止土壤中孵化的蚧殼蟲上樹或者產卵。(4)
當然,蚧殼蟲並不是只有壞處的。眾多蚧殼蟲種類之中,也有對人類有益的品種,如白蠟蟲可產白蠟。
蚧殼蟲的種類頗多,全世界已知有6000多種,我國記載的約650多種。目前,其多見於溫帶和熱帶地區。(5)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6卷《生物與生物技術》中曾援引賀輔民的文字寫道.「此種蟻對於柑桔栽培之經濟上實際關係如何?尚未曾證實。彼等確能捕殺或驅除毛蟲、蝽象,以及其它危害柑桔之蟻。」
這裡提到「此種蟻」,指的是黃猄蟻,李約瑟所言的是賀輔民並不確信放養黃猄蟻在柑橘樹上的好處。
李約瑟還提到:「但是,同時,彼等不獨保護與服侍為害柑桔的蚧殼蟲,且常將此類蚧殼蟲,由甲樹遷往乙樹,或遷往其他無蚧殼蟲之新樹藉以食其剩餘之遺汁。此類蚧殼蟲,常因受彼等之保護與服侍,生長得更加繁盛。」
賀輔民認為,蚧殼蟲的體型非常小,農民非常容易將其忽略,而且柑橘樹受到這種蟲子的危害非常大,比較其他容易被觀察到的害蟲,其損傷更加大。(6)
爬滿了蚧殼蟲的植物
科研工作者們一直致力於對蚧殼蟲的研究,比如,「青海省林果木介殼蟲種類調查」曾獲青海省科技進步四等獎, 為蚧殼蟲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7)
周堯先生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著名昆蟲學家,中國昆蟲學事業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936年,為了學習先進的昆蟲學專業知識,周堯遠赴義大利拿波裡大學,追隨西爾維斯特利教授,周堯在導師的建議下選擇蚧殼蟲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
他觀察了自己從中國帶去的全部蚧殼蟲標本,深入認識到了蚧殼蟲的嚴重危害。回國後除從事教學和昆蟲分類研究外,對蚧殼蟲的研究工作一直沒有間斷過。
有研究者統計,他前後採集蚧殼蟲標本的時間長達40餘年,除臺灣、西藏外,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經過40多年的努力,出版了《中國盾蚧志》一書,該書共3卷,研究者們稱讚其是目前為止最完整的一部研究中國盾階方面的專著。
這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盾蚧科8個亞科74屬316種蚧殼蟲的詳細信息,為蚧殼蟲的防治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8)
先生已逝,但其「愛國、敬業、惜時、樂群」的精神品質感染了後來人,激勵著學者們在其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刻苦鑽研。
蚧殼蟲
結語
防治蚧殼蟲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要加深對蚧殼蟲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