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不是一種輕易與同類相處融洽的寵物,因為在每個貓咪的心中自己都是世界的中心。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的小花就成為了我的中心,或許是因為生病吧,小花來到我家不久就病了,當小傢伙把頭偎依在我的臂彎的哪一個瞬間,一種相依為命的感覺油然而生。

在以後的數月裡,有一個小東西和你同吃同睡,每天到家它會第一個迎接你,但是它絕對不會討好你,甚至對你不理不睬,你擁抱它的時候,它一臉的嫌棄,可是一旦你回家晚了,或者離家數日,你能感受到它有多上火,這樣沒過多久,它成了我們這個家的中心。

因為我和我愛人都是上班族,可以陪伴小花的時間有限,想著給她找個好玩伴,只是不知道她是否會喜歡,於是請教我侄女,她也是個上班族,養貓的資歷和經驗都比我豐富得多,家裡先後養了三隻貓。她告訴我貓咪之間是很好相處的,她的三隻貓到家就成好朋友。我相信了她的話,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她的貓都是領養的中華田園貓,而且她的房子是租的,也許是這兩個因素吧,或許她的貓沒有主人的感受,或許中國的貓有著我們祖先與人為善的傳統?反正她的貓之間是真的相處融洽。我就悲劇了,小貓剛剛到家,小花就對著新到的小布偶貓惡臉相向,又是吐氣,又是呼呼的叫,哪架勢簡直是勢同水火啊。我們只能先把他們分開。

剛到新家的點點是一隻布偶貓,幸運的是這是一隻傻傻的,頑皮的,不怕事的貓。倘若這個小東西也是像普通的小貓一樣要一點一點地適應新環境,那樣後果不可想像。第一天我們按照別人的經驗用同一把梳子給他們刷毛,希望它們弄擁有彼此的氣味,完全無效。第二天我們試著把他們抱到一起讓它們相互接觸,不但無效,小花的憤怒簡直到了瘋狂的程度。第三天我們把小點點放到航空箱裡讓它們隔著箱子接觸,這一次似乎有了一點效果,它們有的時候爪子搭在了一起。這個時候我們把小點點放了出來,馬上兩個小傢伙就打起架來了,兩隻貓都亮著爪子相互撓著咬著,趕緊把他們分開,給它們兩個都先後剪了指甲,剪了指甲的它們表面上看友好了很多,有的時候不再相互攻擊,可是多數的時候還是撕咬到一起。第四天一早,小花先是到小點點的貓砂盆中拉屎,我還沒來得及收拾,小點點就崩了進去,讓後也拉了粑粑。當小點點從貓砂盆中出來的時候,小花開始聞小點點的屁股,然後幫助小點點舔毛,從這個時刻開始,他們和好了。儘管直到現在它們還會有各種衝突,但是基本上都是打鬧性質,可以安心地讓他們自己解決。

我自己總結讓原住民和新夥伴和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相比田園貓,品種貓的領地意識更強,原住民和新夥伴的衝突不可避免,如果沒有做好必要的準備不要輕易帶回第二隻貓。
第二、新到家的第二隻貓必須身體健康。貓對於有病的另外一隻貓特別地敏感,這可能是貓的天性。儘管小花和小點點相處已經一個多月,但是前幾天小點點生病發燒,小花立刻就變了模樣,開始驅逐小點點,可想而知,如果輕易帶回一隻流浪貓或者有病的貓,原住民會是什麼反應。
第三、如果貓咪之間出現打架跡象(打架的時候貓的耳朵向後),這個時候必須把二隻貓隔離。隔離的時候主人要做出向著原住民的舉動。

第四、給兩隻貓剪指甲,這樣可以讓它們的憤怒情緒得到平復,可以採用把新成員裝進貓籠子或者航空箱讓他們開始接觸。
第五、共用貓砂盆是它們和好的最佳媒介,貓砂可以讓小貓的氣味相互融合,我估計氣味相投這句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第六、最重要,也是我自己最忽略的地方,如果要迎接新夥伴,最好等原住民絕育並恢復好以後。我自己是在小花還沒絕育就把原住民領回家,小花絕育後,為了護理小花必須把他們分離,結果是新成員忍受不了這份情感衝突也病了。我們需要同時照顧兩隻病貓,忙地焦頭爛額。
以上就是我對於新夥伴和原住民和平相處的一點經驗,希望對希望養第二隻貓的貓奴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