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給大家分享大夥問得最多的四大類問題,前幾天看到有鳥友發國外飼養的葵花鸚鵡的圖,這讓不由想起去年給大家介紹了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文章,中國鳥友幾十塊錢買葵花鸚鵡,那麼下面我們帶大家看看這位鳥友養的是什麼品種,以及國外鸚鵡的飼養生活情況等等。
國外葵花鸚鵡
其實葵花鸚鵡還叫巴丹鸚鵡、鳳頭鸚鵡,叫法很多種,國內稱呼比較多的就是葵花鸚鵡,因為鸚鵡的頭頂有黃色冠羽,憤怒時頭冠呈扇狀豎立起來,就像一朵盛開的葵花。圖片這一對葵花有人說是柴頓葵花鳳頭鸚鵡、大葵鸚鵡、藍眼大葵花巴丹鸚鵡,其實這都能說,真要說具體的,應該是葵花鳳頭鸚鵡紐幾內亞亞種是葵花鳳頭鸚鵡的亞種之一,也是該物種四個亞種中唯一具藍眼圈的葵花鳳頭鸚鵡。體長40-50釐米,體重815-975克,壽命80年。
很多鳥友看完葵花鸚鵡基本資料,自己也想養一隻,那麼我再說一說優缺點,看完你再考慮看看要不要養吧。葵花長相可愛顏值高,語言能力一般,叫聲不是很好聽,而且模仿人說話,聲音比較沙啞。作為寵物飼養需要主人大量時間陪伴,不然容易抑鬱以及神經質,抑鬱就容易造成鸚鵡咬毛,主要是心理疾病造成。葵花鸚鵡有個外號二哈葵,和哈士奇性格差不多。而且羽粉較多需要經常洗澡,葵花鸚鵡一抖翅膀身上會掉很多白色粉屑,家裡有呼吸道疾病的就不要飼養了。
由於巴布亞紐幾內亞比較落後,當地汙染程度比較低,鸚鵡數量還是比較多的,早期鸚鵡就被當地土著人抓了吃,現在慢慢的外籍人多了,開始賣給外國人,不過價格還是比較低廉的,幾十塊錢人民幣就能買到。國內的鳥友就不要想著帶回來了,安檢過不了帶不回來的,想要去那邊旅遊我還是建議去澳大利亞吧。巴布亞紐幾內亞那邊太亂了,去一些偏遠的地方都需要帶保鏢,還需要帶一些裝備。醫療條件也很差,生病需要去澳大利亞治療,不過那麼錢比較好掙,比較落後不懂做生意。
當地土著人抓的多數是成年野鳥,只能觀賞繁殖想要訓練開口說話還是比較難的,野生幼鳥相對於成年鳥好教一些,上圖紅色的鸚鵡是鸚鵡,有一些粉絲去過國外,知道其實在一些地區確實容易看見鸚鵡,其實和我們國內的差不多,當地人很少飼養。因為鸚鵡在當地屬於害鳥,破壞農作物不說,成群結隊地站在電線桿上叫,叫聲難聽且嘈雜,當地居民苦不堪言。
鸚鵡小知識:其實從學術角度根本沒有大葵、中葵、小葵這些名詞,都是國內鳥友叫慣的俗稱。主要是根據鸚鵡的體型大小來區分的。國內目前飼養葵花鸚鵡需要辦證的,葵花鸚鵡屬於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其實飼養手續簡單一些,讓一些專業的機構去進口,在繁殖出售給個人的話,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加上中國養殖業也比較成熟,要不了幾年養殖戶就會把全球各種國名貴的鸚鵡,賣出白菜價。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點讚,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每天更新鸚鵡小知識,有問題隨時找我,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聲明:本文由被鸚鵡耽誤的廚子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